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材料为王 >

第174部分

材料为王-第174部分

小说: 材料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当进到县城,耿杰等人还是有些失望。

    顺义县城的房屋建筑普遍都比较低矮,有很多都是青瓦平房、四合院落,就连许多挂着『mén』牌的单位都是在这样的地方办公。县城的楼房也多是两三层,一眼望去,似乎全城就没有一栋可以称之为高楼的建筑,说是县城,也就相当于一个规模很大的乡镇。

    在这里测试取得的数据,自然无法作为未来在北京等这样高层建筑林立的大城市,基站建设密度的参考。

    但好容易才获得了批准,而且来都来了,总还是要测一下的。

    宗处长、耿杰他们到达县政fǔ的时候,县里主要的领导都迎了出来。他们并不是来欢迎耿杰,而是来迎接邮电通讯部的宗处长,能够和京城部里来人拉『jiāo』情,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县电话局的党委书记、局长等主要领导更是一个不拉全都到了。

    这才上午十点半,他们就要拉着众人去县委招待所吃午饭、顺带着联络感情。耿杰等人急着开展工作,哪里有心吃什么饭,委婉地拒绝了半天,最后还是宗处长看他们态度坚决,帮着说了几句话。

    县委方面也没有过于强求,耿杰等人本就不是他们的目标,对方不去,他们只是略感有些扫面子,却并不在真心想他们在场。一群领导假作客气地又劝了一阵,便簇拥着宗处长说笑着朝招待所走去。

    刘参谋他们也没有去,县里的领导对他们基本没有硬劝。只有无线管理局的来人,在得知还要进行几个小时的基站施工,才会开展测试以后。踌躇了一阵,便也跟着去了招待所。临走时他们还再三叮嘱耿杰等人。在完成了基站建设以后。一定要来找他们现场监督,不得擅自开机。

    送走了一群碍手碍脚的家伙。耿杰他们总算可以放开膀子干活了。

    他们从皮卡车的车厢里搬出一台台设备。对其进行检测,看看是否有在路上颠簸损坏。刘参谋等几名部队上的人本来还想帮着他们搬,却被耿杰他们婉言谢拒了,他们只好在一旁围观,并时而出声询问这些设备的用途、『xìng』能。对于他们的问题,中美电子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们也都尽力给了比较详细地回答。

    “这是你们的天线?”一名无线电测向员指着一块厚厚的箱状体问道。

    “噢,那是版式双极化定向天线。”一位正在忙碌的技术人员抬头看了一眼,随后回答道。

    “双极化天线?”刘参谋眼睛一亮,蹲了下来。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包烟,取出一支递过去,“以前没听说过啊,这是你们开发的新技术吧?”

    “谢谢,我不会。”技术员没有接他的烟,但也给他简略地说明了一下,“嗯,这是我们新开发的技术。你应该也是搞这一行的吧,应该知道电『bō』辐『shè』形成的强度方向,也就是所谓的电『bō』极化现象。

    和地面平行的水平极化『bō』,在贴近地面的时候会产生极化电流,造成信号急剧衰减。所以在远距离通讯中,一般都是采用垂直极化天线。

    不过我们这种新型的双极化天线,采用了极化方向+45度和…45度相『jiāo』的天线,大大改善了信号的接收效果。极化增益比普通天线高出5dB。而且我们以前是采用一根发送、两根接收的方式,传送接收移动信号,三个方向就需要九根天线。有了这个双极化天线,我们只需要每个扇面安装一个版式双极化定向天线就可以了,基站的安装也便利了许多。

    你看,我们都没有带复杂而沉重的塔式钢架来,只带了一根钢柱。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这根三米高的钢柱竖起来,再把天线安装上去就行了。”

    “双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刘参谋盯着那块封装好的厚板,心里痒痒的,只向就把它拆开来看个究竟。

    和去年简陋的装置不同,耿杰他们这次带来的设备非常齐全,一个手机基站应有的配套设备,都已经开发成熟了。

    刘参谋软磨硬泡,最后还是和手下的兵一起,帮着他们把一些沉重的设备运到了政fǔ大楼的顶上。

    工程队的人从政fǔ办公楼里牵了一根粗壮的电源过来,正用冲击钻在屋顶打孔。

    其他的技术人员也在进行紧张的组装调试,刘参谋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又凑了过去。看了一会儿,又开始问起来“这上面是大型集成电路吧?怎么安装了这么多块?这个设备是做什么用的?”

