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142部分

贞观大闲人-第142部分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李世民终于开口,从齿缝中非常缓慢地挤出几个字。



  “宣,李素觐见。”



  ***********************************************************



  李素赶到太极宫门前时已是汗出如浆,苍白的脸上不见一丝血色,呆呆地注视着太极宫前那扇紧闭的朱门,神情惨然。



  他能感觉到一桩天大的祸事毫无预兆地降临了,这桩祸事如同一柄巨锤,将他和东阳此生的幸福摧枯拉朽般摧毁,从此不再有生机。



  站在太极宫外不知呆立多久,李素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打算具名求见李世民。



  这时宫门忽然缓缓开启,何赋言施然走出来,后面跟着一位白面宦官。



  见到宫门外呆立的李素,何赋言一楞,脸上飞快闪过不自在的表情,然后恢复了平静,表情恬淡地继续往前走。



  李素此时心乱如麻,而且他也根本不认识何赋言,二人就这样擦肩而过。



  跟在后面的宦官却显然认识李素,见李素站在宫门外,不由喜道:“正好省了奴婢辛苦跑一趟太平村,今日倒真巧了,李县子,陛下宣你即刻进宫面圣。”



  李素心头愈发沉重,强堆起笑脸朝宦官友善地笑了笑,然后一言不发地跟着宦官进了宫。



  …………



  太极宫承天门外是朱雀大街,何赋言走出广场后脚步一顿,换了个方向,朝朱雀大街旁边一条暗巷钻了进去。



  暗巷内,一辆不起眼的红顶蓝蓬马车静静地停在巷道中间,马车四周三五成群布满了穿着便服的侍卫。



  何赋言快行几步,走到马车旁边,垂首恭立不语。



  马车的帘子一直不曾掀开,许久后,里面幽幽传来一道声音。



  “都说了么?”



  何赋言恭敬地道:“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说了,黄申也说了,陛下暴怒,已宣李素进宫。”



  马车内扬起畅快的笑声:“如此甚好。”



  “殿下,臣还需要做什么?”



  “暗中串联朝臣,将此事闹上明日朝会,广为天下所知。”



  何赋言迟疑了一下,道:“这毕竟是天家内事,臣是外人,若宣扬出去,恐怕陛下不会饶臣……”



  “事情闹大,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父皇无法责罪于你,充其量寻个由头将你贬谪出长安,明年孤再将你宣调回来便是,你为孤做了这件事,已是莫大的功劳,孤不会忘记的。”



  何赋言暗暗苦笑,明年宣调回来,这个饼未免画得太不可信了……其实,自己也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马车内传来李承乾冷冷的声音:“朝堂上须得理不饶人,这个道理相信你比孤更明白,孤要见到结果,最好是父皇将李素赐死。”



  “臣……尽力而为。”



  马车内再无声音,坐在车前的马夫甩了一记空鞭,马车缓缓驶动,离开暗巷朝东宫而去。



  *********************************************************



  PS:以后还是晚上更新吧,这段时间总是熬夜,有时候甚至通宵不睡,实在太辛苦了,作息调整得差不多了,明天开始更新规律恢复正常。。。(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
  从承天门到甘露殿一共多少步,李素没算过,他不像何赋言那么无聊。



  只是今日进宫,李素的脚步很沉重,仿佛每迈出一步,便离深渊更近了一步,走到尽头,终难免纵身一跳的结局。



  心里有种淡淡的后悔。



  太突然了啊,突然得甚至来不及跟她道个别,来不及再抱一抱她。



  甘露殿位于太极宫的中宫和后宫交界处,严格说来算是中宫范围,李世民经常在甘露殿召见朝臣,商议国事,因为甘露殿是最靠近后宫的大殿,所以能在甘露殿被他召见的朝臣,通常都是非常亲近得宠的大臣。



  李素走得不快,穿过嘉德门,朱明门和两仪门,远远看见甘露殿顶的流云檐角。



  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叫声,李素愕然回头,却见一群宦官宫女簇拥着一位绿色宫装的少女,少女不顾宦官和宫女的阻拦,毫无仪态地拎起高腰宫裙的裙脚,蹦蹦跳跳朝他跑来。



  尽管心情沉重,李素仍露出了笑容。



  许久不见高阳公主,没想到今日居然在宫里遇见她。



  “知道本宫被父皇禁足,所以你进宫来陪我玩的吗?”无聊的内宫里遇到熟人,高阳的心情很愉悦。



  “公主殿下,时间紧迫,无暇多说,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高阳皱了皱鼻,摆出公主的架子:“大胆狂徒,一见面便要本宫帮忙,你当本宫是何人……”



  说着说着,高阳的表情渐渐不对了。



  她发现李素脸色很苍白,这样的表情她以前躲在太极殿后面偷看君臣朝会时,在那些大祸临头的朝臣们脸上见过。



  “你怎么了?”



