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云-第7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陈玉清一直和薛绍华意见不一,尤其是陈玉清并不支持薛绍华的重化海州地区的想法,省里如果要统一海州地区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将陈玉清调走,让冼超闻接替陈玉清的位置,再让陈雨城接替冼超闻担任海州地区市常务副市长,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涉及到一个甚至是两个正厅级岗位的调整,尤其是涉及到地市级政府一把手,省里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一致,所以即使是陈雨城贵为王虹锋的大秘,也不敢讲任何过头的话,只能说说要看省里的调整。
这种程度的博弈,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暂时还不是包飞扬能够干涉的,他也只能表达一下自己美好的祝福。
****************************************
包飞扬通常都会起得比较早,然后找个地方跑步、练拳、锻炼身体,没有很特殊的情况,他的这个习惯都不会中断。
第二天早上起来,早锻回来,包飞扬却在酒店门口看到了海州市驻省办的副主任陈玉婷,陈玉婷三十出头,个子不高,但是体态丰腴性感,笑起来十分妩媚。
“哎呀,包主任,你起来得可真早,让我们一顿好找。”看到包飞扬,陈玉婷脆声笑道。
包飞扬对陈玉婷点了点头:“陈主任找我有什么事情?”
“看包主任你这话说的,难道没有事我就不能找你了?”陈玉婷娇媚地白了包飞扬一眼,包飞扬也只好笑笑,官场上很多女干部的作风都非常泼辣,包飞扬的级别虽然还比陈玉婷高一级,但是年纪轻,又没有隶属关系,陈玉婷以前也没少拿他开玩笑。
“好了,不跟你开玩笑,市长来了,这会儿还在餐厅那边等你呢!”
包飞扬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刚刚六点半。他是五点半出门的,看来陈玉清就是这段时间到的。她应该是凌晨工作完之后,连夜让司机驱车赶过来的。
“好的,谢谢陈主任,我这就过去。”包飞扬刚走了一步。脚下又顿了一下,他刚刚早锻的时候出了一身汗,这时候形象狼狈,气味熏人,似乎应该冲洗一下再去见陈玉清比较合适。毕竟你用什么形象去见人,也代表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过想到陈玉清的工作作风,包飞扬还是觉得应该马上去见对方,放弃了回去洗澡的想法。
看到穿着短袖T恤,浑身汗淋淋露出健美肌肉线条的包飞扬,陈玉清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陈玉清的秘书蒋涵也皱了一下眉头:“包主任,你这是干什么了?”
包飞扬笑着跟陈玉清打了个招呼:“蒋秘书,我刚刚从外面跑步回来,本来打算回去冲一下,听说市长在这边等我。就赶紧赶过来了,要是有什么唐突的地方,还要请蒋秘书不要介意。”
蒋涵没有说话,陈玉清也只是看了包飞扬一眼:“飞扬同志,韩国大宙集团和唐盛集团的合资项目的情况,你跟我详细汇报一下。”
包飞扬点了点头,又跟坐在陈玉清旁边的驻省办主任孙青华打了个招呼,然后在陈玉清的对面坐下,详细将项目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韩国大宙重工与美国唐盛集团已经签订正式协议。现在就需要我们这边做好准备,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国内投资的问题,然后签订正式的项目投资协议。”
陈玉清微微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下,问道:“你有什么计划?”
韩国大宙重工与美国唐盛集团一共投资两亿美金,那么国内要配套投资就需要十亿华夏币,对海州地区来说,难度并不小,找其他大型央企、省企来投资的话。一来短时间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二来市里对项目的参与会很弱,无法发挥市里的影响力。
包飞扬也将自己的计划大概说了说:“我的想法是尽快完成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的组建,将船舶工业园区的资产划入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并引进外部投资,充实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的资本金;然后与韩国大宙重工、美国唐盛集团签订项目投资协议,用这份协议作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发行企业债券。”
包飞扬看着陈玉清,等着她的表态。在海州地区的发展方向上,陈玉清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有着女人独有的谨慎与细致,而海州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大刀阔斧的锐意创意。
陈玉清挑了挑眉毛,包飞扬的目光让她感到很不舒服:“你有多大的把握,在短期内拿到贷款或者将债券卖出去?”