    “这是非对称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用来把接收的数字信号,通过铜芯双绞线传送到远距离的接收端。”技术人员正在专心致志地测试着设备,随口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句,却没有像刚才那个热心的技术员一样解说那么详细。

    “它能传输多远距离?传输带宽是多少?”但刘参谋一听,就立即来了兴趣,马上蹲在他旁边,还适时地帮他打下手,一看就也是个行家里手。

    “使用新规格制作的特种双绞线,最远能把2M带宽的数据传送三公里。本来铜芯的最大带宽可以达到8M,但对解码设备、调制解调器的要求太高了,发送解码设备会变得非常昂贵。我们这套,光是这个非对称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就用了十块专『mén』芯片,没有它,这套设备也就只能是摆设。”技术员稍微给他多讲了一点,但也没说这些设备的具体电路细节。

    刘参谋却听得脸『sè』大变。

    采用铜芯双绞线,竟然可以传输如此远的距离,如果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他一边默默地想着,一边继续蹭在旁边帮忙,并不时询问几句,『nòng』清了什么是收发台、什么是控制器,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用途。也知道在这个巨大的设备箱中,还安装了95块程控『jiāo』换卡,把它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程控『jiāo』换局。

    孔『dòng』打好以后,他们将已经安装上定向天线的钢柱『chā』入底座,然后合力将它竖起来,调整好位置,再行固定。

    三根天线的馈线垂下来,头上被安装了避雷装置以后,接入了基站主设备。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监测,一根双绞线被接入了调制解调接口。刘参谋透过水晶『chā』头,确认就是铜芯双绞线。他看着技术员将连接好的双绞线从楼顶扔下去,被下面的技术人员拾起来,然后拖进了一辆箱式皮卡车内。

    他记得那辆车上也载有大量设备,却没有搬下来,此刻看来,这应该是技术员们所说,用来作为模拟『jiāo』换中心的临时『jiāo』换机。

    按照那些技术员的说法,这个测试基站占用的频道带宽。而无线数字传输采用的是信道传输,每个信道带宽200K,这就有125个信道。每个信道又有八个时隙用于传送数据,每个时隙对应着一个用户。

    照此计算,一套基站就足以为1000名用户提供无线数字服务!

    当然,那些技术员们也说了,八个时隙不可能全都分给用户。事实上,第一个时隙是广播信息通道,包括了小区的每一个频点、相邻小区的频点,以及管理、控制和选择参数等广播信息,使得移动电话能够识别小区的每一个频点,自动进行连接。

    第二个时隙也不是给用户的,而是用于确认用户的位置是否离开本小区、用户关机、每次呼叫的权限检测等等无线用户数据的信道。

    这样实际每个基站最大同时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数是750个。

    区区这样一套设备,就能够同时为如此多用户提供电话服务,数字技术真是太了不起了!

    他发出了由衷的惊叹。

    等到下午三点过,邮电部宗处长等人酒足饭饱回来,测试工作正式开始。刘参谋再次惊呼,基站的信号传输距离竟然如此之远他们的无线电测向车在两公里之外都仍能接收到基站传来的无线信号!看那幅小小的双极化天线,信号竟然如此之强!

    更令他们尴尬的是,哪怕他们接到了信号,却怎么也无法对其破译。

    当天测试结束,耿杰等人带着大量的测试数据回去继续改进,刘参谋等人则将录下来的探测数据带回总参破译处。处里『huā』了整整一个星期,除了将这些音频信号转成了数字信号,但却丝毫无法破译其内容。

    数字通讯设备的保密『xìng』,竟然如此之好!

    总参的首长在实际听取了他们的报告以后,沉默了许久,开口说道“你继续跟进!如果这种数字通讯设备确实好,那我们也一定要学会!”。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章 他们买得起么?】………

    郭逸铭虽然曾在报告中,知道耿杰等人在顺义县城内进行了一次移动电话实地测试,也知道他们为了获得允许,曾向有关部『mén』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但报告总是简略的,主题是当天的实际测试数据,以及未来相关改进方向,对于那个“相关部『mén』”与军方无线电监测部『mén』也亲临现场监察整个测试过程,却不会有详尽描写这是技术报告而不是小说。所以对于这次实地测试以后,军方急于得到数字移动通讯系统技术的渴望,他却是一无所知。

    因此面对后来,国内方面几次三番地连续催促,他也是毫不在意,一拖再拖。

    他的注意力一直关注着计算机个人标准会议上,计算机光盘格式是否能按他要求如愿确定,每天都听取霍克对于游说进展的汇报。脑子里时刻思考着的,也都是各个厂商提出的利益『jiāo』换条件,并以此来不断修改己方条件,以争取对方的支持。

    在他看来,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CD光盘他已经落后了一步,被飞利浦和索尼抢先拿走了音乐光盘的专利和标准。专利也就罢了,索尼的解码芯片、飞利浦的光头制造技术都算不得什么,项目组在他引导下研发的技术更加先进,也绕过了对方设置的专利陷阱。

    因此对于双方的专利,他并不在乎!

