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红楼攻略 >

第30部分

红楼攻略-第30部分

小说: 红楼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眼见着天就要变了,为父做了十几年的清流,如果还是做清流,日后未免就是磨刀石。今上还在朝堂上坐着,如果现在站了队,恐怕还未必能这样残喘下去。”
  黛玉心中便豁然开朗起来。原著中黛玉本来是不愿意抛父进京的,但是林如海却执意要让她投奔了自己的外祖母,却原来是因为现在他处在两难的境地之上。
  要么结党营私被今上立刻处分了,要么无动无衷被日后登基的皇帝收拾。他那么着急着让黛玉进京,恐怕就是想保住林家的最后一点血脉吧。
  黛玉看着眼前这个父亲眉眼间极力抑制的疲惫,心中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皇帝怨恨起来。她不知道原著中林如海到底做了什么选择,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么早就死去,但是多半跟这件事情脱不了关系。
  但是想一想,林如海是在黛玉进京几年之后才去世的,那多半还是选择了忠于今上。只是他忠君,似乎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这样想来,西宁王世子两次下江南,时机都是那么凑巧。”林如海突然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如此说来,这西宁王府和肖家,恐怕也站了队吧。身后还有孟氏,孟氏的几家姻亲……”
  “只是,我并没有得到一点点风声……”林如海紧紧的锁着眉,脸上的表情很有几分费解。

