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八千里云和月 >

第6部分

八千里云和月-第6部分

小说: 八千里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进了五里,杨鹏举果然看到前面的村落,他让这群狼伏在这里等他,几下跃过去,看谁家院子里晾有没收进去的衣服。进了二排房,看见真有衣服晾在外面,他几下脱掉身上的布片,看了看没有合身的小孩衣服,找了件胡乱穿在身上。



    张安石拿下守将后,思忖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杨鹏举,和那帮凶残成性的狼在一起,早迟一天会出问题。如果落入昔里钤部的手里,他是更不愿意看到的。这昔里钤部经营九方堂好几年,手下肯定有一大批忠于他的人,加上他在九方堂无人可以匹敌,就算知道他通敌又如何,要么照现在的局势昔里钤部找一个为自己办事的傀儡堂主,要不就是找个武功超过昔里钤部的高手出面重新整顿九方堂。纵观整个西夏,能够治住昔里钤部的只有拓跋承德。可是这拓跋承德是个武痴,不为名利,一天到晚到处游历,寻找高手切磋。再有就是丐帮帮主,可是这丐帮帮主也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不知道他在哪里。



    如果师傅在就好了,张安石想。可是师傅王处一在数月前就仙逝了。



    张安石对李大元说:“李兄,帮个忙,派你的人帮忙找下杨鹏举。”



    李大元说:“你老弟一句话的事。你说,如何个帮忙法。”



    张安石说:“你带丐帮的人到十里堤坝,我带军士围这片树林。”



    李大元说:“我看,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怕把狼逼急了对鹏举不利。”



    张安石说:“看不到人我心里不安。人是我带出来的。”



    李大元说:“张老弟的心思我明白,我也传令银州分舵的弟子火速往这边赶来,这片树林的各处出口严密布控。再慢慢深入,你知道我们丐帮和这些野兽打交道得心应手。”



    张安石说:“如此最好,还是李兄有见地。”



    李大元说:“我也敬重杨将军的为人,份内之事。”



    张安石说:“我是把这群狼从十里堤坝赶过来的,我怕它们又重回,你还是着人查看。”



    李大元说:“好,有这种可能,那里毕竟是它的地盘。”



    李大元叫人过去搜索十里堤坝,得到的结果是,狼都没有一只。张安石和李大元断定杨鹏举隐身在这片方圆几十里的山上了。就等丐帮弟子深入找寻的结果。



    快傍晚的时候,一丐帮弟子拿着一把破布条来报,说是离这里五十里开外的一个村庄发现的,不像是西夏的服饰,而且还是小孩的,特地拿过来看。



    张安石拿过破布条一看,不是杨鹏举的是谁的?张安石连忙和李大元跟随那丐帮弟子飞马直奔见到破布条的地点。



    这是个村庄,距离那片树林足足有四十里地,听失去衣服的人说,今天早上起来就看到了。先是以为那家小孩调皮,也没放在心上,赶集的时候听人说有个小孩和狼在一起,他就和丐帮的人说了。



    张安石和李大元都明白,这是昨晚的事。



    张安石说:“我们过来的时候,路上有不少村庄呀!如果说杨鹏举跑这么远来拿一件衣服再回去,是不是不太应该?”



    李大元说:“是呀。他是不是从这里路过?”



    张安石说:“我还是低估了那头母狼。”



    李大元说:“什么母狼?”



    张安石对李大元说起了这两天见到的那只狼。



    李大元也张大嘴巴,惊讶地说:“你是说这只狼有人的智慧?太可怕了。”



    张安石这下反到笑起来说:“这样我才不觉得狼对杨鹏举有危险,现在对他有威胁的是人了。”



    李大元不明白。



    张安石说:“这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也是从狼窝里从来的。”



    李大元说:“是的,听说是喝母狼奶长大的。你没看到西夏国的狼这样多呀,这国的人如果不到万不得一,不得杀狼,否则定罪。狼是他们的图腾。”



    张安石说:“母狼在哺乳期智慧、战斗力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平时高出好几倍。现在出了我们的包围圈,要想找到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张安石过去问了这家人失去的衣服颜色、面料,并从他家要了块同样的布料给李大元,今后见到这样的衣物出现,马上集中。



    随后,张安石看了看周围的走势,断定杨鹏举是从前面路过的。他前行了约五百米,才在半人深的草丛里发现狼踪。张安石对李大元说:“李兄,你回吧,我跟踪下去,定要找到杨鹏举。”



