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宋-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训在北方艰苦奋斗的时候,他那刚刚行过冠礼的小兄弟赵奈却因为一个问题和一个孩子争执了起来,而那个孩子正是两年前还只是个小毛头的辛弃疾。不知不觉间,小辛弃疾已经十岁了,由于从小就被赵抗喂食各种珍贵药物,再加上严格的训练,现在的他看上去已经宛如十二三岁的少年了,浑身的肌肉轮廓已经清晰可见,身高也超过了五尺,在力量上甚至超过了他的义父,令赵抗想来不免有些尴尬。
赵奈已经快满十八岁了,但是双目失明的他,面部也多处受创,本来清秀俊俏的少年现在却成了一个“丑八怪”,自然很难有人喜欢了。当然,由于他皇族的身份,想与之结亲的人家还是不少,但赵奈却不想误了女方的一生,已经抱定了再打几年光棍的打算。反正赵抗比他还大几岁,都还没结婚呢,“不孝”的罪名怎么也安不到他身上。
赵奈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军事上的天分却反而在这几年里逐渐展现了出来,令教授他兵法的赵抗大叹天意弄人。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军事上再有才能,也就只能当个优秀的参谋罢了,至少赵抗现在是这样想的。而小辛弃疾在事实上成了赵奈的同学,所以这对叔侄的关系也因此变得亲密了很多,但两人用兵的思路却走了两个极端,所以常常不顾辈分的差距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赵抗不在的时候。
辛弃疾虽然年幼,但不知道是少年的英雄情结作祟,还是受到常来王宫中做客的“江姨”(江晨星)的影响,特别推崇骑兵和部队的机动力,在作战思路上崇尚出奇致胜,只要收益足够大,没什么险是他不敢冒的。他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在六岁就开始学习骑马的他,如今已经是弓马娴熟,他现在即使骑在全速奔跑的马背上,也可以拉开一石半的强弓,准确射中七十步以内的猎物,而且还能左右开弓。当然,能有如此神射,师傅虞允文是出了大力的,不但教会他射箭的秘诀,而且还指导他诗词文章的创作。
如今辛弃疾的诗词在台南已经小有名气,可是他的义父赵抗却对此不甚乐意,文章写得好还有点实用性,可诗词这东西在他看来纯粹是玩物丧志。但见到辛弃疾实在很喜欢诗词,对当初处死辛赞而心存歉疚的赵抗怎么也狠不下心来进行体罚,最后只要辛弃疾能完成他布置的功课,赵抗就不再管他了。可能正是由于赵抗对他过于放纵,小辛弃疾虽然渐渐在不少方面显现出令人惊羡的才华,却并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才十岁的他居然已经是半个酒鬼了,而且尤其喜欢烈酒,不喜欢喝酒的赵抗为此也斥责过他,但小鬼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女人都能喝酒(指江晨星),小孩为什么不能喝?”。赵抗最后没奈何,只能跟他约法三章,限制了他成年前饮酒的量,并禁止他再喝烈酒,以免影响发育,辛弃疾也不敢太得寸进尺,父子二人总算达成了谅解。
喝酒倒也算了,辛弃疾可能是受到他的不良叔父赵璩影响,小小年纪就大有成为色鬼的倾向,令赵抗哭笑不得。好在他也像他的“老师”那样,从来不利用暴力或是自己的身份地位强迫女人(其实以他现在的年纪,强迫了估计也干不出什么),但是看到他一有机会就大吃美女豆腐(也有些美女他是不敢碰的),而且动不动就用甜言蜜语哄得年龄比他大上十几岁的女卫们花枝乱颤,令赵抗不住摇头。不过想到“食色性也”这句话,再想到史上大多数的强人都是色鬼这一点,赵抗虽然偶尔也会发火,但总算还能忍受。至于辛弃疾交友面极广这一点赵抗倒是颇为赞许,在他看来全方面地接触社会是产生人人平等思想的重要前提。
对生性豪放的辛弃疾来说,心中的偶像自然是大汉少年英雄霍去病了,他的理想就是如同霍去病一样率领强兵长驱万里、深入不毛,端掉草原鞑子的老巢。另外一个偶像则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其一生中无数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令辛弃疾极为神往,最近他还写了一首词来歌颂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天才统帅。
可在赵奈看来,这两人虽然战绩辉煌,但都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并不可靠。他还举例进行了说明,霍去病虽然每战必捷,但是由于他的军事冒险,军队的非战斗减员极其严重,每次凯旋而归时连出发时的一半都不剩了。正是由于霍去病这种过于天马行空的战斗风格,才使得大汉耗损了过多的国力,到汉武帝晚点国家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刘裕的一生虽然极富传奇色彩,但是很多时候只是运气好而已,被他赌对罢了,而在失去刘穆之这个冷静理智的良助之后,刘裕的好运气也用完了,就开始犯下一系列的低级失误,致使本来形势大好的北伐功亏一篑。
听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被赵奈贬低得一塌糊涂,小辛弃疾立刻涨红着脸进行了反驳,在他看来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都像赵奈常说的那样,以冷静不出错为优先,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再说用兵耗时太长的话,对国内的经济也是很大的拖累,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亏本的仗还打了干吗?