  046 匆匆

    肖家是书香世家,孟家也是名门之后,想想他们的姻亲当中,也只有西宁王府和皇亲能沾上些关系。
  但是西宁王府素日里是低调惯了的,老西宁王是今上的堂弟,从他开始西宁王府便不再管政事,只一心一意的做一个闲散王爷。就是因为这样,今上便对西宁王爷格外信任,还频频的宣他进宫议事,对西宁王世子也是多番宽容。
  除此之外,孟家和肖家的姻亲当中,虽然不乏名门大族,但却也都是低调处事,没有和大皇子以及六皇子沾上关系。至少,根据他手中的密报,并没有身陷这场夺嫡的漩涡当中。
  只是,西宁王世子的那番话,却是怎么听都包含着深意。
  林如海锁着眉,手中握着那块玉敲击着桌面,迟迟不语。
  黛玉见林如海如此,心中早已经漫想开了。
  虽然时政她并没有林如海清楚,但是她却是知道结果的。她只能凭着原著中的结局,去推测现在的事情。元春因为被赵皇后横插一笔,最终还是进了三皇子府,那最后上位的必定就是这个三皇子了。
  黛玉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斗的最凶的是大皇子和六皇子,但是最后却是三皇子继承了大统。但是那三皇子好歹是前皇后的儿子,也算是嫡子,虽然现在名不见经传,说不定日后等大皇子和六皇子两败俱伤了,他却运道正好也不为奇。
  只是她该怎么跟林如海说呢,突然说起这个似乎被打进冷宫里的三皇子,林如海恐怕心中也会狐疑吧。
  “父亲,这件事情。您打算怎么处理?”黛玉想了想,便挑了一个相对不那么突兀的问题。
  林如海的目光一顿,久久的停在了黛玉的身上,只是半天也都没有说出话来。
  黛玉抬头一看,却见林如海只是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发呆,心中就多少就有些难受。处在这样的漩涡当中,林如海多少是有些为难吧。
  今上还真是不厚道,本来兰台寺大夫一职就跟间谍的工作一般,暗地里指不定在江南一带树了多少政敌。林如海为今上卖了十几年的命,就算这次回京述职。不安排他领个闲差,好脱离这场风波暗涌的朝政,至少也应该把他留在京中的。
  但是今上却来了这么一道圣旨,竟是直直的把他往险境里推。林如海如今是在炭火里烤着,结局终归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样的做法。会让多少清流寒心。黛玉咬了咬牙关,暗地里撇了撇嘴。
  “玉儿觉得应该怎样做?”林如海不答反问。
  黛玉怪异的抬头看了林如海一眼,见他眼神中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便坦然的站了起来:“玉儿虽然不是男儿,但是也知道君君臣臣的道理。只是大家小家,在玉儿一个女孩子心中自然是不同的。”
  林如海见黛玉这么说,表情就变得微妙了一些。
  “玉儿自然知道父亲现在所处的位置尴尬。但是事在人为,未必就不能搏出一条生路的。”黛玉走到林如海身边。拉住了他的手。
  她再世为人后,因为心里年龄毕竟有那么大了,虽然尊敬着贾敏和林如海,但是很少跟同龄的小孩子一般跟父母有过多的亲密举动。她主动握住林如海的手,在印象中还是第一次。
  “玉儿的见识毕竟有限,可能跟父亲所想的南辕北辙。但是也要请父亲好好想一想,您现在做的决定,不仅仅关系到自己,还有母亲,还有我和皓玉。”黛玉想到原著中林家最后的结局。想到林黛玉最后的结局,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伤感。
  林如海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看着黛玉。目光却变得深远起来。
  “我只读了半年的书,想的问题绝对不会比父亲想的深。但是我认为,父亲现在在做的事情,不就出于忠君爱国的立场。爱国则是毫无疑问,但是说到忠君,这个君是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黛玉毕竟在红旗下长了那么多年,虽然她很努力让自己向这个时代的人靠拢,但是终究是没能被洗脑的。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今上的身子都快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几个皇子中必定是有人继承大统的。父亲现在忠于今上,那等下一任皇帝继位的时候,也必定是要忠于他的。但是现在伸出手和日后被迫伸出手,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林家几代单传……”说到最后,她也不敢再说下去。
  她这些话说的很是投机取巧,虽然听着还算在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
  林如海便大笑了起来:“玉儿的聪明果然是用来唬人的!”
  黛玉见林如海笑意间并无阴霾,便也松了一口气。她虽然不知道自己这话林如海能听进去几分,但是他却并不排斥自己的这种说法。
  等林如海笑完了,黛玉便看着他,神色间难免就有些惴惴的:“父亲觉得我说的可在理?”
  林如海听完便又要笑,却觑见黛玉眉眼间的那抹焦躁,便生生的压了下来:“确实是事在人为,我膝下有你们这一双儿女,确实也是不敢冒险了。”
  黛玉见林如海这般说,脸上便带出了几分喜意,她多少也能猜到林如海的想法。林如海并不是迂腐之人,原著中贾敏病死,林家又无男丁,只剩下林黛玉这么一个小姑娘。林如海把黛玉托付给了贾家,便认为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便要做清流,全了他忠君之名。
  但是现在,贾敏还在,他膝下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幼子要抚养,做起事情来,自然就前瞻后顾的。
  况且,今上这般做法,让整个林家都陷入险境。林如海心中,多少是有些心寒的吧。
  她本来就有借着这块玉来试探林如海现在的态度的意思,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黛玉也就松懈下来。
  她坐在林如海的下首,握紧了他的手,状似随意的问道:“父亲,前两年,我似乎听说贾家的那个元春表姐被皇后指给了一个皇子做侧妃,到底是哪个皇子?”
  林如海还在想之前的事情,不知道黛玉为什么话题转的那样快,但是也知道那件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安排好的,便回答道:“贾元春是去了三皇子府。”
  只是这个侧妃倒是有些出入了。
  原来当初宫中夜宴的时候贾元春确实是被赵皇后指了侧妃,但是到了三皇子府后,三皇子似乎也没当一回事,至今也没有以侧妃的礼来迎。偏偏这件事情皇帝不管,指婚的赵皇后也不管。
  三皇子一直都这样默默无闻的,贾家人虽然心中也着急,但是也不敢因为一个闲散皇子的侧妃之位就逼急了赵皇后,遂也就息了声。贾元春的身份就变得不尴不尬起来。
  这是这些话,林如海自然不会跟黛玉提起,便也只是简略了答了一句。
  三皇子可是未来的皇帝,虽然不能明白着跟林如海说明,但是黛玉还是要加强他在林如海心中的存在感:“说起这个三皇子来,我倒记得母亲说过,那三皇子是前皇后的嫡子,说起来例来是立长立嫡,可为什么三皇子却像是隐形了一般?”
  林如海见黛玉感兴趣,也不在意黛玉是女孩子,不应该讨论国家大事,就说了起来:“先皇后姓吴,说起来吴氏和今上是少年夫妻,她的娘家吴家当年也是兵权在握。只是到底是势大了。吴皇后过世后,今上就开始逐渐的打压吴家。吴家当时的家主也心灰意懒,便交了权回了西北。”
  说到西北,林如海的眉峰便皱了一下,随即又自哂的摇了摇头,继续道:“三皇子娶的正室,乃是阮家的姑娘,阮家虽然说桃李满天下,但是阮太傅在几年前便辞了官,如今在京中荣养,早已经不问时事。三皇子既无母族势力,又无妻族依仗,声势自然比大皇子和六皇子要弱。”
  “这几年今上多疑,让几个皇子全部择府令居,但还是派人暗中守着他们的。大皇子和六皇子暗地里倒是有些小动作,但是三皇子却是低调的很,除了陪着阮氏回了几次阮府,也没有和其他人往来。”林如海一一分析着,却也深思了起来。
  黛玉却有些暗自惊心了。
  林如海是巡盐御史,许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呈折子给今上,他是今上在江南的心腹,知道的也都是第一手的消息。他说这个三皇子为人低调,则必然是没被人抓到什么把柄。
  但是最后帝位确实是落在了三皇子手中,他到底是太走运还是隐藏太深?
  只是这些话她也不敢跟林如海说,便又陪着林如海说了些话,又被林如海交代了几句那青玉的事情先不要声张,便离开了。
  她和林如海的这番谈话似乎就真的只是随便聊聊而已,至少在黛玉看来,时隔一年,林如海似乎并没有做出多大的改变。
  林家的日子还是这么过了下去。虽然曹先生不大管她,但是黛玉也雷打不动的和皓玉一起去家学。下午便分出一个时辰让黄绣娘教习针线,其余时间倒是跟在贾敏身边要多一些。
  在这一年中跟在贾敏身边,倒是了解的比平日更加多了起来。除了陪着贾敏偶尔出去赴宴,偶尔出去上香,她便还是生活在这一方园子中。日子过的虽然无聊,但是也足够充实。
  这样一晃荡,庆丰三十九年便已经过了一半了。

