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八千里云和月 >

第158部分

八千里云和月-第158部分

小说: 八千里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本不想和元俨说的,但是元俨早看出杨鹏举有心事,在睡觉的时候,元俨问:“相公,你是不是为了资金的事发愁?凭你的作派,你是不会问丐帮要钱回来的,你想到皇宫拿财物,又不知道如何运走。”



    杨鹏举让元俨一下把心事猜中,反到不好意思:“依你的意思呢?”



    “按理说,现在皇宫里应该比较空虚,要拿珠宝饰物这些容易。听你的意思是到凤翔,这还非得走帮不可。”



    “走帮?”杨鹏举一愣,“走什么帮?”



    “叫马帮的人运到凤翔。”



    “马帮是金国人,而且是完颜家族的人,我看他出马不太可能。”



    “完颜扫北的马帮本来就是走镖为主,给他钱,他就运。你可以说和丐帮分家,要把所有的财物运走。”



    “但是我听说完颜扫北的马帮也是和朝廷有关系的。我担心他会使绊,我们还没有到凤翔,就受到官兵的围剿。”



    “我不相信你要把皇宫的财物搬完。十数车应该会有办法。还有,现在你还没有得到财物,在这里空谈有意思嘛?”



    杨鹏举哑然失笑,他把皇宫当作自己家了。但是他对自己的考虑充满信心,他有信心把大批的黄金从金朝的国库里运出来。“请问你知道金国的户部尚书是哪位不?”



    “赤盏尉忻。此人对金国忠心耿耿,是个难缠的人物哟。”



    “越难缠的人、越忠心的人越好办。”杨鹏举信心满满地道。



    元俨想了一会儿之后,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这个办法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什么事都会有风险。”杨鹏举搂着元俨,“何况是从皇宫里面拿财物出去。”



    “相公,我想到一个办法。今后我们分开之后再相见,就用‘风险’作为暗语,双方一人说一字,假如你说风我就说险,我说风你就说险。”



    “好办法。”杨鹏举赞道。
243。 第二四三章赤盏尉忻
    赤盏尉忻正坐在里屋审核近段时间的账目,就听有人来报,说是太子完颜守绪来到。



    赤盏尉忻一愕,太子不是才拿下南宋巩、随两州嘛,回来的真快。太子是以后的皇上,赤盏尉忻不敢怠慢,整了整衣冠,来到院内,看见完颜守绪正和一个年青的将军站在那里不动声色站在那里,赤盏尉忻忙跑下口呼:“殿下如何亲自到这里来了,有什么吩咐派个人来不就是了。”



    “孤这次必须亲自来。”就听完颜守绪道,“此次和南国交战,损失不少,还有丐帮在这次我们和南国交战中也受了不少损失。因为我和他们杨帮主交情深厚,有想也对他们在此次战斗中死亡的人员一定的补偿。”



    赤盏尉忻一听还要给丐帮补偿,一下就急了:“丐帮他们是自作自受,如果不是太子殿下有恻隐之心,把他们一网打尽也是情里当中的事,还永绝后患。”言下之间对太子此举深为不解。



    “听赤盏尚书的语,好像是孤处理得不对了?”完颜守绪责问道,看到边上的那个将军对他使眼神,忙又道:“丐帮看起来对我们是有所骚扰,可是他们至少还懂得大义,孤和杨帮主都有共识,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蒙古。”



    赤盏尉忻先见完颜守绪面有愠色,忙道:“太子?无?错?小说 M。quleDU。cOM殿下说得有道理。只是不知道太子要多少官银?”



    “黄金和白银各一百万两。”



    赤盏尉忻打了个颤,当真是没有当家,不知道还有多少库银,近年来战事频繁,各地又收成不好,基本上入不敷出,南宋每年进贡白银才三十万两,这个败家子为了一颗珠子就给杨鹏举五十万两银票,如今又要这样多的官银。要知道,打一战大战役都用不了这样多的钱。赤盏尉忻很清楚,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事,军队的抚恤金都从原来的二十两减到现在的五两,也就是说一百万两白银可以抚恤二十万人,他要的这些钱可以抚恤二百二十万人。如果太子大方,给每人二十两,都可以抚恤五十五万人,哪来的这样多人要抚恤?就算带去的二十万将士全死完,加上丐帮的人全死完,用这些钱到是差不多,既然都打了胜仗,当然不会死这样多的人,再者丐帮也没有全死光呀!他想要做什么?虽然银子是他们家的,但是自己当家,深知国库的重要,诚然女真族可以到西夏、南宋抢劫,但是现在蒙古也不是经常来抢劫他们的嘛?总体说来,没有多少盈余。赤盏尉忻恭身道:“按理说老臣不应该多问,银子是你家的。可是老臣还是要问一句,请太子勿怪。”



