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智能工厂 >

第100部分

智能工厂-第100部分

小说: 智能工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科伯搞不清楚状况,但也不敢反抗,只好被陆战士兵按着,用一个形状怪异的管状物在脖子上扎了一针。这种管状物,是一款新式的静脉注射器,和传统的注射器不同,这东西显然更为安全更为高效。主要是给粗手粗脚的陆战士兵使用的,不然很容易出现太过用力把犯人给扎死的情况。

    而注射器里面装着的,就是一种高效的自白剂,也称作吐真剂。其主要成分是从茄科植物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然后提炼出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高度浓缩,具体使用的时候则还需要特别的配方。毕竟这种药物用过量的话,也会导致目标的脑死亡。

    在1916年,豪斯医生在一户农家接生,他让男主人去找称量婴儿体重的工具。男主人找了小半天,回来时却两手空空,而此时,处于催眠状态的产妇却突然接话,说出了工具所在的准确位置。

    产妇在使用了东莨菪碱,进入一种特殊的镇静状态后,竟然还能准确地应答。东莨菪碱具有麻醉镇静、止咳平喘的作用,据传华佗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来自它。豪斯是个有心人,发现其他产妇也有类似情形。他由此判断,东莨菪碱可以让人如实回答问题,不玩虚招,或许法医可借此审问犯人。

    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就在1922年,也就是今年的2月17日,《达拉斯晨报》报道了他的发现——新技术可让人只说真话。报道写道:“通过药物,人处于朦胧欲睡之境,说谎变得困难。侦探、精神治疗医生可以藉此确认他人话语可信度。银行出纳员、国家公务员及信托人士,可籍此保证自己诚实度。在未来的道德保险领域,或可尝试这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体检。”

    吐真药的作用,无非是让人处于镇静催眠状态,消除大脑对行为的控制,使人下意识地对问题做出应答。由于谎言是一种欺骗行为,必须让大脑处于“假装模式”才能撒谎成功。换言之,撒谎是一种更为高级与复杂的大脑活动。而当大脑被药物“麻痹”后,人主动说谎的能力会减弱。因此,只要你问,就有回应,绝不会铁嘴铜牙榨不出一点讯息。从这点上说,吐真药至少能让人多说话,从而提供更大信息量。

    时刻关注着各国学术论文和各种公开发表的技术研究报告的钟泱他们,很快的就注意到了这件事情,并且也展开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古文会不单只有着自己的生物化学研究团队,更有着秘密出资组建的中医药理研究协会。

    各种中草药的作用和药理研究,都有一批专业的中医大夫在负责。这次吐真剂的研制,这个中医药理研究协会就出了大力,其中集中有效的配方也是由一群熟悉中草药特性的老中医完成的。伊忠明所做的,不过是进行了提纯和萃取罢了。

    服用自白剂之后,德科伯四肢无力,瘫倒在地上。周华让陆战士兵把他提了起来,才继续着刚才的审问。这一回,德科伯可老实多了,迷迷糊糊的脑袋还可以思考,却无法进行思路组织和欺骗了。

    虽然得到的消息并不一定就完全是真的,但至少比刚才那些消息有用得多,剩下的事情也只不过是情报部门的分析和论断了。

    对比了一下整份口供记录,周华在得到了想要的情报之后,也没有继续逗留,而是让外面负责看守的守卫进来:“把他带到第六研究所去,先叮嘱一下那帮狂人,别这么快就把这家伙给弄死了。”

    “是,我知道了。”这名守卫显然也是懂得事情该怎么处理。

    临走的时候,周华又回头看了看还瘫倒在地上的德科伯,脸上却是露出了厌恶的神色。正如钟泱之前所说过的,中国的北部,不需要一个统一而又贪婪地俄罗斯族。对于这些红毛鬼,周华也没有丝毫的好感。

    如果说大和民族是没教养的野兽,那么俄罗斯族就是有组织的禽兽,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都不是什么可以友好相处的种族。

    第六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组织机构,暂时来说还只有几个热爱**解剖的德国医生和一群神神秘秘的中医。整个研究所里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说得上是在践踏人类一切的lun理道德准则。

    这个研究所的存在是极度秘密的,目前也只有钟泱和周华是知情人士,部门所需资金和材料都是通过情报部门的专项资金单独的进行秘密拨款,更是钟泱特意批准的。就连古文会的财务部执事黄绍广也并不知情。

    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生物**,其中包括了人类,不过钟泱也明确下令禁止对中国人进行**实验。目前的素材都是通过抓获的外籍间谍来获得,其中就有不少日本间谍和俄罗斯特工。