    李大元感叹道:“得友如张老弟,死又何憾。”



    李大元对随同而来的丐帮弟子说:“你回去对银州分舵的弟子说,只要是张安石张大侠要办的事,全力以赴。他的话就是我的话。”



    张安石含泪拜别李大元。
9。 第九章 ; ;再听熟语
    张安石一路追踪下来,碰到多处狼痕交错,都好辨认,因为杨鹏举的衣服宽大,他走出来的路痕总是要比狼穿的地方要多倒些草,不时还有布片留下。张安石每到晚上就和丐帮的人联系,叫丐帮的人帮着按照此方法寻找。特别交待的就是,遇到有家里不见了粮食或别的吃的东西的,要特别注意,这杨鹏举饿了不可能不吃东西。



    这样下来,果然很快就发现杨鹏举的行踪,不过等张安石赶到,早就不知所踪。



    几次下来后,张安石发现他中了母狼的圈套,这走过的路分明就是在一个圈上,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这就是他注意前方的结果,所以到的时候,布控都是以前面为主,左右为辅,结果狼是以四十五度角的方向跑。至于吃食方面,沿途从来就没有发现谁家有食物不见了的事情。



    张安石就奇了怪了,这样多人连一小撮狼都奈何不了。最为奇怪的是,这个杨鹏举每天吃什么?难道是和狼一样的吃生食?还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在人世这点在几天后排除了,有处人家又不见了衣物,这样就可以证明,是杨鹏举拿的,狼是取不下衣物的。那就可以说明的是杨鹏举和狼一样吃生食,接下来的一个发现,证明张安石的推断是正确的。



    丐》无>;错》小说 m。quleDU。cOm帮弟子说在杨鹏举路过的地方,看到几处骸骨,到处是血痕。



    张安石赶过来,仔细观察现场,现场有好几具残缺不全的骸骨,四周都是血凝,一大片草地倒在地上。骸骨不是人的,是狼的,看来这地方经过了一阵惨烈的撕杀,最后,胜的一方吃了败的一方。张安石的内心揪了起来,这就是狼的天性,它可以好一阵子不吃东西,忍受力之强,连人都无法匹敌。难道杨鹏举真的融入狼群?如果是这样也话,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这一切都因为自己当初一句话带着他出来所致。



    这时丐帮弟子不时传来杨贞将军那方的战报,木华黎采纳金朝的制度,在云、燕建行省,发兵攻掠燕京以南的汉人地区。木华黎军经遂城至蠡州。金守将移刺铁哥闭城坚守。木华黎派石抹也先率领原属张致的黑军一万二千人攻破蠡州北城,大肆屠掠。十月,木华黎军进攻中山府、新乐县、赵州、威州、邢州、磁州、洺州,金各地官员相继投降。木华黎部下攸兴哥率领先锋军攻下大名府。十一月,木华黎军进入山东,连续攻破滨、棣、博、淄、沂等州。十二月,攻下益都。又攻下密州,金节度使完颜寓战死。木华黎统率的另一军同时向河东进军。十一月,曾到太原城下。知太原府事、权元帅左监军乌古论德升出兵拒战。蒙古军退走。



    这样看来,隰、吉两州暂时没有危险,张安石不必回去。杨贞也没有要他回去的意思,只是要他尽量找杨鹏举。虽说言语中没有谴责之意,张安石内心却也是愧疚不已。



    张安石从丐帮弟子的言语之中,他知道杨贞那方的平静只是暂时的,铁木真采用汉人的官号,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木华黎率领弘吉刺等部兵和契丹、仭⒑旱冉稻ヂ咏鸬亍L菊娑阅净杷担骸疤幸员保易约喝ゾ裕幸阅希赡闳ゾ×Π桑 碧菊姘炎魑沟南笳鞯木艛宕笃齑透净瑁谝苑⒉己帕畹娜ā4哟耍菊婕窗衙晒疟髁ψ蛭鞣剑致咏鸪恼秸耆赡净柚富印



    由此可见,战火随时就烧到隰、吉两州。



    但是,接下来的追踪,令张安石惊讶地发现,全然看不到杨鹏举宽大的衣物拖过的痕迹。



    却说杨鹏举和两只小狼和五只大狼穿行在草丛、荒野、树林中,昼伏夜出,昼警暮巡,对于张安石的追踪,母狼也不是不在意,殊不知狼还有两大看家本领,一是听觉,二是嗅觉。对于丐帮武功低微的弟子,在方圆三公里就能听出来,就是张安石轻功卓绝,一公里内也有所察觉,闻风而动不是吹的。嗅觉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法宝,顺风能嗅到五里外有羊,就是逆风也可以嗅到一里左右的生物。所以张安石有几次实际上离它们相当近,可就是找不到在哪里。说狼狡猾,其实不然,这正是它们的天性使然。你没到,它已经知道你来了,它不会笨到等着让你收拾吧?