    “孤知道赤盏大人对我大金赤胆忠心,但说无妨。”只见完颜守绪大度地一摆手道。



    “官银是用来入库的。也就是每个省的税收,财政收入。”赤盏尉忻以为太子不关心政事,也在作试探。说了这句后,看着完颜守绪。



    “孤知道。”完颜守绪好象对此知道得还不少,“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民间或官员,私人或组织不得私自使用官银,那是杀头的大罪。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在官银支出给各地和个人以后,获得官银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这个也是一个名词的得来——‘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火耗成为了官员和军队将领贪污的主要手段。民间使用的银锭大多都是军队和官员流传出来的碎银。”



    不用说,此二人正是杨鹏举和元俨所扮,诚然杨鹏举经常大把的用银子,但他也没有弄懂里面的内情,这些当然也是元俨给他补的。他看着这个身上还有几处补丁、一双好几处破损的靴子,清瞿的面容,一看就知道此人是个清官,由他把控着金国的经济命脉,是金国的大幸。他说的这些话,如果不是领奉禄或是朝中之人,基本上是回不出来的,而且“火耗”一词,只有朝中之人才清楚,要不是元俨的父亲和朝中大臣有来往,就是元俨也不知道。



    因此赤盏尉忻一听,感觉上太子也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只是心中还有疑问:“太子殿下是不是还有别用?”



    杨鹏举和元俨早就商量过此事,此笔如此巨大的款项,单是抚恤肯定用不完的,而且也不没有堂堂太子亲自到户部要钱的说法,层层上报才是规矩。“孤此次来,要这样多的银两,当然不是只是为了抚恤。孤看蒙古下一步必打凤翔,所以必须先把凤翔坚固。因此我们就要未雨绸缪。”



    “太子殿下说得有道理。”赤盏尉忻也有同感,“凤翔自古有兵家必争之地,拿下凤翔可以入潼关觊觎中原,整个大金就在蒙古的眼皮底下。”



    “赤盏大人说得不错。”杨鹏举道,“如果蒙古一旦拿下大金,南宋指日可破。因此金和南宋唇亡齿寒,合可以共挡蒙古,不和只能是让蒙古各个击破。所以孤在想,和南宋、西夏只能共修边好,不能一味相斗。”



    见赤盏尉忻不停点头,杨鹏举趁热打铁:“因此,孤这次来要这样多的银两,是没有经过父皇允许的,也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就是运出去也不能让军队来运。”



    这些话说得天衣无缝,不由赤盏尉忻不信:“还是殿下考虑得周到。殿下是不是早就想到如何运作了?”



    “是的。”杨鹏举故作沉吟道,“不日丐帮将西行,我们会把银两交付丐帮,让他们趁迁移的时候把这些银两一并带过去。”



    赤盏尉忻一听丐帮就又急了:“这样不行,殿下。要知道丐帮终究是汉人,他们不会和我们是一条心的,前阵子的事就是一个例子。还望太子殿下三思呀!特别是杨鹏举,他的父亲毕竟是大金害死的,他早迟和大金有一战。”



    杨鹏举一听父亲的事,差点就失态了,冷哼了一声:“一个杨鹏举何必多虑?我大金战将千员,还怕了他不成?我先就说过了,要想和蒙古抗衡,就不能分汉人、女真人、党项人,杨鹏举领导的民间队伍也不能小觑,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何况孤也知会马帮完颜扫北兄长,他会派人乔装成丐帮的人穿插其间,以防不测。”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赤盏尉忻搓着手,他在为未来的接班人有如此大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金国这些年每况日下,他作为臣下都在担心不也,如今的太子正在崛起,重振大金指日可待。其实完颜守绪也正有此想法,这也是杨鹏举知道的情况。



    杨鹏举不敢再有太多的耽搁,他是探听到太子打了胜仗回返,这才来的。完颜守绪这一路并不长,二日行程足够,而自己进入到这里也费了不少周折。“还请赤盏大人赶快布置,我是先大军回来的,就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



    “老臣这就安排。”赤盏尉忻为难道,“只是这样多的银两,没有三五天怕是备不起。”



