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边戎 >

第282部分

边戎-第282部分

小说: 边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生出轻视之心。不过他见折允武下手只坐着欧阳适一人,而其他人的位列明显都比欧阳适低了一阶,就知道杨应麒不在。几句客套话后便道:“我主在西夏,曾叮嘱小使到塘沽后定要多多拜会杨相公。我此次出使,除了国事之外,还要替我主向杨相公致意问候,不知杨相公今日何在?”

韩昉随答道:“杨相另有要事,今日无暇。贵使之意,我等自会转达。”

李寿哦了一声,一时猜不透杨应麒不在场的原因,略一沉吟,便袖出一书道:“此为我主敬呈大汉皇帝国书,如今皇帝不在,便请监国太子代为决断。”

欧阳适韩昉等听他言语颇不合礼,心中不满,然而也还算不上犯忌,便没出声,折允武已道:“呈上来。”从侍从手里接过打开,只见那“国书”上既无套辞也无成段文字,只有一连串的地名,最下面就是夏主的印玺。

这些地名折允武大部分认识,知道都是夏边城寨,皱了皱眉头,将这“国书”传示众臣,并问李寿:“这是什么意思?”

李寿笑道:“这上面所列的,是陕西秦凤三十九处城寨。”

折允武哼了一声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但你列出这些地名来作什么?”

李寿道:“大汉大夏,本为友邦,此是贵朝皇帝陛下登基之前就与我主遥定之盟约。但贵朝西北将帅中却有专横跋扈之徒,不顾二君和好之谊,在两国盟约订立之后还屡屡侵扰我西朝边界。这三十九处城寨,便都是我西朝这数年来所失之土,李寿此次出使,便是请监国太子念在两朝交好,将这三十九处城寨赐还!”

此言一出,自欧阳适以下无不失色。

当初金兵破汴前后,夏人趁火打劫,不断蚕食大宋西北疆土。汉廷得志两河以后,刘锜等夏边诸将依靠大汉国势,不但稳住了西北的边界,而且还不断逆势推进,夏人震于汉廷威势不断地退让,在折彦冲北征之前陕西秦凤诸将不但已将靖康以后被夏人吞食的土地尽数夺回,甚至还夺取了一些原属西夏的军事战略要点。这时李寿这么说,等于是要汉廷放弃之前数年所取得的战果。

安塔海颇知军机,看到这串名单后心想:“你们说什么赐还,但这单子上有不少地方却是汉家军队从来就没有丢失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陕边重镇,像兰州这样的大城,像绥德这样的大镇,若都割了出去,陕西秦凤还哪里能守?”目视折允武,希望他断然拒绝。

欧阳适却想:“若在大军北上之前,小小西夏如何敢这般放肆?但今日李寿如此斗胆,分明是欺我大汉四面受敌,自顾不暇!”但又想:“夏人虽是可恶,但也是看准了我们的弱点才下狠手,我们若不答应,他们恐怕马上就要兴兵来犯!”目视折允武,要他安抚李寿。

陈正汇心想:“李寿好大胆!这哪里是请求,分明是威胁,若是答允了他,我大汉在西北就要丢掉千里疆土,若因此打击了民心军心,万众浮动,到时候国将不国!只是若不答应他,夏人真的来犯,我们又哪里还有钱来打西夏这场大仗?”目视折允武,希望他谨慎处理。

在场大臣,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眼神,但折允武一时却没有注意到,他听了李寿的话后便气得忍不住站了起来,作色道:“大胆李寿!你这是要我割土么?”

李寿微笑道:“李寿何敢?小使不过是个跑腿的人,来给我主传个话而已。是否赐还,全在太子。我西夏军政大略,权在我主,军马调动,需看晋王。晋王为人暴躁,天下皆知,他是否有耐性等我的回复,却是难说。三十九城寨是否赐还,还请太子从速决定。”言下之意,汉廷便是要割地也要早点割,否则嵬名察哥的兵马不等人!

折允武大怒,眼睛如要喷火,手猛的一拍,就要发话,韩昉抢先一步出列,将传到他手里的国书扔回给李寿,斥道:“李寿!大汉与西夏,乃是宗藩之属,不是东朝西朝,你此次上殿,言语已经犯礼!这封国书不合体制!西夏是连一个稍懂文章者都没有的蛮夷之邦么?竟然列出这样一串地名就说是国书,传了出去,莫的让人笑话!”不等李寿回话,转身禀奏道:“太子,西夏使者言行不合礼法,当逐出殿去,令其反思,且知会夏国,命夏主传令惩处;国书不合体制,当退回命西夏有司另作!”

此时问题的焦点本在于国土割与不割,但韩昉却避重就轻地说起礼节问题,安塔海等武将听了都有些摸不到头脑,欧阳适却道:“韩大人所言不错!来人!将这个无礼的使者逐出殿去!”

