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智能工厂 >

第40部分

智能工厂-第40部分

小说: 智能工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舅爷,这件事未必是坏事啊。”曹咎和曹广胜本就是沾亲带故的关系,所以叫一声舅爷也不无不可。

    “哦,你说说看。”曹广胜制止了牛五想要继续争论的动作,毕竟和曹咎比起来,牛五的脑子实在是很不好使。

    “钟先生没有对我们赶尽杀绝,看来还是有些想要合作的意思。以他的手段,也值得我们投靠啊。”曹咎丝毫没有觉得面子比性命重要,曹广胜也是一样,当黑帮老大当然要讲面子,但那也要分情况。

    打肿脸充胖子无所谓,敲碎脑袋来当好汉可就不好玩了。即使再义愤填膺,面对难以应付的对手,曹广胜也还是觉得当烈士一点都不符合他的性格。对于这些混混而言,以钟泱的实力,提出一些稍微过分的条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况且,钟泱答应给客家帮的好处,也不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

    反正无论如何,曹广胜是打算服软了。钟泱对于曹广胜的态度倒是无所谓,他现在正打算安排刘进洋去一趟胡汉民那里,给对方上点眼药,让胡汉民学会自重。钟泱一向不喜欢麻烦的事情,有钱大家赚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必要的实力和决心也要彰显的,省得别人把他当作肥羊。

    至于钟泱自己,则想着去开办技术学校的事情。对于曹广胜他们的选择根本无所谓,如果客家帮想要来报复,钟泱很乐意清理掉这些渣滓。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用来震慑这帮混混也足够了。就算这件事情被宣扬出去,神经型次声波仪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想来也不会有人认识。

    比起这种无聊的斗争,钟泱更喜欢经营实业,比如说投入资金开办技术学校。有感于熟练生产工人的严重缺乏,和老百姓文盲率过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钟泱决定独立出资建一栋技术学校,开办一些学习班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有钱,让胡汉民开一下方便之门也不是不可以的。

    在广州,开办武装商团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绝对难不到哪里去。本地的势力对于外来的武装力量是很敏感的,但是自己就有着一批为数不少的军火的钟泱完全可以在周围的村庄里拉一些壮丁出来。只要待遇好,肯来的人还是不少的。

    但是目前最迫切的,还是技术学校的建立。为了这件事情,钟泱早就叫陈泽和刘进洋一起着手去准备了。学校的建设和师资力量的聚合,都是要花不少心思的。暂时来说,刘进洋已经在广州城里联系好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而对他们现有工资待遇还不太满意的精英分子。伊忠明也给他的德国同学发出了几封电报,现在只能慢慢等消息了。

    技术学校软件方面的问题只能慢慢来,这种事情着急也是无用。但是学校的选址和建设却是马上就可以开始的。一开始的规模不需要有多大,只要能容纳500人就够了,等以后需要扩招的时候再增加规模好了。

    按照钟泱的意思,学校最好是选择周边的地区。首先就是钟泱和广州城里各大势力之间没什么交情,办学这种事情必定会遇到很多麻烦,而且也太过引人瞩目了。所以他把校址选在了塘尾村北边的那一块荒地上。原本就是一块除了杂草什么也不长的砂石地,正好适合拿来建设新校区。

    学校的第一期学生钟泱打算在塘尾村以及附近一带的几个村落里招收,校长肯定是由懂技术的伊忠明担任,钟泱只要当学校最大的校董就好了。为了能吸引足够的学生,技术学校不单只要免费教学,还要发放工资。

    当然也不是被给钱,那样容易让村民们养成懒惰和不劳而获的习惯。钟泱和伊忠明商议的结果是让想来学习的年轻人半工半读。一半的时间为钟泱他们开设的工厂工作,一半时间用来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年纪小的也必须参加一定的轻度体力劳动,例如打扫卫生和在食堂里打下手。总而言之,学校里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技术学校的开办,是钟泱尝试着改变这个小地区经济生活情况的一个试验。是一次将大量农业人口转到非农业人口的大胆尝试,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是这样。

    学校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好了。村子里在宗祠内进行的幼儿知识教育计划也取得了塘尾村村民们的信任。孩子们学习的效率虽然说不上高,但起码也开始了脱离文盲人生的第一步。对于能够读书识字,对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底层民众而言,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对于钟泱他们的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自然也是心中充满了感激。

    如果还能有不错的收入,那么相信很多人是愿意去参加这个技术学校的。不过即使是这样,人口基数也还是太少,钟泱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才行。技术学校的成立,也只不过是刚开始罢了。



