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60部分

宋王-第160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日,林昭除了操心着苏岸组建马球队,寻找合适的队员,并且尽快进行训练之外。便是在准备着与吐蕃赞普董毡的会面。

    终于,两日之后,阿里骨早早来到礼宾馆等候。除了迎接林昭之外,同时也是今日的与会人员……

    再次来到吐蕃王宫,林昭心中的底气充足了许多。

    梁乙埋的的为难反而成就了他,让他一举扬名青唐城,成为少年翘楚,无人再敢小觑,轻视。吐蕃赞普同样如此,所以林昭很自信,很从容。

    与宋朝皇帝赵顼那是时常见面,侃侃而言。在辽东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大场面,与辽主耶律洪基也是对答如流。

    比河湟吐蕃更大的国家,更重大的场面和君王面前都能从容不迫,今日也完全是个小意思。

    那日宴会上,虽说最终的座次比较靠前,比较接近董毡,但是对其容貌看的不是很清晰。

    今日总算能够近距离相见,瞧得更加仔细了。

    一所小宫殿里,林昭瞧见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自然是就是吐蕃赞普董毡无疑了

    董毡,河湟吐蕃青唐国政权第二代主,唃厮啰第三子,乔氏所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9岁其父就向宋请求封爵。宋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授以会州刺史。青年时代起参与军政事务,随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唃厮啰年老之后,代理国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宋朝授予其顺州防御史。次年十月,承袭青唐主位,成为河湟吐蕃赞普。

    即位之后,董毡承袭了父亲唃厮啰所制定的内外施政措施,继续巩固和发展河湟吐蕃政权。宋英宗治平四年二月,升检校太保。

    当年,入贡宋室,宋以治平元年赐唃厮啰例回赐。不久,又加太保,进太傅。本身的地位非常尊崇,宋朝给予的礼遇也非常隆重。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河湟吐蕃随宋朝的重要意义,以及董毡父子本人的恭敬态度上。董毡向宋朝进贡,那么乔夫人的寿礼自然就需要厚重了。

    林昭默默地观察着眼前的吐蕃赞普,董毡整个人看起来相对比较俊朗,姿容英俊兴许是遗传了母亲乔夫人的基因吧!想来乔夫人早年一定是个美女,否则怎么能被唃厮啰看入眼,如斯宠爱呢?

    不过浑身上下却透露出一股别样的气度,气宇轩昂,让人敬畏!毕竟是一邦之主,统治了西北河湟地区偌大的地区,自信与气度自然是不能少的。否则很难掌控住河湟与吐蕃高原如此复杂的地区,和如此错综复杂的势力与人物。

    何况唃厮啰对其寄予厚望,从小就悉心培养,而今三十多岁,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赞普!

    此刻董毡正端坐在主位之上,笑吟吟地打量着林昭。趁着这个难得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个年轻有为,一表人才的宋使。

    林昭上前躬身道:“大宋礼部郎中林昭见过吐蕃赞普!”

    “林郎中有礼了!”董毡站起身来,很礼貌地迎接林昭。毕竟林昭代表的是宋朝皇帝,是君,而接受宋朝册封的自己是臣,君臣有别……

    同时,董毡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谈话中,林昭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惊喜……(未完待续。。)

第二三七章 茶马道

    “林使臣,在河湟还习惯吗? ”作为主人,董毡轻声询问,表示慰问。

    “承蒙赞普关照,一切都好!”林昭嘴上打哈哈,心里确实老大不乐意,好个毛线啊!

    干燥的气候就不说了,最要命的是高原反应,禁军之中已经有不少将士出现这样的问题。好在之前早有准备,有医者及时帮忙调养,才没出什么事情。当然了,最不省心的就是吐蕃人暗地里使绊子,似乎有意为难,日子能好过吗?董毡这话当真好意思问……

    董毡哈哈一笑:“那就好!”

    这厮完全就是明知故问,诚心让人闹心是吗?

    林昭心里嘀咕一声,站起身来,说道:“皇帝陛下让本使代为慰问赞普!”

    君臣有别,林昭终究代表的是宋朝皇帝,如此正式的外交场合,礼节不可废。宗主国的皇帝表现慰问,恭敬的感谢是必须的。

    董毡无可奈何,只得站起身来,恭敬地躬身表示感谢。宋朝皇帝能否感受到不好说,但至少吐蕃赞普这一礼被林昭生受了。

    阿里骨瞧着总感觉哪怪怪的,不过这都是情理之中,完全符合礼仪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管董毡和阿里骨怎么想,林昭这会是心满意足,也算是个小小的“报复”,笑道:“赞普太客气了!”

