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家园-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才14岁啊,村里人都叫他小神童呢。俺也不明白他怎么这样有能耐。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13岁之前,他可是个呆乎乎的孩子,村里人都叫他老傻。就是去年,他13岁的时候,一下子就变了,变成别外一个人了。”
郭秀枝接道:“听说男孩子就是这样,到了一定年龄就变聪明,女孩子到了一年年龄就变笨了。”
张希珍接道:“说嘛呀郭秀枝,女孩子也不一样,比如你吧,你简直像个精狐狸似的,公社谁不说你聪明?这次采访,你可要多挥作用,能不能吃透这个龙小井就看你了。”
郭秀枝接道:“可俺怎么从龙小井的眼睛里看到,这个龙小井似乎对你更感兴趣呢。”
………【第099章 小喇叭记者采访(二)】………
“小喇叭”,是公社广播站的别称,因为公社广播站的广播,是通过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用碗口大的“小喇叭”把本地新闻和上级指示精神传递到家家户户的。
这种“小喇叭”就是本地的产物,一般的中学都能生产。它除一个线线圈之外,就是纸压的一个黑黑的碗形的东东,不过它的音质还不错。
“小喇叭”一天广播三次,早晨六点、中午十二点、晚上六点。早晨和中午每次半个小时,晚上一个半小时,晚上除了新闻广播之外,还有文娱节目,比如八个样板戏,还有一些当时最受欢迎的相声。而晚上的新闻,则是全国新闻联播和本县联播。“小喇叭”,这算是中国那个年代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吧。
可别小看这个“小喇叭”。那时候,没有电视看,连收音机都没有普及。以龙庄子为例,全村只有王如泉家有个电子管收音机,大小相当于一个大点的点心盒子。人们叫它“戏匣子”。村民们常常到他家去听“戏匣子”。而王如泉每次开机,不敢把音量开大,说是开大了会“呕坏管子”。那时候结婚时女方要的“三转一响”,其中的“响”,就是收音机。因为龙庄子村民置不起这“三转一响”,所以秃子(光棍)多,已经有八个了。
村民们没有电视可看,没有报纸可读,又极少能听到无线广播节目,所以公社的有线广播,便成了当时人们最普及的也是惟一的接受信息和娱乐的途径,很受欢迎。
龙小井当然知道“小喇叭”的重要性,不光龙庄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要依靠它制造舆论,将来其他八乡六十四村也要靠它传递自己的思想啊。
所以,龙小井这位来自于21世纪京城名报的资深记者,丝毫不敢轻视这两个“小喇叭”美女记者的采访,他心里作了精心准备,利用她们的采访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
第二天早晨,“小喇叭”的两位美女记者起床后在龙小井家的当院里洗漱完毕,和龙小井一家吃玉米饼子喝玉米粥。这两位看来平时很少到村民家里居住和吃饭,所以显得有几分兴奋和客气。
小井娘经常招待上边来人,所以对上边来的客人已经招待熟练了。见这回是两个又俊又洋气的闺女,小井娘特意把家里最好的没有缺边的碗给两人用,还挑了两双比较新的筷子,让两个闺女上到炕里头坐。
张希珍和郭秀枝说什么也不坐炕里头,非要请小井的父母亲坐里头。小井的三姐道:“你们是客人啊,再说你们又是上边来的客人,你们就去坐吧。”
两人还是不好意思。这会儿龙振清便道:“行啊,我也坐炕里头,这样你们可以上炕了吧。”
两个闺女这才上炕。不过,郭秀枝还能免强盘腿坐炕,而来自天津的张希珍就盘不了腿了。小井娘便给她拿来个小板凳,让她坐在上面。
一桌子家常便饭,可两位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的女记者,吃得很香甜。黄黄的玉米饼子,黄黄的玉米粥,一盘切得精细的咸菜条,特意拌了香油,一盘自家腌的糖蒜,每人一个平时是吃不上的腌鸡蛋。这鸡蛋腌得流黄油。桌上还有一大碗蒸红著。
特别是来自天津的张希珍,对这样的饭菜,觉得真是新鲜啊,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
吃完早饭,正宗其事地,两位“小喇叭”女记者开始对龙小井采访。
因为张希珍和郭秀枝睡在西屋,龙小井怕在西屋里采访人家觉得不太方便,就想在东屋里采访。谁知张希珍道:“东屋里大娘要做针线活吧,别打扰大娘了,咱们到西屋里谈吧。”
既然人家不介意,龙小井还怕什么,跟着她俩就进了西屋。
虽然是农家房子,可由于张希珍和郭秀枝的进住,屋里便多了一种气息。
所以,龙小井没有往炕上坐,他坐在炕下的一把木椅上。小井娘在炕上摆了饭桌,给三人沏了一大壶茶,把茶壶茶杯放到桌上就出去了。
张希珍和郭秀枝隔着这张小桌,一边一个,坐在炕沿上,胳膊肘支在桌上,这样好写字,腿顺着炕沿耷拉下来。
两人都是苗条身材,细长的腿,这个沿炕而坐的姿势,别有一番风韵。
因为是在两人住的屋子里采访,两人便有了主人的含意,所以郭秀枝主动给龙小井倒了杯茶,递到龙小井的手里。
龙小井也不客气,把茶杯捧在手里,这样觉得手暖和。
一个来自未来33年的京都资深记者接受1977年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小喇叭”女记者的采访,便在一个农家小屋子里开始了。
窗外北风阵阵,屋内茶香飘飘。
龙小井不动声色,且看这两位记者如何采访。
说是记者,其实就是本县培训的略懂点新闻aBnetbsp;张希珍是广播站站长,所以这采访当然以她提问为主。别看是最基层的新闻媒体的女记者,可这提问却严格按照程序一本正经哪个环节也不少。
“你的姓名?”
