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42部分

大漠烽烟-第42部分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最好不过了。

王罕及其子桑昆向西逃跑。一到乃蛮境内,王罕就被一位名叫火力速八赤的乃蛮部将领杀死,他根本就认不出来衣这衫褴褛、灰头土脸,如丧家之犬般的老头便是赫赫有名的王罕。

桑昆则是带着儿子都史越过了戈壁,暂时在额济纳河附近的西夏边境上以剽掠为生,也许后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是在库车的回鹘人中被杀,默默无闻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对克烈亦惕的胜利,是铁木真自逐鹿草原以来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在他一生取得的各个重大胜利中,这一次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正是因为这次胜利,最终确立了他在草原牧民中的霸权,从而跻身于历代统制北亚草原的诸位伟大君主的行列之中。

以此次的胜利作为起点,在此后更为长久的岁月中,他还将凭借着其自身的卓越才智与非凡的品格,向着超越那些前辈豪杰们的更为辉煌的顶点而稳步迈进。

克烈人投降了成吉思汗之后,铁木真仍很是谨慎地把克烈人重新分配到蒙古各氏族之中,目的在于分化瓦解他们。不过一下子部落里多了二十几万人口,占蒙古部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二强。蒙古部一口吃成了大胖子,需要好好消化这么强的势力,这可不是一朝一夕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铁木真从克烈部所得的战利品中,分出了一半赏赐给有功之臣,为了收卖人心,他则将另一半还给了克烈部的各族首领们。依照参股配额的方案来计算,除了给各族首领们留下了必要的仆从、军队之外,又从克烈部分出了十五万的自由民来,自然通通安排到了黑龙江流域去开垦农田了。

蒙古高原水草最为丰盛的三大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引北海之水的三河源、准葛尔丹盆地(南乃蛮),铁木真现在已取其二。而将所有的牧群收归统一管理,从某一方面来讲是切断了各部族对赖以生存牲畜的自由控制权,将大半的平民、俘虏提为自由民,消除了因血缘、部族而带来的高低贵贱身份之别,从财、民两方面断绝了其它各部族的独立根基,不久之后,草原上将形成一个统一的蒙古族。

怪不得继元朝之后,草原上除了蒙古族外,再也没有一个称得上强势的民族出现。铁木真不想在没有融合克烈部之前,不打算与乃蛮人轻意开战。留下了博尔术领五万铁骑布防杭爱山西面的乃蛮人后,铁木真则带着克烈部各族首领返回了温都尔汗安顿。

作为蒙古部现在行政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郭进亦是需要滞留在这一段时间,负责组织三河源牧区的集团化经营。近一百万的牲畜,需要两万左右的工作人员,按部门分配人员,选择各级负责人,不动声色的从铁谷抽调人手,花费了郭进两个多月的时间。

在1200年立夏后,郭进才返回了温都尔汗。现在在这里集中了蒙古中部、东部各个部族的首领贵族,这一招类似于李世民迁天下富户入长安,以控制天下大半财富流通的意图。

而铁木真则是将各部的所有权势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当然只是在大面上控制而已,部族首领们还是有一定的实力)这也促使了温都尔汗商业区的日趋繁荣,而牢牢控制着商业区贸易的郭进铁谷部,更是日进斗金,不出几年定能富可敌国,成为蒙古部内的第一富部落。

十一岁的郭进跟着哲别、博尔术学了五年弓箭,跟着江南七怪也学了四年武艺。(只是招数套路)弓箭方面,在一两年前哲别、博尔术已经自承再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不过奇怪的是,这两人却都不约而同地建议他向赤老温请教更高级的箭术。

说来论弓箭对决的实力和技巧,哲别、博尔术都要比赤老温高明一点,两个弓箭大师竟然如此的推崇赤老温,这倒让郭进颇感好奇。赤老温对郭进本就是看重了几分,在郭进执弟子恭礼向他请教箭术后,赤老温也就毫不藏私、倾改囊相授。

这赤老温天生斜眼,根本就看不准物体的方位,刚开始练箭,用眼睛来定位,感觉瞄得越准射出的箭却偏得越远,后来他换了一种方法,先看几眼箭耙的方位,再用黑布蒙住了双眼,引弓射箭,再叫来一个助手帮忙提示误差和方位,赤老温不停地在心中计算调整着角度、力道,直到射中目标为止,这样几十年下来,赤老温练就了只要扫上一眼目标,就可以不停留在视线之内,而从任何一个角度射中目标的本事。

 

第八十八章  统一(下)

这种箭术便是哲别、博尔术两人口中称道的“心箭”之术。“心箭”对修炼者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性格。你射箭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把箭射出去就行了,而是要用你的气息来锁定目标,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箭上,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目标上,也就是说,用你的心去看目标,而不是用你的眼睛;用你的心去射箭,而不是用你的手。

