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王道 >

第28部分

王道-第28部分

小说: 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阳隐身山野等待良机东山再起之地,正是这个柏栗寺。
当时,金阳奋战金明军时,腿上中了裴萱伯的一支毒箭。实际上箭毒更甚于箭伤。但由于中箭当时,阎长及时拔出箭头,并用嘴吸出毒血,金阳才幸免于难。尽管如此,箭毒还是扩散全身,金阳昏死了过去。
金阳藏身的柏栗寺,其住持是曾经与金阳有过一面之交的月如大师。为了躲避他人耳目,月如大师暂且为金阳剃度,穿上法衣,装扮成一个和尚。
不过金阳因箭毒发作,全身肿胀,丧失意识,成了一具活尸。甚至当初连利弘都认为金阳因中毒箭,必死无疑,而放了他一马。
身中致命伤的金阳,之所以能奇迹般复活,应该全都归功于一种野生药草。月如大师每天在寺庙后山采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野生药草,用嘴嚼烂后,敷到伤口上,才治愈了金阳的毒伤。
车前草又叫做“苤苡”,每年春季满山遍野长满了这种野草。它还可以当作野菜,帮助人们度过春荒时期,所以还叫救荒草。
车前草具有化脓解毒的神奇功效。
也许真是车前草化解了金阳身上的残毒。金阳昏迷三天后终于有了知觉,恢复了意识,但全身仍然肿胀,处于麻痹状态,无法动身。
这期间,金阳守卫积板宫时遭到杀害,连尸身也被烧成灰的传闻却传遍了整个新罗。
这已是两年前的事了。
背着金阳逃到这里的阎长和李小正回到故乡武州避难,金阳独自一人留在柏栗寺中过了两年卧薪尝胆的日子。金阳对金明的切齿仇恨与日俱增,一刻也不曾忘记过。
金阳麻痹的身体经过漫长的一年时间,终于恢复如初。但是,金阳仍藏身山野诵佛念经,敲打木鱼。
金阳虽藏身山野,却敏锐地关注着动荡不安的形势。
弑杀金均贞,赶走金阳的金明一党终于拥立悌隆登上王位,但是悌隆王位将保不了多久。金阳清楚地知道,想登上王位的不是悌隆,而是金明。只是金明碍于名分,不希望人们认为他杀死金均贞是为了自己登上王位,所以暂时推出悌隆当傀儡君王。
禅让之变。

()
中国前汉时期的政治家王莽,是一位使用各种权术发动“禅让之变”,最终篡取皇位的野心家。他立九岁的中山王为皇(即平帝),使自己的女儿被封为王后,从此大权在握。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最后还是毒死了皇帝。他密谋假相,令人在水井内发现白色碑石,其上写有红字“安告立汉公莽为帝”,以此迷惑民心,最终成为摄政王,行皇帝之事。
金阳一眼便看穿了这个把戏。
尽管眼前金明立僖康王为君王,自认摄政上大等,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会弑杀僖康王而自立为王。
前有安汉公王莽设计水井内发现写有红字的“安告立汉公莽为帝”的白色碑石来蛊惑民心之事,他金明又何尝不敢?朝廷内迟早都会有一场血腥屠杀。
金阳的预言全都一步一步地应验了。
后来,传出倍受众臣尊敬的老臣金大廉在御宴上被斩首的消息。
金阳认为时机再次悄悄来临。
金阳每日早晚在柏栗寺观音菩萨前诵佛念经,脸上现出不易觉察的笑容。
金明真正要杀的人决不是金大廉而是僖康王。迟早有一天,他会弑杀僖康王,而篡夺王位。
那么,一切都将会真相大白。
正如当年王莽在长安未央宫遭刺杀一样,金明也会难逃厄运。
因为金明登基,拂逆天道,必遭天谴。如果金明再弑僖康王登基,意味着他两度弑杀君王,篡夺王位,闯下天理难容之大罪。
古人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
再说,金均贞之子金徵和他的旧日部下礼征、良顺等人已逃亡清海镇,投身张保皋。
迟早有一天,只要时机一到,我金阳定会率阎长等旧部到清海镇与他们合兵举事,报不共戴天之仇,拥立金均贞之子金徵为王。
斗争尚未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忽然有一天,金阳夫人四宝携女儿德生出现在柏栗寺。
金阳做梦也未想到她们会来。尽管四宝夫人以烧香拜佛之名来到柏栗寺,但不言而喻,烧香是假,来见藏身此地的金阳是真。
见到夫人和女儿的那一瞬间,金阳大吃一惊。他想不到自己身着僧服隐秘躲藏于此,而夫人是怎么知道他的呢?
如果夫人已经知道他的藏身之地,那就意味着那些不共戴天的仇人们也已经知道他的藏身之地了。
直到这时,他才从夫人口中得知,当时自己伏在阎长背上逃亡时,被岳父利弘之军发现,身陷险境。
也就是说,利弘对金阳的一举一动全都了如指掌。
利弘知道,金阳逃不出北山——金刚山一带。即使金阳死了,葬身之地也逃不出这一带。如果侥幸活命,也必定藏身柏栗寺附近。因此利弘秘密派人刺探柏栗寺,终于确认金阳还活着。于是他打发四宝夫人乘车前往。
在柏栗寺的一座僻静的客房内里,四宝夫人对金阳说道:“父亲大人让我劝告您,不要再隐身此地,应早日归朝。”
金阳知道岳父大人利弘因铲除金均贞,辅佐悌隆登基有功而荣升侍中之位。所以,如果他离开柏栗寺,寄身现权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利弘,便尚可保存性命。
“父亲大人说,只要您回到朝廷,便既往不咎。还说要和您一道共图靖国大业。”
靖国大业,治国大业。金阳非常清楚金明所指的靖国大业,那便是篡夺王位的大业。金阳明白了岳父利弘派四宝夫人来当说客的目的。
当夜,尽管已好久未与妻女共享欢乐,但金阳却辗转难眠。
岳父利弘派他的女儿,即自己的妻子四宝夫人到这里,无疑是给他下了最后的通牒。


