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智能工厂 >

第142部分

智能工厂-第142部分

小说: 智能工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人因此而大发横财,钟泱、伊忠明、杜奇生、史密斯,这些记得利益者,站在高高的云端,对着滚滚而来的财富微笑不语。

    看到火爆的销售场景,钟泱的内心其实也在感慨,“磺胺”的确很有用,但相对的,它也很有害。同一种西药,用法不同,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死亡。所以药品未经严格审核,就匆忙上市,必然会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不过英国老百姓的死活,就不是钟泱要去操心的了。这个时代的列强,对于本身的国家的民众,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乱来的事情,也数不胜数,最多也就比我朝2010年左右的水平高出一线。

    要知道,钟泱可是拿着“磺胺”成品药到智能工厂那里去分析过的,第五研究所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渐渐地掌握住了一些这类药品的特性以及使用需知,智能工厂强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省去大量繁复的研究实验,正好被一群化学狂人充分的利用了这个特点。

    不单只成分和药性都很快的研究出了结果,就连一些后续药品的开发,都已经有了前进的方向。

    通过大量实验,以及智能工厂所提供的强大分析工具,第五研究所的成员们了解到了磺胺类药物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对其高度敏感的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

    对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志贺氏杆菌、亚利桑那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危害家禽的某些原虫也有作用。

    在智能工厂内,利用电子显微镜,杜奇生发现了磺胺类药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繁殖。有些细菌在生长时,需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而氨基苯甲酸和二氢喋啶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又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再进一步形成活化型四氢叶酸,也就是辅酶F。它能传递一碳基团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

    由于磺胺类药的化学结构与氨基苯甲酸很象,可与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最终影响细菌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这种细致而真实地观察,让杜奇生大为惊叹。当初他从德国归来,就找到了开设化工企业,本身也是化学高才的伊忠明。他还以为青竹化工里面的研究设施已经是全国最先进的化学实验室。

    没想到在亚空间里,见识到了全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还有那些种种不可思议之处,都让这个醉心于化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深深感慨。也因此,杜奇生更加专注于他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研究之中。

    如今的杜奇生,已经不是伊忠明的下属,而是成为了古文会的一员,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家身份而存在着。不但享有巨额的专利分红,更在地位上有所提升。要不是授爵制度还未建立,以杜奇生的功劳,也足以获得爵位。

    不只是杜奇生,其中也有不少第五研究所的成员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磺胺”的药性检测工作上。整个古文会的科技研发体系,都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里面各个成员分工明确,更为专业而高效。

    一番努力,对磺胺类药敏感的细菌,在体内外均能获得耐药性,而且对一种磺胺产生耐药性后,对其它磺胺也往往产生交叉耐药性,但耐磺胺类药的细菌对其它抗菌药物仍然敏感。

    在后世中,于家庭自备的小药箱里,磺胺可算是常驻部队中的重要一员。当人们一有了炎症,如尿道炎、肠炎、呼吸道疾病时,也往往会先想到“吃点磺胺吧”。

    的确,磺胺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及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是,与其他药相比,磺胺属于“禁忌”比较多的药,而且这些“禁忌”一旦被忽视,就会让你多出一些病痛和烦恼。

    在日常服用普通药物时,人们一般都知道应该喝一大杯水以便将药物顺利服下的道理,但是在服用磺胺时,就不是一大杯水能打发的了了。但由于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了增加其溶解度,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多饮水,从而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尿中药物的浓度。

    否则药物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形成结晶,最终可因其机械性刺激而引起腰痛、血尿、尿路阻塞、尿闭等副作用。因此,若想达到更好更快的效果,服药期间应在能承受的情况下尽量多喝水、多排尿。

    为了防止长期服用磺胺可能造成的结石,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也是不错的办法。加用碳酸氢钠,不仅可以碱化尿液,加强磺胺的疗效,还可以防止长期服用磺胺可能发生的尿中磺胺药物结晶。

