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重炮,还为时尚早,不是说造就能造的。重炮牵涉着多方面的工业能力,同样是150mm的重榴弹炮,膛压、底火、高倍径上的区别造成性能完全两样。二战时德国的150mm榴弹炮威力甚至超过了许多203毫米乃至更高口径的榴弹炮。假以时日,李秉衡有信心将这样的大炮在自己的工业基地里研发出来。
不知不觉离开南洋已经四个多月,不知道那边进度怎么样。想到这些,就有些归心似箭起来。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十二节 初具规模
这几天是复兴炼油厂投产的日子,张振勋每天早早的来到了一半是工地一半是厂区。
炼油厂的设备都是在美国直接购买了整个工厂连人带设备一起装船运过来的,在同船过来的大部分的工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大力帮助下,设备安装异常的顺利。
首席工程师吉姆amp;#8226;道格既对这种施工与安装调试同时进行的建厂模式赞叹不已,也对张振勋给他调派的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智慧震惊不已。本来预计十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眼下才四个多月就基本完工。虽然建筑成本提高了,但抢出来的时间却是无法估算价值的。而许多巨大的蒸馏塔与储罐等都是中国工人用土法树起,这是用科学与机械的头脑去思考的吉姆无法想象的。
建筑工地的那个巨大的塔吊每每吸引着许多人的眼球,虽然前两年美国也开始使用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但这种上回转式组合塔吊表现出的强大起重能力让人佩服不已。
据说这种塔吊是由公司的老板之一亲自设计的,而他的名字吉姆也已经在美国的报纸上见过,酚醛塑料的专利拥有者。
美国报纸上甚至为其引发争论,“对于一向没有化学天分的中国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大脑变异者而已,并不能代表那个国家的所有人”,《华盛顿晚报》如是说。而纽约先驱报更夸张的报道“这个一时得到上帝眷顾的中国人也许几天之后就会将他的专利以数十美元的价格转让,因为他将会无奈的发现,实验室中的狗屎运并不能带到工厂生产上,提纯与生产并不是一回事情。就好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当然这也是所有华人的通病,理论上头头是道,最终还是将会在现实面前碰壁。”
当然也有一些报纸充分肯定了这项发明的成就,“酚醛塑料的出现将会帮助电力行业实现较大的飞跃,而且这种新型树脂将会作为一种新材料在其他行业得到运用。”
不管怎样,一个中国人能够取得这样瞩目的成就已经极为不易。加上这里运用的许多的新技术,如电焊机等据说也是老板发明的,吉姆对这位神秘的老板充满了期待。
除了炼油厂,张振勋最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南洋烟草公司的新厂区。烟草种植基本上情况良好,而李秉衡给出的十余种合成香精的调配与数十种添加剂的研制都基本完成。随着机床厂对卷烟设备的不断改进,最近试制的卷烟也越来越接近原定的要求。
已经工艺成熟的两种烤烟型卷烟准备等机床厂扩建后大量生产,这两种烟在内部小范围试抽后反响很好。简玉阶把这两种烟命名为“中华”与“汉生”,大打爱国牌,只等着打进国内市场与英美烟草公司一争高下。
机床厂下属的卷烟设备车间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刚生产出来的设备马上就会被拉出去安装。而卷烟厂的厂房也是一间接一间的盖,也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设备。首批安装的设备正在调试中,半个月之后就能开始出烟。附近数十里的几个大型的垦殖园中种植的优质烟草也在迅速扩张着它的队伍。
张振勋与简氏兄弟常常在附近观察烟草的种植情况,卷烟厂是最近仅有的几个有所出产的工厂。之前的大动作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如果再没有成果出来,家族内的压力也是日渐加大。
机床厂每天都是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产,糖厂、橡胶厂、采矿场、火柴厂等设备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之前李秉衡带出来的两百多个徒弟被分散到了十几个车间里,另有上百位黄仲涵从欧洲招募回来的机械工程师,每天都带着当地的华侨子弟开发新机器。机床厂一直遵照李秉衡囤积人才的吩咐,不断培养文化较高的华侨子弟加入进来。
目前机床厂受到了许多的限制,如高速钢刀具、一些重要部件、合金钢材料等等,这些只有等李秉衡回来才能改善。钢铁厂的设备也是跟炼油厂一样从美国一锅端,连人带设备。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出钢,后续的设备还在从美国运回来,钢铁厂旁边十数个冶金车间已经建成,就等着李秉衡发挥他的老本行。
造船厂与机车厂已经按照李秉衡提出的新工艺与新技术进行试生产,等钢铁厂与冶金厂投产,机床厂扩建,到时候这两处也将是利润主要出产处。
喻培伦与林觉民等人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连饭都顾不上吃。林觉民负责的机床厂还好,生产与研发的主要都是小型机械,又有不少外国工程师坐镇,轻松许多。
