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雪满天山 >

第7部分

雪满天山-第7部分

小说: 雪满天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军更是心惊。方天喻也是一名重将,手握五万雄兵,镇守后方。此时一旦起兵反叛,与契丹前后夹攻,其势凶险无比。   

  丁宁处变不惊,缓缓下令:“变后队为前队,向南攻击!”   

  号令到处,三万兵马分为前军、左军、右军、后队四部,另有小队游骑,散在两翼。兵甲锵锵,南向挺进。众军见敌势如山,心中俱明今晚只怕生死难料,可一向忠于宋室,也只有拼死一搏。   

  行出十里许,已见到大批人马。为首一将正是方天喻。   

  丁宁勒马,厉声喝道:“逆贼,朝廷待你不薄,为何负恩反噬?”   

  方天喻大笑:“丁宁,我驰骋疆场二十多年,为大宋卖命流血,却只是个副统领;你黄口小儿,只不过由于出身将门,居然一来就当了大将军,这公不公平!契丹许我大元帅之职,比起大宋若何?”   

  丁宁不再答话,右手一挥。行令官手执黄旗,一声令下,左右两翼将士缓缓前进。敌我双方两阵对园。   

  敌阵中鼓声大震,突地向左右分开,推出几百名俘虏来。这些人大都是平民装束,男女老幼都有,被齐齐推搡在地。方天喻冷笑:“压敌军家属上阵!”   

  此语一出,丁宁这边的宋军登时一乱。要知玉门关驻军大都是常驻塞外之人,除了一部分为戎边犯人外,大率已在本地安家立业。如今只见敌方推出这许许多多平民,拖儿带女,乱成一团,将士心中安得不慌?   

  方天喻麾下一骑纵马出阵,叫道:“大宋官兵听着:尔等家小,已被收留,投降的和家人团聚,升官三级;若不投降,格杀勿论!”   

  宋军中有些官兵已认出了亲人,一个个心下踌躇,不知如何是好。   

  丁宁目光闪烁,心知现下情势危急,一旦有人先行动摇,变兵败如山倒。方天喻这一手旨在瓦解己方军心,说要杀俘虏一定是说到做到。   

  这时,高台之上又一阵喧哗,一队人被牵了出来。这些人大都为女子,衣饰华贵,可见并非一般平民。   

  这些都是大宋将领的妻室儿女。   

  数十名军士拔出长刀,架在众人颈中。   

  方天喻冷笑:“尔等再不投降,可要杀人见血了!”   

  这一来,军心更是浮动,不少士兵已在窃窃私语,而将领大都看向了统帅。   

  丁宁目光沉毅。他知道在这关头,他已是全军的灵魂,他绝对要冷静!   

  方天喻手一扬,一个红衣女子被押了上来,她穿得是大红的嫁衣。   

  “未央郡主!”宋军中已有不少人失声惊呼。连将军夫人均已落入敌手,这样一来,宋军岂不是一败涂地了?   

  “丁宁,你到底是降不降?”方天喻下令军士把刀架在未央郡主颈中,喝问。   

  未央郡主头发零乱,衣衫不整,可目光坚定如星,朗声道:“将军勿以家室为念,好男儿当一死报国。”她此语一出,一些心中浮动的宋兵停住了口,纷纷转头看向丁宁,想知道统帅该如何是好。   

  几万人的战场,一时间居然静得出奇。   

  丁宁缓缓抬头,喝道:“汝为宋室而死,史书当记你一大功!”语音未落,他弯弓一箭射去!箭劲而疾,直射台上的未央郡主!   

  箭射入未央郡主头部,她登时委顿于地。   

  众军肃然,一个个热泪盈眶。   

  这时,对方阵前许多将领妻儿哭叫起来,惊慌失措。   

  丁宁手擎倚天剑,厉声大喝:“将哭喊的女人都射死了!”只听得飕飕声响,十余枝箭射了出去,哭叫的人纷纷中箭而死,登时没有人再敢乱喊。   

  丁宁回顾手下士卒,目中闪着可怕的光芒,一字字道:“今日,战死,为国;生还,亦为国!”   

  方天喻眼看对方并不受威胁,立刻撇下了俘虏,变动阵势向宋军发起了攻击。丁宁毫不退缩,也马上指挥军队迎战。   

  这时,突见敌方阵地一阵骚乱,一匹马在阵中疾奔,马上却空无一人。待到马奔到了近处,突听一声弦响,连珠般三箭已射向方天喻。   

  方天喻大惊,扬鞭向来箭击去。这一手挥鞭击箭的功夫他本是熟练已极,可这枝箭中竟隐隐含着内力,震得他手臂发麻。他击落了一枝箭,尚未回过鞭,第二枝转瞬间又到!这一箭从他左肋穿进,透胸而过,他身边将士竟来不及护卫。   

  变生腋肘,交战得双方一时回不过神来。   

  这时,只见那匹马的鞍下还伏有一人,那人从马上跳出,一刀割下了方天喻的首级,高高举起,厉声高呼:“叛军首领已毙,赶快投降!”众人一时呆住了。   

  那人红衣长发,居然是已死的未央郡主!   