  李素叹道:“看在以往与臣的这番情谊上,臣希望殿下能派个人去太平村……”



  ***************************************************************



  李素走进甘露殿,跨进高高的门槛,迎面便感到一股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气氛。



  洁白的足衣踩在光滑的木地板上,步履无声。



  进出甘露殿许多次了,从未如今日这般沉痛。失措。



  大殿内很安静,像一个与世隔绝的木箱子,箱子里不闻一丝杂音,不见一丝光亮。



  从门槛到殿中。李素走了九步,然后停下,朝殿内主位上那个阴沉着脸的中年男子施礼。



  “臣李素,奉旨觐见陛下。”



  仿佛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李世民一声不吭,李素只好保持着躬身施礼的姿势,久久不动。



  腰部传来难言的酸痛,保持这样的姿势很累,李素咬牙坚持,汗珠一滴滴从身上冒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殿上李世民终于一声冷哼:“罢了,坐吧。”



  李素依言坐下。



  大殿继续陷入沉寂。



  李世民是制造恐怖气氛的高手,一声不吭便能把人逼疯,李素很幸运。今日竟能尝到这种百般煎熬的滋味。



  又过了许久,李世民大抵觉得恐怖气氛足够夺人心志了,这才悠悠开口。



  “李素,听说最近你去火器局应差明显比以前勤快多了,上月火药足足配了两千斤,可有此事?”



  李素垂睑拱手:“臣的本分而已。”



  很满意的答案,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道:“朕还听说你最近在家里弄什么冬天的绿菜,此事若成,功德无量。此功不亚治天花,造火药和推恩薛延陀之策,可称得上你为大唐社稷立下的第四大功。”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



  李世民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似喟叹般道:“十多岁的娃子啊,又是创火药,又是献国策,又是种绿菜的……,做出来的这些事,从头到尾还不到一年。莫说天下英才,便是朕在你这般大的年纪,亦做不到如此功绩,真是不简单,李素,朕和大唐社稷何其有幸,能得如你这般良才,朕很期待,期待在你的有生之年,你会为大唐立下多少泼天功劳,大唐因为有了你,会出现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素的心渐渐沉人不见底的深渊。



  话是好话,每一句都在夸他,可李素清楚,李世民这番话只不过是铺垫而已,狂风暴雨在后面等着他。



  “臣为唐臣,自当为社稷尽忠,此皆臣的本分而已。”



  李世民哈哈大笑:“自你进殿,说了四句话,其中两次说到‘本分’二字,朕问你,你果真本分么?”



  李素眼皮一跳,瞬间听出了话里暗藏的刀锋。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素无法再逃避,进或退已无关紧要,结局只在李世民的一念之中。



  深吸一口气,李素抬起头直视李世民,道:“是,臣是本分人,纵有情非得已,亦是发乎内心。”



  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奇妙的是,李世民居然听懂了,不但听懂了,脸上甚至露出了莫测的笑容。



  “所以,你便倚仗立下的功劳,长出了一颗泼天的胆子,敢觊觎不该觊觎的东西?”李世民的笑脸透出一股万年寒冰般的阴冷。



  李素也笑了,如此大祸临头的时候,他居然也笑得出来。



  “臣刚才说过,‘情非得已’。”



  一道黑影呼啸而至,李素一惊,下意识闪避,转头一看,却是一只黄底软靴,再看殿上,不由愕然。



  李世民瞬间翻脸,笑容不复再见,脸上一片电闪雷鸣般的狂怒。



  “混帐东西,‘情非得已’是你觊觎朕的东阳公主的理由吗?朕以国士待尔,尔以何报朕?事已至此,尔竟还不知罪?”李世民力竭声嘶地吼道。



  李素叹了口气,刚才进殿前的种种惶恐,畏惧,此刻全然不复,面对李世民的暴怒,此刻他的心情却无比平静。



  自从来到这个陌生的年代,不断的隐忍,不断的陪笑。对人笑,对鬼笑,蜘蛛吐丝般不断经营着自己方寸之间的蛛网,用感情用利益。用尽各种方法拉拢权贵,讨好皇帝,连闯祸都成了刻意自保的策略,他做的这一切无非是想在这个太平盛世里活下去,活得更好一点。



  可是。他早已腻烦了这一切,腻烦了这种随时随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



  更可笑的是,无论自己怎样小心,终究躲不过临头的大祸。



  既如此,何必小心?



