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立志传-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军甚至连美国西部的印地安都不如,一比一的伤亡,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中国已经是强国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军队伤亡最可靠的数字应为18。5万人。这个数字对人口基数庞大中国来说不算什么,他们派往欧洲的劳动力就已经达到30万。
作为代表团的负责人琼克不需要知道中国死了多少,他需要知道中国人能不能守住那一半的朝鲜地盘。南京政府与美国关系非比寻常,政府内都是清一色的亲美派,如果战争失利,那么执政的亲美派将会倒台,南京很可能落入亲日派手中,未来中国新政府将会通过割肉来实现与日本的苟和,这必将严重影响到美国在华利益。
琼克起程前往东北之时与芮恩施会面就是中国的局势进行过探讨。
芮恩施对中方的最后胜利并不看好,不过他认为中国军队若能守住半岛对于以后的谈判将极为有利。
“您难道就不能对他们实施影响,为南京提供更多帮助吗?”
“我想你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这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的是公开的支持。”
“我不正是因此而来吗?”
“可是如果中国人败退呢?”
“你要明白,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以美国的利益为上。”
“我正是出于对美国利益的考虑,琼克你在中国的时间尚短,对于那位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应当在这个问题上表明态度。”
琼克一脸苦笑着,“你对这个国家了解可能超过我,但是也许正是这份了解,让你被感情的因素所左右,我的朋友,华府的人对你的擅自行动可是很有意见。”
芮恩施安静地的闭上了嘴。
“好吧,如果中国坚守住,华府愿意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吗?”
琼克沉默了半天。美国国内排华越来越严重,一些议员对华人没有好感,就连总统也认为中、日间不过是黄皮肤猴子之间的战争,而且英、法此时正极力地拉拢美国人加入欧战。
“我想我明白了,但这样一来我将如何面对那位总理,而你们此行的意义又何在。”
琼克的耸了耸肩,他的工作就是将所见所闻汇集成报告交给政府,至于其它的事就让华府的那些高级参谋们去考虑吧。
琼克在沈阳遇到了迈德尔,不过迈德尔不太喜欢这位政客型顾问,琼克在迈德尔这里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在沈阳他还会见俄国的领使,迈德尔只是作为旁观者,而他身边的年轻美国副官却将这次会谈的内容记录后发到南京。
当琼克一行到达朝鲜北部时,这里的气氛为之一变,沿途到处都是被组织起来的朝鲜民众,到处是大韩民国鲜解放阵线红旗,马车、牛车、人力独轮车都在向前,他们经过的一些北方城镇,数以万计正在接受的武装训练,他看到那些开赴前线的韩国军队所装备的竟然是淘汰的老式的前装步枪。
“前装步枪怎么了,难道打不死倭寇吗?”
这话硬生生把琼克的想说的话给顶了回去。
听着行进中的军队所唱的歌,琼克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歌?”
“这是我们总理谱写的《友谊长存》。”这让琼克大为吃惊,他没有想杨洪森还会写歌曲,“我们总理写的词那可多了,诸如《再见吧,朋友》、《游击队之歌》等等。”随行的中国干部自豪地说着。
“看来我们的这位总理真是多才多艺啊!”
进入平壤附近后,放眼望去那些个骷髅台让人心惊肉跳,这些都是用战死或被俘的日本人头堆出来的。当他看着朝鲜民众熟练将日军尸体肢解、取肉晾晒,差一点就要吐出来了。
“看来传闻都是真的。”
当他低调进入平壤后,吴佩孚的进攻却早已开始了。
日久丰经虽一早就知道中、朝在近期可能有进攻,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他巴不得中国主动攻出来,他的整个构思得到了诸多将领的支持,但是,真到了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却不一样了。
担当主攻的党卫党第师七、八师首先行动了起来,中国重炮轻轻点水般的射击后,日本重炮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还击,他们并不担心将炮位暴露出来,因为中国的大炮打不到他们。可是他们很快就知道地上打不到,并不表示天上打不到。
日军的炮兵阵地以及前沿机场都受到重创,此次中国航空兵使用了威力惊人的油气弹。
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后,火箭部队提供了猛烈火力覆盖。当尖叫声在朝鲜半岛上响起来时,前沿阵地上的日军顿时被炸蒙了。日久丰经得知前线的报告,知道这次中国军队的进攻非比寻常,可是前线真实情况要比他所了解的糟糕的多。
