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视了诸人一圈,赵东云道:“诸多问题中,军械问题应当首先解决,新设立的机枪营里需要机枪外,尚需军佐、机枪射手用手枪;还有弹药手、护兵、后勤队等所用步枪;另外军官军刀、望远镜、旗帜、军乐、兵工铲等等都需要一一购置。
此外,还得考虑到后续机枪部队要配发部队,所以也需要做到和预定部队相匹配。”
袁世凯虽然是让赵东云集中训练机枪营,但可不是打算让这些机枪部队成军,它们终究是要配属给下面的各部队,然而北洋体系里各部队的军械是有差别的,火炮就不说了,和赵东云关系不大,然而手枪、步枪这些却是有关系的。
这个时候,林永权开口道:“如此的话,我们除了机枪一项外,步枪和手枪恐怕都需要购进多种了!”
赵东云道:“这个我已经和督宪大人说过,按照督宪大人的意思是,除了需备一营配属日式步枪预定给常备军左镇外,其余新建各营所用步枪均使用七九步枪。”
步枪问题对于机枪营来说不大,因为不管是手枪还是步枪对于机枪营来说,其实只是次要武器,主要用来自卫以及备不时之需,就跟工程营、辎重营也装备步枪一样,是属于不备之需。
而这一点也是北洋新军的特殊情况,不管合不合理,反正北洋陆军就是这么干的。
“除了一营用日式枪支外,其余均用七九步枪,日后如果需要配属到不同军械的镇协,则可直接调换,反正也用不了多少枪!”后面这一句话才是重点,反正步枪都是属于次要武器,现在先用七九步枪训练着,以后如果配属的部队是用其他步枪的,直接再换就行了,不用现在就去纠结!
“机枪方面,你们看要怎么解决!”相对于手枪、步枪来说,机枪才是大头。
林永权道:“机枪方面,我们现在用的马克沁机枪就不错,我认为应该继续购买?”
赵东云听罢道:“你是说德式还是俄式机枪?”
现在机枪营里的二十来挺新式机枪虽然说都是7。92毫米的德式枪身,但枪架却是分有德式以及俄式,甚至还有英式的枪架,之所以造成这种混乱是因为当初购买机枪的时候,赵东云找不到门路大批量购买,只能找那些军火商几挺几挺的买,而那些军火商自然是有什么卖什么,有些是原厂的,有些则是被各种改动过的,甚至有两挺是那些军火商只有一个枪身,然后自己弄了个枪架配上去再卖给赵东云。
所以赵东云最后只能坚守最后一个底线,那就是口径必须统一,至于对枪架以及其他细节设计就没办法考虑了。
所以也就导致了新建机枪营里虽然清一色是7。92口径的马克沁,但是枪架却多有不同。
林永权道:“职部建议采用德式机枪,一来是原厂性能可靠,另外枪架不同也导致训练多有不便,除新式机枪采用相同规制的德式机枪外,另外我也建议再购进一批德式枪架,把现有的诸多杂式枪架都换掉!”
赵东云点头:“枪架这事我倒是疏忽了,不过统一制式枪架还是有必要的,当然找原厂购进也没有必要,国内的那些制造局造个机枪不行,但是造个铁架子还是可以的!”
说着他继续道:“如此也就定了,继续购置七九口径的马克沁机枪,形成统一配置!”
