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八千里云和月 >

第42部分

八千里云和月-第42部分

小说: 八千里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鹏举说:“可是她没有做对不起汉人的事呀!”然后又警觉地问:“你咋知道我有未婚妻?还知道她是鲜卑族的?”



    元俨一愣,吱唔了一下,笑笑说:“我是什么人?会有我不知道的事?”



    杨鹏举想想也是,这家伙知道的实在少。这一路上基本都是她在给他讲。



    元俨又问:“杨鹏举,你看到过你未婚妻没有?她长得漂亮不?”



    杨鹏举说:“我没有见到过。元先生在我家里的事我已经记不起来了,连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我只是后来听张安石伯伯说的。我在想她应该也像你这样聪明伶俐吧。”



    元俨故意说:“我看难说,她的父亲文采好,不代表她。你也是,看都没有看到过,你就真认她为未婚妻了?”



    杨鹏举说:“听说这是我爷爷和元先生一起定的。我认为他们肯定都是再三考虑过的吧?”



    元俨说:“那你就认定那个元俨是你的未婚妻了哟?”



    杨鹏举并没有马上回答,他又想起来在潭里亲吻元俨,为她渡气,当然大家都是江湖儿女,这种事是救命,应该不会放到心上。转念又想,如果那一天这个梁姑娘较起真来,要他负责任,他该怎么办?偷看了下元俨,这妞还看着他听他的结果呢。杨鹏举只得说:“江湖儿女,没有必要遵从那样多的繁文缛节,看缘分了。”



    元俨怒道:“看你不出来还是个花花肠子。”



    杨鹏举不解道:“我怎就花花肠子了?我还没有爱过人哎。”



    元俨道:“你的意思不是不要你的未婚妻吗?”



    杨鹏举道:“我什么时候说不要了?我是说如果她找到意中人了,我不会勉强。我和她之间要看缘分。这有什么不对?”



    元俨猜想这小子是怕自己心里不高兴才这样说的,可以看出他确实不知道自己就是元俨,把自己当成那个莫须有的梁俨了。为了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对的,元俨又说:“那你对我的印象如何?”



    杨鹏举道:“不错呀!”



    元俨道:“真不错?”



    杨鹏举说:“真正不错。”



    元俨道:“和那个公主比呢?”



    杨鹏举叹道:“都给你说她是蒙古人了。如果不是看在她是无辜的人,我才懒得理她。”



    元俨说:“我不管她是不是无辜,你从今以后,不要再和她来往。”



    杨鹏举愕然地望着元俨,不知道她何出此言。



    元俨见杨鹏举惊讶的眼神,忙又说道:“她父亲可是逼得你走投无路的人。你是金人,却让金国人唾骂。”



    杨鹏举苦笑道:“那是他父亲,与她没有关系。她什么都不懂。”



    元俨也不再说什么,至少她知道杨鹏举心里是有她的,这一点对她目前来说,无论是作为元俨也好,还是梁俨也好,杨鹏举都有位置。不过,她对杨鹏举对孛蕊还是藕丝不断大为恼火,有时间定要调教他只对自己一人动心。可是杨鹏举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爱,他的爱也就是好感而以。女人的懂事年纪比男人要长几年,像元俨这种经常在人群中混迹、而又聪明绝顶的人,她所耳濡目染的比杨鹏举多到那里去了,因此她心里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68。 第六十八章西湖入水
    时间紧迫,二人不日到达西湖,因为现在江湖中人的上目光都集中在黄山上,对他们二人到是没加理睬。来到灵隐寺,问知客僧,世清和尚在哪里?



    知客僧说:“世清师兄一向不遵寺规,从来都是白天出去,晚上十二点才回来。”



    杨鹏举道:“这还叫和尚吗?”



    知客僧不敢回答。



    元俨说道:“我知道他在那里。走,我们找他去。”



    杨鹏举见元俨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只得随元俨出来。来到西湖边,元俨对杨鹏举说道:“你租一艘舢板到湖中间去。”



    杨鹏举忙说道:“我们不是来找世清和尚的吗?”



    元俨道:“是呀。西湖周围那多的酒肆茶楼,你知道是他在哪一家?”



    杨鹏举急道:“既然你都不知道,你又说你知道他在哪里,不是瞎扯吗?”



    元俨说:“我这不是找他吗?你到了湖中间,装着落水,自然会有人来救你。”



    杨鹏举恍然大悟,这比挨着一家家酒肆茶楼地找方便多了。可是问题又来了,这样冷的天,这不是作弄他吗?杨鹏举道:“我到是不怕冷,可是世清和尚这样冷的天他会来救吗?”