    杨鹏举到也乐得和这两头小狼在一起玩耍,反正也记不起自己是谁,又有一大群人四处围追堵截,看他们的样子,大有杀之而后快的心情。还有个武功特别厉害、叫自己鹏举来着的,更是处处打锣都有他在。



    在吃方面,杨鹏举逐渐开始吃带血的肉,吃过两次后,反而觉得比喝奶还管饱。本不想再吃奶,那只母狼偏要他喝,不喝还不行,对他长啸。他就搞不懂,为什么不让它的儿女喝,就要他喝。为了能够跟着走下去,他只得边喝奶边吃肉。



    杨鹏举也和狼群打过不少架,母狼带走的四只狼一只一只的倒下,最后沦为别的狼的口中餐、腹中食,当时杨鹏举就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就必须成为强者,否则,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别人的口粮。



    在小狼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杨鹏举也可以听到几里外的动静。



    杨鹏举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天,他只记得换了好几次衣服,有一次换了衣服后,天下大雪,四处白芒芒的一片,他们躲在一个山洞里,杨鹏举冷,挤在两个伙伴中间还是冷,只得出去找衣服。



    母狼和儿子不愿意动,女儿到是自告奋勇地和杨鹏举一起。



    出得来,小母狼见杨鹏举冷,让他骑到自己身上。如今的小母狼已经有母亲的个头了,它一番听侦后,驼着杨鹏举就是一阵急驰。



    迎着风雪,杨鹏举越发冷,他也听到远处传来朗朗的吟唱声: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保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不是自己一直在学却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吗?看来今天要把自己的身世弄个明白,非找到这个吟唱的人不可。想到此,浑身热血沸腾。



    杨鹏举一声长啸,从狼背上纵身一跃,人也在十米开外,叫小母狼等着他,他一会儿就回来。



    循声跃去,声音却嘎然而止。杨鹏举也不管了,继续前行。不一刻,看到一片帐篷,应该有数十顶。正在不知道往何处去时,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杨鹏举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几个起落扑进那个帐篷,带进一片雪花。



    帐篷里只有一个小姑娘,这小姑娘长得娥眉大眼,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看到一个蓬头垢面、一身衣物看不出颜色的人站在门口,只道他是饿了来讨饭吃,忙起身抓了几个窝头给他。



    杨鹏举的记忆里没有这个东西,拿过来之后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姑娘说:“你还不走,家里没有别的吃的了。”



    杨鹏举虽说学会了狼语,但还是会说人话,他慢慢地说:“我不是来要吃的,我是想问问你读的这词是哪个写的?”



    小姑娘一听声音就说:“你也是个小孩?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你是哪里的?”



    杨鹏举说:“我也不知道。”



    小姑娘说:“你连自己是哪里的都不知道?”转而她笑了,“哦”了地声后,她明白了,这人肯定就是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狼孩。
10。 第十章 ; ;探查身世
    小姑娘跑到外面看了看,忙又回来,对杨鹏举说:“你快点把脸洗干净,把头梳了,换上我的衣物。丐帮有人正在这里,如果让他们看到,你就惨了。”



    杨鹏举为了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依言洗脸洗手,不过那脸和手洗了三盆水依然还是黑色,小姑娘忍不住大笑,说道:“你和丐帮没有区别,就是丐帮的人都没有你这样不爱干净的。”



    小姑娘待杨鹏举穿戴好后,一看,岁数比自己小不了多少,模样还周正,不是丐帮中人说的那个狼孩又是谁?



    小姑娘说:“我叫百灵,党项族人,出生在美丽的银州(现在的陕西省米脂县),我们是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外面。”



    杨鹏举说:“我不知道我是哪里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只是听到你念词我才跑过来的。”



    接着杨鹏举就把这首词从头到尾地诵了一遍。



    百灵说:“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这首词会的人太多了,可以说现在西夏会说话的一半以上的人都可以背。这是南宋岳元帅的名作。除了这词你还会别的什么不?”



    杨鹏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