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9部分

宋王-第29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也好!”似乎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中年男子无可奈何答应下来了。

    可是刚走出医馆,本来沉睡的孩子便哭声震天,怎么也哄不住,甚至惊了父亲胯下的坐骑,径直朝大街冲去……

    而对面,一行马车恰好行来,林昭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从窗口探头出来,四处瞧着辽国的东京城……PS:有事更晚了,明rì,应该说是今rì还有两章。同时请各位猜猜,这个哭声震天的小孩是谁?

第四十六章 完颜阿骨打

    ()    一个孩子的哭声竟然惊了马,要么是马的胆子太小,要么就是这孩子实在不凡,哭声完全到了惊天动地的地步。

    中年男子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胯下的坐骑完全失去了往rì的乖巧,即便他马术高超,竟然也控制不住。坐骑不仅没有安静,甚至越发了狂躁,在街上狂奔起来。

    行人与街边的小摊贩都大为惊恐,纷纷躲到路边去,担心被冲撞殃及。行人是躲开了,可车队却躲不开。宋朝使臣刚刚进入辽阳府,本来要在此处略作休整的,没想到刚刚进城就发生了这样的惊险。

    耶律纪大为惊讶,急忙调派军士前来包围,宋朝随行护卫也挡在马车之前,长矛突起,准备连人带马一起干掉。

    中年男子见状便知道是大人物的的车队,若是任由坐骑冲过去,父子必死无疑。他坐在马背上颠簸摇晃,眼见就要与长矛撞个正着,他死命地拉动缰绳,拨转马头。

    总算是在最后的关头避开锐利的长矛,坐骑一跃而起,动作幅度相当之大。以至于怀中的婴儿竟然滑落,直接飞了出去。

    惊险的一幕,街道上数百双眼睛都目不转睛瞧的清清楚楚,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就这样飞出去了。

    中年男子大为着急,扑上去想要接住,可惜距离太远根本够不到。“不,我的孩子……”人们只听到他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紧接着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

    襁褓中的婴儿飞的很高,到达抛物线的顶点之后便开始zì yóu落体运动,只要坠地焉有活路?

    数百人jīng神紧绷,大气都不敢出,街道上瞬间鸦雀无声。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不想看到惨剧的发生!

    可一秒钟后,时间仿佛凝固了,没有听到孩童落地的声音,也没有听到悲催的哭声和唏嘘感叹。

    众人睁开眼睛,只见一辆马车之中探一个身子,一双手臂伸出,恰好将婴儿接住。

    “哦!”震天的欢呼之声响起,这一幕相当的感动,庆幸赞叹之声不断。

    林昭后背上已经湿透,还算及时,总算是接住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说来也巧,孩子飞出去之后恰好落到马车,林昭便探身出来,救了这孩子一命。

    在众人啧啧称奇声中,林昭小心翼翼地缩身回车厢,旋即抱着孩子跳下马车。

    中年男子冲了过来,却被最先的辽**士拦住了,耶律纪出来恶狠狠道:“什么人?冲撞了宋朝使团,你担当的起吗?”

    张宗益与曾巩都是仁慈之人,摆手道:“耶律大人,坐骑受惊无法预料,索xìng没造成什么伤害,不打紧的!”

    “哼!”客人已经发话了,耶律质也不好过分为难。

    说话间,林昭已经抱着婴儿过来!

    见孩子完好无损,中年男子几乎喜极而泣,躬身道:“多谢宋使相救,感激不尽!”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已然从衣装谈吐,以及耶律纪之前的话语中推测出来救命恩人的身份。

    “哪里,举手之劳而已!”林昭笑道:“只是以后要小心些了,不敢这样危险!”

    “嗯!”中年男子伸手接过孩子,讶然发言儿子不哭了,身边的随从也差异地看着林昭,奇道:“怎地小首领在这位公子怀中便不哭了呢!””

    “是啊,兴许是与这孩子有缘吧!”林昭旋即看着小家伙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不由笑道:“小家伙叫什么名字?”

    “嗨,山野猎户没什么大名,只起个小名叫阿骨打!”中年男子嘿嘿一笑。

    “阿骨打!?”林昭默然神情一滞,盯着中年男子的服饰装束,慢慢吞吞道:“敢问阁下贵姓?”

    “你们是辽东的女真人吧?”曾巩走了过来,一眼便看出了对方身份,再加上小首领的称呼,已然猜出个大概。

    耶律纪皱眉问道:“你们是哪个部落的?”

    那中年男子点头道:“不错,我们是女真完颜部的……”

    “完颜……阿骨打……”难怪哭的这么惊天动地,林昭蓦地有些眩晕,盯着中年男子怀中的婴孩有些发怔,无意间救下的竟然是金太祖?

