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50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第50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石家公子是个秀才,学问倒也过得去,除此以外最能撩动赵暄的地方在于……据说,人长得很是俊俏。这些日子大姑娘在王府中便十分安生,也不轻易胡闹发脾气。
    季先生说到此处,还微微侧过脸,求援的目光直往侧妃那边飘。
    元春挽住赵之桢的胳膊,“哎呀。”她轻声道,“王爷不如派人仔细打听一下?”
    赵暄前世的驸马并不姓石,元春也有点私心就是:她真心盼着大姑娘能过得顺畅些,这样大家也不用经常因她而烦恼。
    赵之桢原本的恼怒此时也消散了个差不离——听说女儿“开窍”,他也有种心事了却大半的舒畅之感,可女儿属意的人选偏偏又跟便宜舅舅有牵扯……赵之桢不用费什么心思,便知道他那个舅舅想谋划的正是晗儿的婚事!
    他那舅舅不只傻还很贪,可就是生了张巧嘴,每次都能说动淑妃为他求情。
    万一背后有平南王的手笔,淑妃受了蒙蔽和牵连,他这个王府最好的结局也得是全家灰头土脸。要知道他已经让刘家拖了一回后腿,这回若是再中了计,他没准儿得倒在大哥和二哥的前面。
    元春不知赵之桢的忧虑,她只是继续轻声建言,“这回不如让大爷会一会这位石家公子?”
    赵之桢沉默片刻,便吩咐道,“叫晗儿过来。”
    季先生领命而去。
    赵晗赶到之际,听到消息的弟弟健儿已经迈着小短腿儿迎了出来。他笑眯眯地弯腰抱起个弟弟,特地颠了颠,才又小心放回地上。
    哥俩手拉手一齐进门,看得元春又生了个新主意。
    弟弟是庶出,又与自己年纪差了十几岁,赵晗自是真心真意地照顾教导,不过……同时也冷落了不投脾气的妹妹,对此他也坦然承认。
    当他听说父亲命他去跟妹妹“私~会”的男子见上一面,他更责无旁贷就是。
    元春一胳膊勾住王爷,另一胳膊环着健儿,在灯下她的神情远比平时更柔和,“恕我多句嘴,王爷和大爷都太方正了,咱们府里人又少了些,自是平顺喜乐。可旁人家长里短的阴谋诡计也是花样极多的。在人家心里,这计策得用就成,管他名声作甚。”
    这话她说出来,只要知道她堂兄的所作所为,就一定不会误会元春的意思:她这是半自嘲半劝说。
    赵晗身为赵之桢的嫡长子,婚事估计能捞着个圣旨指婚,但大姑娘赵晗显然不会有这个恩典。
    因此找机会坏了大姑娘的名声,无论是真的生米熟饭还是单纯栽赃嫁祸,总之以此为把柄,要挟住赵之桢才好操纵赵晗的婚事。
    无论是这父子俩哪个妥协,这钉子就算是正经嵌进来了,以后又如何撇开干系?
    淑妃娘家眼见着已经入彀——其实吴家有什么好算计的,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还不是为了搭上他们家掌兵的外甥七皇子。
    此事此时一屋子人各个心知肚明。
    只是赵之桢觉得这石家公子倒也堪为良配。横竖他不指望让女儿出嫁联姻,况且女儿又是十分情愿。
    不过放任他这个缺根弦的女儿出门“偷会”……下场连他都想不到……还好发觉得早。
    于是他冲儿子嘱咐道:“你妹妹出门也随她,不过你要好生留心跟着他。”
    没等赵晗回话,元春闻言先扑哧一笑,划拉着健儿的小脸——儿子在她身后已经昏昏欲睡了,“都是一家人,王爷还含蓄什么。大姑娘还是涉世未深,有什么事儿大爷挡在前面就是。”
    反正大爷比大姑娘心眼多太多了,又是男人,万一真出什么“事儿”,不说轻松脱身,总不会吃亏就是。
    赵之桢旋即轻咳一声,“有理。遇见那石家小子你且问问他的心思。”
    元春又轻声道:“石家本事不小。”
    这一家子在勋贵之中算是识时务眼光准,手里也有些能人的,能交好最妙。石家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不然石家姐姐还特地给她送什么消息呢?
    护着看着妹妹没什么可说,赵晗打算出门就去找妹妹分说一二:真到了妹妹闹到父王跟前的时候,要么是定下亲事;要么就是直接关住妹妹。
    等他真到了妹妹赵暄房里,对着脸色滋润,神色平和的妹妹,赵晗不由嘀咕道,“侧妃这是怎么了?”你这又是怎么了?
