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格地说,希特勒与斯大林基本上属于同一类人,被明斯克、基辅两大战役的大胜冲昏了头脑。
他愤怒地指责三位元帅是懦夫,被苏联的冬季吓退,他要求德军立即向苏联发动新的攻势,并亲自制订了作战计划。
希特勒地作战计划非常明了,就是在三到四个月内,凭借德军装甲力量地强大攻击力,中央集团军群从正面突破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南方集团军群则在库尔斯克一带发动攻势,然后向北推进,对莫斯科进行向心突击。
至于北路集群,则要求在这个冬季内,完全占领列宁格勒,然后向南对莫斯科发动攻势。
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总参谋长凯德尔经过计算后,无奈地告诉希特勒,要发动这样地攻势,现有的五百多万德军兵力可能不够,除非将攻势推迟到4、5月份。
就在希特勒开始犹豫不决的时候,苏军新组建的西北方面军在冬季凛冽寒风的掩护下,对大卢基的欧洲联军发动了突然打击,并在1月3日彻底击溃欧洲联军和前来增援的三个德军摩托化师。
1月5日,苏军占领大卢基,夺回了这一交通重镇,并在德军的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中间打进了一个楔子。
德军在大卢基的糟糕表现,也让希特勒感到无比愤怒。
但经过冷静地思考后,希特勒也发现了冬季对德军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应该放到战略高度上来考虑。
1月6日,苏军北方方面军对金吉谢普的欧洲联军也发动了强大攻势,仅用了一天,就将欧洲联军驱逐出了城市,并顺势进入反攻。
勒布元帅不得不将手中的两个装甲师调去支援,才勉强稳住了阵脚。
不过,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三百余辆坦克被摧毁。
在厚厚的雪地上,德军的机动优势已经不再存在,这让勒布元帅非常沮丧,好在擅长坑道和工事作战的法军在金吉谢以西地域构筑了大量的工事,才有效地挡住了苏军的进攻。
接着在1月7日,普斯科夫的德军也遭到了苏军的反击,沃尔霍夫方面军动用了8个师约13万人的兵力,强行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将德军的三个步兵师打残,到了1月11日,德军不得不完全放弃普斯科夫。
前来增援的法军在普斯科夫湖南岸和哈尼亚高地上构筑新地防御工事,为德军的撤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月12日。
苏军在付出巨大伤亡进攻这些工事、阵地无果后,也停止了攻击行动。
这一连串的攻势,打乱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部署,也愈加暴露了德军在冬季的致命弱点。
前线机场的飞机,因为各种油料被完全冻住,根本无法起飞。
坦克等装甲车辆必须时刻保持着发动机的运转,或者在油箱等下部点上一个火堆,否则,冻结的油液会将细小的管道挣破。
炮兵们的手脚由于僵硬,根本无法将炮弹送进炮膛内。
士兵们更惨,只能裹着薄薄的毛毯,蜷缩在战壕里,大量德军士兵被冻死,数千人不得不被截肢。
1月10日,苏军的北方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西北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西方方面军、莫斯科方面军、新组建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乌克兰方面军奇Qisuu。com书、南方方面军等共650余万兵力对德军发动了全面反攻。
从列宁格勒外围到克里米亚半岛,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上。
对德军的战斗几乎同时打响。
虽然在战前,德军通过前线侦察等途径了解到一部分苏军地意图。
但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全面进攻。
因此除南方战线因气候并不是很恶劣,德军还能进行有效战斗外。
在其余地段,德军被迫进行了撤退。
所幸的是苏军缺乏重火力支援,而且坦克一类地战斗车辆性能实在欠佳,所以德军地第一线部队溃败后,在第二线重新挡住了苏军的进功。
接着1月13日开始地,持续近半个月的大面积暴风雪,不仅便德军的战斗力几乎完全失效,也使苏军的任何进攻变得不可能起来。
但这场暴风雪却给德军带来了一线曙光。
由于暴风雪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使德军能够在北方,借助海军炮火的支援重新向列宁格勒进行了突击。
1月17日,欧洲联军首先在德国海军的强大炮火支援下,向金吉谢普发动新的攻势,经过近一天的战斗,于当天晚上进入市区,开始与苏军展开巷战。
接着,在第二天,数万德军在海军的掩护下,在维堡与列宁格勒之间的地域强行登陆,在芬兰军队的支持下,抢占了列宁格勒北部的喀琅斯塔得。
接着,1月18日,德军与法军在普斯科夫打了一个胜仗,将苏军赶出城市,重新夺回了普斯科夫。
然后,12万德军和7万法军沿着铁路开始向北突进。