    服用磺胺,除了可能在体内长成小石头,药量上的一不小心还会让你中毒。由于有的病人觉得磺胺疗效不错,常常自作主张多吃两片,或者多吃两天,认为这样可以巩固药效,但这样做的后果却可能导致药物蓄积性中毒。因此,病人在用药期间,切不可随意加大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延长疗程。服药最好不要超过5天,以防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磺胺过敏易出现某些部位固定性药疹如生殖器发红起疱等。因为磺胺药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道内合成,所以,如果需要服用磺胺药物一周以上,应同时服用B族维生素,以免营养缺乏。

    但治疗立克次体病禁用磺胺,因为它能促进立克次体的生长,反而不利于病情。

    化学药品可不是西瓜,吃多了只会拉肚子那么简单,服用过程中稍有不注意的地方,良药也要成毒药。是故钟泱和伊忠明都对于“磺胺”等西式药品的市场投放相当慎重,甚至看可以说保守。

    按照史密斯的观点,粗野一点来说就是有钱不赚,纯粹傻蛋。

    反正英国的老百姓和钟泱没有亲戚关系,古文会也懒得去理会那些人的死活。“磺胺”所引发的医疗事故,和青竹化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唯一和伊忠明有关系的,就是产品销售的利润。

    至于杜奇生,更在乎他的研究进度。为了能够进入亚空间“深造”,他甚至放弃了90的专利费用收取。这些钱,全都捐到古文会旗下的基金组织里面去了。

    为了大量生产“磺胺”,“优先”供应西欧和北美的市场,青竹化工不得不紧急成了一家大规模的医药生产企业,专门从事“磺胺”的生产以及后续产品研发工作。至于为何要“优先”供应国外市场?

    主要是为了救助地球同胞们那宝贵的生命嘛。至于说有可能是为了进行大量免费的临床实验,拿白人朋友的生命作为药性参考数据,这绝对是谣传啊。以钟泱这么和蔼可亲,天真浪漫的个性,怎么会做出怎么残忍的事情呢?。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驱逐舰计划(二更)】………

    之所以愿意把“磺胺”的专利以及生产授权和英国分享,关键因素有两个。其一,以欧洲列强的科研体系以及技术基础,想要研制出磺胺最多也就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虽然在这段时间,伊忠明和钟泱都能够因此而获得大量的利润。

    但四处得罪人又何必呢?本质上,列强都是小气而市侩的,有好处又不分给他们一点,就相当于结下了。反正都不是什么仙丹灵药,何苦去招惹这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第二点才是关键,钟泱想要发展海军。不是那种铁甲舰结构的破烂战船,而是希望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钢制舰体的战列舰。造舰计划实在不顺利,以天宇集团和古文会下属第七研究所的实力,造铁甲舰还凑合。

    这次的交易,就包括了想要获得英国在舰艇技术上的支持,钟泱和史密斯的交易,也包含了这一方面。对于这个报价,钟泱很有信心,区区的排水量六千吨级别的战列舰技术,想来英国人也不放在眼里。

    自从1892年后,英国人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钢质舰体的战列舰——“君权”号,这种战列舰就成为各国战列舰设计的样板。

    它采用4门双联装主炮,以前后各配置一个炮塔的方式安装在舰身纵轴线上,加强了副炮群的数量及射角分配,能将所有火力集中于侧舷,战列舰的称谓名称又恢复了。

    此后,战列舰普遍采用钢质舰体,满载排水量可达到12000吨,采用螺旋膛线的主炮口径达到300至350毫米,舰体防护装甲的厚度达到230至450毫米,航速为16至18节。此时,舰炮威力、装甲防护力、航速和排水量等,成为各国公认的建造战列舰的四大要素。

    在那个时候,战列舰的吨位就达到了一万吨以上。和列强的最强的七艘超级战列舰相比,六千吨的“小玩具”简直和没有一样。要知道,海军“七巨头”的吨位普遍在三万二千吨以上。

    因此钟泱丝毫不担心列强对于此事的态度,只要有利益,而又不对对方的利益构成威胁,交易便很有可能达成。史密斯在当时也已经答应了会为此事尽力,反正到时候不行的话,那就去找美国人合作好啦。