  面对李世民的雷霆大怒,李素忽然笑了,笑得比阳光更灿烂。



  抬起头直视李世民,李素的眼中露出谁都不曾见过的执拗和倔强,李世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看清了李素眼中的神采。这种执拗和倔强的神采,自从玄武门之变,踩着兄弟的鲜血登基后,他再未曾见过。



  盯着李世民,李素的语气很慢,每一个字都很慢。



  “两情相悦,何罪之有?”



  …………



  …………



  李素进了宫却没再出来。



  暴怒的李世民终究留了情面,没将李素关进大理寺监牢,而是令宫人将他软禁于安仁殿,一个紧挨着冷宫掖庭的偏僻宫殿。



  甘露殿内。李世民的怒火愈发高盛,李素的不惧,李素的抗辩,李素那一记桀骜狂傲的眼神。像针一样狠狠扎在李世民的心尖上,相比他与东阳公主的私情,李素刚才面对他的态度似乎更令他愤怒。



  愤怒中还带着一丝不解,这个以前看起来唯唯诺诺的小子,今日哪里来的勇气,竟然丝毫不畏惧皇权龙威。



  不管怎么说。李素和东阳做下了一件令天家蒙羞的事,李世民太在乎名声了,因为曾经失去过名声,所以他尤知名声二字的重要。



  大殿内来回急速地踱步,李世民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宣泄心中的愤怒,殿内殿外的宫人惶惶不安地垂着头,大气不敢出,生怕弄出一丝声响会令自己人头落地。



  来回不知走了多久,李世民脚步一顿,脸上露出决然之色。



  绝不能再放任了!



  立过再多的功劳又如何?终究只是平民农户出身,与世家门阀的联姻才是他需要的,才是如今的政治形势需要的,个人的功劳再大,跟门阀势力的支持比起来,真的不值一提。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世民决定了李素和东阳的结局。



  “来人!”



  一名宦官战战兢兢出现在殿门外。



  李世民狠狠一挥袍袖:“令礼部拟旨赐婚,皇九女东阳公主,尚申国公长子高履行,令太史局选取十日内的黄道吉日,尽速完婚!东阳公主府侍卫全数撤换,加遣金吾卫值守,任何人不得进出。”



  一言九鼎,几无更易。



  宦官一一记下,匆匆离去。



  下了这道旨意后,李世民闭上眼,仿佛解决了一件久悬心头的大事,轻轻呼出一口气。



  …………



  …………



  李世民仓促赐婚。本意不完全为了棒打鸳鸯,当了十多年的皇帝,他深知朝中人言可畏,李素和东阳的私情恐怕会被人利用,大肆传扬之后,天家的名声会被朝堂民间毁得愈发体无完肤,所以李世民赐婚的另一半原因,也是为了压下朝野的议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世民多少也存了一丝保护李素的念头。



  人才难得,李素这样的人才更难得。



  从他治好了天花,献推恩策,再到发明火药……一桩桩一件件,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大唐,初时不觉得,久了便能发现,他献的推恩策令大唐在北方的战略态势由守转攻,他发明的震天雷令老将们愈发有了底气,大唐将士们士气如虹,小小的物件成了唐军征伐四方的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如今他还在专研如何在冬天种出绿菜……



  细数之下,连李世民也不由暗暗心惊。



  这个如玉般温润的少年郎,仅仅一年里便做了这许多事,假以时日,十年后,二十年后呢?他会为大唐立下多少泼天功劳?



  大唐太需要改变了,从民生到军事,君臣十多年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为的不就是创出一个强盛的煌煌盛世么?乱世需要威震天下的将才。盛世更需要治世之才。



  所以李素这样的人才,李世民真的不舍得杀他。



  所以李素在与公主有了私情,桀骜地顶撞了皇帝后,居然还能活着。不是因为皇帝的怜悯,而是他自身的价值。



  自身的价值,才是活命的根本。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