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5部分

宋王-第25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礼宾院,王雱问道:“东阳,真是厉害啊!不过听你话中意思,似乎是耶律质下毒毒害萧杰的?”

    “仈jiǔ不离十,应该是他!”

    “那你为何不揭发呢?”柴若讷对嚣张跋扈,为难伯父的耶律质很不满。

    林昭道:“想必二位也看出来了,萧杰之死乃是辽国两位使臣自编自演的。耶律质那rì故意留下柴公谈话就是为了做个见证……萧杰自杀应该是事前计划好的。你们想想,一个人计划着自杀会有多痛苦,所以那rì宴会他心情低落,jīng神萎靡不只是中毒之故……

    我看过萧杰临死的表情,没有多少恐惧却也不够从容,可见他未必愿意心甘情愿自杀。耶律质似乎也注意到这一点,为以防万一,估计是他提前下毒。即便萧杰不肯自杀,估么这也会毒发身亡,还是会归责于我大宋……

    所以耶律质才是主谋,他们需要使臣在大宋遇害,继而作为出兵的借口。如果轻率地揭发他,两人都折在大宋,辽国那边主战之人会不会恼羞成怒,引以为借口呢?索xìng不如留下他,让他们自己人堵自己的嘴巴。如此大事,还不知官家和相公们如何打算,故而不好贸然!”

    柴若讷不由汗颜道:“东阳不仅心思缜密,擅长侦缉破案,考虑事情也更为周全,见识更为高远!”

    王雱也是满意地点点头,果真没看错,林昭着实是个人才啊!他开始有些佩服自己卓绝的眼界……

    ~~~~~~~~~~~~~~~~~~~~~~~~~~~~~~~~~~~~

    王安石与王圭来到垂拱殿的时候,几位相公并几位翰林学士听到辽使遇害案告破,也都匆匆赶来。

    “王卿,想不到一rì时间就破案了,出于意料啊,比开封府要强上许多!”

    王圭顿时汗流浃背,官家称赞的人家王安石,对自己很是不满啊!

    好在皇帝赵顼续道:“不过开封府及时配合,赈灾之事做的不错,也辛苦了!”

    “此乃臣等职责所在……”王圭的心情这才有所好转。

    赵顼道:“王卿,将案情和结果讲来吧!”

    “官家,已经查明辽使萧杰系自杀!”王安石随即又将细节一一将来道出来。皇帝赵顼与几位宰相听闻之后都相当的愤怒,契丹使臣竟然以自杀的等段来制造借口。

    陈旭忿然道:“没想到辽国如此卑鄙,借着拜寿自行制造事端,yù挑起战争。”

    “多亏查明了真相,不然这次我们就要吃哑巴亏了!”曾公亮身居宰辅之位,这段时间压力不小,现在总算是可以略微松口气了。

    “现在怎么办?对辽主是有交待了!可我们该作何反应呢?派使臣前去质问辽主?”事情虽然解决了,但还需要有个应对之策。

    一眼沉默的文彦博摇头道:“此事不可cāo之过急,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一件事,萧杰与耶律质所为到底是辽主的意思,还是辽国某些人自作主张!”

    “文相公此言何意?”

    文彦博道:“辽主耶律洪基与我大宋素来亲善,辽国前几年也刚刚经历过皇太叔之乱,未必会有对大宋动兵的意思。会不会是辽国国内好战之人想要蓄意挑起争端,好从中渔利呢?这有确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确定对策。若是贸然行事,有可能适得其反!”

    文相公的资历摆在那里,陈旭虽然有不同意见,却也不好直接反对,只是道:“好战之人?应该不至于吧!皇太叔耶律重元作乱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耶律洪基应该已经稳定国内局势,不至于出什么乱子……兴许辽国看到官家新君登基,有恰逢灾害,想要趁火打劫,亦或者只是威慑而已……”

    陈旭一句话,顿时噎的皇帝赵顼脸sè有些不自然了!什么意思?辽国花这么大的功夫,只是为了吓唬吓唬朕?开什么玩笑!

    “诸卿以为如何?此事总需要有个了结!”赵顼克制心情,沉声询问。

    “陛下,臣以为我们需要给辽国一个解释,辽国却也需给大宋一个交代,于情于理都该派了使团前往!”说话是一位翰林学士,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

    “司马学士所言有理!九月便是辽主寿诞,原是该派使团前去贺寿的……不若两件事一同办理,顺道试探辽国,要求辽主给出个交待!”文彦博第一时间表示赞同,并且加以补充。

    皇帝赵顼思量道:“两位卿家所言不错,只是这使团的人选该当如何?此番另有重任,不同寻常啊!”

