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红楼攻略 >

第38部分

红楼攻略-第38部分

小说: 红楼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上气的又病了一场,几日之后才算缓过了起来。大皇子侍疾今上寝宫前。婉言要今上还自己一个公道。万贵妃则是日日悉心照料,今上三日之后便挣扎着上了朝。
  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今上斥责六皇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其心可诛”。 这三个词一出来,整个朝堂都轰然了。
  之后,今上便让六皇子面壁思过,没有他的命令不准出皇子府。后又斥责陈也升和焦陆结党营私,各罚一年的俸禄,又让其在江南闭门思过,却没有让他们贬黜或者罢官。
  林如海便知道今上还是对自己起了疑心,毕竟他呈上去的那些证据虽然尽量都是挑选的近况,但是那些并不足以给予重重的一击。只有把六皇子招揽他的事情也隐隐的透露给今上,才会让今上起忌惮之意。
  毕竟他管着大半个江南的银钱,是出不得错的。六皇子招揽自己的原因无外乎是为了钱财,试问一个在京中的皇子要钱又要兵力,除了篡位还能做何他想?即使六皇子只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并不是为了篡位,但是今上多疑,必定会想的多些。
  自己在这个时候呈上折子,时间就已经晚了,但是这并不是今上会怀疑他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四川总督袁钊被刺杀的真相却紧跟着被揭露了出来,今上的多疑,难免会让他琢磨着林如海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
  今上只是罚了陈也升和焦陆的俸禄,并不处置,其中一点就是为了平衡江南的局势。 既然起了疑,便不能让林如海一人在江南坐大,而陈也升和焦陆无疑是牵制林如海的上好人选。
  林如海得到这个消息,只是一笑,神色间也没见到彷徨之意。
  而古铜巷子里的肖府中,依旧是那个外表看上去破旧的小院子里,即使隔着好远都能听到肖霖云的笑声。
  “如今陈也升和焦陆被今上勒令闭门思过,子深你便在此处安心的养伤罢。”肖霖云看了一眼屋子,家具和器皿已经全部重新置换了一遍,如今除了有些陈旧的墙面,这屋子倒也算住的人了。
  消息传到江南之后,肖霖云便要孟氏安排着赵渊住进客房,赵渊当即便拒绝了。虽说那两人被勒令闭门不出,但是却不排除还有风险,现在本该在京城中的他待在江南,凡事都应该以谨慎为主。
  肖霖云便在暗中赞叹了一声,这个少年心性成熟,处事谨慎,说话间也是滴水不漏。这天家教养出来的孩子,自然是和外面不同的。
  “林如海这般做,恐怕是早就怀疑了三皇子也有争位之心。不过光凭着这件事情,我便有八分把握他是愿意站过来的。如今的局势,要是能把他争取过来,却是再好不过了。”
  肖霖云抚了抚下巴上的短须,神色间便带了一丝欣喜。
  他和林如海是同年,两人又在江南处事那么多年,彼此之间自然是有几分了解。林如海满腹才华,光是看他接任巡盐御史短短两年之后,江南的盐政便得到了整顿,就足以证明他能力出众。只是他自诩清流,不肯站队,日后必定是个牺牲品,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林大人如今恐怕也别无选择了,袁钊的事情在这么巧合的时刻被捅出来,依照今上的性子,多少也会对林大人起了猜忌。”赵渊笑了一声,远目看了看窗外已经绿叶浓密的枝木,“不然陈也升和焦陆早就被撤职了。”
  “你不了解今上,这个世界上,他唯一相信的人,恐怕就是他自己了……” 赵渊似乎对今上有颇多微词,只是作为臣子,即使现在他已经站在了三皇子这一边,但是说出对天家不敬的话,他却还是不敢的。
  只是赵渊不同,他还得叫今上一声“皇祖父”。
  “既然是这样,林如海恐怕不久之后便会跟我们联络。”肖霖云便避开了赵渊的话,又绕回了之前的话题。