    元俨说:“正因为天无错小说 m。(quledu)。Com冷,一般的人物没有那本事,还真不愿意来,但是只要是有人来救,这人定是世清和尚。快点哟,我们的时间不多。”



    杨鹏举没法,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得罪这小妞了,想着时间真的紧,只得依言到湖边租了艘数舢板划到湖中间,然后运起“龟息功”,故意“扑通”一声掉进湖里。



    元俨暗暗好笑,这就是她要把杨鹏举收拾来对自己服服贴贴的第一步。见杨鹏举下水,她忙扯开嗓子大喊:“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快来人救命呀。”



    本来在湖边玩耍的人就多,看到有人落水,都大声叫着,却没有人下水,在岸边上都冷,更别说下水了。



    这时就见一道黑影从对面的酒楼里跃出来,跃到湖边,拉过一艘舢板,用杆左右点击水面,很快就到湖中,然后凌空一跃,双手一伸,落入水中,湖面上只是起了一点小水花。来人不是世清和尚是谁?岸边的人大声叫好,这样的身手,难得一见。而此时杨鹏举掉下去的涟漪还没有散。



    却说世清和尚一进水里,落到面朝下的杨鹏举边上,拉起他的脚就倒提上来。爬上舢板,世清和尚还是提着杨鹏举的脚,让他把肚子里的水吐出来。



    杨鹏举说道:“把我放下来,我没有事,我就是想下湖洗澡都惹到你了呀?”



    世清和尚听声音好熟,一看,是杨鹏举,放下杨鹏举后,四周看,看到了笑得前俯后仰的元俨。他摆了摆头对杨鹏举说:“我们两个都让她给耍了。可恶的小妮子。”



    回到岸边,两人也不理元俨,径直地到先前喝酒的“醉湖居”酒楼,叫老板拿来两套衣服换上。元俨自知此事有点过火,但又不敢错过说话的机会,只得跟过来,坐在他们看得到的地方等。到是杨鹏举看着元俨坐在寒风中蜷缩成一团心中不忍,忙出去把她拉进来。



    元俨见换过衣服的世清和尚没事一样和里面众人又嘻嘻哈哈起来,她心里又活了起来,坐下来看看和世清和尚在一起的是什么人。只见这里面的全是穿锦衣的人,一个都不认得。正中一人脸如玉,剑眉虎目,好一个美男子,看众人对他毕恭毕敬的样子,他的身份在这里面是最高的。元俨猜测,这些人不是江湖中人,而是官场中人。



    只听那人说道:“梁将军,你说的人不会就是这两个小孩吧?”



    世清和尚抱拳道:“正是这两个小孩。她是清云神尼的弟子,机灵古怪,就是她设计把我引出去的。”那人哈哈大笑,说道:“有趣,有趣。那他就是岳元帅的弟子喽?”



    世清依然恭敬地答道:“正是。”



    那人不笑了,马上拉下脸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咋搞的?就让《武穆遗书》落入邪教手里。”



    元俨不乐意了,她马上接口道:“我们怎么了?我们还是小孩,那《武穆遗书》天下人谁不想要?凭我们两个小孩就保护得了?就是南宋半壁河山都让给金人了。”



    世清和尚听言大惊,忙喝叱道:“你在胡说什么?”忙又对那人抱拳道:“殿下,山野小孩,不懂事。”



    杨鹏举听说是大宋王子,想元俨这下闯祸了。就见那人身后有人按住刀柄,看样子只要这人一声令下,就要当场拿下元俨问罪。



    谁知道元俨才不管什么殿下殿上的,又继续说:“本来就是,岳元帅在世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岳元帅死了,他的遗书还成香饽饽了。如果当初岳元帅在,何必要等我们这代人来努力。”



    世清和尚大骂道:“你还说起劲了,看我不收拾你这个不知深浅的小妮子。”边说边就要出手打她。那人拦住世清和尚道:“让她说,她说的是事实。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如此直白的话了。”



    世清和尚忙对元俨说:“此乃当今皇弟沂王之子贵和殿下。还不领罪?”