  原来,她身怀绝技,在丁宁一箭射来之时,低头以牙咬住箭蔟,更佯装中箭身亡。待得众人注意力转移之后,才悄无声息地“复活”,慢慢靠近方天喻,一击得手。   

  丁宁不肯稍纵时机,鞭梢一指,大军掩杀了过去。   

  在乱兵之中,两人纵马相互驰近,默默注视着彼此。方才短短片刻之中,已经从生到死走了一回,劫后余生,一时心怀复杂,恍然隔世。   

  “狄青呢?”过了许久,未央郡主问,“怎么不见他来?”   

  “他已先领兵去抗击契丹部队去了。”丁宁道。   

  “好,我这就去帮他!”未央郡主拨转了马头。   

  丁宁点点头,道:“现在情势这一边我还走不开,你告诉他,让他多撑一会儿,我马上领兵来援助。”在大军压境的关头,他也无暇多说些什么,只看了她一眼,便策马冲入了战场。   

  未央郡主望着他离去,握着马鞭的手不由一颤。丁宁上战场时,临别时回顾的神色,似乎含着一丝牵挂与关怀。   

  他……他是自己的丈夫啊。她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可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感情可言呢?两人的婚事原本就出于无奈,而各自亦都有了心上人,甚至为了反抗不惜以死相胁。   

  可是,直至见了面,才知道对方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憎——也许,一切反感只是先入为主罢了。   

  “但是,一切也已经是这样了……无可挽回。”未央郡主一边策马疾奔,一边有叹了一口气。   

  丁宁固然永远忘不了冰梅,而自己又何尝能忘了狄青?就算以后真的奉旨成了亲,身在咫尺心在天涯,对两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至死方休的折磨?   

  爬         

  雪满天山(第三篇)     

  引子: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一节   

  而此时的狄青,亦陷入了极其险恶的境地!   

  他帅部向西北奔出一百余里时,路旁忽遇契丹军伏击,他下令军队改为分阵后退,但是因为夜黑不分左右,而军中一部分将领以被契丹买通,故意引错队伍的方向,不知不觉中,全军竟退入了一处峡谷之中!   

  宋军一进入峡谷,谷中突然鼓声大震,峭壁上火把瞬间熊熊燃起!   

  火把下映出了契丹的军旗,旗下众军簇拥的正是契丹左贤王耶律重元。他身边的一个黄衫女子,却正是琵琶公主。   

  狄青按剑环顾左右,只见谷中几丈之外便漆黑不见五指,士兵们大半已有了退缩之意,当即决然下令:“割下马尾,点火照明!”   

  “狄青!”左贤王坐拥大军,俯视山谷中惶惶不安的宋军,大笑,“你一向号称疆场无敌,不料也会有今日吧?怎么样,投降吧!”   

  狄青冷冷道:“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乃是大丈夫之荣,今日又何必多言!”   

  “那好,”左贤王右手一挥,军士架出了一名红妆少女,左贤王微微冷笑:“那你连老婆也不要了吗?”   

  “唰”地一声,左右军士拔出长刀,架在了五儿的颈上。五儿何曾见过这种场面,当即吓得“哇”地哭了出来。   

  左贤王有些得意:“狄青你枉称英雄,怎么你的老婆竟这么不中用?”他顿了一下,继续扬声道:“狄青,本王听说你出身贫贱,曾为马夫。你们汉族有一句古语:”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忍心见她被乱刀分尸吗?”   

  狄青的手指缓缓扣紧了剑柄,因为带了面具,没人看得见他脸上的表情。过了许久,他才淡淡道:“汉族又有一句古话:”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为国家大事须割舍私情。左贤王,你杀我家室,徒令我立誓灭亡契丹,无补于今日之事。“琵琶公主冷笑:“只怕你对她根本无私情可言,今日假公济私,才有这般大方。”她回鞭一指西南角,仰天大笑:“狄青,方将军已经切断了你们归路,正与丁宁混战。只怕你的未央郡主早已横尸疆场了!”   

  众人大惊回首,只见西南方向火光冲天而起。“草料场被烧了!”有人喊了一句,登时军中一阵骚动。更有些军士心系妻儿,再无恋战之心。   

  狄青回望军营,握住缰绳的手不由微微发抖——未央郡主…雪鸿…死了?死了!   

  他心中陡然有一阵压抑不住的愤怒与悲哀,反手拔剑,大喝:“开战!众军退后者斩!”   

  琵琶公主冷笑:“要打就打,怕了你么?”忽然,她横刀一挥,只见寒光一闪,五儿已惨叫倒地!   