  赵渊心中一顿,自哂了一下。这安静久了,便总喜欢回想以前的事情。
  “不行,我们要主动去找林如海。只要他进了这一步,我们即使多上前几步又有何妨。”赵渊沉吟了一声,“等到林大人给了确切的答复,我便即刻上京。”
  “这么快。”肖霖云惊讶的看了一眼赵渊,“你的伤还没好,要是上京的话伤口又裂开了怎么办?”
  “今上这段时间必定是盯着林大人,等过十天半个月的,再暗中和他联系。到时候,我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京城里的局势怕是又要变了。”赵渊说完便低下头,屋子里光线偏暗,映衬的他的神色也是晦暗难辨。
  肖霖云外任十几年,也只见过今上数次面,对于今上的性子自然没有赵渊了解的清楚。见赵渊这般说,便也点了点头:“那子深便好好休息吧,这一处我已经吩咐了人不要来打搅,要是有什么事,便唤外间伺候着的丫鬟。”
  赵渊便隔空行了一个礼,肖霖云才推门而出。 三月七日,肖霖云便坐着一辆丝毫不起眼的马车从后门出了府,绕着扬州城转了一圈,才进了一个幽深的巷子,而那辆马车还是绕着扬州城转着圈。
  三个时辰之后,他又从巷子的另外一个出口走了出来,还是进了来时的那辆马车。
  随后,一个穿着灰褐色长袍的男子也从那巷子里走了出来,他身后倒是跟着几个长随,进了一个茶楼坐了一会儿,林府便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接走了。
  又隔了一日,在江南蛰居了半个多月之久的赵渊终于启程回京。虽说是轻车简装,但是肖府还是派出了府中最好的护卫护送。
  江南热闹了一回便也安静了下来。
  肖霖云称病谢客,焦陆和陈也升闭门反思,林如海忙于公务,日日不得闲。江南的大小官员们都想从他们口中套话,想得知今上斥责六皇子和扬州发生的这件事情到底有何关系,却都没找到机会。
  孟氏却还是隔三差五的设宴,扬州城其他夫人也是跟样学样,帖子的名目更是花样繁多。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就连平日里不怎么热衷赴宴的夫人们,以及没有收到帖子的夫人们都纷纷的赶了过来。 而贾敏却称自己春天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管是对孟氏还是其他夫人的邀请,都以身子抱恙为由拒绝了。就连黛玉,都以侍疾为由躲开了那些姑娘们下的请柬。
  贾敏这一病,就从春末病到了炎夏也没见好。本该侍疾的黛玉却依旧如往常那样跟在贾敏学着理家,只是出了侍疾的名由,她早上便不去书房跟着曹先生念书了。
  大兴朝庆丰四十年的这个夏天格外的漫长,林家寒冬时从北方运过来的冰,往年都有剩余的,今年直到用完了,天气也不见有凉爽下来的迹象。
  而朝中的形势,却比这天气还要灼热的逼人。
  春夏交替之际,一连有五名二品以上的官员弹劾忠烈侯长子贪赃枉法,又弹劾其三子在地方上卖官。今上大怒,下令刑部彻查此事,却发现所言非虚。
  第二日,忠烈侯便跪于御书房前,忠烈侯府长子和三子也纷纷撤了职。
  今上又斥责忠烈侯教子无方,令其闭门反思一月。因其还任着兵部尚书一职,便让兵部侍郎常胜暂管兵部诸事。
  夏季过了一半,暑气最重的时候,今上突然在半夜查抄了六皇子府,发现府中暗格里藏着若干巫蛊之物,意指在克死今上和其他三位皇子。
  消息传到宫中,今上震怒,命人把六皇子押至宗人府,择日再审。
  赵皇后在今上寝宫外跪了整整一夜,今上也未传召。
  奇怪的是今上在查抄六皇子府的前一日还觉得胸闷,查抄之后身子变觉得松快了许多,更加对六皇子以巫蛊之物害他一事深信不疑。大皇子和二皇子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六皇子的处境更加窘迫起来。
  六皇子被关进宗人府两日之后,正是子时刚过,宫中便传来了喧嚣声,火把的光彻夜未息。胆大的官员便在暗中探听消息,胆小的干脆已经收拾好了细软准备随时离京。
  这一夜的厮杀终于是出了结果,六皇子犯上作乱,带着禁卫军杀进了宫中。
  只是本该是六皇子这一方的王子腾却临阵倒戈,反将了六皇子一军,生擒了六皇子。
  今上被吓了一遭,旧疾复发,急宣诸葛太医进宫扶脉。