这需要你的性格散漫中又带有一份坚定的执着。前世郭进的性格太过散漫,(在那个圈子里混,不散漫都不行啊)闯社会时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吃过了大苦头,这一世他就番然醒悟,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又加上草原上艰难的生活磨练,性格中自然多了一份坚定的执着,练了两年“心箭”,进展神速,使出来也有模有样,十中五六。

江南七怪的武功的确不怎么样。大师父飞天蝙蝠柯镇恶,使的是降魔杖法,铁菱毒镖;二师父妙手书生朱聪,使的是钢骨扇,空空绝技;三师父马王神韩宝驹,使的是金龙软鞭,善于训马;四师父南山樵子南希仁,可以扁担当棍,劈来横去;五师父笑弥陀张阿生,使的是屠牛尖刀,铁布钢衫;六师父闹市侠隐全金发,使的是奇门兵器大铁秤,袖藏弩箭;七师父越女剑韩小莹,剑法轻快,上下腾挪,倒也养眼。

这武功一道,可以分为‘体’、‘气’、‘意’三种修炼方式。“体”,讲究的是“以技引气”,由外及内,通过不断的苦练招式,来训练身体的强度,武术技能,令经脉自主生出一股劲气,俗称硬气功,再以招式引导劲气,夜以继日地点滴累积,练到了某一程度,体内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真气,还是很高级的‘先天真气’,一般要长年下来才有大成。

《玄铁剑法》、《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太玄经》、《少林七十二绝技》等都是属于这一派的顶级武学。

“气”,讲究的是“以气导技”,由内而外,先修练内家心法,筑基养气,经丹田导出内力,俗称真气,再以内力推动技艺,达到以真气伤人的效果。这类武学一般源于道家或者佛家,如《先天功》《神照经》《易筋洗髓经》、《九阳真经》、《九阴真经》、《北冥神功》。大部分武林高手修炼的都是这种方式。

修炼内功,不仅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练到了高级阶段,一般都有护体真气什么的,遇到袭击不单会护体——通常只要不是子弹之类的,要突破是很难的。还有自动反击的效果,简直就是免费的高效能自动防御系统,居家旅行的必备物品。

“意”,则是讲究心灵感悟,精神力的修练,有点类似于修真的迹像。一般只有超级高手,练到了先天之境,每招使出来都能夺天地之造化,才开始正式进入了“意”的境界。

相较于那些顶级武学,江南七怪所教授的武功份量最多勉强触到了江湖二流的门坎,又都是横练外家的功夫,吐纳心法也粗浅得很,就算你是万世才出一个的武学天才,若没有另外的特殊际遇,想靠这些庄稼把式混到一流高手的境界,可不是比登天还难。

由于郭进体内的真气份属先天,他跟着江南七怪学武,根本不需要从丹田中引出来内力,也就无所谓了,他缺乏的就是招式。不过说归说,能学到传说中的武功,尽管粗浅了一点,但也聊胜于无,他还是激情不减,全身心地投入了其中。

郭进总不能像某此YY小说的主角那样,眼高于顶,只盯着那些绝世武功吧,粗浅的武功看都不看一眼,那报应就是刚开始老被那些跑龙套的人像狗一样踢来打去的。而主角却不省自身,只会在心底发狠要学会绝世武功报仇雪恨,在他看来那些主角纯属活该。

古之圣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需要内力,但凭着一身神力,柯镇恶、韩宝驹、全金发、南希仁、张阿生所教的扎根基功夫,郭进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基础练得甚是坚实。朱聪、韩小莹的小巧腾挪之技,他亦是能能活学活用,利用本身的暴发力引发的变向身法和纵跃速度,并不会比两人差上多少,唯一的不足是只能在地上呈威,要是在树干之间施展,多半得落个枝断人摔的下场。(不是他不想用体内的先天真气,实在是控制不住啊)

当然,论起偏好,郭进更独钟于三师父韩宝驹的控马、训马之术,二师父朱聪的点穴和妙手空空绝技,大师父柯镇恶的听声辨位及暗器功夫。想到后世小李飞刀的名声载誉,依照郭进的个性,根据大师父的指导,结合哲别师父的螺旋箭技、博尔术师父的连珠箭阵,赤老温师父的心箭,他练出了自已风格的飞刀绝技。

远程攻击可用强弓,中程攻击可用飞刀,短程攻击则用刀剑,近身搏斗就用擒拿手。要是没有江南七怪在场,近身搏斗他则最中意九阴神爪。

在肢解克烈亦惕各部的工作中,郭进带着两个得力助手,月伦夫人的两个养子失吉忽图忽与孛罗忽勒,以及自己培养的一群弟子,发挥出了惊人的行政才干,在他们三人的精心组织与合理的分配下,使得这项在常人看来,原本庞杂繁复的浩大工作得以迅速的展开,并且还有条不紊得进行了下来,直至圆满结束为止。

