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成都的院落第六卷 >

第2部分

成都的院落第六卷-第2部分

小说: 成都的院落第六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有位战友,也是潜心研究写作的人,想必就是这个人了。另一个原因,至从少云复员回家,等待分配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里,由于多种原因,过去的老同学,很少和他来往,一时闲在家里也是怪闷的,唯有秀才,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到他家去闲聊还用了不少个星期天,陪他上街看电影电影,去冷饮店消磨时光。而且,总是秀才慷概解囊,有一次,秀才无意中流露出自已很想寻找一个爱好上的朋友,共同探讨创作上的问题,可是自己接触范围狭小,至今尚未寻找这样的人。

  少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自已的战友-国华,此人是个有教养的家庭出身的子弟,难免有些傲慢,愿不愿和象秀才一样的“街娃”来往,全看本人的造化了。所以,今天秀才对自已的言谈举止,格外注意,而且,将话题尽量往文学知识方面引导,还鬼使神差,语言表达特别流畅,这令旁边的少云都有些惊异,对他的印像刮目相看了。

  没过多长时间,秀才和国华如同一对相见恨晚的朋友,他俩在共同的爱好上,探讨这方面的知识一来一往,交谈甚是投机,旁边的少云颇能理解,他独自在抽着香烟,偶尔插上一句题外的话,打发着时间。

  临别时,国华对秀才的文学知识,很欣赏,他脸上分明流露出“才子,非得出自寒门。”的疑问表情。同时,他和秀才握手告别的时候,很礼貌地问候一声,秀才的父母。

  秀才很热情地送他们出大院,小街口上国华没忘纪约秀才有时间,可以上他家去玩,秀才觉得盛情难却,也同意了。这位刚接触到的文学之友,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秀才第一次去国华家里,他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置身于这样的清静整洁的居家环境,心里很舒畅,精神也得到一次放松,跟百家大院里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有朝一日能住上这样的单位宿宅,也不枉来人世一遭。所以,他忍不住东张西望,从前,只是在电影里看到,小说里读到,今天亲身体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能去做客的地方,几乎都是平房。

  秀才坐在柔软的真皮沙发,暗自在想:“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总是跟他的居住环境相匹配。想来也有些奇怪,这公平吗。”说来这正是一个新的发现,权当创作素材。他有一个别人不易察觉的毛病,一联想到

第五十一章538
跟创作有关的事,就马上兴奋得双手和脖子,都会微微抖。与此同时,他这市民阶层所固有的小家子脾气,并没逃过养尊处优的国华,他那一双同样是爱好文学,养成的锐利目光。不过他能理解,看在眼里,一笑了之,不去计效。

  一会儿,秀才从国华那里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共有四口人,这间一套四的住房,是他父亲落实政策单位分配的,母亲是研究所的所长,唯一的兄弟在外地念大学,他本人在单位还有一间单身宿宅。这番近似炫耀的自我介绍,对秀才而言,震动很大,自已家一共六口人,挤在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平房里,相比之下,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应证了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

  秀才听着国华对自已的评述:“第一,你能对文学这门高雅的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这证明你个人素质,跟那些粗俗的街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可以说上了一个层次,这也是我愿意接交,你这个朋友的原因,第二点你这个人身上,没有那种市俗的味道,第三,也是重要的一点,我信得过少云。”

  国华这番话,正驱赶着秀才脑海里,又一个新发现,难怪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话不无道理,假若我。。。。。。”

  “你抽烟吗,想的话,别客气。”这又是国华,第二句问话:“到了我家,请随便一些,往后我们有可能常来常往的,你看是这样的吧。”

  秀才一面喝着国华给他调好的咖啡,一面心里埋怨自已,怎么一走到别人家里,就像一个才进城的乡下人,好奇得东张西望。接着,又对自卑心理辨解,看来也不能全怪环境因素,要是只凭自已的手和脑,来改变目前的状况,从而达到居住的改善,生活水准的提高,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奏效。除非,自已能在文学创作上一鸣惊人,写成一本砖头一样的畅销书,象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老先生一样靠勤奋写作,赚得一份可观的财富,可是我这无名小辈,有他那样的天赋?那样丰富的社会阅历?那样如同水牛一般充沛的精力?想来也是让人沮丧的。

  “你好象有心事,还是身体不舒服?我曾听少云说,你干的工种是运货,回到家里还要搞写作,够幸苦。我很欣赏你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来,到这里不用客气。”说着,国华从客厅里的酒柜里,端出一大盘高级糖果和一包中华牌香烟,摆放在秀才跟前,秀才受惊宠地连声说:“太客气了。”