“龙小井。”
“你是龙庄子人吧。”
“是。”
“说说你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抓革命促生产的事迹吧。”
“俺有什么事迹,不过就是弄点动物玩玩吗?”
“哎,话不能这样说呀,龙小井,你要从提高革命觉悟上来认识你搞的百畜园的深远的政治意义呀,比如,你搞的百畜园里,养的动物不是为你自己,也不是为你的村民,是为了支援世界革命,让全世界早日实在共产主义……”
听着从那张白晰的脸上的那张漂亮的小嘴里跳出来的这些那个年代才有的话,龙小井真想笑出来,不过他忍住了。
龙小井忍住笑,道:“张站长,俺是个小小少年,才14岁,哪里懂得世界革命啊,再说了,就是俺懂得一点,俺也没这个能力让全世界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啊,张站长,实话实说吧,俺搞的这个百畜园,就是为了俺自己还有乡亲们多吃肉和蛋,噢,还有多卖钱,早日住上新房子,早日用上三转一响……”
“龙小井,提醒你一下,你的姐姐是村革命委员会主任吧。”郭秀枝插话道。
“是啊,她是个村干部吧。”ap;“龙小井,你的姐姐是村革命委员会主任,那你也应当向你的姐姐看齐,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啊,可是你……”郭秀枝的目光里有了责怪的意思。
那时候的采访就这样,先要启一番,让采访对象提高革命觉悟,要不然,写稿时怎么拔高呢。
龙小井知道,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要说服这两位记者转变思想,是不可能的,只能一点点渗透,慢慢来。
表面上,是按照张希珍和郭秀枝的启来提高对自己搞百畜园革命意义的认识,实际上,龙小井在一点点渗透自己的理念。
“嗯,是啊,我搞这个百畜园,不光要让大家实现有吃不完的肉和蛋这个目标,也有你们说的支援世界革命吧。你想想啊,要是中国人都不饿肚子,都吃上饱饭,身体倍棒,人人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再来场世界大战的话,说不定就成了决胜国了。我这样认识对吧。你再想想啊,要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们衣食无忧了,家家户户都有报纸看,有广播听,甚至有电视看,电视你们听说过吧,哦,我是从人家嘴里听来的,就是一边听声音一边看人和物的那玩艺。……人们都有了这样的精神生活,革命觉悟不就提高了吗?”
