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星际执政官-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巡、3级驱层层列列地排成一个大的锥形状阵型。
这只巨大的锥式阵列一边缓缓加速,一边完成了编组。在他们冲到“玄武”军团后列时,速度终于加到了最大。
雪莉终于完成了她的任务,她接通了罗兰的通讯后,报告说:“盖亚伯爵,现在‘玄武’军团听从您的指挥。”
现在称呼罗兰为“军团长”已经不合适了,她此刻正指挥着一个超军团的作战单位,称呼总司令官也不合适,因为总司令官还是狄安,所以雪莉就搬出了爵位来称呼她。
罗兰看着她最好的女性朋友。笑着说:“好了雪莉,你现在可以休息了。让你的旗舰舰长直接听命于我吧。”
雪莉也笑了笑,“好的,我这就下命令。”
指挥整个超军团单位对罗兰来说,并不算麻烦,她娴熟地把“玄武”军团拆分开来,按照舰级的不同融入到整个锥式阵列里,这时候马上就要跟帝国军短兵相接了。
两个庞大的阵列。一方是一鼓作气,而另一方却已经是再而衰、三而竭;一方作战经验丰富,绝大多数地军官都屡次参加过百万上以上规模的大型战役,而另一方却是首次在这里参战。而且
多防空巡洋舰的军官是才刚刚从地方驻军中抽调出来指挥层次分明,所有战舰的舰长都明白要保持什么样的阵型前进,另一方却因为刚才的阻击显得无所适从,队型已经被“玄武”军团由纺锤型压缩成头大尾小地型。
联军由私人旗舰组成的锋芒如此犀利,在冲进帝国军的阵列之后,如同热刀子划开黄油一样,轻而易举地就在帝国军的大头脑袋阵型上凿开了一个窟窿,后面尾随地战列舰、准战列舰、战巡只是把这个已经凿开的窟窿扩大而已。在联军的巨大的锥形阵型还未完全刺入到帝国军的大头脑袋阵型里的时候,帝国军本来严整的阵型突然裂开数瓣,并最终如同风中的散沙一样。向帝国军8星球所在的方向吹了过去。
帝国军再次崩溃了。
这时早潜伏在一侧的“青龙”军团和“朱雀”军团地那些舰载机,立刻就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帝国军的军官们,不顾阵型地慌乱逃跑,只会死得更快。
史壮看到帝国军兵败如山倒,他也知道,这次就算用那些“三罚一赏”的伎俩也毫无用处了。他感叹着说:“双方的兵员和装备的差距太大了,再没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地。”
史壮的表现卫伦一直看在眼里,虽然最后帝国军仍然难免被击溃的命运,但当他见识到了史壮的指挥才能后,他认为就算帝国军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也是值得地。
事实上。帝国军最后的拼死一击,对整个帝国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帝国军虽然给联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帝国军同时也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就算依托8行星的防卫要塞,那些单薄的兵力都无法抵挡联军地攻击。这次大战的影响还不至于此。在联军的压迫式打法之下,帝国军一直无法完全恢复到700士兵的鼎盛规模,最终被联军赶出了“绞肉机”星系。
在第2区的战事也结束后,帝国军暂时处于了守势,并主动退出了第1战区,两方虽然都在厉兵秣马,但因为互相之间的偷袭都没能成功,一直无法成功地在对方的星系里建立起可以通过的星门,所以也无法开僻出新的战场,双方的形势一下子僵持了下来。
这种僵持当然是为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做着准备。
在帝国军方面,卫伦凭借欧比仕对他的信任,把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倒霉的康曼丁上校的头上,在“绞肉机”星系中虽败犹荣的史壮得以被任命为前线总司令官,而卫伦则以“监军”的身份留守在这边前线,他对这个身份可是非常满意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史壮立下功劳的话,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分上一份,但若史壮战败的话,他又可以一推二五六地把责任推个干净,是个只讨好不吃力的好差使。
在联军方面,因为“绞肉机”星系的辉煌胜利,北斗执政联盟、南十字公约组织、泛银河邦联议会等三个联盟国家都有意加强对联军的参与力度,都有意向再各组建一个精锐的军团,同时一直被动防守的索兰尼亚共和国的总统塔兰也对组建一支机动性力量大为意动,所以联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扩军潮。