其间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与纠纷,这不能不说创造了一个被征服者与征服者之间,在政治与军事层面上的和平过渡的奇迹。之后他们又受命开赴黑龙江流域负责三十万新农民的开荒垦田工作。

有了这两年的行政经验,除了人手较为紧凑之外,分放种子、农具、粮食、耕牛;以五亩为单位划分田地、引水开渠、坯整粮道;以纵横分明的棋盘为模型修建屋舍;以百人为一组,挖掘煮饮水井、积肥公厕;倒也将一应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絮、按部就班。

这其中唯一的插曲就是,有个自称是鄂伦春族的使者被派来跟郭进交涉,请求他们不要肆意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做为后世之人,郭进对鄂伦春族有这么强的环保观念,还是颇为欣赏的。为了表示善意,他还跟着使者跑了一趟鄂伦春族部落的营地。

与后世历史书上所说的一样,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还保持着原始公社制度,原始的低杀伤力弓箭,只能猎到少量的食物,为了保证每个人的生存,他们不得不维持着平均分配的做法。虽然听不懂双方的语言,但善良的鄂伦春人,却依旧热情地尽全力招待了他们一行,每个客人面前都摆着一块用树叶包着,仍淌着鲜血的生肉,而族长则干咽着口水在一边陪着。

对鄂伦春族的这种客气,郭进只能是心领了,做为回报和捐助,郭进则送给了鄂伦春族一批铁弓、盐粮、皮袄,并教会了他们生火、加盐做熟食,告诉他们以后也可以用兽皮到黑龙江市集来交换这些东西。

一番小恩小惠下来,便让鄂伦春族对郭进敬若神明、感激涕零。微不足道的一次善举,不想日后鄂伦春族却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

直到1201年秋,博尔术与乃蛮人在杭爱山对恃的兵力持续增加到了七万,而一年半来,所有被成吉思汗打败的顽固敌人,都聚集到了塔阳汗周围,他们是:札只刺惕部首领札木合、蔑儿乞部首领脱脱别乞、斡亦刺惕部首领忽都花别吉,更不用说像朵儿边、哈答斤、散只兀惕和塔塔儿等残部的成员,甚至还有一支谋反的克烈氏族。

由老将可儿薛兀撒兀剌黑统领的十万乃蛮军又加入了两万新盟友。南北走向的杭爱山就像是万里堡垒,将蒙古、乃蛮挡在了东西两侧,地势的因素对进攻方极为不利。尽管双方都多多少少试探性地打了几仗,但都没有一鼓作气、挥军攻击的打算。

但是驻守在杭爱山东面的蒙古部,身后便是三河源草原,战马、粮草补给方便,不像是乃蛮部驻守的杭爱山西面,都是一些荒凉的碎石山地,战马、军队的粮草都要从很远的准葛尔丹草原运送,一路上损耗极大,长此以往,都不用打仗了,单单十二万人的粮草消耗,都有可能将乃蛮部拖垮。

1201年冬,铁木真在黑林行宫秘密的举行了庄严的出征祭旗仪式。这个“旗”称为“秃黑”,是铁木真家族的旗帜,旗边缀有九角狼牙,牙端悬有九条白色牦牛尾(本来悬的是九条枣红马尾,铁木真为了以示庄重神圣,换成了白色牦牛尾,这便是日后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铁木真的王旗“九尾白旄纛”)。

 

第八十九章  建国(上)

在信仰萨满教的草原牧民们的心中,这种祭旗仪式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这种军旗是该部族的保护神的附身之处,因此出征前要庄严地祈求保护神,在战争中保佑攻战顺利。祭旗仪式结束后,成吉思汗一声号令,早在三河源待命的五万精锐一人三马,带足了粮草,挥军启动(两万留守,以防乃蛮人狗急跳墙,舍族反扑),沿着鄂伦春人探出来的适合冬天行走的山路,(鄂伦春人是天生的丛林精灵,在山林中探路、侦察都身具一套特异的本事)攀上了杭爱山岭向西进发。

冬歇、春牧、夏战是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一惯的作战习性。铁木真在突袭克烈部时尝到了打破这一规矩的甜头,现在更是屡试不爽,准备在严冬时节也给乃蛮人一下子。没有鄂伦春人避开积雪陷阱的探路本事相助,没有郭进提供的高度烈酒强效驱寒,没有农垦区累积两年提供的大量粮食(两年前突袭克烈部,光几天喂食战马的粮食就能将蒙古部薄弱的粮食储备吃个底朝天了),也许铁木真率部穿越杭爱山脉,就不会只损失一万头战马、几百勇士那么简单了。

战争的胜负有时就是那么的简单,冬天的雪夜遮挡了乃蛮人的眼线,风啸掩饰了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