折允武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韩昉马上转身对李寿道:“李大人,请吧。”

李寿嘿了一声道:“李寿违礼,西归后自有我主惩处,不过三十九城寨关系我西夏国防,我主不得,寝食不安。监国若能赐还,我主必焚香东拜,以谢大汉厚恩。”言语虽似卑下,其实却暗含西夏对这三十九处城寨势在必得之意。他说完这话便俯身行礼,告辞而去。

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议(上)

  李寿走后,折允武呼地猛猛坐倒在椅子上,恨声道:“嵬名乾顺,欺人太甚!”

  韩昉上前劝慰道:“太子息怒,当此危殆之时,需戒急戒躁”

  安塔海哼了一声道:“韩大人的意思,难道是要答允他不成?”

  韩昉忙道:“韩昉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若是直截了当地拒绝,恐怕会惹得夏人倾国来攻,我们可断断无法五面作战啊!”

  折允武听见“五面作战”四字,心中一凛,心想:“不错!”慢慢冷静下来,但想到李寿方才的咄咄逼人,还是忍不住愤懑。

  韩昉道:“为今之计,只有尽量拖延了。”

  “拖延?恐怕不成。”郭浩道:“嵬名察哥的性子我知道,他既决定了要东犯,除非我们真满足了他的胃口,否则绝不会在边境上空等我们的决定。”

  折允武道:“郭大人是说他一定会进军?”

  郭浩叹道:“恐怕如此。”

  韩昉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稳住局面,只要拖到陛下回来,那时便好办了。什么割地,什么和约,都可以当作一张废纸!”

  郭浩道:“怕之怕没那么简单!嵬名仁忠、嵬名察哥是何等人,岂会看到一张纸就罢兵的?再说,我们便割了地,他们也未必会退兵。说不定变本加厉,倾国前来,那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陈正汇道:“但我们目前确实打不起一场大仗!便是杀了我,户部也再拿不出钱来了。”

  众人说来说去,都无良法,正纷扰时,侍从来报:“临夏军区总参军李永奇到了。”

  刘锜派李永奇进京,这件事折允武、欧阳适以及几个大臣都知道,听说他来,折允武脸上微露喜色道:“来得巧了!李参军久在夏边,必知夏人虚实!快请进来。”

  不片刻,就见一个中年男子风尘仆仆赶了进来,原来李永奇听说监国太子在接见李寿,也不顾路上劳累,急忙进行宫来求见。郭浩和李永奇是旧相识,这时却不好上前来打招呼,两人只交流了一个眼神,李永奇便上前给折允武行礼。

  折允武见他满脸都是灰土,便命侍从先奉上一杯茶水。李永奇也不辞,先谢了恩,随手抓起喝了,将杯子胡乱一放,便开门见山道:“太子,听说夏使李寿已入宫拜见监国,不知……不知他可有放肆无礼?”

  折允武叹了口气,命侍从将方才被韩昉摔落在地的那份“国书”交给李永奇。李永奇打开一看,惊道:“这是什么?”

  郭浩便将方才会见李寿的情景简略说了,李永奇一听,当场跪下哭道:“太子!此事万万不可答应!这三十九处城寨都是边疆战士用血换来的,用血守住的。若是割给了夏人,那……那,那陕西秦凤便别再想得保!”

  韩昉叹道:“李参军,这三十九处城寨不容有失,我们都知道。可你一路东来,应该有听过宗弼、宗翰都已经起兵,赵构又来趁火打劫。若再加上嵬名察哥,恐怕我们难以抵挡。到时候不仅陕西、秦凤难保,而是整个大汉江山难保了!”

  李永奇骇然道:“赵构……宋室也来和我们为难?”

  郭浩哼了一声道:“他们在边境大举调兵,说是说要来援邻却敌,其实心里的算盘,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李永奇道:“但就算如此,也不能割地!”

  陈正汇道:“割地谁也不愿。可是李参军,如今中枢钱粮欠缺,可再打不起一场大仗了。”

  李永奇道:“我陕西不要中枢钱粮,就凭本土补给,也要打赢这场仗!”

  折允武为李永奇豪言所动,问:“中枢不帮忙,夏边将士也能打赢么?”

  李永奇大声道:“能!”

  郭浩眉头一皱,说道:“李兄,你的心情我们大家都理解,但现在是决断军国大计,不能感情用事。太子问的是能不能赢,而不是问你有无决心。”他是西系出身的人,对陕西和夏人的实力深有了解。

  李永奇道:“之前中枢也没派一兵一卒进入河西,可我们也一样把夏人往回赶!”