在这股潮流中,原先的英仙羽林军被编为“第一集团军群”,简称“第一集群”,原先由苏姗所组建的联军被编为“第二集群”,分别由“北盟”、“南约”、“泛银联”和“索兰尼亚”各组建一个50人军团所组成的军团群被编为“鉴于在英仙王国的军官们的强势,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取得“第三集群”的主导权,这个集群从上至下的军官全部由这四个国家的军官担任,英仙王国只负责技术支持。
不过,“第三集群”在组建之初,仍被牢牢地打上了英仙王国的烙印,编制、装备、组织结构全部照搬英仙王国的不说,里面那些经验丰富的骨干军官还都是从“第二集群”中抽调出来的,那些原本作为非嫡系关系的军官,心里自然跟“因为连番的恶战,“第一集群”和“第二集群”的许多军官,尤其是低级军官都升了级,罗兰更是因为指挥着一个超军团单位取得了歼敌百万的战绩,终于从数月前就升到的6级上校的永久军衔,提升为将。所以这两个集团军群因为军官等级的提升,而提升士兵人数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在这次扩兵潮中,第一集群由刚组建时的160人,扩至200人,每个军团都40万人扩充至50万人。
因为第二集群在刚组建的时候,三个联盟国家的军官都由那些不受主要领导人待见的低级军官充任,以至于很多舰队的主官都仅是上校(临时军衔,实际4少校)军衔,在英仙王国中,已经不太常见的尉官却作为主要军官大量充斥着整支队伍。在经过“绞肉机”星系的磨砺之后,那些舰队主官们都已经像第一集群一样,渐渐普及了准将(实为级中校)军衔了,更有许多尉官连升两级、甚至三级的。因为在军官每次升级之后,所统帅的士兵总数至少都要翻上一倍,所以苏姗在让所有的军官都保持满员状态之后,惊讶地发现这个集群的规模竟然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令人乍舌的360人——这还是部分军官被调任到“苏姗当然不会做出把自己培养的军官再退回到各个联盟国家的事情,在保持属下的“英仙”军团、“北斗”军团、“南十字”军团、“银河”军团等在50万人规模的基础上,她打着增强交流的个军团多出来的部队混合搅匀了,编成了四个“教导”军团,分称为“教导第一军团”至“教导第四军团”,并在她的刻意为之之下,四个教导军团汲取的全部是整个第二集群中最为优秀的军官,使得整个集群的军官都以进入教导军团为荣。
许多类似的举措使得苏姗牢牢把持了这个庞大集群的主导权,使得那些原本爹不亲娘不爱的非嫡系军官们,渐渐有了归属感,使他们只知道有集群、有军团,却不知道有祖国。如果苏姗愿意的话,一支半独立的割据势力很快就能建立起来,而且这个集群所拥有的军力几乎是其他两个集群的总和,其战力对上200的羽林军虽然尚力所不逮,但对付起三四个像“第三集群”那样刚组建的单位,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第142节 无奈,回归“新伦敦”星系
领军队,靠的就是军团和集群长官的精气神。以前霍克准将虽然被“北盟”首席执政官辛格看重,最终担任了第三集群的总司令官,但他明显缺乏这些东西,所以虽然这个集群所配属的兵员、所使用的装备,至少跟第二集群差不太多,但他们的战力却跟霍克准将虽然在“绞肉机”星系的大战中担任着领导职务,但许多下层军官,尤其是那些跟随他被各自祖国指派进第三集群的那些隶属于前联军的资深军官们,都认为他只是苏姗身边的应声虫而已,唯一一次指挥一线作战,还被帝国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冲了个七零八落。总体来说,他还是缺乏足够的威望的。
苏姗在刚组建联军的时候,也同样缺乏足够的威望,但霍克准将却缺乏苏姗的手腕。手腕虽然不是必备的,如果有罗兰的亲和力,能跟部下“打”成一片的话,他也不至于逐渐失去在第三集群的主导权,很可惜,亲和力方面他同样缺乏。
他除了赢得了上层的好感之外,对于这个集群实在缺乏足够的控制力。
“索兰尼亚”军团虽然隶属于这个集群,但这些参加过无数极为惨烈的防御作战的骄兵悍将们,向来只听从塔兰的命令,他们军团内部倒是不缺乏向心力,但也仅限于军团内部而已;“银河II”军团和“南十字II”军团的军官们因为在联军组建之前,跟“北盟”是处于敌对状态的,在属下那些资深军官们的挑唆下,能保持表面上的和气就已经够好了;“北斗II”军团本来应该成为他的嫡系的,但被任命为军团长的恰巧也是从第二集群调过来的资深军官,他当然对霍克准将狗拿耗子地干涉军团内部事务、妄图屋上叠屋成为太上皇的作为非常不满,曾强烈要求霍克准将在他地职责范围内行使对整个集群的管理权,而不单单是管理一个“小”军团内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霍克准将虽然身为第三集群总司令官,理论上。是比身为军团长的罗兰、雪莉、苏菲等人还要高上一级的高级军官,却突然发现,他竟然只是一个命令出不了总司令部的光杆司令而已。