  国华瞥他一眼,再次重复着客套话:“请随意,我这个人,走到那里,都是很随便的,咱们都是八十年代的新青年,没那么多陈规陋习。”说完,他走进自已的卧室,从书柜里搬出一个小箱子,来到客厅放在一张椅子上,打开后,两只手伸进去,理来翻去的,很有一段时间,似乎,里面装有什么贵重物品。

  秀才开始有些适应,变得不那么拘谨,他第一次抽高级香烟,感觉那味到跟平时抽的杂牌香烟截然不同。很舒服。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观察国华的一举一动,注意着他这异常的动作,当看清后,暗自惊呀,想不到这小箱子里装的全是他写的文稿。大概,不下几十本之多。好一会,国华从箱里拿出其中的一本文稿,他一面用手抚摩着它,一面很郑重地交给秀才叮嘱道:“这本文稿,你带回去看。”

  秀才接过文稿后,他就迫不急待要当场翻阅,国华立刻阻止了他,并且很认真地告诉说:“你拿回去再看吧,但我是有条件的,务必要仔细看,否则。。。。”否则,这两个字从国华嘴里说出来时,想必,包含了很多意义,这命令似的语气,让秀才听了后,他心里很不舒服。

  国华意识到这一点,他歉意地朝秀才那张显得不自然的脸,扫视一下,马上加以说明地补充道:“我是想请你读了我的拙作后,请你多加提意见,仅此而已。”

  秀才不介意地笑道:“也行,我有了读后感,那一定会向你开诚怖

第五十一章539
公。”

  “好啊,我向来喜欢爽快的人,那我不送你了。”国华若无其事地落身坐沙发上,双手忱着头,目光盯着天花板,整个人一下子,轻松得象刚处理完一件棘手的公务。准备小憩片刻。

  秀才知趣地站起身向他告辞,国华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懒洋洋地同他道别,他目送着这位据称是百家大院的才子的人。那单簿的身影从视线里消失,他站起身前去关上房门后,他暗自高兴,终于有一位可以在文学创作上,探讨问题的志同道合者,而且,他还是丽娜远房亲戚,今后可以更接近她,更有理由,不怕记仇的母亲,横加干涉。想到这里,他有些激动了,就在屋里踱步,转了一会,停在大书柜前,手摸着小箱子,暗想:“他看了,会发现我这篇小说写的是**子弟,屈尊到小市民家中去求爱,两情相悦,后来因千百年形成的门第观念造成的悲剧结果,男主人翁那一番刻骨铭心的忏悔和被侮辱损害叮女主角的宽恕的故事。想必,会给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年的夏季,一个星期天的上午 秀才端坐在窗前,埋头看书,旁边放着书和文稿。两个小时过去了,他感到有些疲倦,一抬头就看见,骅维正和两位姑娘,从他家门前经过,大概,是送她们出院子,凭借记忆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有好几年的时间,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来往。忽地,秀才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住,那位体态婀娜,脸蛋上总含着微笑的姑娘,看上去似曾眼熟,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他控制不住,立刻,离开书卓走到家门口,站着望着她的背影,努力从记忆之中的人,对着号,终于,他心里感叹道:“她真象过去当知青,同在大队小学里当老师的颖。”

  看过之后,他依旧回到书卓前,再也无法看书和提笔写东西,他想着自已悬而未决的个人问题,过去总想这次经人介绍对相不成功还有下次,不曾想到等待之中,换来的结果是;今天“望着来年好,来年裤子改成袄”。现在少有人再来提这事。怪只怪,从前不懂得把握住机会。想着想着,往事的影子又浮现在他脑海里,记得,那一年的春节前夕,几个知青相约一同回城探亲,赶掉最后一班客车,只好冒险去偷爬一列停在车站的货运列车,忽然,另一列进站的列车风施电驶般呼啸着,从旁边的轨道上,疾驶而来。其它人己迅速摹爬进车箱。下面剩下他和前面的颖,她是第一次做这种事,算是一次冒险,不免有些胆战心惊,她挽着车箱扶手,试了几次,也没勇气往爬,他只好不断地鼓厉她拿出勇气,总归是要上去的,正在这时,'鸣'地一声巨吼,那一列飞驰的火车已经开到他们身旁,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刮来一阵撼天的狂风,象要将周围的一切卷走似的。“我怕,我怕呀!”年轻的女教师畏缩地松开已经抓住的车箱扶手,双手掩住双耳,一回身撞在秀才胸前,他本能地连忙用自已的身驱,做掩护,并用双臂紧紧地将她抱住,女教师如同一只受惊过度的小猫咪依偎在他胸前,一直等待那一列火车驶过去,一切恢复到平静。秀才放开她。他头脑清醒后,才觉得不好意思,脸上火辣辣的,刚才,自已的脸碰着女教师挂在肩上,旋转飞来,装有书本的挎包。当时并不觉得痛,因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早已牢牢的支配着他。