利弘的意思非常清楚:我们知道你现在躲在何处,如果你接受通牒,那么你的性命尚可以保存;如果你不接受,那么我会派兵围住柏栗寺,将你捉捕归案。
金阳心烦意乱,难以入睡。若是接受夫人捎来的最后通牒,那么虽可暂且保命,但迟早有一天金明也会要他的性命。
那么,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天亮之前离开柏栗寺逃命。
他可以逃命的地方也只有一处,那便是金均贞之子——金徵逃亡的清海镇。
但是,金阳知道,即便是到了那里也不会一帆风顺。
因为金徵不像他的父亲金均贞那样欣赏金阳。金徵必会认为所有的祸事都因他金阳而起。
另外,金徵生性多疑,他会怀疑金阳在混乱之中是如何保存性命的。
再说,他也不会不知道金阳是叛贼利弘的女婿。即使金阳能平安到达清海镇,投靠金徵,他也会怀疑金阳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金阳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回朝投靠利弘是死,前往清海镇投奔金徵也会遭到怀疑,难逃一死。他不知如何是好。
金阳呆呆地望着烛火出神,猛然,一个想法跃入脑际。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摆脱目前四面楚歌的困境,并非完全不可能。只要消除金徵对自己的怀疑……方法只有一个,那便是除掉金徵怀疑自己的祸根。金徵之所以怀疑自己,是因为自己是利弘的女婿。
俗话说,只要有怀疑之心,便会疑神疑鬼,妄下结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代中国建立汉朝的韩信遭汉高祖刘邦怀疑,见刘邦召自己进宫,心里忐忑不安,担心刘邦杀了自己。见此情景,韩信的一个心腹大臣献计道:“如果带着钟离昧的项上人头晋见陛下,必会前嫌尽释,博得龙颜大悦。”
为了消除皇上对自己的怀疑,韩信依计行事,带着钟离昧的首级晋见了皇上。
金阳还想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为了获得秦始皇对自己的信任,深思熟虑之下,割下樊於期的首级当作礼物送给了秦始皇。樊于期是亡命燕国的秦国将军。
一番苦心思虑之后,金阳终于做出了决定。
既曾指天发过毒誓,便绝不能就此回朝,向丈人利弘委曲求全,苟延残喘。那么,只有一种选择,那便是天亮之前马上离开柏栗寺,逃到清海镇。只是,在此之前,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韩信为了获取刘邦的信任,割下钟离昧的首级,荆轲为了获得秦始皇的信任,割下樊於期的人头。同样,为了消除金徵对自己的怀疑,金阳也必须带着一条人命去见金徵。
那便是……
夜深人静,金阳望着摇曳的烛火陷入深思。
这条人命,便是正在一边熟睡的夫人四宝的性命。夫人四宝是叛敌利弘之女。为了表明自己与利弘断绝关系,惟一的证据便是结束与夫人四宝的姻缘。如果金阳果真能带着四宝的头颅去见金徵,那么金徵对自己便不会有丝毫怀疑。
想到此,金阳凑近燃烧着的烛火,拔刀在蜡烛底部划了一道线。然后,毫不犹豫地叫醒了睡梦中的夫人。
夜深人静,屋内只有一闪一闪的烛火发出微弱的光亮。
金阳对四宝夫人说道:“夫人,我仔细想了想你所说的那些话。整晚,我都在想岳父大人命我回到朝廷,合力共图兴国大业之事。不过我想明白了。我不能回去。不仅不能回去,我还决定天亮之前离开柏栗寺再次逃亡。岳父大人和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从此,你我便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了。”
四宝夫人默默地听着金阳的这一席话。四宝夫人从一开始心里便非常清楚,金阳所爱的并非自己,而是心中另有他人。
金阳深爱着的那个女子,是正明,即金明的姊姊。也就是说,金阳所爱的是仇敌的姊姊。
很早以前,金阳的祖父与金忠恭便定下两家的婚约。但是后来因为金阳家族受金宪昌叛乱的牵连,婚约自然解除。后来正明嫁给了金阳的堂兄金昕。
正明是远近闻名的绝世美人。
对于这一切,四宝夫人自然心如明镜。
四宝夫人听到金阳将自己的父亲称为不共戴天之仇敌,心中乱成一团,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金阳提笔写下“大义灭亲”四个字,然后问道:“夫人可认得这些字?”