    赵暄给哥哥亲手倒了杯茶,“不知道。反正我觉着王妃跟她斗心眼,肯定赢不了。”
    赵晗一怔,看看眼前适口的养身茶,再听了妹妹的这番话,脸上满是迟疑,“士别三日啊。”
    赵暄笑了笑,只是笑容依旧称不上自然,“以前是我不懂事。”至于诚恳道歉,她还是做不出来,“只是我好歹知道,吴家那位舅公没安好心思。”
    赵晗展颜一笑:有你这句话就成了。
    却说洗漱妥当,元春坐在床边,抚着小腹,“这一晚上竟没想吐呢。”
    赵之桢轻拍着元春的后背,认真道,“以后你就多说话。”

☆、第67章

元春惊讶道:“我话够多了吧。”
    “我怎么没发觉?”
    “自从您过来,”元春辩解道,“我这嘴好像都没怎么停。”
    “我不觉得。”
    如此重复的答话,简直不像是出自王爷之口。不过……元春也知道他就是在故意惹自己多说话。
    就冲这一点儿,自己在王府谨小慎微也算……值了。
    元春轻轻靠住赵之桢的胳膊,额头更是顶在他的肩膀上,闷声说道,“以前呢,说话又不管事儿,干脆少开口了;好不容易说话管用了,要琢磨的事情也多了,又不得不慎言慎行。”
    这番话说得赵之桢心中戚戚,他沉默片刻,才轻声道,“在家里松快一二未尝不可。”
    “今儿还不松快?”元春笑问,“仗着您,在大爷面前都‘得意忘形’了一回。”
    赵之桢道:“一家人不该生分。”旋即话锋一转,“我也就跟你说说真心话。有些事儿,宣之于口倒是一时痛快,可也授人以柄。”顿了顿,又长叹一声,“更怕吓着他们。”
    元春猛地挺直身子,片刻后又缩了回去,“我想也是。”
    赵之桢稍微侧过些身子,顺势那元春揽在怀里,“你倒还放心了?”
    在他心里,元春纵然不如养母贵妃,可也颇有其几分神韵了。他自己改了“志向”,妃母默许,元春自然也该知道——至于元春能猜到多少,就看她的悟性了。
    显而易见,元春如他所料地听出了弦外之音,还听得极准。
    “王爷,”元春闭着眼睛,声音很轻,胸口却跳得厉害,“按说京里比您更有功劳,更有资历,甚至更有人望的老将还是数得出三四个。”
    赵之桢原本爱怜的神情顿时僵在脸上,语气依旧沉稳,“愿闻其详。”他已经隐约猜到元春想说些什么。
    你待我如国士,我奉您若圣君……总之就是将心比心。
    元春深吸口气,“我只是听说他们家里倒都挺安生。咱们王府若不是赶上白事儿,您又看得紧,未必总能未雨绸缪。为什么那些人前前后后都盯着咱们王府?”
    这一世赵之桢不仅不限制她消息进出,更是允许她调用府中人手,且议事时也并没刻意避开。前世想不明白,甚至一无所觉之事,这一世元春终于能摸着个模糊的影子。
    “那些老王爷们不敢……”她稍微抬了抬头,目光上移,眼见赵之桢明白她的意思,便又继续道,“便来对付您了。”
    圣上亲政逐渐收回权柄,当圣上分量越来越重的时候,此消彼长之下,皇室中诸位藩王们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也为何南边那位在钱多粮多兵不足的时候,却敢直接~造~反——自然得了不少同族明里暗里的许诺,甚至表示要共襄大事。可惜没过多久,那位便让圣上派兵剿灭了,而与他牵连的高管也倒了好几位,宫中也因此没了个主位。
    “只怕教训不够,”赵之桢冷笑一声,“依旧不死心罢了。”
    元春道:“小心总没错处。”
    赵之桢点了点头,“早些歇息,你还怀着孩子呢。”
    虽然不知父皇打算,但能在腥风血雨之中搏杀最终登上那张龙椅,并真正掌握住了浩大君权,父皇只会比自己看得更远,手段也更多才是。
    元春“从善如流”,老实地躺下,双眼依旧亮晶晶,“咱们只求少犯错。那些老人家,我瞧着不成。”
    赵之桢赞同道:“放心。”说着,还给元春掖好被角,自己才慢慢睡下,“我可不会因为一时难过,就胡乱向人求援。宗室之中的叔伯兄弟各个胃口都不小。”
    同时他心中暗道:元春说得没错。
    在父皇没发话之前,动作可是不宜过大的——至少有一点赵之桢比他大哥看得更为透彻,好恶优劣全都是比出来的。
    想争位夺嫡,最起码要比太子更讨父皇欢心才成,指望着那些世家士子的拥戴和献计……迟早为父皇所厌弃。
    总之,自家得先不犯错,其次就是保住兵权了。就目前来看,圣上并无在北面换帅的意思。
    只要涉及圣上,元春自然不敢多说,尤其是揣测圣意和点评~朝~政,她只肯抛砖引玉让王爷细细思量去。结果她害得赵之桢这一晚都没怎么睡好,而她睡得死沉,可第二天起床时却有些提不起精神。
    她这一不舒服捎带着整个院子上下,谁都不敢舒坦了。
    元春拉着赵之桢的手,轻声抱怨,“都是昨天话说多了。”
    赵之桢哭笑不得。
    没一会儿长史便带了相熟的太医过来请脉:元春还真是思虑稍重,损了些元气。
    赵之桢一瞧脉案,便知道人家大夫不是托词……他妥协得毫不犹豫,“你怎么舒坦怎么来。”等人都散了,他又补了一句,“不用总管我。”
    元春正看着新熬好的汤药,“哀伤”不已,闻言顿时满脸喜色。
    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赵之桢便堵住了这个空子,“不听我的没关系,你得尊医嘱。”
    元春佯怒道:“您自己想想,您这话都说不通了。”
    最后这碗药正是赵之桢亲手伺候她灌下去的……谁让她实在打不过赵之桢?