  “此一时,彼一时!”郭浩道:“陕西、秦凤兵将能取得如斯战绩,一方面确是将士用命之故,但同时也因为当时夏人屯大军于云内,他们既要防金人,又要防河东,这两处地方,至少牵制了他们四成的军力。”

  韩昉道:“除此之外,当时我大汉国势正强,乾顺心中畏惧,遇胜不敢穷追不舍,遇败不敢卷土重来。因为嵬名乾顺有种种顾忌,所以前线士兵便放不开手脚。可以说中枢当时虽无一兵一卒入陕,却有不助而助之实。但如今嵬名乾顺既有欺我之心,则势必倾国前来再无顾忌。”

  陈正汇道:“再者,这两年夏边有战事时渭南也都无事,郭浩大人、虞琪大人调渭南之粮以补渭北秦凤之缺,忠武军一部亦随时准备增援,免去了夏边将士的后顾之忧。但此番战事若起,宋室一起举兵来犯,那时陕西秦凤便四面受敌,渭南便不能再作为临夏诸军之依靠,甚至需要临夏诸军救援,到那时节,刘锜将军也有把握赢得了这场大战么?”

  折允武在郭、韩、陈三人说话后盯紧了李永奇,要看他如何回答。

  三个大臣这番顾虑说出来,李永奇竟也抵挡不住,他毕竟不是张飞型的猛将,方才那般激动乃是军人的常态,这时想起诸般顾虑,内心深处也不得不承认嵬名察哥的军势确实强于刘锜所率领的军势,想到此处,两行热泪流了下来道:“太子,不错!刘将军心里对于能否独抗夏人,心里也没底。不过他来之前要我代他——不!是代临夏数十万军民向太子陈言:秦陇男儿宁可战死沙场,不愿割地求和!”环视了堂上诸公一眼,说道:“太子与诸位相公如何决断,我们为将的不敢干预,不过请太子与诸位相公决断之前,先想想我们这些边疆武夫洒在这三十九座城寨上的鲜血和抛在这三十九座城寨上的尸身!”

  折允武也是在军营呆过的人,被李永奇这番话说得热泪盈眶道:“不错!不错!边疆上每寸土地上都有将士们的尸骨,西北哪个水井边没有将士们的热血!割地之议,不可轻提!”

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议(下)

折允武如此当众表态,诸大臣一时都不知如何接口,郭浩是带过兵的,陈正汇年轻时也曾是豪情万丈的书生,见折允武真情流露都为之感动,但他们毕竟不是年轻人了,一阵激动过后马上便恢复理智,想到目前汉廷的困状都觉单靠热情无法解决问题。

韩昉道:“太子,眼前的局势,不容我们意气用事。”

折允武道:“意气……这是边疆将士的军心士气!怎么是意气!”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显和张浩对望一眼,心里均道:“太子毕竟年轻,幸亏把那李寿赶出去了,否则太子在他面前如此说话,我们再想把场子圆回来也难了。”

欧阳适看了折允武一眼,说道:“事情到了这份上,要想硬对硬,实在不行。若光是西夏一家我们还好对付,但加上宗弼、宗翰,还有随时都会反咬我们一口的赵宋,我们无论如何抵挡不住!”

折允武听欧阳适提起宗弼、宗翰、赵宋,心中的豪情登时熄灭了大半,化为一股无奈道:“那四叔的说法,真要把那三十九处城寨给他们么?”

李永奇闻言也抬头盯紧了欧阳适——不但是他,在场所有人几乎全都注视着欧阳适,欧阳适的修为可比折允武好多了,全没半点紧张,不紧不慢道:“之前我们众大臣不是已与太子议过了么?万大事都用一个拖字。所以在给和不给之间,还是有一个拖字!”

折允武道:“但嵬名察哥已然动兵,照那李寿方才的说法,恐怕也拖不得了。”

欧阳适笑道:“答应不答应的事情,自然是拖不得了。但答应后的事情,却大有可拖之处。”

折允武不明,直接道:“请四叔赐教。”

欧阳适道:“这三十九处城寨,广袤千里,要一一交割清楚,就算双方十分配合,也得经年累月。若我们再从中作梗,怕不要两三年才交割得完!两三年下来,漠北的仗早打完了。这等外交交涉的事情,只需找到一个口才便捷的文士便可。以此换得西北安宁,先稳住云中、河南、赵宋,等大哥一回来,那时收拾西夏,恢复疆土,如拾草芥!”

折允武道:“那……还是要答应割地?”

欧阳适道:“那也只是暂时答应。天下间的地方,有力者得。一切以漠北的大事为重,只要稳住了中原的局势,支持得大哥打赢了这场仗,只要大哥一回来,天下大势便能反转!”

韩昉也点头道:“不错,允夏人割地,只是权宜。借这件事拖得一拖,等陛下凯旋,自有另外一番话说。”

陈正汇叹了一口气道:“若无其它善法……怕唯有如此了。”

陈显什么也不说,但点头而已。

韩昉瞥了李永奇一眼道:“李参军,你以为如何?”

李永奇心中不乐,但欧阳适既已如此说,自己又无奇策,便不敢强犟,低头道:“若太子、元帅与诸位相公已然决定,我等无识武夫,不敢反对。”说是不敢反对,那终究是不愿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