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63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第63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此时此刻的荣府,赵姨娘用过晚饭,几乎压不住通身的骄傲,带着丫头到儿子的院子说话。
    如今的荣府二房,不止是成亲生子的贾珠,宝玉和贾环也各自有个院子,早就不再跟着祖母或是生母一同居住。
    而赵姨娘进门,便见儿子贾环和女儿探春正坐在一处有说有笑。
    二人见到生母,齐齐起身相迎,赵姨娘自是喜不自胜。她刚一坐下,便迫不及待道,“听说王爷夸了三爷。”
    贾环虽然也心里挺得意,却还稳得住,“王爷也夸了二哥。”
    “宝二爷又不如你用功!”赵姨娘忙道,“王爷和气又器重你,得了空三爷该常往王府走动走动。”
    贾环一怔,旋即跟探春对视一眼,才开口问道,“姨娘听谁说我得了王爷其中?”
    探春也劝道:“大哥哥也不能随意进出王府。”
    赵姨娘急得直摆手,“大爷跟你又不是……我听说做皇子皇孙的伴读就能进宫听课,你且想个法子让王爷引荐一番。你身边也正该换几个妥当人跟着。”
    贾环和探春相顾默然:二人对背后搬弄是非之人也猜个了八~九~不离十。引荐只是幌子,借机搭上王爷才是真正目的。
    贾环道:“姨娘娘家兄弟可是又缺银子了?”
    赵姨娘果然不再开口。
    探春脾气更急一些,“姨娘以后可别听风就是雨!冒犯了王爷,咱们一家子都吃罪不起!”
    赵姨娘心中不服,“拜见而已,提什么冒犯不冒犯……”
    贾环一个劲儿地摇头,送走赵姨娘,立即就找到大哥贾珠告了状。
    第二天,赵姨娘便再次住进了府中的小佛堂。而她那位娘家兄弟倒是“因祸得福”,进了荣府领了差事,却是出名的油水少出力多……
    正是同一天,天边刚浮现几缕晨光,赵之桢便让元春连续三次翻身“吵”醒了。他轻拍元春后背,“不舒坦?”
    元春苦着脸道:“他醒了,”说着轻轻揉了揉小腹,“也不许我再睡了。这个可比健儿闹腾,兴许又是个儿子!”
    赵之桢半是心疼半是好笑,“男女都好。”扶着元春坐起身来,“陪你说说话?”
    元春眨了眨眼,“好吧。”
    大清早的,两人都挺清醒,赵之桢这才“马后炮”了一回,“昨天下午,我去了趟你娘家,劝过你父亲尽早致仕。”
    元春惊讶道:“您不早说!”同时心中大定,对父亲贾政而言,王爷的果断吩咐比姑父好言相劝可管用多了!
    赵之桢显得十分无辜,“你也没告诉我昨儿你亲戚跟你聊了什么。”
    “只是寻常亲戚走动罢了,”元春定睛瞧了赵之桢好半天,才道,“您怎么越来越小心眼儿了呢。”
    天地良心!女人怀孕精神头难免不济,赵之桢觉得昨晚元春已经有点疲惫之色,便只跟她说了韩家这一件事儿——也是在他看来,对元春而言比较要紧的事儿。
    他哪里知道元春其实并不怎么在乎韩家:因为甭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韩家都“一模一样”,乃是野心家族之中的老实人,根本无法跟猖狂又妄为的费家相提并论。
    而且元春自始至终都没动过跟王妃韩续争锋,斗一斗比一比的心思!
    赵之桢闻言也噎了一下,旋即正色道,“正想跟你说说陆将军。”这位陆将军便是大皇子妃那位庶兄,“大哥对此人动了心思……怕是有心全力提拔。”
    别看大皇子妃因为坐视父兄被贬而对自己的庶兄大为不满,都对大皇子……几无影响。岳父和大舅子失势,而另一位妻舅却显出蒸蒸日上之态,大皇子如何会为了“旧人”而去为难“新贵”?
    元春琢磨了一会儿,方问道,“王爷也动心了?”
    赵之桢应道:“自然。大哥让我出面把他调到北方。”
    “万一京中不平静,大皇子也有个护身符?”元春越发一针见血,“可对您有什么好处?”
    作为北方大军的~统~帅,赵之桢自然可以挑选将领到他麾下带兵。
    而且圣上向来信任老七,至今为止都没驳过老七的折子:因为老七的确是诸位皇子之中最有~军~事天赋且私心最少的一位。
    赵之桢想了想道:“西南大营正是太子外祖父挂帅……陆将军好像不是父皇的人。”
    这也是费家被削,太子深觉艰难,且颜面扫地,却几乎并无其他动作的原因:在太子看来,这就是兜头一棒再加一个甜枣……父皇这一棒果然敲得极狠,可这甜枣能让太子立时忘却大半的痛。
    赵之桢又轻声道:“我换走陆将军,父皇还能在西南大营中再补上他的信臣……”
    元春笑道:“果然,您都想好了。”
    赵之桢亦笑,“只要别给旁人捡了便宜,做了嫁衣便是!”
