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421部分

宋王-第421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这当口上,更不能操之过急。

    “是,孙儿心里有数!”

    曹氏笑道:“好在最近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之前我还担心,怕有什么事情影响到你皇祖的祭礼。”

    此言一出,也就意味着曹氏不希望在仁宗祭礼之前有什么风波,其实赵顼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事之前闹出什么风波,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当然了,也就意味着,不管他打算如何处置林昭,都必须要等到祭礼,或者之后。

    赵顼并不认为祖母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希望仁宗皇帝祭礼不要受到影响。一个未亡人的心思,完全可以理解,这点子心愿他很乐意满足。

    曹氏见孙子神色,嘴角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的目的不止这一点。一边吃饭,一边继续道:“昨晚还梦到你皇祖了,我打算明日去太庙暂住,斋戒一日,后日参与祭祀。要是没有什么重要时期,仲针可否一同前往?”

    “这……”赵顼没想到太皇太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曹氏轻叹一声道:“你是皇帝,日理万机,这样确实有些为难你了。只是你皇祖生前膝下寂寞,少有天伦之乐。你父皇后来虽然侍奉左右,但终究时日不多,何况他也英年早逝……本想让你母亲陪着去的,偏巧她又生病了……梦里你皇祖总是说孤单,所以我才想带着你去太庙陪他一日!

    若非皇陵远在永安,年纪大了身子不好,真想去昭陵拜谒!”曹氏略微沉吟,脸上闪过些许遗憾,半天才低声叹道:“算了,还是等百年之后,常伴先帝于地下吧!”

    “大娘娘说哪里话?莫要伤感,你身体康健着呢,是要长命百岁的!”赵顼平时见到的是曹氏端庄沉稳,母仪天下的一面,很少见这等长吁短叹的情景。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人就容易啰嗦,正好遇上仁宗皇帝祭日,太皇太后伤感也在情理之中。

    虽说去太庙斋戒一日非他所愿,但曹氏的要求他也不好拒绝,毕竟这也关乎孝道。也好,不就是斋戒一日吗?对外还可以显得自己至诚至孝,赚取名望也是大有好处的。虽说皇帝已经换了两位,但仁宗皇帝毕竟才去世十年,朝中仁宗老臣还有许多,如此也算是安慰他们的情绪。仁宗皇帝的影响已经在逐渐淡漠,也许有一天。曹氏去世之后。就会彻底消散吧!

    赵顼一口答应了。然后告辞离去!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要去瞧瞧儿子赵佣。这个孩子生下来就相对见状些,加之照顾的格外精细,如今身体是越发的壮实了。赵顼有种感觉,这个儿子是肯定可以顺利养大的。

    曹氏算是松了口气,总算是先稳住了赵顼!

    她很疑惑,嫡亲孙子命格的秘密是如何泄露的?听闻消息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不过从今日赵顼的举动,已经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赵顼还不知道林昭的身份,所怀疑的主要是林鸿的身世,以及对林昭功高震主的猜忌。

    赵顼父子入主宫廷不过才十年的时间,高滔滔倒是个不错的后宫之主,可四年之后不过不退位让贤给儿媳妇向皇后。虽说是婆媳两代,但在皇宫中的根基还是有限的。在此之前曹氏在大宋皇宫经营了三十多年。宫女和内侍中还是有些力量的,做不了大事,但是留意些许的消息还是可以的。

    这就好!曹氏松了口气,把赵顼糊弄到太庙去,只要挨过了这一天。一切都好说!一个是养孙,一个是嫡子。放在以前曹氏很难取舍。但是赵顼太凉薄,让她很是失望,林昭的表现足够优秀,对大宋而言,是更合适的继承人选。

    “娘娘放心好了,今天稳住了仲针,东阳回来就不必与他见面,过了这一天,大局已定,哼哼!”赵福康也松了口气,最初的时候她也以为是林昭身世泄密了。好在后来的情况不严重,林昭又给出了这样一个计策。

    这样应该没事了吧,一天的时间,应该很快就能过去的!

    ~~~~~~~~~~~~~~~~~~~~~~~~~~~

    熙宁六年三月二十八,仁宗皇帝祭日前一天,皇帝赵顼下诏。

    为了对皇祖孝道,特陪伴太皇太后曹氏前往太庙斋戒祈福,寄托哀思,领悟仁宗皇帝遗训,尽子孙孝心!

    消息传出来,百官现实有些诧异,毕竟礼仪上没有这个部分。虽说有那么一丝突兀,不过也说得过去。

    还有人称赞这是皇帝仁孝的表现,祭奠皇祖,侍奉祖母,大宋以孝治天下,官家如此,堪为天下表率!