喻培伦则要忙着兵工厂造枪,又要在子弹车间跟着请来的工程师学习工艺,又要负责招聘华人员工,还要按照李秉衡留下的训练方法训练愿意参加革命的人员。一人要作几人用,头疼之余对李秉衡这个甩手掌柜也是大为不满。
而李秉衡这几天也是忙得分不清天南海北,在天津各个洋行寻找合适的大炮,还要招募外国退役的炮兵军官。
这个时代的炮兵理论是随着科技水平与工业实力变化而变化的。不管是目前法国的四炮制还是德国的六炮制,不管速射炮与重榴弹炮,都是两国炮兵理论家们根据自己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李秉衡并不熟悉,虽然他本人很中意德国的重榴弹炮,但是考虑中国目前的交通与工业水平,法国的75小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令他郁闷的是,天津许多洋行并没有许多现货,而有存货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落后的老式炮。除了一些日本武器行有大量日本制造的各种野战炮与迫击炮,但他又不愿意把自己辛苦印出来的钱花在小日本身上。只好有多少要多少,走了几家洋行,买了四门75小姐,十二门60迫击炮,九门82迫击炮与两门克虏伯105轻榴弹炮,炮弹若干。
难的是炮兵军官的招募一直没有眉目,转了几天没有什么好的渠道,徐锡麟等人也是一筹莫展。
“先生要招募炮兵军官其实很容易,只要找各国使馆的武官,在中国的前军官一般在武官那都有备案。”这时一家德国洋行推荐的前德国炮兵上尉道森amp;#8226;施米伦出了个主意。
道森是各个洋行推荐的前炮兵军官中唯一没有水分的优等品,是李秉衡这次招募到的两个比较满意的军官中的一个。另一个汉斯amp;#8226;巴姆勒是前德国步兵上校,担任过巴伐利亚第三步兵师的团长,因患糖尿病才提前退役来中国疗养。这可是个让李秉衡觉得挖到了宝的人,在李秉衡再三保证可以治好他的病后才上了他的贼船。
虽然不认识德国驻华武官,但是著名记者莫里循是个交友广泛之人,认识许多在华列强政治人物。而他的小老乡端纳就在天津采集新闻,昨天李秉衡还与他在租界的暂居处见了一面。
端纳在香港时就与冯自由等同盟会同志有往来,是个同情革命的热心人。在李秉衡上门求助后,立刻就答应陪同赴京找莫里循帮忙。
事情终于有点眉目,不禁松了口气。
如果晚上七八点传不了的话,只能在十二点半传了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十三节 抢马
李秉衡等没有坐天津到北京的火车,而是准备照着地图买了马一路骑着过去,顺便熟悉地形,为将来做准备。
而端纳也当成郊游一般卖弄着他的骑术,不时冒出几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来。初见他时看他高大英俊,说话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以为是个花花公子。但接触下来却发现他为人甚是正派,善良直率又嫉恶如仇,实在是个好相处的人。
一路走走停停到北京东郊外的小县城通州时,已是中午,于是找了酒水铺准备吃过午饭再上路。而端纳则带着道森与汉斯去城里的教堂去吃西餐。
这时众人在酒水铺中等着开饭,只听得外面嚷嚷,过得片刻竟闹到店里来。
一队兵丁直闯了进来,店里伙计从外面一直跟着苦苦哀求其中一领头之人。只见那人早店里扫了一周,直着嗓门喊道:“外面有两匹马军爷我看的顺眼,想征用了去关外剿匪,哪位是马主,报个价来,别误了我等剿匪大事。”
原来是李秉衡等在天津买的几匹好马被这群兵痞看上,准备强买。
李秉衡站起笑道:“我就是马主人,这马也没什么价不价的,我也是看的顺眼,不舍得卖。”
进来的兵里有个站起嚷道:“去他娘的,我们老总给你面子,扯东扯西的,了不起么?信不信大爷我一枪毙了你让你上阎王爷那报道去。”旁边众人哄堂大笑起来,有几个也是在那说着风凉话。
徐锡麟大怒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陈伯平连忙将他按住。
“哟,爷几个,看呐,居然有不开眼的在咱们的地盘上耍起横来。怎么着,让他们见识见识厉害?”这帮人都是在本地横行霸道惯的,不把李秉衡等人当回事,有几个站起身来跃跃欲试。
说话的那人骂骂咧咧的上来要拉李秉衡的衣服,陈伯平赶紧上前阻拦,被那兵痞一把推倒。李秉衡忍耐不住,一把扭住摁翻在地上。
“了不得了,弟兄们并肩子上。”
李秉衡脚不停顿,上前左右开弓,拳打脚踢,几个呼吸之间已经打倒几个。众人也没看清他的动作,只见他干净利落的放倒了七、八个。徐锡麟等人想上前助阵,还没沾着人,战斗已经结束。
毅军几人大骇,知道遇上了硬点子,被他声势所迫,不敢再上前。
后进来的一队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纠纷,看到自己人被打,发一声喊扑了上来,领头的怎么喊都喊不住。
李秉衡转头朝徐锡麟等人说道:“你们在后面看着。”迎着众人上去使出太极捶法将当先几人扫到一边,等形成战圈,又使谭腿中以少敌多的一套荡腿,左右借力扫倒几个。中间夹着几手特种兵部队常见的伏虎拳,当者披靡,于人群中劈波斩浪,一路打到铺外,才一壶茶的功夫,来的毅军兵丁二十余人全倒在地上哭爹叫娘,剩下的几个没出手的,也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有懂功夫的却知道李秉衡并没有下重手。
徐锡麟等人第一次见他使出拳脚功夫,心底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却知道他不让众人上去助手并不是为了卖弄功夫,自己等人也加入进去的话只会使事情复杂化。
这时刚才后进来的一队兵中没有动手的两人上来朝李秉衡拱手道:“这位壮士,不知何故如此。难道你不知道袭击兵丁是要吃官司的嘛?”