    数天后,赵之桢带着几分不舍离开了京城,再次奔赴北方。当然临行前,他把整个王府和元春再次托付给了儿子赵晗,至于女儿赵暄告诉他费家的那些动静,自然有人写成了密信递到了圣上的案头。
    却说圣上这阵子的心思都没怎么放在战事上……当平南王依仗地利之威,跟大齐打起了拉锯战之际,圣上扭头便专心整顿起了~吏~治,那些与平南王有所往来的官员分期分批地挨个查访……总之结果让圣上心惊不已:平南王送出的礼金都赶上大齐~国~库两年的收入了!
    他老人家看完密折便直奔承乾宫,贵妃不止要安抚圣上那滴血不已心,还得琢磨个圣上听得进去的对策。
    贵妃的法子其实也不怎么新鲜:那些靠着买卖消息而赚得十万百万身家的人家,官位别再指望保得住,不过性命以及牢狱之灾还是能用银子来赎的……银子不够,用粮食也可以。
    对于不少胆战心惊的人家来说,能保住性命便已满足,破财免灾自然好不抵触。至于无论如何都不肯悔改的一批人,全让圣上大笔一挥,发配到了北方大营,让这些人军前效力去。
    而落到赵之桢手中,可就鲜少有人能幸运地再回故乡了:平南王收买了太多人,赵之桢可不信没有漏网之鱼。
    这大半年里,与北狄人只有几次战事,因此赵之桢除了练兵巡视之外,便是花费大量精力从这些戴罪之人身上挖出些消息。
    赵之桢原本也没多想,只要能套出点北狄人的情报,能让他麾下的将军们多捞点战功就好……不过这也是个水磨工夫,这些人在刑部大牢时都没松口,不能指望他们吃点苦头便从实招来。
    话说半年的功夫转瞬即逝,当关外飞雪没过马蹄之时,赵之桢又回到了京城。今年雪下得比往年早,京中自然也比前几年要冷一些。
    王妃韩续难得好心情,出门走走逛逛吹吹风,谁知脚底一滑……周围丫头眼疾手快,牢牢把她扶稳,可韩续忽然腹中剧痛:她要生了,比太医计算的日子要早了半个多月。
    赵之桢得到消息的时候,还在外面跟他的十二弟吃酒说笑。
    等他匆匆赶回王府,韩续正在产房中断断续续地~呻~吟、痛~呼,而赵晗、赵暄以及元春齐齐坐在外间,等着喜讯。
    见到父亲回来,赵晗长出口气,旋即附在父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赵之桢闻言只是冷笑一声,之后双手请按在元春肩上,“你也快到日子了,受不得就别强撑。”
    元春微微一笑,“知道啦。”
    终于在子时之前,韩续顺利生下了男孩……看到自己满身通红的小儿子,韩续喜极而泣,强打着精神晃动着儿子,“娘有你就好。”
    赵之桢看过儿子,也挤出个笑容,更是对着产房之中的韩续安抚道,“生得好。”想了想,还给小儿子起了乳名“顺儿”。
    元春闻言便低下了头:前世这位的乳名可不是“顺儿”。
    赵晗虽然面带微笑,但眼里哪有半点笑意。至于赵暄更是诧异道:“听着可真不对劲儿!”
    当然不对劲儿了!
    因为赵之桢这第二个嫡子八字批起来,只有四个字“贵不可言”……还好没有什么“真龙命格”……
    赵之桢回到书房,失手砸了茶盏,还险些摔了元春送他的山水纹歙砚。
    他独坐书房,酝酿了半天终于在傍晚时分回到元春身边,忍了又忍,还是怒道,“简直胡闹!”
    元春轻声道:“王爷息怒。”说着,稍侧着身子替赵之桢顺起起来,“总得查清谁是主谋,总不能冤枉了好人。”
    话说韩家如何感觉不出赵之桢逐渐的疏远之意?
    无奈韩家错跟了太子,已经走了弯路,这回再拢不住七皇子,韩家也只能回乡去做富家翁了:此番再搏上一回也是顺理成章,甚至不惜得罪赵晗……
    却说一个出生便“贵不可言”的嫡次子,让他异母的嫡兄如何自处?!而韩续在生下儿子之后,果然仔细看顾着儿子,除了赵之桢,旁人甚至不能抱一抱这位王府的小公子。
    自此之后,赵晗果然不主动上前。赵暄向来不与韩续亲近,听说“韩续护子如命”之后干脆躲得远远的。
    而安心待产的元春也暗叹一声:这又是何苦。此时她也挺着大肚子,自然也不会过去凑热闹,更是拦着健儿到王妃房中去“认一认弟弟”……
    跟姐姐赵暄都能玩到一块儿的健儿很是迷惑不解,不过却很听话,再没提过要见弟弟的要求。
    赵之桢依旧火冒三丈,“哪里冤枉?!”说着,从袖中摸出了份脉案直接丢到了案上。
    元春捡起来一瞧:三公子略有不足,怕是早产。
    前世赵之桢很是疼爱这个“贵不可言”的儿子,即使他知道儿子的命格八字都有些水分。当然和赵晗早逝有着直接关系:赵之桢在没了最为欣赏和喜爱的嫡长子之后,对其余儿女都十分关爱和宽容。
    虽然元春没有亲眼看到,但前世必定是这一位坐上了龙椅——可不正是“贵不可言”。这辈子反差太大,看着盛怒的王爷,元春头回不知从何劝起。
    隔了一会儿,忽听王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不是要生了吧?”