中国军队首先使用了化学器物。
而之前杨洪森在公开场合声称将不会主动化学武器。
他撒谎了,…,…
在日本政府内部很多人不主张首先使用化学武器,因为中国人手中囤积了大批的化学制品,如果像欧洲那样乱用的话,那将是一场灾难。日本国内自遭受到自杀式化学武器袭击以来,造成近万人平民的伤亡,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袭击在日本国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中国手中掌握着化学武器数量一直是个未知数,不过日本情报部队认为双方拥有的化学制品若转化为武器可以将朝鲜半岛变成无人区。
日本方面首先不使用,可以占领道德上的至高点。
不过杨洪森是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道德无法约束他。他之所以不动手一是天气的原因,二是生产能力,再者这些强大的武器应当用到关键性的战役上,至于道德的至高点就让日本人去占吧,杨洪森需要的是胜利的至高点。
琼克到达平壤的时候,平壤一线的中国军队全面推进,日军受到重创后全面后退。
日久丰经在随军撤退的途中收到了解除其职务的电报,随后日久丰经渐渐的获悉,中国军队在这次进攻大量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了军队数以万计的伤亡。
胜利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各地都成为欢庆的海洋,但是在日本内阁诸大臣的脸色极差,因为通过西方机构他们已经得知,此战中有近6000名俘虏被中、韩士兵在大同江边残忍地杀害后充作干粮。
日久丰经在回国的受审的途中剖腹自尽,他将忠诚献给了伟大的天皇陛下。
第十章 鸽子
平壤的战役中国官方称击毙日军10万人,但是日本人只承认2万人,双方继续打着口水战,而杨洪森挟胜利之势继续向法国施压,派代表到上海指责法国私下支持日本。
“此举将极大损害中、法之间的传统友谊。”
法国大使弗朗索瓦最害怕听到中国提到传统友谊,中国与英国讲传统友谊,结果香港停止运转长达半年之久;中国与日本讲传统友谊,结果被封铺杀人,死后还被充作干粮,那些可怜的日本人。一想中国人现在与他们法国讲起了传统友谊,后背不断传来阵阵寒意。
法国现在可没有时间与中国增进传统友谊,日本人既然惨败了,在公开场合他们可以继续支持中国,反正日本人与他们也不是很热乎。
英国方面担心战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日本是一个极爱面子的民族,他们在中国军队手中连番败北,真的丢尽了帝国主义大家庭的脸面,国际声誉一落千丈,中国军队手黑,世界人民看到了,都同情日本人,但是他们若不能在军事方面有所展现的话,世界人民也无能为力。
对华一系列的军事失利迫使天皇出面向国民谢罪,如果这是一场胜利的战争,就算死上30、40万也没什么,反正有人会买单,但是如果死了30、40万却没有取得胜利,那天皇就要自己买单了。
日本到目前为止的伤亡数字中,平民伤亡占据着较大比例,这让日本国民无法接受。而民主自由派更是以此来攻击那些军国主义分子。正是因为他们的一系列的过激行动,导致了帝国处于这种不利的境地。“鸽子”们开始着手与南京方面进行谈判,要知道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至于他可能为帝国的士兵们争取些喘息的时间。
琼克在平壤看到的不过是胜利的泡沫。
而战役进行的如此顺利也大出吴佩孚的所料,他没有想到日本人在溃退,这一点蒋百里也没有想到。关于毒气弹的事他们都不知情,唯一知道其中细节的只有张孝淮,但是作为杨洪森的嫡系将领,在某些时候必须选择沉默。
可是当中国军队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日军的素质也渐渐显现了出来。
在追击的部队中东北的骑兵师占到了腿多的先机,他们跨马来去如风,给日军极大的威慑,但是他们在胜利的光环下有些忘乎所以,结果遭到了新任驻朝日军指挥官小池大将的痛击,可是东北骑兵的日军的威胁依旧存在,南部平原地区一马平川,东北骑兵四出,小股骑兵一直伸入到汉城城下,这给南部的朝鲜政府极大的震动,由于日本在平壤的围城作战失利,朝鲜的很多大臣主张将高宗皇帝迁往釜山。
小池大将真想将这些朝鲜软蛋全砍了,至于那位自尽的丰久大将他已经向天皇尽忠了,死人就不要再过多进行评价了,但是朝鲜的战局却让他头痛不己。对于丰久大将在毒气战中所采用的后发致人策略,小池是不赞同的,前线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8万人,更为糟糕的是丰久大将调至前线囤积的化学弹药全都落入了中国军队之手。
“我们需要立即稳定战局,守住阵地,阻止中国军队南下。”小池叼香烟侃侃道。
化学武器这么危险的东西被中国人掌握了实在是不妙。关于欧洲战场上的毒气战情况,日本陆军部十分关注,协约国与同盟国在这场大战中损失了四、五十万大军,欧洲那边每个月都有新品推出。小池曾经向陆军部提出为帝国勇士配备防毒面具,可是陆军部却要他发扬武士道精神。