  “哈哈,狄青,先用你妻子的血来祭刀!”   

  狄青用力咬牙,双手发抖。毕竟,五儿是他名义上的妻子,照顾他母亲多年,为狄家吃了很多苦。如今,她没有等到夫荣妻贵、坐享荣华的一天,便血染沙场,让他心中愧疚不已。   

  他无暇在去想个人的事,传令下去:“左军与右军各自结成青龙阵,挡住两侧敌军进攻,前后军互变,后军缓缓移出谷口,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再战!”他明白此地地势凶险,敌方居高临下,势如瓮中捉鳖,对宋军不利至极。   

  这时,突然四臂上的火把一齐熄灭,谷中一下子变得漆黑。宋军的马尾已渐渐燃尽,谷中地方狭小,又伸手不见五指,军队一旦遇到了攻击,必将自相践踏而死!   

  狄青急忙下令:“原地停下勿动!取盾护卫,引弓准备作战!”   

  话音未落,只听得“飕飕”声如雨而下,千万支箭从峭壁上射了下来!耳边立即响起了一片呼号惨叫之声,宋军在毫无还手余地的情况下受袭,登时乱了阵脚,军士们在躲避如蝗的箭雨时,又分不清方向,一时之间阵势大乱,个个争先逃命。   

  “将军,地势凶险,伸手不见五指,辨不清谷口在何处!”后军的首领驰马来报。   

  这时,外围的左右两军以弓箭与契丹军对射,箭矢也渐渐用完。   

  军情如火!   

  狄青又一次回顾西南方向,心知丁宁未必能马上赶到救援,而自己以区区几千人马和契丹十万大军对峙,今夜只怕是凶多吉少。   

  他的目光忽然变得犀利逼人,映着那狰狞可怖的青铜面具更是令人胆战心寒!   

  “各人搭箭上弓,拉满勿发。”他一字字下令。   

  宋军听见将领毫不惊慌的语声,心下稍安,纷纷立住了脚,引弓欲发。   

  此时,契丹方面的箭矢滚木,仍不断地从壁上攻下,宋军伤亡已过半。   

  狄青再一次举头四顾,蓦地举弓,“唰”地一箭射去,峭壁上左贤王头顶上那一串灯笼应手而落!他方才就已注意到了这串唯一的灯笼是契丹的指明灯,谷中的宋军往哪个方向冲,灯便指往哪个方向。是故敌我两军虽然都处于黑暗之中,宋军的动向却完全处于契丹的掌握之中!   

  灯一旦射落,契丹军也失去了目标,谷上谷中一起陷入了混战之中。   

  狄青领着一骑精锐四处冲杀,试图找出山谷的入口。可在茫茫黑暗之中,兵慌马乱,一时间又如何找得到?   

  战甲上已溅满了鲜血,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了下来,但在塞外入夜的奇寒之中,又马上凝成了冰渣。他身边的将士不断地倒下,几个来回,一行骑兵只剩下了十多人。   

  这时,狄青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他手持辟疆剑,一路奋力砍杀过去,大呼:“杀敌!杀敌!”他在马上大呼,浑身浴血,仿佛远古的战神。   

  一人一骑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宋军随我来,一起杀出去!”他在谷中奔驰了几个来回,残余的人马渐渐汇集了起来,跟在了他的周围。   

  狄青正不知往何处冲去,忽然之间,竟隐隐听到了一阵鼓声!好熟悉的节奏!……是什么?   

  他竟在马上怔住了——《十面埋伏》,竟然是《十面埋伏》!   

  狄青心中有难以言喻的狂喜,脱口唤道:“雪鸿!”   

  鼓声更急,如雨点般穿透夜色传了过来。鼓声在西南方。   

  狄青回头下令:“大家往西南方,全力进击!”他率先拨转马头,杀入了敌阵。敌方箭如雨下,军士纷纷中箭落马。狄青挥剑砍翻了几名契丹人,又抬头一箭射向了左贤王。这一箭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突然,又一声弦响,另一支箭闪电般射到!   

  双箭对击,双双落地!   

  发箭的是楼兰国的琵琶公主。   

  左贤王吃了这一吓,恼羞成怒,下令:“全力进攻,别让一个宋猪漏网!有斩得狄青人头者,赏金千斤,升官三级!”此语一出,契丹军攻得更是凶猛。   

  大宋官兵已伤亡过半,但是仍拥着主帅全力朝鼓声传来之处杀去。   

  鼓声仿佛是一盏指明灯。   

  琵琶公主秀眉一蹙,冷笑:“怎么,她居然还没有死?”她踌躇了一会儿,忽然咬了咬牙,摒声敛气地听清了鼓声传来的方向,举起弓,向鼓声传来之处一箭疾射过去。   

  黑暗之中,鼓声忽然中断了!   

  鼓声一消失,大宋官兵一下子找不到方向,在黑夜中乱冲乱撞,又乱了阵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