    称赞之声不绝于耳,赵顼心中也多了几分笑意,却不敢流露在外。祖父祭日,哀伤怀念都来不及,还敢有笑容?他可不敢不孝。

    清晨,赵顼前去宝慈宫向卧病的皇太后高滔滔请安,随后陪同太皇太后曹氏前往太庙。大批的禁卫军随行,确保安全无虞。

    礼部、鸿胪寺、开封府的官员们都忙碌不已,太皇太后和官家已经行动了,明日的祭祀必然要万分隆重。虽说之前已经在准备了,但事到临头还是要检查是否妥当,是否有遗漏。明日的仪式要是有一丝纰漏,官家绝对不会轻饶,故而不敢有丝毫怠慢!

    皇太后高滔滔醒来的时候,赵顼已经走了!

    前不久,太皇太后曹氏生病,作为儿媳妇的她侍奉榻前,以尽孝道。结果曹氏的病好了,高滔滔反而因为劳累,加上饮食不调,生病了。

    最近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是身体颇为虚弱,每日沉睡的时间不少。以至于儿子来请安的时候,她丝毫不知。

    “太后,官家孝顺,不愿意打扰你消息,不许我们唤醒太后!”

    听了宫女的禀报,高滔滔很是欣慰,依旧有病容的脸上多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儿子早早前来问安,不忍打扰自己消息,孝心可嘉。虽说只是寻常举动,但高滔滔已经很满意了。前两年因为次子赵颢的缘故,她与长子的关系颇为紧张,近两年才开始有所改善的。

    “官家可是去垂拱殿理政了?待会派人送些滋补膳食过去,这些天一边处理朝政,还要顾及我的病情,挺辛苦的。”将心比心,高滔滔也颇为挂念儿子。

    “官家不在宫中,随太皇太后去太庙了!”

    宫女的回答让高滔滔很诧异,愕然道:“今天什么日子,父皇的几日不是明天吗?难道我记错日子了?”

    “太后没有记错,仁宗皇帝祭日确实是明天。”宫女回答道:“听说昨天太皇太后召见官家了,说仁宗皇帝生前孤单,希望官家陪她一同前往太庙斋戒一日,让仁宗皇帝在天之灵得享天伦,今日一大早就去了。”

    “是吗?”高滔滔很惊奇,怎么来了这么一出?今日去太庙斋戒,以示孝道,有这个必要吗?姨母兼婆婆真是年纪大了,越是越发的奇怪了。

    是有些奇怪!

    高滔滔是个很机灵,很深沉的人,下意识便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她总觉得,如今的太皇太后已经不是自己了解的那个姨母了,其中有些变化,可究竟是什么变化,她却说不上来。不会有什么别的意图吧?

    唉!

    高滔滔轻叹一声,儿子虽然登基六年了,但有时候做事还是很不稳妥,少不得让她操心。

    登基以来,似乎没有一年安稳,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他自己还要搞什么变法来折腾,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今又开始迷恋边功,西北的局势倒是不错,可是南方,邕州屠城的消息可是让整个大宋为之震颤的。

    还有近日汴京城里有传出什么黑龙降世的消息,真是一波接着一波的麻烦!

    对了,黑龙降世!

    高滔滔猛然想起此事,她也是有所了解的,事件的主角不就是林昭的儿子林鸿吗?起初她认为是儿子要对功高震主的林昭动手,可此事,高滔滔突然想到了太皇太后曹氏!

    曹氏对林昭一家的疼爱可是有目共睹的,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未完待续。。)

第六〇〇章 好巧不巧

    熙宁六年三月二十八,林昭终于回到汴京。

    枢密使韩绛出城十里,代表皇帝迎接凯旋的云麾将军。更有百姓夹道迎接,气氛热烈至极。

    赵顼是不希望看到如此局面的,但是他根本阻止不了。林昭在面见的声望与日俱增,河北路有的地方,百姓甚至打算为他建庙宇感恩。

    即便是猜忌林昭,一日没有处置,他就是凯旋的将军,大宋的功臣,该有的礼遇都必不可少。苛待功臣的名声可不好,尤其是南边与交趾正打的如火如荼。

    在韩绛的引导下,林昭策马进入汴京城,别提有多风光了。入城之后,本该去拜见皇帝的,奈何赵顼随太皇太后去了太庙,这道礼仪也就省了。

    事情比想象的顺利,林昭暗自松了口气!

    其实仔细想想,第一天回京,赵顼是不敢把自己怎么样的。但黑龙一事突然爆发,显得有些扑朔迷离,林昭有些拿不准。大事在即,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难免有几分惊弓之鸟的感觉。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也好。

    “东阳啊,夺取青唐,收复兰州,此乃大宋从未有过的旷世之功,可喜可贺啊!”韩绛并不知晓赵顼猜忌林昭之事,身为前任陕西路宣抚使,主管军事的枢密使,如此重大的胜利着实让他很开心。

    “哪里,韩公谬赞了,侥幸而已!”林昭只是一笑,在这些老臣面前,谦逊点总是好的。

    “哈哈。天下间可能也只有东阳得此侥幸了!”韩绛笑了笑。说道:“官家去了太庙斋戒。你今日就先回家去歇着吧,明日直接在太庙举行献俘礼!”

