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残唐仙侠 >

第23部分

残唐仙侠-第23部分

小说: 残唐仙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少仙早就起来了,在后院里手舞足蹈,萧玄衣明白,孙少仙正在做导引之术。

    见萧玄衣来了,孙少仙收了功,把萧玄衣让到一张石桌旁坐下,石桌上放着一套宜兴紫砂,孙少仙斟了一杯,推给萧玄衣:“萧老弟不时造访,必有见教。”

    古人早上一般不会客的,萧玄衣不懂规矩,大清早跑过来,孙少仙故有此说。

    “没什么见教,就是想跟孙大哥请教怎么对付赫连铎。”

    “大清早的跑过来问我杀人之道。有违天和哈你。”孙少仙半开玩笑说。

    “有这种想法,你最好去管管刮风下雨。”萧玄衣口才也不弱。

    “实话说吧老弟,行有行规,我是郎中,救人不暇,怎么能教你杀人的法子呢?”

    在古代,没有电视电脑,人比较闲,所以要浪费精力搞一些繁文缛节,虚头巴脑的事儿。萧玄衣犯了忌讳。

    “了解,了解,其实我是来替剑求医的?”

    “替剑求医?你的剑得了什么病?”孙少仙不禁来了兴致。

    “我的剑本来是一把利器,因为杀气太盛,前主人将剑芒收了。”萧玄衣就把灵蛇疾剑受辱的事说了一遍。

    孙少仙听罢哈哈大笑:“有趣!有趣!”

    “你也号称名医,看看能不能把我的疾剑治好。”

    “你还别用激将法,我也只能帮你想个法子。”

    “有法子就行。”

    “老弟稍等!”

    孙少仙说罢,起身进了屋。不大一会儿,拿出一本书来。萧玄衣一瞧,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博物志,一行小字:孙少仙撰。

    书中暗表,此《博物志》不是晋代张华的《博物志》,是孙少仙对异闻奇事的记述。孙少仙翻了一会儿书:“找到了!”接着便朗声诵读起来:

    “楚地有某人,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曾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

    “老哥的意思是?”

    “治病肯定要先找病根。才好对症下药。你这把剑,既不能说话,又无脉可把。这是最难的地方,只有找到这种知音之人,才能搞清楚剑的病情。”

    “老哥说的有理,楚地在哪?”

    “江南道,淮南道一代。”唐朝时,将天下分成十道,开元年间改为十五道。

    萧玄衣听到这里,不禁发愁,漫说这几年去不了江南,就算是去了,一个江南道就够他找的:“老哥你这博物也太不细致了,连个人名都没有。”

    “我的意思,世间有这种奇人,也未必非要去楚地找,老弟处处留心就行了,一切都要看机缘。”

    “不看机缘我还能怎么着?”萧玄衣起身告辞。

    “对不起啊老弟,我请你吃早饭。”

    萧玄衣又蹭了一顿早饭,这才回客栈。刚进客栈门,掌柜的喊住他:“客官姓萧吧?”

    “是啊,我就是萧玄衣。”

    “有人找你,见你不在,就走了?”

    “是不是一个乞丐呀。”萧玄衣还以为鲁奇、莫聪到了。

    “什么乞丐呀,是一个穿白衣的公子。”

    “她说什么了没有?”萧玄衣知道是白无双。

    “他说,来给你说一声,他回丰州去了。”

    “丰州在哪里呀?”

    “丰州在塞外。”掌柜的说着往西北的方向一指。

    “走了多久了?”

    “有大半个时辰了吧。”

    萧玄衣也来不及多问,从马厩中牵出盖寓的马来,加鞭而出。

    盖寓的马虽然也是好马,但萧玄衣的骑术不精,再加上此时萧玄衣心急如火,御马之术难免有些偏差,出了雁北镇不久,那马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萧玄衣一气之下,跳下马来,指着马骂道:“你这个畜生,回来再找你算账!”说罢,沿着大路飞奔下去。奔跑了两个时辰,哪里看到一点人影。