出乎包飞扬的意料,陈玉清并没有质疑他的方案的可行性,而是直接问他有没有把握。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项目的前景很不错,不管是贷款还是债券,我看都没有问题。”
陈玉清看着包飞扬,没有说话。蒋涵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你有十成的把握?”
包飞扬道:“不敢说十成,九成以上的把握是有的。”
蒋涵道:“据我所知,造船厂的投资周期比较长,就算是通城市大肆宣传的华远川崎造船厂,采用边生产边建设的做法,第一艘船下水交付也要整整三年,这也就是说,如果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投资这个造船项目,最早也要三年后才能够获得收益,实际上时间可能会更长,这期间要如何偿还贷款或者债券本息?”
包飞扬看了陈玉清一眼,知道蒋涵这个问题其实也是陈玉清想要问的,也就是说陈玉清考虑过类似的筹资方式,但是毕竟涉及到巨额的资金,以陈玉清的风格,必然要力求稳妥。
包飞扬说道:“企业负债经营,债务增加以后,资金投入会形成新的资产,虽然从账面上看,公司的经营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是公司的资产在增加,资产增加,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债务是安全的,债权人不用担心资不抵债,债务无法偿还。我们只需要按时偿还利息,债务就不会有问题。这一点,本身就会在借贷方案中有所安排。”
“负债经营,对任何一个大型企业来说。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对高速增长的企业而言,更是催化剂,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长短期债务的合理安排,保证公司资金流的通畅。”
包飞扬说道:“当然。对一个公司来说,经营性的资金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预想,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的投入都会非常大,投入产出比肯定是负的。不过我们在墟沟的园区,一年后就应该步入高速增长阶段,这会是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经营性资金流入的主体部分。”
“另外,我们刚刚也提到了,公司资产在增值、扩大。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借债以维持必要的资金流和进行债务置换,也可以引入更多投资,充实公司资本金,都不缺选择。”
“当然,让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独力参与这么大一个项目,确实力不从心,哪怕是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引入外部资本以后,从风险分担、资源利用等方面考虑,也有必要引入其他合作者。昨天洪省长提到,可以让省船舶公司参与进来。除了省船舶公司,我认为也可以考虑增加一到两家投资者。”包飞扬说道。
陈玉清目光一凝:“市里除了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还有国投、港口公司、机电公司,他们都可以参与项目投资。”
陈玉清说的这几家都是海州地区效益和实力都不错的公司。她看起来似乎并不喜欢让省船舶公司加入进来,更想让市里的公司参与到这个前景还不错的项目里面。
包飞扬摇了摇头:“除非他们是直接投资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否则合资方是不会同意其他与产业无关的企业入股的。而且市里的资源有限,不能全部集中到这个项目上,以后我们还有其他项目又要怎么办?”
包飞扬将他昨天晚上在王虹锋面前提到过的“以我为主”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合资项目的限制很多,我们海州地区还是要发展自己的船舶工业。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新的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能够借合资项目发展起来,发展壮大自主造船能力。所以合资项目能够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话,我觉得对海州地区、对海州地区的船舶工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陈玉清沉吟了一下,包飞扬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前提是对海州地区和海州地区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足够的信心。
当然,信心这个东西是针对未来的话,往好了说是自信,自信过头的话很容易变成自负。
蒋涵问道:“包主任的意思,好像还不大看得上韩国大宙重工这个合资整船制造项目?”
“那倒不是,这个项目是很好的,不过市里没有主导权,大宙重工方面的限制条件也太多了。再说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还是要发展自己的产业,再退一步来说,我们一直强调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同样也是一种招商引资。”包飞扬说道:“而且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势必会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到海州地区,省船舶公司这几年内部有一种声音,认为省船舶公司要发展,必须要对主厂区进行搬迁,此前省里说要重点扶持通城的造船工业,就有人提议要将省船舶公司搬到通城去。”
“如果省船舶公司要搬迁,为什么就不能搬到海州地区来呢?”