    林昭从西北返回的时候,特意押送了几十个吐蕃和西夏俘虏。明日祭祀的时候,大有用处,也算是给赵顼准备的一份礼物,虚荣的赵顼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好!”

    林昭现在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即回家,他着实想念家人。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决断,准备。

    为了明日的大事,今天注定忙碌。

    只是回家之路也没有那么顺利,倒不是有什么阻碍,而是百姓太过热情。

    今日夹道欢迎的百姓组成颇为复杂,有太学学子,有受到林昭恩惠的百姓,还有明月宗的暗中鼓动的人。当然了,还有一部分看热闹的人。

    狄青得知赵顼猜忌林昭之后。便下令的发动百姓夹道欢迎。虽说越是如此,赵顼猜忌之心越重。但只要过了明天。所有的不利就会转化为有利因素。百姓的爱戴加上皇子身份,赵顼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对林昭下手。

    只是没想到,百姓对林昭的拥戴程度超乎想象,今日夹道欢迎的人很多,以至于道路都有些堵塞。林昭一路上要与百姓打招呼,根本走不快,行程多少要慢一些。

    如此一来,汴京相关道路,尤其是汴河一带的交通都受到了影响。受到阻塞的也就不止林昭一人,汴河附近居住着大量的勋贵官员,出行多少受到了影响,蜀国长公主赵宝安就是其中之一。

    “今日是怎么回事?怎地前行如此之慢?我还着急入宫去侍候娘娘呢!”赵宝安有些愤怒,她母亲高滔滔卧病,身为女儿的她这几日经常入宫去侍疾,没想到被堵在了路上。

    “长公主息怒,道路不畅,所以走的慢些!”随行的内侍卢元小声禀报,他本在宝慈宫中当差,在皇宫服侍已经快三十年了。女儿出嫁的时候,高滔滔见他老成持重,便让他作为陪嫁随侍公主。其实高滔滔还有一层顾虑,怕女儿再闹出赵福康与梁怀吉那样的不伦绯闻,所以特地选了些年老稳重的内侍。

    赵宝安不悦道:“实在不行,打出公主的仪仗,让开封府的人帮忙清理道路。”

    自从去岁在陈州门砸了商人的瓷器,被林昭羞辱之后,赵宝安出行低调了很多。但是今天,行程受阻实在恼火,顾不得许多,看来只能高调些了。

    卢元小声道:“公主,今天怕是不行!”

    “为何不行?”

    “今日郑国公凯旋而归,百姓夹道欢迎,所以道路有些拥挤!”

    “郑国公?林昭?他凯旋归来,关本公主身份事?他再怎么厉害,也是个臣子,君臣有别,难不成本公主还要给他让路?”要是别人还罢了,偏生是林昭,赵宝安立即不悦,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态度下意识地蛮横跋扈了。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大胜凯旋而归,韩枢相代表官家亲自迎接的,公主还是稍等片刻吧!”

    “哼……”

    见赵宝安不服气,卢元继续劝解道:“公主息怒,小不忍则乱大谋,若是落下个皇家冲撞功臣,对公主的名声不大好。官家有可能不高兴,言官们怕是也要说三道四!”

    “好了,等就是了!”赵宝安当真是一肚子怨气,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乖乖在路上等着。

    一等便是大半个时辰,好不容易有些松动,蚂蚁爬一样走到汴桥附近,很快又暂停了。赵宝安更是满腹怨气。

    刚要埋怨的时候,便听到了喧闹之声,紧接着就看到汴桥一支队伍走过来。当先之人骑着一匹白马,满面春风,在许多人的簇拥下来过桥而来。赵宝安瞧的清楚,不是林昭是谁?

    瞧见林昭的笑脸,赵宝安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很风光,很得意啊,什么东西!

    想起金明池和陈州门被羞辱的遭遇,心里的怨恨就更加浓重了。自己是太后嫡出的天之骄女,凭什么三番两次被他一个臣子羞辱?

    偏生自己还无可奈何,生活越来越糟糕,可他却越发的春风得意了,赵宝安的心里越发有些不平衡了。

    午时到了汴京十里亭,与韩绛见面。进城走到汴河,太阳已经偏西了,林昭不由感慨,百姓当真是热情啊!

    好在他家的府邸就在汴河之侧,距离汴桥不到一里地。见郑国公到家,欢迎的百姓和学子这才逐渐散去,林昭在亲兵家将的簇拥下回到府中。

    林昭回府,这可是郑国公府的大喜事!

    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全家人都等候在门口,泪汪汪地等着!

    林昭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瞧见几位夫人抱着几个孩子,可爱极了。

    “鸿儿!”看到长子无恙,林昭暂时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