    美利坚合众国在当前可是出了名的见钱眼开,什么值钱卖什么,谁出得起价钱它就卖给谁。

    之所以想要获得战列舰技术,并不是想要造那种大而无用的铁疙瘩,反而是想要先做技术积累,为以后的海军发展进行前期准备。钟泱真正的目标,盯在了排水量六千吨的驱逐舰技术上。

    集成电路的生产技术已经有了眉目,导弹的研究早就在智能工厂里完成了技术研发。甚至还花费权限值做出了成品,要不是价格高昂,需要消耗大量的权限值,钟泱早就想要进行大量生产了。

    这导弹驱逐舰以及使用导弹进行攻击的无畏级战列舰,才是钟泱所希望的。还有更后面一些的航空母舰,这些水面舰艇的技术都要得到英国人的支持才好。虽然德国技师也带来了相类似的舰艇技术,但多看看总没有坏处。

    说道造舰技术,钟泱还是更信任英国人多一些,毕竟当了几个世纪的海上霸主,这点底气还是有的。不单只军舰技术,海军的训练也必须找英国人帮忙才行,这一点和德国人合作就有些不怎么靠谱了。

    如今的新四军,也拥有了五艘铁甲舰,排水量三千五百吨左右。只能负责近海作战,担任防御任务,还无法给与敌人足够的威慑。不过目前也还不着急,因为主要的对手只有**党罢了。

    相关的设计工作,早在当1922年就开始了,直到两年后的现在,才算是完成了可用的蓝图。而具体的生产工艺,钟泱当然也可以提供,不过建造军舰,和生产小商品完全不同。这可不是搞来生产线和技术就可以的。

    专业的技术工人需要系统的培训,完整的战舰研发团度也需要时间来培养,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以前,古文会就切实的需要一批先进的战列舰作为保驾护航的武力基础。

    在海军的建设工作上,英国人能帮上大忙。而钟泱也不希望拜拜错过这个机会,趁着“磺胺”刚刚兴起的风潮,通过史密斯和英国官方进行合作,这一点在具体实行上完全没有问题。

    只要天宇集团不建造超过一万吨以上的大型水面舰艇,就不会引起外国海军列强的敌视。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超过三万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在导弹没有出现之前,的确也是这么回事。

    并非对方愚蠢,这是技术上的落后而导致认知上的差距。

    参照后世各主要大国的海军发展模式,驱逐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驱逐舰就是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

    到了日后,更是发展出了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成为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是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

    虽然在现在,各国的海军都还把主要的目光盯在了超大型战列舰身上,还在想着增加吨位,扩展主炮口径以及加厚装甲强度。

    拥有着不同于这个时代的目光,钟泱已经看到了中型水面舰艇的巨大优势。机动灵活,物美价廉,配合着各种反舰导弹,威力也绝对凌驾于老式的大口径火炮战舰之上。要知道,当距离超过而是海里,用肉眼就难以瞄准目标了。

    即使火炮口径再大,威力再惊人,打不中也没有用。射程无论有多远,始终还得依靠人的视觉和经验来瞄准。凭着这种条件,想要和导弹比拼,那简直就是笑话。

    而驱逐舰作为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是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10000吨之间,航速在28—38节左右,大概是1。852公里每小时这样。

    在钟泱的设想中,他需要驱逐舰能够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这种“海上多面手”类型的战舰,符合日后的战争需要。

    他可以看不起日本的陆军,但日本的海军实力还是很惊人的,如果不在当前就做好准备,等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可就来不及了。趁着如今与英国人的和谐关系,多少也要搞到一些基础的造舰技术,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说起起源,最早的驱逐舰,其主要功能在于驱逐雷击舰——这种依靠发射鱼雷而对水面舰艇进行攻击的军舰。

    19世纪70年代出现一种专门发射鱼雷的可以摧毁大型军舰的鱼雷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鱼雷艇不同于以后的鱼雷快艇,舰型相对较大,航速不快,故而翻译为“雷击舰”更为妥当。

    针对这种颇具威力的小型舰艇,英国于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号——一种被称为“鱼雷艇驱逐舰”的军舰,设计航速26节,装有1座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