    曾公亮道:“使团的名义还是贺寿,所以这正使的人选……只是名义上随便些好,当然若是能选个稳重有担当之人自然是两全其美,副使的人选倒是可以好好做做文章,该慎重些!”

    皇帝赵顼也点点头,几位大臣的意见很中肯,他自然及时采纳,询问道:“那正副使的人选呢?诸卿以为如何?”

    陈旭道:“若只是贺寿,礼部郎中张宗益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行!”此番出使,正使只是个门面,人选不是那么重要。

    “那副使人选呢?”

    司马光道:“臣举荐一人——集贤校注曾巩!”

    “欧阳公的高足!”也不知是否因为同姓之故,曾公亮道:“曾子固为人稳重,有见识有能力,此行前去应该没问题!”曾巩的学识与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众人也并不反对,何况还是欧阳修的弟子,正好做个顺水人情!

    司马光建议道:“臣以为该派个熟悉案情之人同往,到时候也好向辽主解释,以免辽人再针对案情做文章!”

    “不错,确该如此!”

    “可是派谁前往呢?”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王圭身上,朝中之人熟悉案情的似乎就是他了。让堂堂翰林学士,开封府衙去出使……何况还是在正副使已经确定之后,开什么玩笑?

    王圭表情相当尴尬,混乱之中脑中灵光一闪,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何人?”

    “林昭,林东阳!”

    众人都是一惊,王圭解释道:“此案是他一手侦破的,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说话间心中暗道,林昭你不是能耐吗,不是能言善辩嘛!那好,就和契丹人讲理去吧,让你知道知道世事的艰难!

    “可是林昭不过只是布衣,出使辽国可是代表国体之事,似乎有些随便,是否不大合适!”司马光是出了名守规矩的人,对此颇有疑虑。

    王圭现在一心促成此事,说道:“林昭虽只是一介布衣,却也是饱读诗书,只是还不曾考取功名而已!此番破案于我大宋是大功一件,臣冒昧请求官家给林昭赐个出身,委任个官职!”

    几位相公的目光在王圭和王安石脸上闪烁不定,有了王安国的先例,再给林昭赐个出身又有何难?

    文彦博笑道:“这个林昭越发的有意思了,说起来老臣还真想见见这个年轻人!”

    “朕也正有此意!”皇帝赵顼笑道,转而对王安石道:“王卿,传林昭入宫来一趟吧,朕想见见他!此番立下大功,朕该亲自赏赐才是……”

    众人已经了然于心,这个叫林昭的年轻人运气真是好,一rì的表现便秒杀了无数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第四十章 似曾相识

    ()    王安石回到家中,王雱便喜滋滋地迎上来,沾沾自喜道:“父亲,儿推荐的人选不错吧!”

    “不错,林东阳不到一rì便破案,确实有些超乎为父预料!”毕竟是顶着风险举荐,案件告破,王安石也松了一口气。

    王雱笑道:“这下子有王圭老儿好看,官家斥责他没有?”

    “你呀!不要这样斤斤计较。”王安石似乎颇为不悦,随即道:“还有赈灾之事,官家也不至于多斥责他,只是脸上无光罢了!”

    “那官家可否有给东阳赏赐?”王雱讪讪一笑,换个问题。

    王安石摇头叹道:“赏赐……只怕林昭这个赏赐不好拿啊!”

    “怎么了?”王雱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案件告破便需要派使团前往去辽国解释、质询,司马君实建议一名熟悉案情之人随行,王圭便推荐了林昭!”王安石叹道:“此番出使,不同寻常,难度与压力都大得多,林昭……林昭虽然机敏,可太过年轻稚嫩,未必能够胜任!”

    王雱也是神情一黯,沉默片刻又摇头道:“父亲,未必,兴许还是好事!当时在江宁孟老夫人寿宴上,儿曾亲耳听过林昭大骂府学教授,引经据典,据理力争,雄辩滔滔。再加上他机敏,思维颇有深度和远见,想来应该问题不大。何况如此重大的出使,不可能以他一个少年为主吧?”

    “那倒是!”王安石点头道:“礼部郎中张宗益为首向辽主贺寿,欧阳公高足曾巩为副使,林昭随行!”

    “这就行了!”王雱笑道:“有前面两位主持大局,林昭年纪轻轻,表现不好也不为过。若是有一二处出彩,那就更好了!”

    “嗯!”王安石点头:“现在已经有人去通知他了,明rì午间入宫面君!”

    “好!”王雱笑道:“这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

    见皇帝?林昭多少有些意外!

    之前是想着抓住此次机会,另辟蹊径,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现在的结果似乎比期望要好上身上,难不成皇帝要当面赏赐?运气真是不错!

    当然了作为一个古代小民,入宫面君难免还是有些紧张的。虽说前世见过一些大场面,可毕竟没到那个级别,何况还是繁文缛节众多的古代!或许心中更多地还是好奇!