此时,他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赵东平,过去的大半年从军生涯让赵东平变化很大,首先是人长的更加精神了,穿上军服瞧上去也比以前健硕一些,看不出来只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小伙子。
“军械购置一事上,还是东平你继续来办,不要急着和那些小洋行定下来,要多看看,多找找,这么大一个单子那些大洋行肯定是不会放手的!”赵东云亲自吩咐着,免的赵东平被那些军火贩子给坑了。
这么多机枪加上步枪、手枪、望远镜以及相配的子弹,整批军火订单价格至少要五六万两银子,虽然不足前些时候袁世凯和洋行签订的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大单,但也不算小了,足以让那些大洋行为止争夺甚至不管不顾军火禁令了。
去年的时候,辛丑条约里的军火禁运还有模有样,就连袁世凯都不敢公然打破,搞的那时候赵东云购买机枪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走私,但是如今一年时间不到,这军火禁运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袁世凯公然找日本人购买了足够装备两个师的装备不算,如今还打算向德国人购买大批量的德械。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自然没有必要和去年时候一样小打小闹进行走私,完全可以和那些洋行光明正大的谈生意。
这购置军械一事,基本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受制于现实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这也和下面的多为部队主官关系不大,用什么武器不是用啊!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对于下面的诸位军官来说,关系可就大了,那就是新设立的几个机枪营的招收兵员以及人事任命。
赵东云沉默了会后道:“虽然要编练四营机枪队难度很大,不过为了不至于耗时日久,所以前期的这四营架子都要先搭起来。
现有新建机枪营为架子,下设四营,调机枪营原前队、右队划入第一营,调左队入第二营,调后队划入第三营,第四营暂缺。”
赵东云的这个方法就是以原有部队为骨干,扩编为三营,这样不至于让其他几营全部重头搞起,而成编制抽调老部队再配合新部队组建新军的办法,也是北洋扩军的老招数了,赵东云现在只是沿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下面的诸位军官们也都理解并支持这种做法,但是他们显然更关心赵东云接下来的话,因为既然有了新的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那么肯定就要有相关的主官了,这一眼望过去可就是三个管带的位置,包括林永权在内,下面的七八个军官都眼巴巴看着赵东云呢,期望接下来他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
第三十五章 当军火商的野望
“新建机枪营中‘将会下设四个营的编制,前期我们将会先编练三个营,待前三营略成后再编练第四营。
前三营中,又以第一营为重,必须在两月后成军,第二营、第三营次之,可缓至年底成军,第四营等第一营成军后再设,预期明年初成军。
也就是预计到明年年初,我等要为督宪大人练出四营机枪队来!”赵东云说到这里后,再一次看向诸人。
“为了尽快让各营形成战斗力,各部主官也会尽量用老人!”说罢这句话后,赵东云就已经是可以看见诸位手下的期待目光了,此时他自然不会去做什么故弄玄虚的事情来撩拨手下将领的耐心。
当即道:“新建机枪营统带依旧由我兼任,林永权任职营帮办兼营务科总办,赵东平任军械科总办,孔眺北任执法科总办!”
“第一营管带由原前队领官秦林担任。”
“第二营管带由原左队领官裴连英担任。”
“第三营管带由原后队领官蓝童麦担任。”
赵东云并没有耽误太久,很快就是痛痛快快的把各部主官的人选都给说了出来,而以上的几个主官其实都是机枪营的老人了,除了林永权、赵东平外,剩下的四个人其实也就是原来的四个队领官,这一次升官就是把他们全部提了一步,可谓是人人都得了好处。
另外,如果仔细看以上任命,那么就会发现一个很怪异的情况,那就是下面的几个机枪营上面还顶着一个新建机枪营,而且这个新建机枪营以营的名义就设立了营务科、军械科、执法科等职位,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很不寻常的。
如果有人的想象力丰富一些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看见这个所谓的新建机枪营的营务机构和袁世凯当年的新建陆军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只不过一个叫‘营务处’一个叫‘营务科’而已。
弄出这种不伦不类的营务机构也不是赵东云刻意的,而是被现实逼的,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袁世凯一边让他再新编三个机枪营,另外一边虽然给了他督办机枪事的权限,但同时也只给了他一个兼新建机枪营统带的头衔。
也就是说,赵东云如果想要在手下直接编练机枪营的话,那么就只能靠挂在新建机枪营上头,如此一来他就不能避免的扩大新建机枪营的营务机构,用来处理诸多事务,而且赵东云也是没有权力更改‘新建机枪营’的正式名称,要知道‘新建机枪营’这五个字可是上头承认的正式番号,就跟‘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一样,这个名字是不能乱改的。
所以这才搞成如今的营中有营的尴尬事!