虽然辛弃疾的理由乃是赵抗所教,但在将人命看得极重的赵奈听来却觉得难以忍受,两人的争吵迅速升级。要不是赵奈顾忌辈分,辛弃疾顾忌赵奈身有残疾,两人恐怕都要打起来了。好在这时赵抗回来了,不过说起来,真要打起来的话,体弱无力的赵奈恐怕连大侄子的一拳都经不起
“你们两个在干什么?”,赵抗暗暗摇了摇头,喝止道,随即开始了今天的课程。与推崇骑兵的辛弃疾不同,赵奈更重视步兵和车兵,一是切合赵国缺乏骑兵的实际情况,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在赵奈看来,骑兵在山地斗不过步兵,在平原斗不过车兵,耐力更是三大兵种中最差的,除了用于侦查和骚扰,有建立大编制骑兵的必要吗?而在赵国的人力战车经过上百次的改进之后,无论是速度、地形适应性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而日行百里还能保持大部分士兵战力的耐久力更是足以令水军以外的其他兵种汗颜。经过多次试验,那些人力战车无法通行的地形对骑兵来说也基本上形同路障,在赵奈看来骑兵自然是可有可无了。
第四百四十章 陆仁的遗泽
可事实上战车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缺陷,但是最多持续数天的试验中是不会暴露出来的,所以也难怪毫无实战经验的赵奈会忽略了。而赵抗虽然同样没有想到,但身经百战的他却明白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无敌的,所以赵国的骑兵始终在努力建设中。知道大食骏马之后,赵抗曾派出数支船队前往大食洽谈购买事宜,但居然没有几个人愿去。于是赵抗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锡兰开设了马市,开出数倍的高价才有少数大食商人带来一些次等的大食马,令赵抗极为不满。好在前不久超巨型商船终于最后定型,远洋航海的风险大大降低,以后从大食获得更多战马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只是航海耗时漫长,而买来的战马也需要训练,对一两年后发动的北伐谈不上有多大的帮助。
按赵抗原定的计划,明年就该大举北伐,但是由于这两年赵国虽然走上了“先军”路线,但是经济的状况却远比赵抗当初预料的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赵抗自然不会急于开战,还是等准备更充分一些再说。在将绝大部分青壮都征入军队训练之后,赵国的经济并没有沦落到完全依靠赵国官府补贴的境地,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其中军队数量大增,使得防灾救灾的人手绰绰有余,从而降低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固然是重要因素;刘檀重新规划赵国城乡的布局,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并提高了各方面工作的效率也功不可没;而各项实用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比如《齐民要术》等农业书籍的白话化与增刊,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下乡帮农,则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当初攻略锡兰的战役之后,天竺的棉花栽培技术和棉纺技术也迅速传入了赵国。与麻布相比,棉布制成的衣裳穿起来更加舒适,而棉花的产量又比丝绸要高得多。赵抗很快便意识到它的巨大价值,并极力进行推广,而且棉花耐盐碱,很适合新近围垦的滩涂,于是没过几年,棉花就开始成为赵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天竺思想与文化上的成就虽然很高,但赵抗对此不感兴趣,而至于其他方面,天竺就显得乏善可呈,赵国引进的一些大都是从遥远的大食或是更远的西方传来,天竺只是起了二道贩子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重要的技术典籍,比如大食“医中之王”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对中国传统医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至于由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则早就被陆仁无耻地剽窃了,并已在现在的赵国成为了最主要的记数方法,而代数方程也一样是早已得到推广
由于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且现在中国商人采取了主动走出国门的方式,少量的古希腊文化科技成果也从大食(由于教会的打压,很多成果在西欧都已经绝迹,但是西方国家众多,这些成果典籍在拜占庭与埃及等地仍有留存,失传的并不多,损失比满清文字狱要小得多。)传入了赵国,虽然由于数量不足并没能将“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带到中国,但还是先后对赵国和南宋等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比如借助火来防止瘟疫蔓延,这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特斯的重大发现对于降低中国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过令赵抗扼腕的是,它传入得太晚了,要不然那次大地震中怎么会死那么多人?