    为此林昭专门去向黄庭坚请教一番,同时也惹来了那些太学学子的羡慕,入宫面见官家那是莫大的荣幸。通常士子唯有金殿传胪才能荣耀那么一回,平常想都别想。看看人家林昭,还只是个布衣白身……人比人,气死人啊!

    林公子要入宫面圣,整个江南居都视为头等大事,上上下下的准备,一夜都不曾睡好。

    天亮之后,孟若颖便为林昭换上特意准备的衣服,一身书生打扮,整洁jīng神。一切穿戴整齐之后,似乎还是不满足,各处仔细检查,唯恐漏掉什么。

    “孟小姐,不必这么紧张吧!”林昭哭笑不得,今rì完全成了一个被摆弄的模特。

    孟若颖不以为然道:“你现在是去进宫廷面见天子,怎么太过随意?还有啊,礼仪可都记清楚了,记得千万不可君前失仪啊!”

    “好的,孟小姐已经嘱咐过很多次,都记住了!”林昭笑道:“怎么觉得像是丈夫出门,那什么什么服侍、关心似的……”

    “你……!”孟若颖秀眉一蹙,很是不悦,这厮现在开玩笑越发没有底线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感觉怪怪的,。他终于鱼跃龙门,今后前途不可限量,他注定了与自己距离越来越远……不知为何,孟若颖心中空落落的……

    顾月伦则轻轻笑道:“表哥,今rì是进皇宫,必须得正式点,你就听若颖姐姐的。莫要除了什么纰漏,争取在官家那里有个好印象,于前程都是大有好处的。”

    “没问题的,你们就乖乖在家等好消息吧!”林昭轻轻一笑。

    “嗯!爹爹见到表哥这样有出息,一定会高兴的!”顾月伦言笑晏晏,表哥能取得这样成就,她很开心。

    林昭却忽地想起来,临走时舅舅顾七嘱咐让自己低调行事,切莫出风头。可是如今是不是有些太过显眼了?不过入宫面圣,官场仕途,应该是好事,不算是出风头吧?林昭心中暗暗一笑,等有个一官半职,再告知舅舅,给他个惊喜!

    ~~~~~~~~~~~~~~~~~~~~~~~~~~~~~~~~~~~~~~

    皇宫位于汴京城中心位置,相比于唐朝的长安、皇宫,北宋的皇宫当真有些寒碜。占地面积小,规模大有不及。当宋太宗曾经有意扩建皇宫,但是周围的百姓都不愿意搬离,在开明的宋代,皇帝竟然顾念了百姓的意见。即便是万事俱备,也不得已放弃了扩建计划,因而就有了历朝历代最狭小的皇宫。

    《东京梦华录》上有记载,比邻皇宫的景明坊白矾楼高数层,站在楼上便可俯视皇宫內苑,历朝历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次rì午间,连绵多rì的雨水总算是停了,雨过天晴蓝天白云。林昭被王安石领着从宣德门进入皇宫,绕过举行大型典礼的大庆殿,经文德殿,来到皇帝平时处理政务的垂拱殿,其xìng质与明清时期的御书房有些相似。

    林昭一路而来,四处瞧瞧,毕竟是这个时代最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地方,还是王朝的权力核心。在这里,人不由自主更有一种权力yù望,机会有了,后面得好好奋斗才是。

    来到垂拱门前,王安石道:“东阳,你且在此处等等,稍后会有人传你的。”

    “好!”林昭知道,皇帝召见那是要排队的,得!先等着吧!只是这等候的时间明显有些长,也不知皇帝在里面磨叽什么,让人这么干等着可是难受啊!四处都是宫墙与一个个如同泥塑木雕一般的皇城司侍卫,也没个风景可看……

    林昭却不知道,不经意间,自己已然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宫城城墙之上一位少女依跟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走过。身后这站着几位内侍与宫女,看架势便知道此二人身份不凡。

    “太后,雨过天晴,清爽宜人,真舒服!母后,女儿请你出来散步没错吧!”少女咯咯一笑,依偎在妇人身旁,似乎是在撒娇。

    没错,此妇人正是宋神宗的生母皇太后高滔滔。宋英宗算是英年早逝,高滔滔才不过四十岁的年纪,保养得宜,看起来确实有股子母仪天下的气度。至于身旁的少女,则是宋英宗次女宝安公主,因为父亲亡故,兄长登基,晋封为舒国长公主。

    高太后笑道道:“雨水下了许久,宫中闷的着实无聊!”

    身边的内侍笑道:“若是天气晴好了,太后与公主不若往金明池去游幸,那处的风光是极好的!”

    “好啊好啊!”宝安公主立即拍手叫好。

    “大水与地动刚过,百姓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