如果第三集群中,每个军团的战力是1的话,现在四个1相加,已经远远小
更可悲地是,这种情况他还不能对上层进行反应,否则他这个不合格的集群指挥官马上就会被撤换掉。“南盟”和“泛银联”不可能帮他第二次,曾努力争取这个职位的塔兰虽然暂时败于三个联盟国家的攻守同盟,但他对这个职位却一直都有所企图地。
不过,现在的联军方面的大潮只是扩军而已。对各军事单位的管理上还是以求稳为主,如果不出大的纰漏的话,霍克准将的职位应该能一直担任下去的。
无所事事的霍克准将,越发地开始怀念起了以前在联军总参谋部的时光了,当时他只负责汇总了总参谋部地意见,然后向苏姗提出建议而已,至于采纳与否,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他同样也不用为这么芜杂的管理事务烦心。
他想到这里,突然有了主意。是不是应该向苏姗请教一下呢?也许她会有好的办法也说不定。
霍克准将的烦心事当然与狄安无关了,事实上,所有游戏内的事情都要与狄安暂时告别了,因为他的短暂假期已经结束,他又要登上战舰准备作战了。
在虚拟世界里,他是一个统帅百万军官地国王,但在现实世界里。他却仅是一个小兵而已,世界还真奇妙呢。
或许说小兵不太合适,他的实际职务是官不官、兵不兵的士官,军衔为上士。他的顶头上司普雷厄舰长承诺给他的少尉军衔并未兑现,只是把军衔由中士提升为上士而已。这样地奖励甚至还不如洛滨呢,他因为在修理轮机的抢眼表现,直接越过上士一级,被提升为轮机兵军士长——不过,由参谋中士升级为轮机兵军士长,怎么听都有点儿诡异。
普雷厄舰长对于自己的失信。是这样解释的,“你看啊,上士,我可是一位太空战英雄,追随我的军官的生存几率和立功几率可是非常高地,所以有许多军官都想成为我的手下,其中就包括许多有背景的军官。你没看到吗,以前在‘战斧’号上的其他军官都已经以各种理由调出了我们新舰的指挥体系,这就是为那些有背景的军官们腾位置的。就是因为职位紧张,才无法提升你的,你可要理解我,其实就算提升你为上士,我也是花费了极大的工夫,因为在官方记录上,你可是寸功未立的,还是我在报告上多加了一句你给了我适当的帮助,才让你的升职顺理成章。”
理解个毛!狄安在心里骂道。
如果现在的狄安还是年初刚进入《星际执政官》的虚拟世界时的毛头小子,这时候一拳都打过去了,不过,在这将近一年中,他从各种方面,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他的气质涵养无形中就起了极其鲜明的变化,至少以前满嘴的脏字,已经在苏菲的反得叮嘱之下,很难再见到踪迹了。
狄安首先对那些调出新舰指挥体系的军官们不值,“以前‘战斧’号的军官们,至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比那些少爷军官可靠吧。难道你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那些关系更重要?”对于普雷厄舰长自称费了极大工夫为他升职这件事,他语带讽刺地说:“其实你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只要你寻个岔子,也把我赶出新舰就行了。你免得看着我碍眼,我也就用不着再回想起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了。”
近期频频暴光的普雷厄舰长也是脾气见涨,他认为假装低声下气地对狄安道个歉,狄安自然应该感恩戴德地接受了,那件事也就揭过去算了,没想到狄安竟然是这样阴阳怪气的态度。他恶狠狠地瞪了狄安一眼,“怎么了?乘坐这艘战舰还委屈你了?!如果不是看在你还有些本领,我就继续把你丢在那艘铁棺材一样的‘战斧’号里了,你可不要不识抬举了。”
普雷厄舰长的话让狄安的火气一下子腾地冒出三丈来,说到低。他还只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毛头小子。他针锋相对地说:“不识抬举怎么样?你报告宪兵抓我啊!还有什么比碰到你这样的上司更倒霉的事情,让宪兵把我关到战争结束刚好,免得跟着你之后,也像上次那样说不定就把命稀里糊涂地丢掉了。”
普雷厄舰长大概觉得跟一个小兵这样吵太有失身份了,戴上大檐帽离开了这个只有他们两个人地舱室,嘴里还碎碎念着,“
门儿都没有。到我们坐上一条船的时候,我就不怕点儿本事藏着掖着了。”是啊。乘一条船就得同舟共济,否则可不只一个人会完蛋。
狄安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打开了一个电子文档,然后敲出了一行字:关于兴建大功率全波段干扰器及相关电子战战舰的建议。他一边输入着字符。一边说着,“凭着这份建议书,应该能把我转调到舰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