    看看日已西斜,萧玄衣不禁泄气,转念一想,就算追上了,有赫连铎在,自己现在这种精疲力竭的状态,等于送死。兵法有云:百里而趋利者,必厥上将军。

    迢迢长路,斯人已去。连行迹都没有留下。萧玄衣心中一紧,终于懂得了什么叫相思。

    萧玄衣垂头丧气地回来,连盖寓的马也不找了,到雁北镇,已经是黄昏时分,给萧玄衣当差的老乞丐已经不在,萧玄衣也没注意到。

    快到客栈时,突然闪出两个人,一个人叫道:“萧兄弟。”萧玄衣一看,正是鲁奇、莫聪。

    “你们怎么才来啊!”萧玄衣象看到了亲人。

    “我们不知道萧兄弟在此等候。”鲁奇道。

    萧玄衣这才想起,为什么要来雁门,便将李国昌调到振武的事说了一遍。李鸦儿就是李克用,李克用的意思是:两人想去振武,欢迎,不想出塞,也不勉强,来回的路费自然不用说。

    “振武就振武吧,也不差多走几天。”鲁奇道。

    “有你们作伴,那就热闹多了。”萧玄衣终于开心起来。

    萧玄衣将两个人领进客栈,又加开了一间房。猛然想起老乞丐来,鲁奇说,已经把他打发走了。

    “让鲁大哥破费了。”

    “萧兄弟哪里话。”

    “今晚咱们到杏花村去喝一杯,算我给两位大哥接风。”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五章 出塞
    他乡遇故知,也算人生一大喜事,萧玄衣渐渐忘掉心中的不快,开始又说又笑。

    三人到了杏花村,要了个雅间,小二哪能不认识出手阔绰的萧玄衣,端水倒茶,伺候的分外周到。

    萧玄衣想起,扰了孙少仙好几次,何不就此机会回请一下,于是就对鲁、莫二人道:“两位大哥稍等一下,我去再喊个朋友过来。”

    孙少仙已经用过饭,听说萧玄衣来了朋友,也跑过来凑热闹。萧玄衣将几个人互相引见了,几个人各道“幸会”,大家便入了座,推萧玄衣坐在首席,孙少仙在主位。不大一会儿,酒菜上齐。

    孙少仙的出场,更是非同小可,连杏花村的老板都跑过来,敬了一圈酒,说道:“爷几个随便吃,随便喝,这顿饭小店请了。”

    “这是我给朋友接风的,哪能让老板破费。”萧玄衣很不好意思。

    “萧兄弟就不要客气了,到了雁北镇,还轮不到你坐东。”孙少仙笑着说。

    “这会儿忙,我就失陪了,爷几个慢用。”杏花村的老板拱拱手,出去了。

    几圈酒下来,萧玄衣热血上撞,鲁、莫二人也少了拘谨。连孙少仙也开始脱落行迹,端起酒来跟鲁奇碰了一杯:“听说鲁兄弟是鲁班大师的后人,肯定也是天下少有的巧匠了。”

    “惭愧,惭愧!”

    “据说鲁班大师造的竹鹊,能在天上飞三天。不知可有此事?”孙少仙问道。

    “不瞒老哥说,小弟在行走江湖之前,也造过一只木鹊,顶多能飞个把时辰。”

    “能飞个把时辰,那也是天下少有了,这样的木鹊,能不能送老哥一个?”孙少仙厚着脸皮。

    “孙大哥号称博物,最爱收藏奇珍异玩。”萧玄衣给鲁奇解释道。

    “既然孙大哥喜欢,改天一定奉上,不过老哥要等一些时日。”鲁奇道。

    “了解,了解,造这种巧物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孙少仙道。

    “这件事包在小弟身上,孙大哥放心!”鲁奇回敬了一杯。

    “莫聪兄弟沉静渊默,我倒是有些看不透了。”孙少仙又端了一笔酒敬莫聪。

    莫聪连忙站起来喝了一杯,说道:“失礼,失礼。”

    “运斤如风的故事,大哥应该知道,莫聪大哥就是那个挨斧头的人。”萧玄衣在旁边说道。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来莫兄弟是大器哈。”孙少仙道。

    “孙大哥过奖了。”莫聪嘿嘿笑了一声。

    “能不能说说,你刚才一直没说话,你在想什么?”孙少仙不依不饶。

    “说说,说说。”萧玄衣也在旁边撺掇。

    “不怕各位见笑,我刚才在算我们从洺州来到这里,一共走了多少步。”

    竟然还有算这个的?萧玄衣听了不禁大奇,心想:莫聪大哥的脑子还真是有点问题。便问道:“莫大哥算出来没有?”