而下属部队多了,这新建机枪营里也必须增设一些机构管理营务,比如营务、军械、执法,但是为了和武卫右军、常备军的营务处、执法处以示区别,所以改叫营务科、军械科、执法科。
此外赵东云手下就那么几个,他又不是当年的袁世凯可以大肆招揽人才,所以也就只能把原来的手下就地提拔委以重任了。
其他人还好说,都是早有预料的,一个个虽然也都面有喜色,但是也不至于太过事态,但是赵东平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听到自家堂兄任命自己为军械科总办的时候,那脸色瞬间就是变得失态了。
“我,谢谢三哥,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赵东平激动之下,连官场的正式称呼都是忘记了。
面对自家堂弟的激动,赵东云摆了摆手示意他冷静,他之所以任命赵东平这个年轻堂弟为军械科总办,其实是有着私心作祟的,这私心一方面是想着提拔自家堂弟辅助自己,他赵东云在北洋军中可是没什么信得过的亲族兄弟可以为助力,如果能够把这个堂弟拉起来的话,以后也能够给他一定的助力,不管是要玩造反还是争权夺利,有自家兄弟帮忙也方便一些。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打算在这一次的军购中做些私事!这一次的军购可是数量不少啊,而军购给回扣之类的是国际惯例了,安排赵东平去收回扣基本上就等于赵东云自己收回扣,而这还只能算是小事情,真正重要的是,赵东云还是想要插足军火生意。
由于袁世凯手下缺少大规模的兵工厂,所以导致北洋扩军的这些年一直都被迫向外大量进口武器,这里头可是蕴含了无数商机啊,不管是当二道贩子倒腾军火还是干脆自己建厂生产军火,只要能够做大那么对于赵东云以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实际上去年第一次购买机枪的时候,他就生出了插足军火生意的想法,不过那个时候想的也只是做个军火贩子,倒腾进出口军火,拿些回扣而已。
不过当他被袁世凯任命为督办机枪事后,看见自己手底下就有一个十几万两银子的大订单,说不眼红那是假的,所以就开始琢磨着怎么从中获利,当二道贩子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袁世凯卖军火一般直接找上外国的洋行了,再说了他赵东云也没办法从洋人手中弄到大批火炮或者步枪啊。
赵东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当个二道贩子没前途,唯有自己造军火买就是走向权势之路的最佳通道,因为那样不但赚钱,而且还可以依靠军火成为晋升的资本。
只是想要造军火也不容易,要投下去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赵东云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新军军官,月薪不过几百两银子而已,但是他的家族有钱啊!
赵家虽然不算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是集合整个家族之力,拿出个十几万两银子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依靠这些钱,再找周学熙贷点款,然后从这一次的办机枪部队的经费里扣下那么一两万,赵东云觉得自己勉强能够凑上二十万两,到时候估计能够办一个小小的作坊式兵工厂。
当然了,赵东云没指望依靠这点钱就引进什么制造步枪、生产子弹、生产无烟火药等一整套的机械设备,他只是想着只弄其中一项,比如子弹、手榴弹以及他甚为期待的迫击炮等。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赵东云还是过于乐观了,他总觉得后世抗战期间手工作坊都能够弄出步枪以及炮弹来,自己投下去几十万两银子怎么也能够弄出点东西来吧,但是他那里会知道,这年头仅仅一套日产三百磅的无烟火药生产线,就需要十四五万两,如果要造步枪以及子弹的话,没有几十万两银子连设备都买不齐。
其实设备还只是小事,关键是他没人才啊!
设备嘛,有钱就能够买到,自己不够就去借,借不到就骗,骗不到就抢,总能弄到的,但是人才这玩意还真不好解决,偌大中国里满打满算就那么几个懂得开机器设备的,他赵东云要到那里去请人啊?
这些问题想起来头皮都发麻,当然了建兵工厂这事也只是赵东云的想法而已,远远没到落实的时候,那些事情还是等以后慢慢头疼,现在倒是不用去搭理这些。
现在那赵东平放到军械科这个位置上,主要是想让让他和洋人多打交道,建立渠道,到时候好拿个回扣,当当二道贩子什么的。
最后如果真的要建立兵工厂的时候,购买机器设备也能够方便一些!
兵工厂这个想法还只能算是赵东云目前的远大理想,暂且不提。
任命了各部主官后,他就是让手下人开始奔赴直隶各府县招收兵员,这个时候赵东云也不知道是该吐槽还是赞扬北洋的招兵体制了。
北洋各部队的招收兵员、训练兵员至今都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武卫右军有自己的招兵、训练体系,常备军也是自有一套,先锋队和自强军也是各干各的,甚至常备军里头的左镇和右镇也是各不相干,可以说要有多乱就有多少。
如今赵东云要办机枪队,同样也得亲自招兵然后自己训练,袁世凯可不会直接拨付几千个新兵给他。
可以说这种自主招兵的体制是日后各个北洋军阀脱离袁世凯掌控的最大弊端!
当然,吐槽归吐槽,但是赵东云还是不愿意改变目前这种招兵、训练的体制,除非他不想从脱离袁世凯掌控走向了。
而他相信,有同样想法的绝对不止他一个人,要不然北洋上下那么多精英,就没有一个看出这个问题?
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绝对是能够看得出来,但是他们就是不说,甚至不让别人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