………【第五十八章 村联合自治卫队】………

    就在钟泱从客家帮堂口回来的第二天,他就让陈泽给对方送了10万银元和20支恩菲尔德步枪,配上了4000发子弹。曹广胜乐呵呵的收下了钟泱送来的这份厚礼,其实这个老头也明白,这些东西既是好处,也是警告。

    曹广胜心里清楚得紧:钟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自己,也意味着对方可以用一样的价格去让别人来灭掉客家帮。相信很多大帮会都很乐意做这些事情的,别看20支步枪不多,可那是正儿八经的军用制式步枪,全新的!不是以前买来的三手货四手货,连膛线都快被磨平了的破烂。

    四千发子弹也是大手笔,很多大帮会都不一定能随便拿出这么多这类物资。当然,整个交易过程都是私下里进行的,双方都没有要四处张扬的意思。至于胡汉民,在收了刘进洋送过去的三十万大洋之后,也选择了沉默。来自曹广胜透露的消息,让胡汉民知道了钟泱一伙人并不好惹。胡汉民甚至还以为钟泱是一个隐藏在民间的奇人异士。

    总的来说,这一次不大不小的麻烦钟泱也算是暂时处理掉了。虽然说问题依旧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至少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和谐的事情了。而且这一次事件也并非全是坏事,凭借着送去的银元,钟泱也算是通过刘进洋和胡汉民搭上了线。虽说关系不算很好,但是至少也算是有了个可以用钱买通的渠道。

    技术学校的申请批复花了3000银元就办了下来,而钟泱也得到了可以自由组建私人武装的许可。毕竟也是革命党的人,为了加强革命党在广州地区的武装力量,胡汉民在这个方面倒是很乐意合作的。即使是贪婪,胡汉民也是个有智慧有大局观的贪官。再说了,胡汉民和钟泱也并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的经历,总体而言双方的关系也还算融洽。

    其实胡汉民也不完全是一个神憎鬼厌的家伙,拿钱办事的良好职业素养也是他个人的一大亮点。因为那些白花花的银元的缘故,现在胡汉民看到刘进洋就会热情的打着招呼。直到现在为止,外界的许多人都还在认为陈泽是钟泱他们一伙人的老板。

    钟泱反而像是一个打手和辅佐的角色,这也是他一直想要淡化自身存在的结果。渐渐地淡出别人的视线,让陈泽他们站上历史的前台。现在整个团队里,陈泽负责掌管钱财和具体经营细节;刘进洋负责处理外部交际事务;伊忠明则负责解决化工厂的技术问题,还要兼顾着技术学校的校长一职。至于钟泱,他的主要任务只有一个,发展好智能工厂。

    就在塘尾村里,正开展着红红火火的生产大建设。昔日死气沉沉的气氛再也不见踪影,村民们此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工地上到处都是在忙碌的身影,建筑工人在工头和工程师的指示下不停的完成着各种任务。沙尘漫天而起,粉尘飘荡在四周,但是却丝毫阻止不了所有人的热情。

    在钟泱的提议下,由伊忠明出面承诺了为参与工作的人提供三餐。不能保证是美味佳肴,但是绝对管饱。这笔钱也不会以任何的名义从工人的工资里扣除。对于这件事,可谓是四大欢喜。

    工头们不用负担伙食费,省了一笔支出;工人们可以吃饱,不用像以前一样做得多吃得少;各种食物的采购都被指定在这里附近的几个村落,当地居民尤其是塘尾村的村民,都为能拥有不错的额外收入而感到高兴。至于钟泱他们,既可以因保证了工人的体能而加快了工作进度,又凭借着这些善举博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

    对于能切实地立足于这个地区,已经算是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只要能够带来好处,没有人会不愿意接纳他们。

    就这样,日子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过去了两个月。经过了长时间的商议和递红包,陈泽在钟泱的指示下终于和周围的五个村落达成了招收壮丁的共识。连带着塘尾村一起,在六个村子里一共招收到了107个壮年男子,成立了村联合自治卫队,由塘尾村的村民李少杰任队长。

    李少杰原本就跟随在孙大炮的旗下闹过革命,但是自从孙大炮被赶走之后,他就被遣送回乡,窝在了塘尾村这个小地方。因为参过军,还当过小军官,所以李少杰对军队的一些日常运作多少也知道一些。长期的军事训练和武术功底,让身高将近1米8李少杰看起来高大威猛,体格魁梧,就像一只棕熊一样强壮。