列宁格勒的局势重新变得严峻起来,本来已经打破了德军的包围,现在又极有可能被德军重新将包围圈合拢。
为了防范这种可能性极大的事情发生后,对列宁格勒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苏联于1月19日开始在列宁格勒进行了大规模的撤退行动。
这次撤退行动并不是将军队撤出市区,而是抢运各种物资和财产。
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执行苏联嘴高统帅部的指示,在拉多加湖和涅瓦河冰冻水面上,开通了公路运输线,甚至还铺设了铁路。
到2月23日,通过冰上运输线,向列宁格勒市区输送了约30万吨作战物资和粮食,疏散了约55万没有劳动力的居民、抢运了近4000车皮的工厂设备。
1月22日,沿着铁路机动的德军攻占了科尔皮诺,这使得苏军的撤退行动受到了较大的阻碍,毕竟铁路才是最主要的运输手段。
接着,德国空军开始对拉多加湖和涅瓦河冰冻面进行了大面积轰炸,虽然在极地地区冬季的黑夜非常漫长,但仅有的两三个小时的白昼,足够德国空军切断苏联的运输线了。
1月25日,涅瓦河两岸均被德军控制,列宁格勒再一次被德军全面合围。
但这并没有打消苏联军民的抵抗激情,50万列宁格勒市民加入了武装行列,数千人开展了群众性阻击手运动。
在市区组建了10各民兵师,其中就有7个师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为基干师。
而本就是工业重镇的列宁格勒,虽然撤走了相当数量的工厂设备,但仍有大量的工厂保存完好。
从战争开始到41年的夏季,列宁格勒的各个大小工厂就成产或维修了近2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制造了20多万枝突击步枪和30多万枚步枪,生产了12000门迫击炮和一千万余各种炮弹。
当然,苏联军民的强烈抵抗也引来了德军的疯狂报复。
为了彻底摧毁市区内的工厂,德国空军派遣了大量的作战飞机对列宁格勒进行轰炸,在整个冬季,就向列宁格勒市区投掷了30万枚各种炸弹和燃烧弹,摧毁了70%市区建筑和近一半的工厂。
但对工业力量打击更大的是德国的炮兵部队,他们及海军的舰炮共向这些工业区发射了上百万发各种炮弹,几乎使列宁格勒市内的工业区全部被毁,工业生产也受到了较大的打击。
如果不是将工业生产转移到地下,可能列宁格勒支撑不下整个冬季。
除了对列宁格勒地区发动进攻外,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似乎更显得平静。
本来这是因为德军的主要突击力量装甲部队,在严寒中无法有效使用,而造成德军在整个战线上的停顿。
但这在苏联最高统帅部某人的眼中,却成了德军准备对苏联发动更强烈攻势的预兆,他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等人的劝阻,竭力要求苏军立即发动攻势,以便完全打乱德军子虚乌有的新攻势。
但这一次,本作为斯大林心腹的沙波什尼科夫没有执行命令,仍然让各地的苏军加强物资的准备工作。
到了2月15日,迟迟没有接到前线战报的斯大林终于发现沙波什尼科夫的行为,当即撤销了他的总参谋长的职务,将其送到列宁格勒担任北方方向战区的参谋长。
这种变相的贬谪也使总参的军官们感到心寒,他们违背常规地联名拒绝了斯大林提出的新的总参谋长的人选,在加里宁和莫洛托夫的暗中操作下,将华西列夫斯基推上了这个位置。
但以此作为条件,斯大林也获得了直接向前线方向军司令下达作战命令的权力。
2月20日,在整条战线上,苏军向德军阵地发动了全面攻势。
可以说,这一次斯大林歪打正着,虽没有打乱德军的进攻部署,却将德军的防线打出了几个漏洞。
2月25日,苏军在布良斯克达成了突破,并于2月28日占领了戈梅利。
中央集群的德军与南方集群的党卫军之间的防务间隙造就了苏军的成功,丢下了上千辆因严寒而无法开动坦克后,德军终于在戈梅利一线发生了较大的溃退。
第二百一十四章 … 如何消化西西伯利亚
非常抱歉,这两天的更新时间有些混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我只能是业余写手,写小说的时间只能是“抽空”为此,给各位读者大大看书带来的不便,也只能请各位读者大大谅解了。
当然,如果你们的票票给得多,给得快,我也一定会高标准、严要求地强迫自己尽快各尽可能准时地更新。
谢谢各位兄弟捧场了。
苏军的反击成功不仅让同盟国也让中国高层松了口气,德军终于没能征服苏联,这使新世界联盟各国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还能保证比较统一的政治思想。
而更让同盟其他各国放心的是列宁格勒被围,这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如果被攻占,那么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巨大的成功。
从这一点来看,同盟国与德国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但却与中国的利益并不一致。
但这相差太远的地域发生的事件,与中国无论如何也八杆子打不到一堆,所以铁血党内对此事的反应可以说非常冷淡。
当然,在基辅战役结束后的第一时间里,我就给希特勒发去了贺电,祝贺他在基辅获得的极大成功,并赞赏他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领导任用。