    原本飞利浦和索尼两家公司凑到一起,搞的什么红皮书,在他看来就是笑话。他相信等他的技术一出来,这两家公司只有黯然谢幕。

    然而当他发现。这两家公司的CD标准居然得到了华纳、百代等国际四大唱片公司支持,并很快推出800种基于这种格式的『jī』光唱片时,这个笑话就再也不是笑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标准。

    有了四大唱片公司的鼎力支持。其他公司如果要生产『jī』光CD机,就只能基于他们这个标准生产,这样一来,飞利浦的光头专利、索尼的解码芯片专利等才具有了真实的杀伤力。郭逸铭自己搞的一套技术标准,顷刻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能绕开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的光盘技术。也得到四大唱片公司的支持,从而可以与飞利浦、索尼分庭抗礼。然而这个想法明显是不现实,四大唱片公司已经做出了选择,就不可能自打耳光,再转过头来支持他。

    他在香港组建生产链时,就想到了一个侧面迂回的解决办法。

    标准已经确立的情况下,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就要获得专利权。而专利权并不是只有自己研发一条,还可以通过利益『jiāo』换得来。

    他的优势不在家用电器市场份额,而在个人计算机市场,既然如此,他完全可以首先确立个人计算机光盘标准,然后再用这个标准、自己基于这个标准开发的技术去和飞利浦、索尼作『jiāo』易。

    哪怕数据光碟的推出将损及他在软驱上的部分利益,也迫不得已。

    软驱终究是一种小数据的存储设备,它的应用范围太窄了。生命力非常短暂。不像光碟,横跨计算机、家用电器、游戏机三大市场,涉及音乐、多媒体、视频、商务等诸多应用领域。其利益空间远超软驱。

    而且飞利浦、索尼公司的胃口远不是音乐光碟就能够满足的。根据历史,他们不久就会又来一次会商,制定计算机数据光碟的标准,将多媒体光碟的标准也收入囊中。时间不等人,郭逸铭就算再不想如此早推出计算机光碟,可面对险峻的形势,也必须快刀斩『luàn』麻,立即拉拢绝大部分计算机生产商。用一招釜底『chōu』薪之计,提前把这个标准抢到自己名下。

    等他有了和对方谈判的本钱,他才能用数百万、未来甚至上千万台个人计算机庞大市场为『yòu』饵,与对方实现专利『jiāo』换,从而顺利踏入家用电器CD机的市场。

    虽说这次与会的厂商。大多是D旗下参与。这个标准也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但这次与会厂商在个人计算机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了70%以上,就如同四大唱片公司一样,完全具备了成为行业标准的资格。不管IBM认不认可,哪怕对方也推出一种CD光碟机,也只能在小范围内运用,而无法对市场造成双雄并立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一旦谈判破裂,他就全面推开计算机,哪怕为此影响到软驱的销售,失去一部分软驱利益也在所不惜!

    他是这样想,别人也不是傻子。

    软驱的暴利所有人都看在眼中,对其垂涎三尺者不在少数。现在西部计算机公司又想把计算机光盘的格式标准握在手里,虽然各大厂商对于光盘未来广阔的应用空间还不太了解,不能提前设想出VCD、DVD、游戏光碟等等用途,但仅是未来大容量数据存储器这一个优点,就足够其他公司对其虎视眈眈。他们既便没有能力独立研发『jī』光数据存储器,但面对霍克的游说,不少公司也趁火打劫,趁机提出了种种要求。

    郭逸铭也每天真到以为对方会信守承诺。

    这些公司的答应根本不能作数,等他们未来拿到了好处、或是被诸如飞利浦等这些其他公司收买,翻脸不认账都大有可能。

    他只求现在有一个计算机光盘标准名义上的拥有者,以此作为筹码,然后立即拿去对飞利浦公司威『bī』利『yòu』,争取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