  第59章 大定

    今上病重,不能再上朝处理政事,六皇子一案也是择期再审。
  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几位内阁大臣便联名奏请今上让三位皇子协理朝政。今上考虑了一日,第二天便准了。
  三皇子便名正言顺的走进了大殿。
  按照大兴朝的历来的规矩,皇子只要年满二十岁,便要择府令居,并且上朝议事。
  只是三皇子如今已经近三十了,却从未上朝议政。当年的确是有阁老曾经提过,只是三皇子既无母族依仗,又不得今上圣心,因此也是不了了之。
  只是三皇子却从未拿这件事情做过文章,每日在三皇子府闭门不出,只有每年皇宫中摆宴席的时候,才被众人记起,今上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赵皇后被人软禁在自己寝宫之中,不准她和外面传递消息,忠烈侯还在闭门思过中,其子罢黜的罢黜,贬谪的贬谪,忠烈侯府已经不成气候。
  今上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可以上朝听政,坏的时候也会几日卧床不起。诸葛太医不敢回府,留宿在今上寝宫的偏殿,日夜不敢合眼。
  就这样煎熬着过了半个月,京中的天气越发的燥热起来,整个京城的人心都在浮浮沉沉的躁动中。今上吊着一口气,六皇子已然失势,这最有希望上位的当然就属大皇子了。
  因此六皇子一派的人终日惶惶不安,唯恐成为了新皇手中的试刀石。而大皇子这一派的人,终日便志得意满,仿佛就等着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三皇子还是夹在中间,既不会显得低调,也不会太过显眼。
  今上便在病中默默的观察着,即使他已经老迈,身子已经脆弱到不堪一击,但是这个在位四十年的帝王却有着任何人都没有的小心谨慎。
  万贵妃和季淑妃会轮替着亲自在他身边侍疾,只是两人从来都是被精心伺候着,哪懂得照顾人。十天下来,两人便瘦了一圈。即使是这样,今上也从来不吃万贵妃和季淑妃端的汤药和食物。
  他这一生从未试着去相信一个人。他是少年天子,母妃只是宫中一个低贱的宫女,只因为皇后无子,又看他亲母早死,便抱养了他。即使是这样,也因为他名不正言不顺,便格外被那些阁老们低看一眼。
  最后还是靠着吴家的兵权,他才能坐稳了皇位。
  只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等他坐稳了皇位,便觉得吴家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况且吴家是武将出身,行军打仗多了,说话行事间便不懂得分寸,他便觉得威胁到了他的皇位。
  当年吴皇后产下和佳公主,几日后便血崩而亡。这中间先前的赵贵妃,现在的赵皇后动了手脚,他也知道,只是密而不发罢了。毕竟吴家的兵权太大,他终究是不放心的,吴氏一死,这吴家就失去了宫中的依仗。这样一来,他收回吴家的兵权也容易一些。
  吴皇后逝后,今上却没料到其父主动交了虎符,又让长子辞官,回了西北。后来,其次子又因伤辞掉西北大将军一职,吴家便从此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之内。
  夜里响起来,他也是后悔过的。吴皇后和他是少年夫妻,他迎娶吴氏时正是处境最艰难的时候,患难夫妻自然是多了一分感情。况且,吴氏对他,确实比现今围在他身边的女人们真心。
  只是人都已经走了,再想这些只是徒增自己的愧疚。
  所以他才更加不敢见三皇子和和佳公主,特别是他们二人越来越肖似吴皇后的脸更让他惶恐。后来和佳公主嫁出宫,三皇子择府另居,他才松了一口气。但又感觉生命中什么东西正在逐渐的远离他,正是这份不安全感,才让他越来越多疑。
  今上靠坐在床上,由身边的内侍一口一口的喂着药。那内侍姓任,已经四十多岁了,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跟在了他身边的,自然是信得过的人。
  只是他喝了几口之后,便觉得格外的不对劲起来,往日里的汤药并没有这股芬芳的香甜气息。
  “今日诸葛太医可是换了方子?”今上摆了摆手,示意那内侍拿开药碗,才问道。
  任太监便放下碗,垂首立在一旁,声音虽然刻意压了,但还是带着阉人的尖锐感:“回万岁,诸葛太医并没有换药方子,还是跟昨日里吃的一样。”
  今上脸色顿时就变了:“快,宣诸葛太医进来。”
  任太监抬起眼皮子看了今上一眼,面无表情道:“嗻。”
  没过一会儿,诸葛太医便匆匆的进了寝宫,给今上检查了一番,又把那碗药检查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今上一颗心便落了下来,让诸葛太医去偏殿等候传召。
  入夜之后,今上便噩梦连连,半夜惊醒之后,便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能动弹了,就连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哼唧出细小的声音。
  这是中风之症,今上心中也清楚,便有些绝望了。
  好不容易等到天光亮了一些,进来伺候的人终于发现了他的异常,脸色惨白的叫了一声,才跌跌撞撞的掀了帘子唤人去了。
  诸葛太医衣衫不整的奔到正殿内,扶了脉之后,脸色也不见得好。
  当天便传出今上中了风,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正是早朝期间,听闻这个音讯,早朝便罢了,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几位皇子全部奔到今上寝宫,却被任太监拦在了门外。
  医,任何人都不准进去。违令者,格杀勿论。”
  大皇子和二皇子对视了一眼,便默不作声的站到了一边。任太监看了一眼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的三皇子,便低下了头。
  诸葛大夫试着施了几天的针,却一点好的迹象都没有,满朝文武便统统开始打起了小盘算。
  半个月之后,三个内阁元老便联名上奏今上册立新君。今上想着那一碗多了一丝香气的汤药,又想到如今进了他寝宫的也只有万贵妃和季淑妃,便在陈阁老提议三皇子的时候哼了一声。
  另外两位阁老便交换了一下眼神,新君便这样简单的定下来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自然是有反弹,但是全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