    董毡讪讪一笑,问道:“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太后可都康泰?”必要慰问还是需要的。

    林昭笑道:“都好!”

    “请林使臣代为转达我的问候!”

    “好!”

    一阵寒暄之后,林昭知道董毡肯定在等着自己切入正题。当即道:“此番前来河湟。在下为赞普带来了几件礼物。”

    “哦?什么礼物?先谢谢阁下好意?”董毡很是期待。宋朝到底将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苏岸作为林昭的扈从,将礼物交给赞普侍从,随即递了上去,林昭介绍道:“这是西湖所产出的龙井茶,希望赞普能够喜欢。”

    茶叶?

    这是草原民族很喜欢的东西,毕竟他们大量食用牛羊肉,比较油腻。而茶叶清香,能解油腻。正是最适合他们的饮品。

    董毡随即吩咐人立即煎煮,奉上来的时候,茶叶清香扑鼻,连阿里骨都忍不住轻轻一嗅,很是喜欢。

    作为吐蕃赞普,品尝过的名茶自然不在少数,但是闻到清香的时候,董毡还是忍不住神情一动。

    饮了一口,更觉得唇齿留香,好不舒服。忍不住连声称赞。显然,是遇到极品了。

    “好茶。果真是好茶!”

    林昭笑道:“赞普喜欢就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茶有什么讲究吗?价钱几何?”董毡看似不经意地轻声询问,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他知道林昭绝对不会是给自己送茶叶这么简单,重点在于茶叶背后的东西。

    林昭笑道:“没什么讲究,至于价钱,外人是买不到了,当然了,赞普喜欢自然是供不应求。”

    “如此就多谢了!”

    林昭续道:“听闻赞普爱民如子,有如此清香宜人的好茶,自然不愿意一个独享对吗?”先给你带上一个高帽子,然后继续下面的话题。

    “哦?”总算是进入正题了。

    “听闻吐蕃人很喜欢饮茶,尤其是大量食用牛羊肉之后,茶水更加清香解腻。可是每年吐蕃能够买到的茶叶似乎很有限……”

    林昭侃侃而谈,道出的却是实情。董毡是赞普,饮用好茶自然不在话下。可是寻常百姓可就困难了,河湟的茶叶大都是从川蜀而来。商人经过漫长的道路,将茶叶带来吐蕃的时候,价格已经翻了许多个跟斗……

    明知道茶叶对身体和生活有好处,可寻常百姓想要购买,却难以承受昂贵的代价。即便是购买,数量以及茶叶的质量都可想而知!

    “想必赞普肯定也希望河湟的百姓能喝上清香的优质茶叶吧?”林昭笑吟吟地看着董毡,默然不语,但是言下之意已经表达的再明显不过了。

    董毡笑道:“那是自然!”

    林昭也跟着笑道:“我大宋南方各州县都出产茶叶,若是建立起一条大宋到河湟的商路,赞普以为如何?”

    “商路?”阿里骨疑惑道:“现在不是有商路吗?青唐城的大宋客商也不少的。”

    “是不少,但是都是零星的散户,无论是规模和影响,货物的数量和品质都很一般,以及为贵我两邦带来的利益也都很有限。”

    林昭道:“如果由大宋官方和吐蕃方面共同组建一条商路,运送货物前来吐蕃,不知赞普意下如何?”

    林昭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大宋物产丰富,货物自然不只是茶叶……”

    董毡和阿里骨都是心中一动,河湟吐蕃虽说控制丝路要道,也算得上富足,但是物资丰富程度可比宋朝差远了,也算是在物资匮乏的行列之中。

    说白了,吐蕃的处境比西夏好不了多少。

    一旦宋朝关闭榷场,西夏国内就严重物资匮乏,吐蕃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当林昭提出建立由官方主持维护的商路之后,董毡怎么能不动心呢?这是实打实的利益,不仅可以从中获利,还能极大有利于吐蕃百姓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只是世上哪里有这种单纯的好事呢?

    董毡笑道:“林使臣的构想很不错,不知道此事我们吐蕃需要做些什么呢?”

    林昭道:“与其说是商路,不如说是贵我两邦固定的的官方互市贸易,既然是互市,自然就互通有无,物物交易,不知赞普以为如何?”

    “换什么呢?”

    “马匹!”林昭沉声吐出了两个字。

    说了半天,这才是正题,林昭就是为了马匹而来的,此刻当着董毡的面,不需要藏着掖着。

    只是人家并非白要,而是以物换物,开出的条件也算是很优厚了。

    林昭道:“河湟草原优厚,马匹产出众多,贵国自己使用肯定是绰绰有余,根本用不完。如果能将其转化为经济利益,想必贵邦也是乐见其成……所以我国才有打算在汴京和青唐城之间建立一条茶马道……”

    “茶马道?”