“去他娘的武士道精神”小池荣作才不相信那玩意,他只相信大炮、机枪还有训练有素的军人。
看着蔚蓝的天空小池荣作说,“我需要本土派出更多的航空兵参战,我们要夺回属于我们的天空。”
这些中国飞机将南方本就不稳的人心搅的更乱。
小池荣作眉头紧皱,中国的那位远征军大将吴佩孚看来是一个劲敌,中国人的战术,小池荣作总结后将其比喻成“老鼠洞战术”,老鼠是一种让人讨厌的动物,如果躲在洞中你是很难抓住并吃掉他们的,只有离开洞穴才能有效的组织消灭他们。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定战局,先求不可胜,再求可胜之机。”小池荣作引用一段孙子兵法。
日本国内正在进行动员,准备征召更多的士兵前往朝鲜作战,政府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朝鲜对日本的战略意义重大,朝鲜不能丢,必须将万恶的中国人击败,然后再让中国人赔偿损失。
大批的日本青年征召入伍,奔赴朝鲜战场,解救那些遭到中国侵害而被奴役的朝鲜百姓。
他们是正义的一方,而中国人无异是一群邪恶的魔鬼。
琼克所率领美国顾问团在平壤停留了近一个星期,后乘坐美国火轮回到了天津。
在天津琼克埋头写报告,他在报告中预言日本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但是他仍然认为中国军队无法守住实际控制线,因为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导致中国不可能取得这场胜利,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时间。
从时间表看,日本人表现的更为焦急,实际上日本内阁方面正在筹划着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英国方面已经表示将进一步向中国人施压,而俄国大使普罗多列夫表示为了维护列强们的荣耀,俄国将派出有限的部队给予日军必要的增援,但是他们要求分得足够的利益,日本人同意了,俄国行动了,但不是开战。
普罗多列夫在北京秘密会见杨洪森的私人代表张晔。
俄国目前没有空插手远东事务,相反他们需要中国这个同盟国尽更多的义务,比如向俄国提供大量的粮食、肉制品、茶等等,与日本的协议就成了普罗多列夫手中的王牌。
张晔在协商的过程没有立即答复而时一直这么拖着,这也是杨洪森事前交待的,杨洪森甚至要求张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满足俄国人的要求。
对于这位中国的军事狂人,张晔发挥出了他最大的优点—“顺从”。
领袖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他存在的就是传达领袖的意志。
战争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实际上杨洪森一方面与日本打的火热,另一方面他频繁的与英、法的大使接触,表达了停战的意愿。
日本同意停战,但是中国人必须撤出朝鲜。
英、法代表对于南京方面将要做出的回答了然于胸,从南京方面一直以来的表现看,他们是完全不可能的答应这一要求的。
第十一章 地球上的中国人
“你说什么,美国政府拒绝向我们提供化工厂的整体设备吗?”杨洪森差点蹦了起来。
“是的,美国政府好像受迫于英、日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总理还是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些设备,只是这中间的风险必须由中方自行承担。”这是芮恩施为了杨洪森争取来的,同时也兼顾到了美国商人的利益。
杨洪森听出了味道,暗骂道:奸商!
“那么贵国政府是否能对日本采取禁售。”
“这个我无能无力,你要知道我们合众国是一个自由而民主的国家。”
自由、民主你就瞎吹吧。
芮恩施问道,“总理打算如何善后朝鲜问题?是将日本赶出朝鲜,或者南北分制。”
“公使,我出兵朝鲜是为了悍卫国家的主权,而不是出于对朝鲜革命者的同情,我可没有先生那样伟大情操。”
孙中山很热中于将三民主义播撒到朝鲜,而且孙中山这个人很重感情的人。
芮恩施认为杨洪森是一个很现实的家伙,和华尔街的那些家伙一样,为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角色,“虽然最近中国军队不断胜利,但是国内方面并不看好你们。”
“我明白,对于两个参战的国家,这不止是军事谋略的较量,也是国力的比拼。不过,我认为决定此番胜负的关键在于决心。”
“我不怀疑中、朝人民的抗击日本的决心,可是现在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还很复杂。”
南京政府在长江以南有着绝对的控制力,杨洪森把其它党派打压的不成人形,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