    钟泱对于李少杰这个基层军事人才也是挺满意的,对方的各项军事技能都还不错,甚至还知道枪械养护的基础知识,甚至还识得不少的汉字,这可是难得了。这个时代的军队结构,会杀人的士兵满地都是,会识字的兵大头那可是少之又少,能有百分之五就很不错了。难怪李少杰可以在孙大炮手下当个小军官,识字是主要原因。

    原本陈泽去拉壮丁的事情并不顺利,好男儿不当兵这个思想实在是在老百姓脑海里根深蒂固了。不过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下,很快就有一小部分人动心了。普通小兵的月俸就有10个银元,而且是当月支付,在这个普遍的士兵月薪只有4到5个银元月薪还要屡遭拖欠的时空里,钟泱给出的待遇已经是很优厚了。

    招兵的事情在6月底其实就已经开始,起初钟泱还托陈泽拿着钱去找各个村的村长帮忙宣传,可是效果不太好。想来村长和村民之间,也还没有达到互惠互信的和谐状态。没有办法,苦等了半个月还没有消息的钟泱,只好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了。

    先是找李阿东帮忙,然后在李阿东的介绍下认识了李少杰,并且成功的雇佣了对方。作为第一个加入了村联合自治卫队的成员,并且又拥有着一定的从业经验,李少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村联队的队长。

    在李少杰的帮助下,钟泱他们终于又找来了7个想要加入的人,他们原本都和李少杰一样当过兵。村连队的福利待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过刚开始其他的当地村民还对这些事抱有疑虑。但是看到最先加入的那8个人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到手的银元回到村子里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很有说服力了。

    每个月10个银元的月俸,夏冬两季还分别发放两套军服和一套便服,都是上好的料子和款式。伙食住宿费用全免,每三天就能见一次荤腥,顿顿管饱,这种好事上哪里去找!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沸腾了,在城里打工的也都收到了家里人的转告,准备跳槽到村联队里工作。

    到了7月底,村联队的招人才算是有了很大的进展。不过钟泱也没有大意,村联队的选拔也采取了很严格的制度。钟泱需要选出的是年轻力壮的人,而不是烂赌滥嫖抽大烟的废材。他事先就声明,有不良习气的人不收,身体不好的不收,只要那些真正想来做事的人。

    因为陈泽在现场登记报名表的时候,发现有许多这类村里的懒汉想要来蒙混过关。对于这种不好的苗头,钟泱是绝对不会姑息的,要不然会严重影响队伍的实际战斗能力。而且钟泱让陈泽亲自去把关,就是怕李少杰他们捣鬼,军队里拉帮结派的现象很严重,钟泱可不想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自己的队伍里。

    整个选拔过程就花费了钟泱他们5天的时间,期间都是陈泽在一手处理此事,钟泱只是偶尔抽空来看看。在把一些恩菲尔德步枪和子弹拿出来交给陈泽之后,钟泱就基本没有再过问村联队的具体事务了。直到在选出了合适的234个壮丁之后,他才再次关注起这件事来。

    一开始钟泱把队伍的训练交给李少杰,顺便也是考察一下对方的实际能力。但是效果并不好,对于队列和口令的训练,李少杰仅仅是稍微进行了一下就算了。他把队伍的训练重心放在了射击和格斗刺杀训练上。钟泱对这样的结果很不满意,因为这样训练出来的不是军队,而仅仅是一群有战斗素养的土匪!这完全不符合钟泱的期望和需求,所以他决定进行干涉。

    队列行进和口令的训练,是一支军队战斗力成型的关键。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整个队伍的团队意识以及士兵对纪律和命令的服从性。有组织、有纪律才是整支军队至关重要的核心。战术可以以后慢慢练,体格意志也可以慢慢培养,但是组织性和纪律性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坚持贯彻,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对于这一点,即使是不熟悉具体练兵细节的钟泱,也是有着足够认知的。即使面对着李少杰的强烈不满,钟泱也坚持他自己的看法,队列和口令训练必须要首先做好。最后,郁闷的李少杰也不得不按照钟泱所指定的训练计划来操作,通过不断的筛选,终于是在8月开出确定了村联队的最后名单,留下的那107个人,成功的获得了这份工作。

    随着纯碱生产工厂的厂房建设完成,施工队又接着开始了新的工作。村联队的宿舍楼以及技术学校的第一期工程建设,都是他们接下来必须完成的新项目。

    而通过了选拔的那107个新兵,也暂时停止了训练。因为他们要自己去挖好靶场和完成营地的围墙建筑。李少杰收到了钟泱的通知,只要靶场建好,就马上发放新式的步枪,并且保证提供足够满足训练需求的大量子弹。

    听到可以进行实弹射击,这些还没摸过枪的新兵蛋子都沸腾了,工作热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