    却说两天的功夫,足够身在关口城的贾蓉收到王爷的命令:从王爷的亲兵小头目改任成了斥候队长……
    贾敬是他祖父,他爹还好着呢,因此贾蓉只得了几天丧假,之后自然要返回关口。刚满二十的青年有些疑惑,他能看出王爷有让他离京躲风头的意思,但斥候……怎么看都是十分紧要的位子。
    王爷没仔细嘱咐就“赶鸭子上架“,这还是头一回呢!
    不过贾蓉不像他爹,总琢磨着左右逢源两处得利,他认准了人,倒是不肯更改了。
    就在他还在回京奔丧的半路上,灵堂里贾珠把贾珍抓了个正着——这位贾家族长的目光正死死黏在一身孝重孝的儿媳秦可卿身上。
    贾珍正色道:“珍大哥可有空?”
    背地里贾珍固然眼高于顶,时常品评京中~风~流~人物,还时不时地招来一众狐朋酒友来次怀才不遇的哀叹……不过他心里再嫉妒,也知道贾珠这个堂弟前程远大,而且极不好糊弄!
    贾珍无奈,只得把这堂弟引到了自己的书房。兄弟俩彼此落座上茶,贾珍先问道,“二位叔叔可好?”
    毕竟贾赦贾政都有了年纪,守灵哪怕只守上一会儿,也十分消耗精力体力。
    贾珠应道:“两位老爷比咱们兄弟心事少。”
    一句话就把他今日的态度摆了个分明:心知肚明的事儿咱们别绕圈子了。
    贾珍嘴角挑了挑,也没了言语,不过脸上也带了几分不耐和不屑出来:我敬你不过是情分,若是我铁了心不理会,你能奈我何?
    贾珠不紧不慢,轻声问道,“大皇子……的底细在哥哥手里吧?”
    贾珍手里的茶盏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热水溅到了脚面,贾珍竟然一无所觉,“什么?”

☆、第68章

一句话就诈出了堂兄贾珍的根底,贾珠已经满意了,但表面上仍是一副凝重的神情,“珍哥哥且坐。”又曼声道,“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俗话说家有余粮心不慌,贾珍可不就是应了这个理。
    几年前,因为伯父贾敬与南边那位有牵连,而惹来宫中大太监抄走家中书信之后,贾珍的确慌乱过一阵子。
    不过没过多久,贾珍便定住了神,行事恢复了章法,不仅和韩大公子时常往来,连费大公子事败免职被圈,背后恐怕都有贾珍的推波助澜。
    在知道了父亲与忠顺王府结仇,又曾经与南边那位以及圣上深恨的弟弟都有私交,连着三样“大忌”在身,贾珍仍敢不慌不忙地行事……自然必有依仗了!
    贾珠估计堂兄手里要么有太子的许诺,要么就是让大皇子忌惮的把柄,他思量了一下还是用后者试探了一下,于是……果然不出他所料。
    握有大皇子的把柄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不论是在太子还是大皇子跟前,都能卖出个“好价钱”。
    老实说,自家兄弟能有所依仗,贾珠还是挺欣慰的。这依仗如何获利最大,却是个学问。
    却说贾珍因为兄弟一语中的而吓了一跳,此时心绪也平复了大半。
    不过他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念头不是“他怎么知道”而是“他也要来分一杯羹了”……
    兄弟俩再次相对而坐,贾珠又慢悠悠道,“珍哥哥想好了?”好处越多,风险越大,夹在太子与大皇子之间可千万别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贾珍的笑容一闪即逝,“差不多。莫非弟弟还有何妙计……教我?”
    “教我”二字听起来可有点刺耳,贾珠眨了眨眼,“哥哥心里有数就好。丧事若是忙不过来,尽管言语。”
    亲爹没了,贾珍不过伤心片刻,更多的是轻松。
    想来在圣上心里,就算父亲贾敬做了不少错事,但谁让他也有个好爹呢——祖父贾代化可是天子信臣!
    圣上若是信不过祖父,祖父焉能做到京营节度使?
    祖父与父亲一个有功一个有过,功过纵不能相抵可也差不多了,想来圣上未必乐意翻什么旧账。
    再说,他偶然间得到了大皇子些许把柄,将来定能一扫这些年宁府的颓势。贾珍自觉尚算大方,不介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荣府的弟弟们沾他的光,捞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