    “不错!”林昭点头道:“以茶叶为主的中原丰富物产,向贵国换取马匹和皮革,互通有无,彼此之间实现双赢,不知赞普意下如何?”

    双赢?

    董毡迟疑了一下,林昭所言确实很诱人,宋朝最为缺乏的就是马匹。与辽国和西夏处于一种敌对关系,注定了不能从那处获得战马,唯一的来源就是陇右和吐蕃。

    陇右四战之地,宋朝人自己养马很艰难。而吐蕃的河曲马无论是体质,还是品质上都是一流的,是上等战马。

    过去的时候,宋朝也有向吐蕃提出购买马匹,不过都是以金钱交易,数量也不是特别大。当然了,暗地里也有一些走私行为,董毡未必不知道。

    但是总而言之,规模都不是很大!

    而今宋朝人如此提议,很明显是要将茶马互市固定化,同时要求交易的马匹自然就在不少数。

    按道理而言,这对吐蕃来说是好事。毕竟马匹很多,根本用不了。同时也相对缺乏生活物资,若是能以此交换,对吐蕃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可董毡隐约之间似乎还些许担心,宋朝人得到了大批的战马,实力壮大之后是否会威胁到河湟吐蕃呢?

    国与国之间,哪里有永远的同盟?西北局势,三强鼎立,任何一个太过强大都不是很好。只有彼此制衡,才能左右逢源……

    不过林昭开出的条件委实不错,茶马道建立之后,给河湟吐蕃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利益。这一点,相对来说要比西夏强得多。

    西夏虽说要将公主嫁过来,但是姻亲关系又有何用呢?在国家利益面前,一个公主当真算不得什么,随时可以牺牲。君不见,古往今来,和亲的公主有几个得到善终?两国开战的时候,哪里考虑过她们的处境?

    林昭的提议,吸引力很大,董毡忍不住有些微微动心了。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你哪里能随便应允下来?

    梁乙埋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宋朝的条件,不正是与西夏讨价还价的资本吗?反之亦然,茶马道的提议虽然好,但谁都想利益最大……

    “好,贵国的提议很好,不过事关重大,孤也需要深思熟虑一番,些许细节,我们再慢慢商讨,不知林使臣意下如何?”董毡很委婉地把这件事拖延下来了。

    林昭自然明白董毡的心态,笑道:“赞普所言极是!”路要一步一步走,慢慢来,咱不着急!

    一旁的阿里骨心中却有些犯嘀咕,宋朝使臣公然在这里谈起了茶马道的事情。那大散关的那些人自然就不可能是宋朝官方行为?那么他们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与林昭之间究竟又是什么关系?难不成当真只是顺路庇护?

    阿里骨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弟弟苏南党征,对那些客商,需要特别慎重。至于马匹交易的事情,只能无限期推迟了……(未完待续。。)

第二三八章 乔夫人

    “茶马道……茶马道!”吐蕃王宫大殿里,董毡喃喃自语。

    林昭已经走了,今日的见面算是初步的沟通,会面结束之后,董毡就一直念叨了此事。嘴上说是容后再议,实际上心里却是相当重视。

    “赞普,宋朝人是有备而来啊!”多吉一直作为侍从出现,只不过一直很低调,并未引起林昭的注意罢了。关于茶马道的提议,多吉可是听的清清楚楚,作为吐蕃赞普的首席谋士,这些事情他自然是要多加注意的。

    董毡点头道:“没错,宋朝人可是比梁乙埋实在啊!”

    “赞普的意思是?”多吉试探着询问董毡的态度。

    “你怎么看?”两个老家伙玩起了反问!

    多吉道:“如果这条茶马道建成,对我们河湟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是啊,只是……”董毡似乎有自己的顾虑。

    “反正时间还早,赞普何必着急,且跟他们讨价还价一番再说吧!”多吉想了想,又说道:“要不,赞普再征求一下太夫人的意见?”

    “好!”董毡看了一眼案几之上,林昭留给乔夫人的礼物,微笑着摇摇头。这位宋使虽然年轻,但是鬼主意倒是不少,很懂得曲线救国。

    董毡带着礼物走进王宫后院的时候,远远瞧见一位端庄雍容的老太太正在花园里晒太阳。

    老太太年纪约莫五十多岁,头发黑白相间,气度雍容。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是从面庞之上依旧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否则又怎么能得到河湟赞普唃厮啰的垂爱呢?

    此人正是董毡之母乔夫人,被宋朝册封为太原夫人!

    唃厮啰早年受的李立遵胁迫,娶了李家的女儿。因为其中的政治意味,所以婚姻一直并不幸福。

    直到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