同时还高度评价了德国军队的优秀素质,对德军官兵的勇敢精神表示了“衷心地钦佩”并认为这是整个新世界联盟国家的伟大胜利。
当然,对于他在占领区内的大肆捕杀苏共党员、苏军政委和犹太人一事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明确表示这是一种反人类的战争罪行,希望他能以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所应有的宽容去对待这件事情。
希特勒将我的第一封电报原文不动地发表在了德国的各大媒体上,但对另一封电报却只字不提。
与之相反的是,国内的媒体则将两封电报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我的这后一封电报立即引起了世界犹太组织的注意。
其实在战前,我就对整个犹太世界保持了世界各国都不具备的最宽容的政策,这一点一直就被犹太人所重视和感激。
此次,美国的犹太人组织也明确表示了对我和中国人民的感谢,并在美国政界引起了相当的争议,虽然两国政府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但两国的民间组织却彼此怀有好感。
这对两国未来的政治走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扩大基辅战役的影响,希特勒别出心裁地搞了一次联盟世界领导人对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集体“讨伐”当希特勒提出这一建议时,虽然法意等国领导人出于欧洲政治思想统一的角度考虑,答了希特勒的要求,但却让我感到非常意外。
为此,我专门找来了方乐询问此事。
方乐则向我汇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原来在德军入侵苏联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莫洛托夫就派人向希特勒传递了和谈的信息,为了获得希特勒的信任,还详细阐述了斯大林在苏联高层政界的孤立。
这让希特勒察觉到苏联高层并非铁板一块,有相当大的缝隙可供利用。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加里宁也参与了此事,但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理解为莫洛夫是加里宁的代表人。
这不仅让希特勒高度重视莫洛托夫的情报,也让中国中央情报局相信,加里宁将有意取代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方乐还汇报说,从最近的情况显示。
德苏两国部分高层正在积极接洽,商谈苏联加入欧洲宪章一事。
听到这里我立即敏感地发现,两国部分领导人商讨的是加入宪章,而非加入新世界联盟。
很明显,希特勒是有意识地将中国排除在外。
方乐还提到,让联盟各国领导人共同“讨伐”斯大林是第三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主意,他希望通过此举,将斯大林在苏联政界的名声彻底搞臭。
让苏联政界产生一个错觉:正是由于斯大林地独裁统治,才使苏联在其是周边树立了无数的敌人,才最终导致苏联的战败。
斯大林应该为此承担一切责任。
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
如果事情按希特勒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话,那么最迟到41年年初,斯大林就极有可能被推翻。
而苏联则极有可能在第一时间与德国媾和,那么整个苏联乌拉尔以西的资源都将为德国所用,甚至会出现德国挟整个欧洲宪章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退回到叶尼赛河以东。
这很明显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这种矛盾很有可能被同盟国利用,届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能保证。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破坏两国的秘密和谈,虽然斯大林对苏联进行的独裁统治,使苏联将中国视作完全的敌人,但以斯大林那种志大才疏的素质和刚愎自用的性格,只要他仍在台上,苏联就对中国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而一旦让加里宁上台,德苏两国结盟,则使中国的大后方出现了一个异常强大的力量,虽然这个力量目前还无法判断是否对中国充满敌意。
一个弱小的敌人永远比一个强大的敌人让人更放心;但我如果在此时表示出了对联盟国领导人集体〃讨伐〃斯大林的不同意见的话;至少在目前为产生极为恶劣地影响。新世界联盟本就不是十分牢靠的联盟关系;很有可能在一夜间就分崩离析;白白便宜了同盟各国。因此;在这件事上;我必须保持与联盟各国的一致。于是;我立即吩咐方乐;一定以最快的方式;将莫洛托夫〃出卖〃给斯大林。目前让斯大林继续呆在台上;更符合中国的利益。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