()好看的txt电子书
“是‘大义灭亲’。”
“夫人可知其意?”
“春秋时期,卫国州吁杀死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卫国忠臣石之子石厚,助纣为虐,为非作歹。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便与心腹大臣商议。于是石厚去问他的父亲,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便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兄长谋位的,若是周天子不许可,如何?’石回答:‘周天子十分信任陈桓公,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将话说完,抢着说:‘父亲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将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石便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将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四宝夫人一如平常聪慧、得体、从容地回答了金阳。
四宝夫人之言果然不差。
父亲石为了申明大义,果断除掉骨肉,甚至致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于死地。为了国家社稷和民众之利等大义,不顾血肉之情,果断行事之意的“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正是来自这个典故。
“夫人所言极是,”金阳说道,“正如夫人所言,为了国家大义,父亲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州吁逆天道弑杀自己的血脉之亲篡夺王位,不是为了大义,而是万人所指的不义之举。同样,金明弑杀上大等也是不义不举。州吁之臣石厚助纣为虐,也是不义行为。因此,岳父大人助金明叛乱,也是不义中的不义。夫人你说,我怎么能遵从岳父大人之意,回到朝廷呢?”
话已出口,二人都缄口不语,陷入沉默之中。只有夜风吹过山谷的声音。过了许久,四宝夫人终于首先打破沉默,开口说话。
“贱妾斗胆问一件事情,夫君能否回答?”
“夫人请讲。”
“适才夫君说,我的父亲现在是夫君的不共戴天之仇敌。我是夫君您的内室,也是我父亲的血肉之亲。所以我想问一句:我到底是您不共戴天之仇敌呢,还是夫君您的结发之妻?”四宝双眸正视金阳问道,眼神中充满决不退让半步的果毅。
沉默许久以后,金阳开口说道:“回夫人的话,从现在开始,您不再是我的结发之妻,而是我的不共戴天之仇敌之女了。”
勿需再言,一切都已明了。但是四宝夫人的脸色丝毫没有动摇,依然冷若冰霜。
“那么,贱妾斗胆再问一句,大人还能回答吗?”
“夫人请,”金阳答道。
“既然我是不共戴天之仇敌之女,大人为了大义会杀我吗?”
金阳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这种状况下,还能再问什么,谁还能再说什么?
正在此时,传来附近寺院里的法钟声。
“当,当,当”
随着唤醒芸芸众生的法钟声,也传来告示做晨法的法鼓声。
于是,金阳站起身对夫人说道:“该做晨法了,我先出去了。”
离开前,金阳驻足将视线落在房间一角沉睡的女儿身上。看着年仅五、六岁的女儿酣睡的模样,金阳心如刀割,疼痛不已。因为金阳非常疼爱自己的亲生女儿德生。时隔两年才得以相见,孩子也长大不少,略有少女的风范了。
去做晨法只不过是金阳摆脱尴尬的借口,实际上这是又一次的离别。然而这一去,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金阳抚摸着女儿面庞,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与睡梦中的女儿道别之后,金阳对四宝夫人说:“我已经在蜡底划了痕。天快亮了。”
扔下这句令人难以捉摸的话,金阳便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四宝夫人一动不动端坐着,细细品味着刚才金阳的那些话。
在燃烧着的蜡烛上划出印迹,源于科举时在科场内限定时间的一种做法。是指蜡烛燃烧到划线之处,表示时间到,不能再继续写了。
夫君金阳已事先在蜡烛下面划好了一道横线,无疑是让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定夺何去何从。
金阳在前面已经说过,她是金阳不共戴天的仇敌之女,自己要大义灭亲。换言之,金阳暗示四宝夫人,她应该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宝夫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将银藏刀。银藏刀是一种利用银器打造的刀具,平常只是作为装饰用刀佩带,但是需要时也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