而张府老管家教授的朴素经济学知识,也对赵抗治理国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比如,他原来是仿效大宋的成例,采取禁止私宰耕牛的方法来增加国内耕牛的数量,可是收效甚微。而现在他却开始以高价收购耕牛,这样一来养牛的人数大大增加,不但解决了耕地的需要,赵国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肉牛养殖业,有力地配合了赵国全民营养条例的推行。采取经济杠杆调节各种产业之后,消极怠工的人数大大减少,生产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虽然看上去显得混乱了不少,但与以前相比却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不过有一点却是现在的赵抗所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商人阶层(含工场主和农场主)的崛起。与南宋的商人只是有钱,却没多少政治地位不同,在赵国这个自由开放的国度,商人阶层崛起不久,就对政治权利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另外,已死数年的陆仁也贡献良多,陆仁由于记忆力不佳的缘故,基本上没搞出一样现代科技成果来,但像绑腿一类的实用小发明一样对赵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说这几十项之中,哪种贡献最大?在赵抗看来,毫无疑问是马路了。对于缺乏马匹的赵国来说,陆路运输只能依靠车辆(牛车、驴车、手推车等等),所以道路状况对其影响很大。而赵国的领土大都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极其丰沛,也即是说,道路在相当多的日子里都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这不但影响了陆路运输的效率,也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而现在呢?赵国所有的道路都按照陆仁临终前的建议,将路中央垫高,有效地防止了雨后积水导致路面淤积,并大量使用煤渣等废料作为筑路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只用了两年之前,赵国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改成了马路,总里程也增加了一倍有余,这令赵国的运输损耗大大降低,还同时腾出不少空闲人手投入到农耕之中。而其他的一些发明或诀窍的运用,也或多或少地派上了用场,所以虽然赵国一百多万青壮被征入军队进行筛选训练,但官府的亏空却逐年减小,今年更是略有赢余。再加上随着地震废墟的彻底清理,赵抗又减少了两千多万贯的损失,目前赵国就算再维持十年的军国体制,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当然,赵抗没那么白痴,真要训练十年,那些青壮都该老了
陆仁的遗泽并非仅仅这些而已,他当初的专业是生物化学,这自然在古代派不上什么用场,可是简单的营养卫生制度却被他在去世前整理了出来。赵抗将其推行数年之后,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说别的,光夜盲症的消失这一点就令赵抗获益极大,这使得赵军的夜战传统有了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可能。而赵国军民的体质都有了明显地增强,这无论是平战,无论是于国于家,都是大大有利的。
尽管如此,赵抗并没有全盘照搬,医术已经堪称当世第一人的他对于营养卫生,也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第四百四十一章 民族政策
经过赵抗的试验和研究,他发现注意营养卫生在短时间内固然有利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但长期这样的话,反而会降低人体的适应能力,甚至会导致身体机能的“退化”。所以赵抗一方面做好普通居民的营养卫生工作,另一方面则在主力部队中增加了适应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定期地让将士们吃生食、忍受污秽的环境、甚至忍受难捱的饥饿,如果承受不住病倒或是忍受不了的话,则将被从主力部队中除名。这项工作才开始没多久,等到完成之后,北伐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
这两年来赵国的变化很大,一方面为了扩军备战,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领地的实际情况,赵抗于半年前开展了赵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完成,但是根据已收集来的资料分析,现在赵国的人口如果连奴隶和外国过来的流动人口也算上的话,恐怕已经突破一千万了,即使只论经济实力,在东方各国之中也仅次于宋金两大巨头。
在这一千万人口中,汉族约六百万人,而说以汉语来进行判定的汉人则超过了八百万,其中获得国民资格的要稍少一些,但至少也有七百五十万人,这个初步的结论很清晰地显示出了赵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作为新兴的多民族国家,不解决好内部的民族矛盾是肯定不行的,除了一直在进行的汉语汉字推广工作以外,赵抗还三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