    想起后来北宋为金国所灭,骨子里的愤青观念迅速膨胀。早知道的话就不该伸手,摔死这小家伙,兴许大宋就能避过一劫了!

    可是现在……这是个时期,宋朝与女真尚未有太多接触,关系还算融洽。看曾巩对他的态度还算客气!

    曾巩与耶律纪也明白过来,辽主寿辰,附属的女真各部自然是要前来贺寿的。此时完颜部并非女真中的大部落,耶律纪也不放在心上,随口问道:“你是完颜部的首领?”

    “是的,在下劾里钵,是女真完颜部现在的首领!”中年男子叹道:“是的,我这次子阿骨打出世才两个多月,经常爱哭闹,部落的巫医说是生病了,却又无能为力。想着趁此机会来辽阳寻医诊的,不想辽阳大夫的大夫……也无能为力……”

    看劾里钵吞吞吐吐的样子,曾巩便猜出个大概。辽国人可能骨子里也有种优越感,对于来自深山老林的的“原始人”瞧不上眼,估计也多是敷衍,不肯尽心尽力。劾里钵也是碍于耶律纪的面子,不好直说!

    林昭见状,不由感叹,这些辽人真是的,有违医德不说,同时也会深深刺激女真人。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女真起兵反抗与此是否有关系!辽人在不经意间已经种下了亡故的种子,那么宋人呢?

    曾巩笑道:“这样啊,我们使团之中也有医士,恰好也是通行去给辽主贺寿,不若结伴同行,同时也好给令公子医治!”

    什么?给完颜阿骨打看病?一瞬间林昭真想出声反对,适才不知情,出于爱护生命的仁慈之心救了完颜阿骨打也就罢了。现在已经知道了,怎么还能……

    可曾巩已经答应了,若是开口无疑会显得失礼,还有些冷血无情。何况耶律纪也在现场,难不成要告诉他们,几十年后就是这个孩子与他的子孙灭了宋辽两国?兴许辽人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自己恐怕也会被看做是疯子……

    唉,既然如此,就这样吧!

    既然与他父子同行,看能不能有机会在其他地方加以点拨和改变。既然完颜阿骨打命不该绝,只能另想办法,争取改变历史轨迹了……

    耶律纪也不反对,一行人在城外与百多女真勇士一同启程,前往辽河边上的捺钵。一路上,每当看到劾里钵和怀中还是婴孩的完颜阿骨打,林昭心里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PS:1、因辽兴宗耶律宗真、宋真宗等避讳,当时女真被称之为女直。本文为了表述清晰,称女真!

    2、完颜阿骨打生于1068年8月1rì,正是文中的宋神宗熙宁元年!

第四十七章 捺钵

    ()    前往捺钵的途中,随行的医士为完颜阿骨打诊治过后,问道:“完颜首领,尊夫人怀孕之时,是否服用过许多人参?”

    “是的,人参是大补,为了孩子出生之后身体强壮,所以服用了许多,都是长白山百年以上的好人参!”劾里钵脸上本还有一丝得意,可看到医士的表情之后,浮现出迷惘之sè,难不成一片好意反而害了儿子?

    果然,医士摇头道:“人参虽然大补,但是服食过多会过分燥热,尤其是夏季,天气本就炎热。尊夫人服用人参太多,以至于令公子胎热过重,是娘胎里便有的病根,以至于哭闹不止。”

    “原来如此!”劾里钵真是悔不当初,问道:“那有办法医治吗?”

    “这个不难!”医士道:“不过令公子尚在襁褓之中,直接服药是不行的,我开几服药,让rǔ娘服下,化作rǔ汁给令公子服下,用不了多久就会起作用。”

    “好好!如此多谢了!”劾里钵感恩戴德,显然他对次子极为宠爱,旋即又对林昭道:“多谢林使臣,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此番携带了一些东珠、人参,权作谢礼,请尊驾先收下!”

    这两天林昭又在心中反复推算,如今是1068年,完颜阿骨打差不多在1115左右起兵抗辽的,当时他是四五十岁的样子。完颜部不大,同名同姓的概率比较小,何况他是首领之子,那么这孩子应该就是后来的金太祖无疑了!

    一想到靖康那汉家历史上难以磨灭的耻辱,一想到后来金国灭北宋,汉家百姓的惨状,林昭骨子里就泛起一种强烈的仇恨。隐隐对小婴儿完颜阿骨打就有种没来由的恨意,挥之不去。

    劾里钵越是感激,林昭心中的“自责”与负罪感就越发的强烈。不行,必须要想办法阻止,直接杀了一个婴儿无论是道义还是可行xìng都不大可能,必须另想办法。

    既然要改变,就要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完颜阿骨打做个部落首领可以,但绝不能让他成为金太祖!