    元春这才回过神来,抬头道,“没有呢。王爷,”她把赵之桢拉到自己身边,“史书上这种事多得是……讨个好彩头有何不可?”
    多少开国皇帝都生有异象,其中有几分是真压根不必深究。她的亲弟弟宝玉还“生有异象”呢,前世不也落得家破人亡,皈~依~佛~门之后便不知所踪。
    再说她说好话也不是为了给韩续求什么情,她只是不想看王爷急怒伤身罢了。
    赵之桢冷声道:“这种事我如何不懂?!居然算计到了我头上!好大的胆子!”他又站起身来,在房中走了几步,“我……”这个字刚出口,他就见元春一脸扭曲,“要生了?!”
    就是要生了!
    元春不是头一胎,生起孩子熟门熟路,完事儿后瞄了眼哭声响亮的女儿,她把眼一闭就此放心睡去。
    怀抱小女儿的赵之桢,原本满腔怒火也随着女儿“粉嫩”的睡颜而烟消云散。
    直到第二天上午,元春才……饿醒,看着欲言又止的王爷,她好奇道,“怎么了?”
    “咱们姑娘洗三跟晗儿放定恰是同一天。”
    “当然大爷婚事要紧,”元春抱起枕边睡得正实的女儿,“我什么时候不讲道理过?”
    元春也是想多了,赵之桢的意思是晗儿放定,女儿洗三不请太多客人,正好能让元春多叫娘家人热闹一番:不过她没琢磨过味儿来,我便替她下帖子请人吧。

☆、第83章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眼下有件“头等大事”必须要办:陪元春吃饭,尽量让她多吃点。
    昨天她生下女儿,可不是疲惫至极直接睡了过去而是……晕了过去,后来更是不出太医意外地……见了红。当时听到消息,赵之桢终于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眼前一黑”和“耳中轰鸣”。
    元春生过孩子,当然明白苏醒后下半身又痛又沉,完全不能挪动是什么意思。不过王爷没说起她的身子,她也就干脆先装个傻。
    抱琴和傲梅在王爷“殷切”的目光示意下,搬过小炕桌,又一一摆上各式菜蔬……光粥就四种,而汤足足有六样。
    花样多倒还罢了,赵之桢从没在衣食住行上亏待过家人,不过至少两样粥和四种汤里都飘散着丝丝的药味儿,元春一闻就有点倒胃:可怜她肚里没食,吐无可吐……光剩干呕了。
    赵之桢赶忙轻拍她的后背,“你得好生将养,吃不下也尽量多用一点。”
    元春呕了一会儿,正想坐直身子,忽然扯动伤口……当即痛得不想说话。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她缓过劲儿来,才有气无力道,“知道啦。”再说自己的身体,哪里就一点谱都没有了:自己这回恐怕是伤了元气。
    元春喝了点蜜水,轻轻捏了捏身边女儿的嫩脸蛋,“娘生你吃了不少苦头,将来不孝顺我,我就偏心你哥哥去。”
    小女儿抿了抿嘴,“哇”了一声。
    元春扑哧一笑,“脾气不小,真不知道像谁。”
    赵之桢抱起了小女儿,左晃右晃,女儿又抿了抿嘴,随后便好似心满意足地靠在了父亲的怀里……赵之桢也笑道:“像谁呢?宝贝闺女……不如就叫宝儿吧。”
    元春一怔,旋即微微垂下了头,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瓜:前世韩王妃,也就是以后韩皇后的儿子乳名才是“宝儿”!
    前世赵之桢登基时,长子赵晗已经病病歪歪,他便十分疼爱韩王妃所生的儿子也是常理。
    不过这回女儿“抢”了人家的乳名,元春也是一片坦然:女人比起男人真是诸多不易,正该让孩子的爹好生宠爱。
    却说赵之桢逗着女儿,余光一直落在元春身上,眼见元春整个人舒缓下来,他赶紧放下女儿,交给乳母照顾,自己则坐到元春身边陪着她用饭。
    饭足汤饱之后,元春想稍微挪动下身子,可下半身意料之中的痛意传来,还是让她微微皱了眉头。
    赵之桢什么也没说,只是搂着元春的肩膀,让她枕在自己胸前。
    话说前世赵之桢那面对她时冷冰冰又公事公办的模样,距离元春已然太遥远,在她心里二人光剩黏黏糊糊和无话不谈了……因此靠了一会儿,元春就不满意了,“不舒服。”她想换个姿势……
    赵之桢不敢轻易搬动她,只问,“要不再躺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