陈玉清的眼前骤然一亮,她对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的抵触几乎是下意识的,因为她觉得省里起先并不支持海州地区,等看到有便宜要占了,却又想要扑上来占好处,另外她觉得作为一个重要项目,省船加入以后,肯定会降低海州地区在其中的影响力,还会分走一部分市里可以得到的利益,怎么看都不划算。
但是包飞扬却将省船舶公司的参与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招商引资项目,那么对海州地区来说,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更让陈玉清没有想到的是包飞扬竟然将主意打到省船舶公司的搬迁上,陈玉清倒也不是没有对省船舶公司动过心,只是省船舶公司连通城都不愿意去,又怎么会愿意去海州地区?所以她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个可能性。
让省船舶公司去海州地区,可能性确实很低,但如果省船舶公司参与了合资项目,为了更深入地参与进来,势必要调动部分人员进驻合资公司,这也是省船舶公司参与这个项目最大的资本。随着人员的流动,两地交往的加深,以后省船舶公司要搬迁的话,海州地区就有可能成为优先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零章 最好的选择
身为女人,谨慎细致是陈玉清的长处,在战略方面,她也比较保守。但是陈玉清还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她一旦做出决定,便会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就像韩国山水公司的项目一样,她觉得对海州地区很重要,不惜冒着得罪省里领导的风险,也要提出抗争。
陈玉清想明白了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以后海州地区的得失,立刻有了决定:“也好,省船舶公司可以参与,但我们也有条件,省船舶公司除了参与合资项目,对海州地区船舶新基地的建设项目,也要提供有力的援助。”
包飞扬笑了,看来陈玉清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省船舶公司曾经是省内造船行业的老大,不过随着通城的崛起,省船舶公司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省船舶公司只能够制造大型江轮和江海联运的近海船舶,没有办法建造大型远洋船舶,加上通城距离沪城比较近,产业配套更加完善,土地、用工成本又比较低,通城市的造船企业虽然还没有一家达到省船舶公司的规模,但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而且就是这些规模不如省船舶公司的企业在不断蚕食省船舶公司的市场。而且新的通城造船也就是华远川崎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华远川崎的年设计造船能力达到六十万吨,远远超过省船舶公司,更重要的是华远川崎能够制造远洋十万吨级以上的大海船。
省船舶公司现在勉强能够维持省内船业的老大,但是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华远川崎年底就将初步建成,届时省内船业老大的位置也要易主。省船舶公司曾经想过要参与华远川崎项目,不过川崎与华远都是业内的大佬,根本不愿意带省船舶公司一起玩,省船舶公司在省内是老大,在全国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所以在省长洪锡铭提出重点打造通城的造船产业以后,省船舶公司感受到更大的威胁,他们就像囚笼中的老虎一样。既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又不愿向昔日的对手低头。不过看起来他们除了低头,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至少省内除了通城以外。他们并没有别的选择。
海州地区合资项目的突然出现,给了省船舶公司一个新的选择,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未来收益可以预期,而且可以通过参与合资项目。提升自己在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这是省船舶公司想从华远川崎项目中得到却没有机会得到的,所以他们必然不会放过这一次的机会。
陈玉清就是想要利用省船舶公司的这个心态,与省船舶公司进行谈判,让省船舶公司向海州地区船舶提供支援。实际上这种支援也是省船舶公司所需要的,通过向海州地区船舶输出技术、人员甚至资本,省船舶公司可以继续扩大他们在海州地区造船业当中的影响。虽然海州地区造船与通城相比,现在还不算什么,但也正因为如此,省船舶公司才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省船舶公司甚至可以将合资船厂、海州地区船舶都发展成为他们参股的省船舶公司系船厂。未来省船舶公司要搬迁的话,海州地区自然就会成为优先选择。
相比之下,省船舶公司如果要到通城投资的话,投资规模小了,没有竞争力;投资规模大,相当于要将省船舶公司搬过去,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