    不过劾里钵送的东珠、人参什么的,林昭自然不会拒绝,这可都是长白山的好东西,不要白不要,悉数笑纳便是了。

    ~~~~~~~~~~~~~~~~~~~~~~~~~~~~~~~~~~~~

    两天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辽河边上,辽主耶律洪基的捺钵就在此处。契丹族兴起的西拉木伦河与土河都是辽河上游支流,河流更是以国号命名,可见辽河在契丹人心目中,以及对辽国本身的意义都非同寻常。

    距离捺钵还有数十里的时候,耶律纪便已经先行派人通知了耶律乙辛,请赵王定夺如何迎接宋使。

    宋朝使团也有意放慢了脚步,等待着辽国方面重臣前来迎接,可能xìng最大的自然是赵王耶律乙辛了。

    可是结果让他们失望了,耶律纪带回消息,辽主尚未归来,赵王耶律乙辛忙于政务,没时间前来迎接。接待的规格直接降低了好几个档次,先请宋使前往捺钵,稍后赵王会设宴款待。

    宋朝使臣很是无奈,偏生人家说的理由充足,也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不过几位大人都明确地感受到了一点,这次辽国似乎有意冷落宋朝使团,尤其是到达捺钵之后,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捺钵是辽主围猎时的行营,林昭原以为临时的营地能有多大,可是到了辽河边上,看到的情景直接颠覆了他的观念。

    帐篷一顶接着一顶,一眼看不到边际,至少有数千顶之多。这也难怪,辽主每次出行都有皮室军护卫,虽说这次辽主是临时起意,从庆陵赶来时,只带了一万兵马,而且其家属奴隶什么的也会跟随,人数自然不在少数。

    辽主的宫卫军的人数不在少,有弘义、长宁、永兴、积庆、延昌、彰愍、崇德、兴圣、延庆、太和、永昌、敦睦等十二宫,外加文忠王府。每宫有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一万二千,骑军五千,总兵力达三十多万。

    前几rì,辽主到辽阳之后便开始抽调宫卫军赶来护卫。长宁宫使耶律敌烈恰好要从幽州换防到辽东,在得到赵王耶律乙辛允许之后,抽调了两万人马赶来护卫。

    因此整个辽河捺钵的规模着实不小,林昭不由感叹,到底是马背上的民族,捺钵完全就是一座流动的城池啊!他们来的路上,甚至还看到了临时形成的集市,让人惊诧不已。

    同时林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状况,契丹人在生活却逐渐在向宋朝靠拢,有明显的汉化倾向。

    男人穿着汉人的宽袍大袖,各式幞头,甚至还有学着某些风雅宋人,发髻插上一朵鲜花,还有几分妩媚气息。贵族女子们都是一身汉家女子衣装,绫罗绸缎,丝绸衣衫很受欢迎,一个个打扮的相当jīng致。

    林昭很清楚,这便是所谓的汉化。在历史上,有许多北方外族曾经入主中原,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暂时击败了汉家政权,却无一例外地反被汉文化所同化。

    一接触到中原的繁华和汉人安逸的生活,便迅速粉碎了他们多年传统的马背游牧生活。很多外族政权最终倒台,多多少少都和汉化加速有关。军队失去悍勇和拼杀jīng神,最终战斗力大大下降。当军事控制弱化,政策不善,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一个王朝的覆亡就开始了……

    想想眼前的辽国,灭亡或许就与此有关,逐步汉化的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最初的锐气。以至于被出自山野,更为落后却不失悍勇的女真人打败。金国同样如此,入主中原不过在百年时间,便被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经历惊人的相似……

    若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对宋朝或许是件好事,可时间不等人,北方部族政权始终是心腹大患。林昭也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让人很愤怒的消息。

    辽国赵王耶律乙辛在此之前,曾经亲自接见过西夏和高丽的使节,怎地轮到更为重要的宋朝时,就突然忙碌抽身不得?到底是巧合,还是辽人有意而为之呢?

    张宗益认定的是后者,早年他曾经出使过辽国,知道契丹人对宋朝使团的待遇。可是进入所谓的“礼宾帐”时,张郎中发现,档次明显下降了,看样子似似乎和高丽,回鹘之流相似……

    辽国这是有意怠慢宋使啊!使团上下愤愤不平。果然不出所料,辽人处处为难,这次出使注定了困难重重。

    张宗益憋着一腔火打算前去找辽人理论,可尚未出门便有辽人来报:赵王耶律乙辛晚间设宴为宋使接风!

第四十八章 座次排序

    ()    耶律乙辛设宴接风?时间把握的很巧妙嘛!在宋使火气刚刚上升的时候,及时降降温,辽人还真是处心积虑,jīng于算计啊!

    宋使的心情平复一点,以为赵王耶律乙辛要为接待上的失礼赔罪。可后来才得到消息,晚宴不是单独针对宋使的,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