    “你是说国库里没有这样多的银两?”杨鹏举大急。



    “那到不是。”赤盏尉忻讨好道,“这点银两到是有的,只是我们的人手不够。”



    杨鹏举哈哈一笑道:“这有何难?人手孤早有安排,都是丐帮乔装的士兵,2000人。孤也在民间募集了500两马车,孤的意思是今天晚上三更前必须装完,连夜起程。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胜利归来的士兵身上的时候,我们这边正好悄无声息的离开。”



    “老臣这就叫库史来。”



    杨鹏举也对身边的将领道:“完颜将军,你速去叫丐帮兄弟们和马夫们进来。”



    元俨拱手道:“属下遵命。”



    此计划杨鹏举和元俨经过反复地推理、演练,觉得成功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正好宋玉来找杨鹏举汇报,说也派人通知孟宗政。请杨鹏举想要军装,说有一个忠义帮的部下在洛阳将军府任职,借过几十套军装应该没有问题。杨鹏举说几十套不够,最少要两千套。宋玉就张大眼睛看着杨鹏举一本正经,说只有试试看。回来后不好意思地对杨鹏举说,要金国的两千套军装还真不好弄,如果是弄汉人军装问题到是不大。杨鹏举明白,宋玉说的汉人军装是指那些投降过来的汉人,穿着不如女真人的好。杨鹏举看着元俨,也只能如此了。因此他也只能对赤盏尉忻说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让丐帮的人装成汉人士兵。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丐帮中人,而是宋玉的旧部,忠义帮人。没想到这一虚虚实实的伎俩居然生效。



    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看着一辆辆的马车从金国的国库重地毫无阻拦地出去,杨鹏举的心也在慢慢放松。



    然而事情没并有结束,杨鹏举听到那边的库兵大声的喝叱声和皮鞭的落实声,暗叫不好,忙跑过去。问什么事?
244。 第二四四章坐如针砧
    那个库兵见到“太子”,忙拱手道:“禀太子,此人好大的胆子。居然私自藏银子。”



    这让杨鹏举好生为难,来的时候,元俨告诫杨鹏举,让宋玉对这帮人说过,千万不要因少失大,国库乃重地,一定会有不少的库兵看守,任何人不得私自夹带银两,让库兵发现坏了大事。虽然当时杨鹏举笑嘻嘻地对元俨说,金国的银子不拿白不拿。元俨正色对杨鹏举道,今天这事不可儿戏,也是你第一次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不是你以前做生意那种伎俩,我当然知道每个人趁人不备,夹带银两出来没有什么不可,一旦让人发现,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有可能丢在那里。杨鹏举这才意识到元俨的话是对的,他不是一两个人单独行动,而是一群人行动,一两个少数的人真的可能坏了整个计划,因此在来之前,杨鹏举亲自在这些人面前说过此语:不得私自夹带银两,违令者杀无赦。



    看着这个可怜巴巴的忠义帮众,杨鹏举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名帮众的家里肯定急需这笔银两,但是他不得不杀了他,可是又不能自己出手,看着围过来的库兵,这里面还有几个将领,如果他一出手,难免让人看出破绽,他的武功路数太引人注意了,可以说任何会武功的人,都会研究他的武功,期望在无错小说 m。quledU。和他交手的时候,如何躲过死亡。



    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静静地望着这边,杨鹏举看到宋玉也朝这边奔来,正考虑由宋玉出手会不会暴露目标的时候,那个帮众说话了:“太子殿下,我跟随你好些年,家中老母病重,我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如今我知道我犯下你的军令,我不让你为难。我自杀谢罪,还请太子放过我的家人。”说完取下腰刀,放在脖子上。



    杨鹏举没有想到这帮众竟然会如此忠烈,在他的刀就要进入脖子的时候大声道:“兄弟,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家里人的。”然后他看到那名帮众血从刀口喷射出来,脸上带着微笑,接着扑到在地。



    宋玉看了看杨鹏举,对众人道:“大家抓紧时间,如果再有此类事情发生,这家伙就是你们的下场。”



    大家就又热火朝天地搬了起来。



    大家就都以为这事就按原计划发展下去了。



    其实不然。



    出了这事后,没大一会儿,宋玉派出去的暗哨忽然出现。当坐在赤盏尉忻特意为他准备的桌椅上喝着茶、吃着糕点的时候,看到宋玉忽然变色,就知道大事不妙。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这样多的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