  047 不安

    庆丰三十九年是时局最动荡的一年,就连黛玉这样一个闺阁女子都能隐隐的从他人口中听出一些事端出来。
  从发现肖家有问题了之后,黛玉和贾敏赴肖家的宴席的次数倒是比之前多了起来,当然也会下意识的观察孟氏的言行举动。
  比起黛玉,和那些夫人们直接打交道的贾敏就更加留心了。孟氏之前还套过她几次话,第一次是在林如海刚擢升为巡盐御史的时候。那次贾敏也没有多注意到孟氏当时的刻意,就抱怨她本来都收拾好了一应物品准备进京的,却没想到圣旨却闷声不响的下来了。
  之后也没说什么有用的信息,这赴大大小小的宴会的一年中,心中有底的贾敏便更孟氏打起了太极。
  相比于那些圆滑惯了的夫人们,黛玉打交道的那些小姑娘就直白的多了。平日里家中往来的人多了起来,或者父母有一段时间一直把她们拘束在家中不让出门,抑或是有什么时候脸色很不好看,很喜欢发火之类的。
  小姑娘们虽然是在内宅中长大,但是最大的也不过十岁,还是前两年才跟在母亲身边开始管家,并不清楚内宅中的事情和外宅是息息相关的。即使黛玉没有刻意打探,她们还是会聊着聊着就说漏了嘴。
  自从和林如海在书房谈过一次之后,即使是黛玉和皓玉在的时候,林如海也会和贾敏谈起朝堂上的事情。黛玉虽然也没有特别留心,但是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了。
  从庆丰三十八年秋,到庆丰三十九年秋,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三件惊动朝堂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庆丰三十八年秋冬交接之际。四川总督袁钊在自己的府邸里被人暗杀,凶手至今未缉拿归案。今上大怒,派人彻查此事,只是也没有查到任何蛛丝马迹。朝堂上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在言语中有任何弹劾大皇子及二皇子的行为。
  众所周知,袁钊是建宁侯的第三子,乃是赵皇后的表兄,六皇子的表舅父。而如今,二皇子和大皇子走在了一起,季淑妃自然是和万贵妃连成一气的。普天之下。要与六皇子作对,并且敢和六皇子作对的,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以及其身后的势力。
  像袁钊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使,绝对是六皇子争夺帝位的助力,但是却在不知不觉间被大皇子灭了口。不但是朝中大臣们。就连今上心中都有几分心慌。但是他派探子盯紧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府,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出没。
  即使是这样,今上也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起了忌惮之意。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庆丰三十九年春。正是因为今上忌惮之下才做的。今上训斥原京营节度使季徕玩忽职守,罢了他的官位,又擢升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掌握着京城一带的军队。
  季徕是川宁侯的大儿子。也是宫中季淑妃的胞兄。而金陵城里来的所谓的四大家族就和六皇子府走的比较近,今上来了这么一招明摆着是防着大皇子和二皇子篡位逼宫。
  第三件事情却是发生在不久前。今上早朝时突然吐了一口血,然后晕厥了过去。这比其他两件事情显得更加的触目惊心。
  虽然前两年满朝文武就都猜测到今上身子恐怕是不行了,但是毕竟经过诸葛太医施针之后,也逐渐的康健起来。朝中决心做清流的有之,做墙头草先观望一时半会儿的有之,多半都是看在今上逐渐康健起来的份上。
  但是这一口血却是实实在在的吐在他们跟前。虽然今上又传唤诸葛太医进宫施针,日后也是一样的上朝,气色看着也不错,但是满朝文武却是再也不敢自欺了。
  这样一来,朝堂上的局面就微妙了起来。六皇子趁机拉拢人为自己所用。就连被今上盯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