    不过周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被当作实验素材的人,都是像德科伯这样的人。虽然有些残忍,但是既然已经是敌人了,那就索性利用到底,让他们为上亿的中国人作出最后的贡献好了。

    跟在周华身后的年轻人杨于,也不经意的叹息着,他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德科伯,那里是活人的地狱。但这并不是他该管得,情报部门的再阴狠,也不会把枪口对着自己的人民。对待敌人,不需要lun理和道德作为约束,因为那毫无意义。

    离开了那个阴寒而昏暗的地下牢笼,周华交代了杨于一番,便乘坐着天马牌轿车独自一人来到了天海阁,面见钟泱。

    温暖和明亮的书房,也让周华那颗冰冷酷烈的内心找到了一丝温馨。他是一个无情的情报工作者,但也并非不眷恋身为人类的快乐,除了工作的需要,他也有着对光明的向往。只不过在愈来愈深入的地下工作之后,冰冷已经愈来愈侵蚀了他的心灵。

    淡然的倚着沙发,钟泱此刻的心情有些惬意,把孙逸仙赶走,至少为广州赢来了半年的发展机遇。趁着这个空当,古文会已经通过表面上的天宇集团,开始吧触角伸到了另外两个地区,顺德和番禺已经被农信社的成员成功渗透。

    “会长,这是从德科伯口中得来的情报,请您过目。”还未等坐下,周华就先把整理好的情报文件递到了钟泱手中。这也是古文会所提倡的体系风格,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规矩和客套,公事优先。

    “嗯,你先坐会儿。”招呼着周华坐下之后,钟泱也开始翻阅刚到手的资料。其中德科伯供出的一个正在为孙逸仙组织和筹备的武装力量引起了他的注意,钟泱眉头一拧:“这个神圣不朽的党员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建军计划(二更)】………

    “神圣不朽的党员”是一群以“**”为名义,实际上却是一群遵照孙逸仙命令而不择手段排除异己的党徒。是一支在苏俄红门帮助下成立的由孙逸仙来领导的宪兵武装力量,专门以恐怖的手段对待组织内外的敌人。

    因为还在筹建之中,所以并没有大肆的宣扬出去,外界更没有受到任何有关这个组织的信息。但毫无疑问,从德科伯口中吐露出来的这个信息,可信度相当之高。在周华的解释下,钟泱也明白了这个组织存在的真意。

    孙逸仙一生有奶便是娘,当年和日本签定中日盟约,拿着日本“友人”的资助奋力地上蹿下跳,组织汉奸军背依日本的势力,侵占中国在山东的基地以及进攻中**队。之后更是签定了中日盟约,几乎是打算全面把中国变为日本傀儡国。名义上说得倒是漂亮,日本全面帮助中国实行“改革”,至于这个“改革”的内容,就很值得推敲了。

    灭亡中国的21条,袁世凯这么肆无忌惮的头号大军阀,在他领导下的北京政府尚且不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条款。可是袁不接受有人接受啊,孙逸仙全部答应了下来,甚至还变本加厉。承诺满洲是日本的利益圈,这种条约可是白字黑字的签了下来的。

    但很幸运,他这么瞎折腾最后还是没能成功,落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个结局。到了现在,却又勾搭上了苏俄,以出卖蒙古引进红门主义的方式来获取苏俄的支持,这个所谓“神圣不朽的党员”组织,明显就是参照着苏俄的政治部。

    其实根据钟泱通过各方渠道收集来的信息,此时的苏俄看中的不是孙逸仙,而是吴佩孚和陈炯明,只不过这两人都认为红门主义赤色势力将要祸害中国,以不适合中国体制为理由拒绝了苏俄的帮助,这才让苏俄红门看中了主动迎上来的孙逸仙了。

    孙逸仙可从来是不什么民主和共和之父,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不懈努力着,并且从来不择手段。他是中国的列宁,近代版本的石敬唐和吴三桂。他的极左思想类似于红门主义,虽然程度还没那么高。他和民主共和没有半点关系,他是中国苏俄赤化体制下的党国之父,**之父。事实上从同盟会开始,他就开始为打造一个领袖极权的国家而不折手段,不惜出卖任何国家和民族利益,什么都在所不惜。

    事实上孙逸仙从民国初年开始从来就没有尝试过民主共和的方式建过国过,所谓临时大总统是湖北浙江方政治斗争,暂时扶上去的结果。辛亥**的成功和孙逸仙更是没有任何关系。那些都是地方立宪派和保皇派的功绩,**党的势力是陈其美杀光光复会篡夺的。