    “一共是九十八万七千二百多步,有几十步我弄不太准。”莫聪有点惭愧。

    “我不是说了吗,莫聪兄弟是个大才吧。”孙少仙洋洋得意。

    “莫大哥,算这个有什么用啊?”萧玄衣有点怀疑。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将来回去的时候方便一些吧。”莫聪答道。

    “诶,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其实是大有用处。”孙少仙故弄玄虚道。

    “孙大哥给我们点拨点拨。”鲁奇也好奇地问道。

    “当然,对于一两个人走路,意义不大,比如萧兄弟,他脚法快,又不缺钱,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怎么歇就怎么歇。要是带一万人行军,那意义就大了。”

    “怎么说?”萧玄衣插话。

    孙少仙笑了一下,没回答萧玄衣,对莫聪说道:

    “莫聪兄弟,我考考你。从雁门到洺州,刚才莫聪兄弟说了,九十多万步。就算一千八百里,现有一万大军,每天行程三十里。到洺州需要六十天,老弟能不能算出来需要多少丁壮运送粮草。”

    莫聪想了一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孙少仙大奇。

    “一个丁壮,最多也就背六斗米,一天吃两升,这六斗米也就够他吃三十天的。他自己都走不到洺州,更别说供应士兵了。”

    “有道理,有道理,看来老哥出错题了。”孙少仙讪笑一下:“如果大军行程按一天六十里,三十天到洺州,需要多少丁壮运粮。”

    “道理上需要三万丁壮,还得精打细算。”

    “怎说?”

    “三个丁壮,共背一石八斗粮食,供应一个士卒,前六日半,四个人日食八升,共用掉五十二升粮食。其中一个丁壮还剩八升粮食,就让他回去。再走八天,三人日食六升,其中一个丁壮还剩下十二升粮食,再遣返一个丁壮。最后剩下一个丁壮一个士兵,共有六斗粮食,日食四升,能走十五天。一共二十九天半。”

    孙少仙听完后沉思半饷:“莫聪老弟说的不错。也就是理论上可行,其实大军一天走不了六十里。”

    “怪不得兵法里面说,粮草为用兵第一要义。”莫聪也恍然大悟。

    萧玄衣听得头晕脑涨,对孙少仙说:“孙大哥,别光指点他们两个人,也指点指点我。”

    “机缘的事,不可强求,练功才是日进日新,明天你到店里找我,我传给你返观内视之法,再一个,李克用是武行大家,克敌制胜的妙诀,你最好去问他。”

    几个人在雁北镇又住了两天,萧玄衣拿出四张金叶子,给鲁奇和莫聪每人两张,让他们在雁北镇置办行头。

    鲁、莫二人哪里肯要,萧玄衣哈哈大笑:“兄弟现在是有钱人,也不在乎这点小钱,你们实在过意不去,全当借我的。”鲁、莫二人这才收了。

    有钱好办事,鲁奇、莫聪每人置办了两天衣服,莫聪又买了一把算筹,还有《周髀算经》、天文历法之类的书,萧玄义翻了两页,字大多认识,就是看不明白,这才意识到莫聪的学问大了去了。

    在离开雁北镇的前一天,孙少仙作东,又请哥几个喝了一场,席间不无感慨:“要不是你们和李克用有约在先,老哥是不会放你们走的。”

    雁门关附件还有两个关口,一个叫“偏关”,一个叫“宁武关”。萧玄衣也打听好了:去振武军,出偏关最近。

    这一天,朝日初升,一行三人辞别孙少仙,离开雁北镇,走偏关方向,出塞去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六章 沙陀族起源
    华夷之争由来已久,西周时的犬戎,秦汉时的匈奴,唐朝初年的突厥,唐朝中后期的吐蕃、回鹘。

    以上还都是大一统的时代,两晋、南北朝就更不用说。胡人入主中原。

    沙陀族的起源就是在突厥全盛时的时候,那时突厥的疆域包括西域以及塞北的广袤地区。

    突厥族包括许多小的部落,话说有一天,一个小部落的酋长到博格多山的南麓去打猎,抬头之间看见云中有一头大雕在盘旋着寻找猎物。

    雕这种猛禽飞得极高,没有很好的目力和箭法,一般是射不到的。这个酋长却也不是白给,当下盘马弯弓。

    “箭射中了雕,箭离弦。”这是但丁的一句诗,形容箭的又准又快。

    但是雕却没有落下,而是向博格多山飞去。

    酋长知道雕受了伤,也飞不了多远。就纵马直追。

    雕在青色山峰中时现时没,像一片乌云绕来绕去。

    酋长的马是不能骑了,就索性弃了马,徒步去追那雕。

    环山五,超山八。酋长紧追不舍。

    最后那头雕飞到一处悬崖下面,就不见了。

    酋长估计:雕的巢就在悬崖之下。

    酋长身上刚好带了绳索,就缒到悬崖下面去寻找。

    酋长发现了雕的巢,并攀到雕巢边,看到的景象令酋长吃了一惊。

    巢里并不是嗷嗷待哺的雏鸟,而是一个光屁股的婴儿,正两手攥着他的箭往嘴里送。

    酋长知道这个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