    赵贵和摆了摆手道:“不要吓着小孩子。她说得有理。岳元帅之死实则是个悲剧,而今要重拾旧河山谈何容易。”



    这时元俨和杨鹏举才在世清和尚的交待下见过赵贵和。赵贵和忙拉住二人说:“不必多礼。说不准二人以后就是韩世忠和梁红玉一样的英雄人物。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和明教对抗。”



    世清和尚说:“我接到志慧禅师传书,说少林、梁门、南丐帮、漕帮都到了黄山,就等我们这边的消息了。”



    赵贵和道:“此事我和伯父宁宗皇上说过,他说现在正和金国开战,没有多的兵力来剿匪。我就想不明白了,这明教就像一柄利剑在京都后面,随时随地都可以刺过来,他们为什么就可以不理不问,让其发展到十数万人。如今朝廷上下史弥远专擅朝政、权倾内外。薛极与胡榘﹑聂子述﹑赵汝述,依附史弥远,最为亲信用事,人谓之‘四木’;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为之排斥异己,不遗馀力,人目之为‘三凶’。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梦昱等群起论之,皆遭窜逐。现今皇太子赵询病危,有朝一日我当上皇太子,定将他发配八千里。”



    听赵贵和如此一说,没有人敢说话,但是心里暗喜,这个朝廷太需要一个有血性的领导者了,如果还在一味地这样懦弱,面对仍然强大的金国,面对迅猛扩张的蒙古,宋朝岌岌可危。杨鹏举一下明白了,原来这里是赵贵和的秘密据点。他听元俨说过,朝廷有一支秘密的队伍,在暗中训练,以备不时之需,而世清和尚也是因为这样,才来到这支部队,他表面上的身份是灵隐寺的和尚,实际上是这支队伍水军统领。由此看来,这个叫赵贵和的应该就是这支队伍的最高领导了。



    赵贵和道:“各位将军如何看明教这事?”



    世清和尚说:“诚如殿下所说,明教不除,迟早是块心病,早些年方子洞的祖上方腊就是个例子,如果让他成了气候,到时候想要收拾就更困难了。”



    左边有个黑脸的人站起来说:“殿下,我看这事不妥。明教是可恶,但是现在并不是大患。杀敌三千,自损八百。”



    赵贵和道:“张将军,你继续说。”



    张将军道:“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削弱史弥远的力量,而我们这支队伍就是为了重振朝威而成立的,我担心如果让史弥远知道了,对你不利。”



    赵贵和道:“我的安危到无所惧,我相信就算是史老贼也不敢对我怎么样。如果不去,岳元帅的遗书一旦落入明教手中,假以时日,对朝廷大大不利。让一直以来都和大宋相依相偎的忠义社更是寒心,如今少林、梁门、漕帮都在,这些民间力量也是我们可以利用起来的,就算我们目前会有所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杨鹏举如果没有听元俨说起忠义社的事,他还是不会明白的,听她说过后,他才知道原来王横和张保的后人都加入了忠义社,后来成为忠义社的老大,忠义社不是丐帮,后来张冲冠和王冲冠为了让忠义社更为壮大,率众加入丐帮,然后又经过他们的努力,领导着南北丐帮。现在看来,朝廷对这支民间力量还是相当看重的,至少说赵贵和是这样。如果是这样也话,这仗大可以不打的,大不了把那本军事篇交给赵贵和便是。如果马上对赵贵和说出《武穆遗书》在自己手里,又怕元俨不高兴,因为上次在明教庞青春那里就因为自己多嘴,才引得后来这诸多麻烦,这事还得和她商量下,要不二人又是不和。想到此,杨鹏举把元俨拉出来。对她说:“要不我们给他们说出实情吧?反正大家都还没有损失。”
69。 第六十九章小荷露角
    元俨果然不同意,她说:“不行,不能说。”杨鹏举说:“我们不说,就是到了光明顶,方子洞也要说的。”



    元俨说:“那不一样,他说的话没有人相信。况且张帮主那是亲眼所见。这就是坏人的下场。”



    杨鹏举知道她一心想要为师傅报仇雪恨,也就不管江湖这些人的死活了,他继续劝道:“这样会死很多人的,我们对付的是金国,最主要的是蒙古,我们内部不能打起来。”



    元俨说:“你不是已经听殿下说了吗?明教也是朝廷的大患,早迟要除,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鹏举知道这样不对,可是他又找不出来说服元俨的办法,因为他是岳元帅的弟子,所以他得肩负起振兴大宋、匡扶汉室的重任,除明教这样的事,说真了,也应该是他的责任。他只得对元俨说:“反正事情不要过火了,到时候不好收场。”



    元俨见杨鹏举沉思了半天才这样说,她也沉思起来,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仇到是报了,可搞得不好要陷赵贵和于不义。这样想着,元俨走进来,看到大家都在拿不定主意,她对赵贵和说:“殿下,我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赵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