    就连被迫退让总统之位给袁,也是同盟会内部四分五裂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孙逸仙出于民主共和去退让的结果。这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他在出卖蒙古东北获取日本扶持没有成功后被迫的选择。宋教仁究竟是孙逸仙杀的还是袁杀的都大成疑问,孙逸仙在民初从来就没有扮演过什么老实的角色,而是一贯的暗杀破坏,试图武力推翻所有的民主政府。

    所幸袁大头死得早,不然还要继续为许多孙逸仙干的坏事背黑锅。至于那些在袁死之后被刺杀的政要人物,通常也是由孙逸仙的对手顶罪。不得不感叹啊,有孙逸仙的地方就有海量刺杀案件,这些**党认定的“凶手”和“主谋”在对待其他人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用过刺杀这种不入流的方法,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感慨历史的巧合。

    钟泱清楚的知道,孙逸仙所谓的国家,就是他做领袖的国家。只要这个领袖不是他,政权不是由他来进行**,那么其他方式,哪怕再民主再共和,他也一律要推翻。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一切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都可以出卖的。

    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让周华是可取注意**党的动向。这一次有组织的恐怖袭击,绝对不止是吓唬吓唬陈炯明的省政府那么简单。

    看完了整份供词,钟泱的心情却也好不起来:“没有其他更多的情报了吗?”他所担心的不是还呆在广州市内的残余分子,而是当前广州的周边局势。只要孙逸仙那一撮人还没死,新麻烦肯定是会不断的到来。

    “已经使用了自白剂,暂时问不出更多的东西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第六研究所的工作了。”周华也显得很无奈,情报部门的工作效率还是无法满足古文会的整体需要,不过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一个刚成立了不到2年的组织,由现在的成就就已经很不错了。

    “密切注意孙逸仙和**党的举动,尤其是盯着苏俄和日本”对于当前的态势,广东简直可以说是危若累卵,钟泱的根基就在这里,由不得他不小心应对。

    “是,我这就去办。”周华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自是不敢懈怠。得到了钟泱的明确指示,他也应声而退,回到情报总部处理具体事务去了。

    看着周华离开的背影,钟泱也摇头叹息,此人的才干是有的,但心性不定。在他刚进屋子里的时候,钟泱便从周华的眼睛读出了阴暗和郁愤的负面情绪。倒不是对组织有所怨恨,而是因为接触太多黑暗的阴影,到现在更是深受那种气息的影响。

    钟泱可不希望一个得力的助手变成一只疯狂地野兽,所以也在思考着如何去解决这种心理方面的问题。西方的心理学无疑是不合适的,东方的玄学到还值得一试,钟泱打定了在情报组织内部开展玄学补习班的决定。

    古文会需要的是一群冷静而懂得控制情绪的情报工作者,而不是一群在阴影中被恶念所吞噬的的暴徒。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开办正式的军校,以应付越来越庞大的军事组织架构。因为紧张的局势随着孙逸仙的离开而暂时平复了下来,南沙民团也取消了紧急征召令,许多无志于参军的工人都离开了民团,返回了工厂。

    但南沙民团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反而是扩张到了2万人,不过战斗力下降确实是真的。因为新加入的队伍人数达到了一万三千余人,原本的南沙民团,大多数的工人职业者都无意从事军职。

    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人的工资并不低,当兵所领到的薪水没并有绝对的吸引力。基本上原来的一万二千人只留下了七千人不到,而且这其中有许多原本就是镇卫队的成员。新加入的人,大多是出身于农民阶级,以及上次乱局之中招降的民军。他们这些人普遍的素质不高,无法胜任大多数的军事训练。

    甚至于识字教育和纪律培养,都要从头做起。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因为原本的困苦生活,他们在意志上比工人阶级要好,也更容易被煽动和驱使。

    南沙地区的工人因为工资是有最低薪酬标准的,所以工厂和企业也不能过分的压低工人的薪酬。凡是和天宇集团合作的生产商,在这方面都必须遵照天宇集团的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工人的薪资水平。

    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并不愿意去当兵,相比于工人这个环境稳定的职业,参军的风险太高了。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他们是不会有人愿意去做的。指望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现实的,所以钟泱才会把征召士兵的对象投在了农民阶级身上。

    一个人的生活越是困苦越是不堪,他就越敢去拼搏,因为他已经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了。只要再配之以合适的思想洗脑,完全可以把这种不怕死的信念转换成不要命的战斗意志。

    至于那些俘虏过来的民军,只要把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