  “怎么?你们还不快上来,火车快开了。”这时,从货车车箱里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十一章540
从货车车箱里传来,先上车的人,急切的喊叫声:女教师朝秀才感激的一笑后,她说:“刚才真吓死人了,现在好啦,咱们上车吧。”说着,她仍旧抓住车箱扶手,吃力地往上攀爬,没等秀才抓住扶手,跟着上车箱,这列货运列车,已经徐徐开动。女教师焦急地叫他:“快呀,快上耒。”站在下面的秀才听到她的喊声,一时不知那来的勇气,他飞身而上。一阵忙乱后,他们都上了这趟朝成都驶去的货运列车。

  这节车箱里共有伍人,不一会儿,列车驶出山村小站,在轻微的摇晃中,其他人凑拢在一块,借着说笑消磨时间,只有秀才和女教师背靠在车箱,默不作声,冷静下来,回想刚才的情景,他们不由感到面红耳热,简直羞怯得连互相看一眼,都很别扭,一颗幼稚和单纯的心,跳得是那么的厉害,平时,秀才和她在一块,无所不谈,跟她接触的时间也不算少,然而,从未冒出过不良的念头。那怕是自已的呼吸快了,吐出来的气,都会沾污了她,总之,在那个时候,她在他眼里比什么还珍贵,还纯洁。。。。

  火车渐渐放慢速度,这预示着前方是一个车站。顿时,客车箱里旅客骚动起来,突发的声浪,惊断了秀才的回忆,他移过视线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同样是那么的眼熟,他从坐椅上站起身来,取下挂勾上的挎包,准备下车去。

  列车刚一停稳,秀才匆忙地走下车去,他踩着月台上平坦的水泥路面,感觉还是那样的熟悉,呼吸着从远方飘来的溶合着田野的泥土味的气息,他的心灵上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使人暂时忘却胸中的烦恼和忧伤。看着眼前的一切,往事的影子,依然立立在目,他象有所寻觅似地赶超过,走在前面的下车旅客们,快步走出检票口,顺路来到候车室,落入眼帘的还是那么的熟悉,依旧是几年前的模样,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室内的墙壁,重新油漆过,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他来到左侧的一排椅子上坐下,目光呆呆地望着售票窗口,脑海里又浮现出她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他们赶夜班车,回城里去,女教师是接着家里有急事的通知,秀才是到城里去买教学用具,正好同行。

  这次回成都,谁能意科到对他们而言,是最后一次在一起的机会。女教师家里在此之前,早就给她办妥了调回城里工作的一切手绩,只是瞒着她,回去才告诉。所以,才发来电报,告诉她务必回家一趟,回城的前一夜晚,他们在大队学校里的寝室里,

  夜空中升起一轮皓月,春夜的景色是柔和,草丛中有不知名的小虫在低声吟唱,连空气里也带有一丝醉人的芳香。远处传来河水哗哗响声。偶尔也有一股凉风拂面,感觉到也适意。天空里月光闪耀,展示着午夜的光辉,月光下的夜幕犹如簿簿的面莎,铺在大地上。窗外那颗大树枝叶摇曳着,婆沙起舞,一丝微吹进这间斗室,给人凉意。

  从晚上七点钟,开始以研究教学计划而拉开话题,从眼下的知青生活,一直谈到从前当学生的经历,最后说到未来的人生道路。“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咱们需要留在这里,你说实话,有无勇气在农村长期呆下去。”女教师试问秀才。当时,他也受到对方的情绪引起感染和激动,迟疑一会,才艰难地做出回答:“我真还没有认真考滤过,不过,命运真是安排我要在这地方长期呆下去,在农村扎根,只能顺其自然。在这里教书,总比种庄稼强,何况身边有一位各方面都比我强的人,一块工作,闲遐之余在一块聊天,这也是令人欣慰的。”

  “看不出你,早有此思想上的准备,而我是一个性格柔弱的女子,许多事,还得具体考滤,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来临,这真是太可怕了。”此时女教师再也没刚才的雅兴。她有点说不下去了。喉咙里象堵着了一样埋头看地面,半天抬不起头来,嘴角边泛起一丝难言的苦笑。要是没猜错的话,她说当时下农村当知青的时候,自已跟家里斗 。 想看书来

第五十一章541
自已跟家里斗气,独自悄悄注销户口,迁到这丘陵山区来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