两人一老一少,老的那个看样子是文案,笑着将方才的事情讲了听了。
文案模样的人点头说道:“这些人在本地惯了的,还望莫怪。当兵吃粮的也都是老百姓出身,都是一家兄弟,何苦冲突至此。老夫何毓淮,乃是毅军文案,不知小兄弟贵姓?”
李秉衡见他如此,知道是想找台阶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笑着说道:“久仰老先生大名,免贵姓李,今天是我莽撞了,这里是兄弟我一点心意,请大家买酒喝,就当交个朋友,不打不相识嘛。”说着,将怀中几张银票约有三四百两递到何毓淮手中。又将地上的兵丁扶起几个。
众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早已不敢再找他麻烦,见他如此识趣,有脸皮厚的已经说道:“客气客气了,不打不相识嘛,都是自家兄弟,呵呵,呵呵。”
李秉衡见事情就此了结,也是出乎意外,对何毓淮也是大为感激,连忙请他坐下喝几杯酒。让酒水铺老板收拾场地,重新整几桌酒菜给一众毅军兵丁压惊。
跟着何毓淮的那个年轻兵丁一直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李秉衡,坐这喝酒时不停的问他功夫一事。
李秉衡有问必答,见他斯文有礼,谈吐也有见识,又略讲了些军事知识。
何毓淮在一旁不停赞许道:“我虽是秀才出身,念的圣贤书。但在军伍中沉浮十数年,也略通些军事。以我看来,李小兄弟的确是有真才实学。听你说是美国那个什么大学出来的,如今朝廷兴办实业,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顿了顿,怕李秉衡误会,又说道:“今天这些兄弟也是为了买匹马,给这孩子到关外用,盼他有了好马可以有点出息。”说着朝身边的年轻兵丁指了下。又说道:“也是他们莽撞,见你们的马雄壮,一时蒙了心,还忘别跟他们计较。”
旁边几桌的毅军兵丁们默默地听着,都低头不语。
“是啊,这当兵的都是穷苦百姓。这上头那些人哪里知道旧军的苦,我们直隶提督马大帅为兄弟们着想,硬顶着不让裁汰我们毅军、武卫军,还屡次上奏要办随军学堂,让想上进的弟兄有个出头之日,就连这个他们也不准。哎,难呐。我们大字不识,就是个混兵饭的命。就是我们这小兄弟,盼着他给大家长长脸子,要不然今天也不会厚颜冒犯了众位。”一位毅军队官叹着气说道。
李秉衡心中也同情这些旧军,但这也是他们的命运。一个王朝,一个民族尚且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更何况这个国家内的这些穷苦百姓。站起身抱拳说道:“众位兄弟,方才多有得罪。小弟给你们赔礼了,来,喝酒。”拿起酒杯向众人敬酒,又让酒水铺伙计添些酒菜。转头朝何毓淮问道:“为何这小兄弟要买马去关外?”
众人平日无赖惯的,此刻有酒有肉,见他又来敬酒赔罪,早把刚才的不快忘到了九霄云外。一时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
何毓淮趁着高兴,也多喝了两杯,见李秉衡行止见识不凡,像是世家子弟,又没有那股世俗之气,料定是有大出息的,不由动起心思来。
身旁的徐永昌对他也是崇拜佩服,不时讨教军旅之事。他也不自恃身份敷衍,而是认真诚恳地讲解,两人聊得甚是投机。聊着李秉衡转头朝何毓淮问道:“为何这小兄弟要买马去关外?”
何毓淮缓缓说道:“永昌是个苦命的孩子,尚在襁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