原来这个龙小井,还真如人们所说,是个神童呀。从他嘴里出来的话,真的是不一样呢。
谈着谈着,龙小井又谈到了两位记者本人。他知道,张希珍是个下乡知识青年,而郭秀枝是回乡务农的高中生。
“张站长,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也希望咱大满庄子公社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吧。因这里的建设搞好了,你就用不着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就可以回天津了。哦,还有郭广播员,你也在想何时去上工农兵大学吧。其实……”
就这样谈着谈着,主动权不知不觉地转移了,从两位女记者手中转到了龙小井的手中,由张希珍和郭秀枝启和引导变成了两人津津有味地听龙小井的高谈阔论。
直谈到中午12点,谈到“大满子公社广播站开始广播啦!”才告一段落。
龙小井家的小喇叭,挂在屋门旁的墙上,也是一个黑黑的像盘子似的物件。
张站长和郭广播员在来龙庄子采访之前,就把好几天的节目做好了,由在家的司线员小刘负责播放。
吃中午饭的时候,张希珍道:“上午采访不错,收获很大,下午接着采访吧。”
龙小井知道,以她俩的水平,要搞连续报道,没个十天八天是采写不完的。不急,就让她们在这里打持久战吧,反正她们在这里增添的是愉快气氛。
………【第100章 腊八粥】………
阴历初八清晨起来,小井娘就把外屋灶上的大铁锅刷得干干净净的,从水缸里一舀子一舀子地往锅里舀水,直舀了半大锅水,然后在灶堂里塞几把麦秸,用火柴点燃,接着拉风箱,灶堂里的火便呼呼地起来了,不断地往灶堂里续添麦秸,一会儿便把水烧到了八分开。
这时候,小井娘从灶吧旁边拿过那个大大的粗瓷盆,里面泡着红枣、玉米碴子、花生、红小豆、绿豆、高粱米、小米、小麦仁、黄粘米、黄豆。这些东西已经被水泡得鼓鼓的了。
这是头天夜里就泡好的。小井说,煮腊八粥,一定把水烧到了八分开再把泡好的豆子等放进锅里,这样才能保证一点糊味也没有。
而这十种东西放到锅里煮开之后,小井娘不再猛拉风箱,只一点点地往灶堂里续添麦秸,保持文火。
用文火煮了大约半个小时,香浓的味道便飘一屋子。住在西屋的张希珍和郭秀枝闻到了这诱人的味道,都来到了外屋,以为小井娘在煮饭呢,一问才知道是煮腊八粥。
“大娘,这味道真是好闻呀!”张希珍道。她在天津上到中学,就下乡了,虽然在天津时也喝过腊八粥,但对腊八粥的概念不深,在公社的食堂里也吃过腊八粥,但哪里有小井娘煮腊八粥这种香香浓浓的味道。
小井娘听了张希珍的说话,随口道:“庄稼人啊,就是吃五谷杂粮呗,也没嘛好东西,你们可能觉得新鲜吧。”
郭秀枝接口道:“我们家也煮腊八粥,可是没有大娘你煮的香,您是怎么煮的,教教我,我以后也煮腊八粥吃。”
“也没嘛好说的,就是东西要放全,放的样数越多越好,煮的时候别着急,太着急了就煮糊了。一边煮着一边用勺子搅和。”
郭秀枝听了,还真拿起勺子帮小井搅锅里的粥。
中国大多数地方有吃腊八粥的习惯,但各地腊八粥的用料是不同的,因为各地产的粮食不一样。另外,煮法也有怕区别。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各地也有不同的说法,大平原上的说法是历史上有一户穷人家,只有老两口,冬天时吃不上饭,就到地里拣别人收割庄稼落下的杂粮,拿回家煮着吃,一年又一年,这老两口在村里活的岁数最大。
传说往往积淀着民族文化。其实腊八粥还真有健身作用。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老年人和肠胃不好的人吃。
因为那个年代贫穷,平时吃不到饱饭,所以孩子都盼着过腊八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煮腊八粥,比平时喝的稀稀的玉米粥糨多了,也好吃多了。
小井娘把腊八粥煮得差不多之后,又开始泡腊八蒜。见老人家在剥蒜,张希珍和郭秀枝都过来帮忙,他们虽然手指细长,可没干过这活,所以还是显得动作有点笨。
小井娘关心地道:“你们剥的时候小心别用手指甲去掐到蒜里,掐到蒜里会把手指头辣着,好几天都疼。”
龙小玲和龙小井也过来帮忙,一会功夫就剥了小半盆大蒜,小井娘指点着大家,把大蒜一瓣一瓣塞到醋瓶子里,总共泡了三瓶腊八蒜。
小井娘对张希珍和郭秀枝道:“等过年的时候你们一定来吃饺子,就着腊八蒜吃可是味好啊。”
张希珍和郭秀枝都答应说来吃饺子,可那会儿能不能来还是个未知数。
腊八蒜泡好了,腊八粥也煨好了。
小井娘把一摞碗放到灶台上,一碗碗地盛。她盛一碗,张希珍和郭秀枝以及龙小玲就轮流端一碗,端到里屋放到龙小井摆好的炕桌上。
小井娘又切了一盘咸菜,倒了些酱油进去,拌了拌,放到桌上。
张希珍和郭秀枝已经在龙小井家里采访写作三天了,早已像一家人似的,不那么客气的让来让去,就按原来坐的位置上炕坐好,和龙小井一家人一起吃腊八粥。
正吃着,外面有动静,龙小井隔窗一看,原来是钱富贞来了,端着一大碗腊八粥,说是让小井家的人尝尝。
这里还没把感谢之类的话说完,后面又来了一些人,王小丫、刘俊茹、贾珍珍、高翠翠等人,都端着一大碗腊八粥说给龙小井家尝尝。
她们说是给龙小井家尝尝,实际上是冲龙小井来的。
不一刻,竟然有十几家来送腊八粥的,简直成了百家粥了。
小井娘笑道:“这么多的腊八粥,怎么吃得完啊,大家敞开肚子吃吧,这回真要吃的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