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58部分

宋王-第158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是理,一边是亲,难以权衡!”

    “哼!”董毡却是一声叹息:“真的很为难吗?一点取舍都做不了,太过优柔寡断。难不成那个时候,他还有别的选择?”

    转念一想,董毡又笑道:“不过也好,至少他没有完全靠向梁乙埋,在大是大非上还有自己的主见。”

    多吉道:“是啊,蔺逋比王子在这件事上还是比较理智的,相对来说,阿里骨就有些……”

    “当面问的时候阿里骨没说,但却用实际行动给了我最好的回答!”董毡沉声道:“至少他没有做错什么,不管怎么着,这都是先王和我的一贯态度……西夏人未必能靠得住,至少与宋朝之间应该保持良好关系……

    其实想想,阿里骨也是没有办法,当时那么做完全是在情理之中。要是他什么都不说,那才真的让人失望……这一点上,多少比蔺逋比强一些。”

    多吉太理解赞普的心境了,儿子和养子分别是如此表现,让身为赞普,身为父亲的他当真有些为难……

    “赞普,后面的路还长着呢,日久见人心,慢慢看吧,不必着急!”

    “也只能如此了!”董毡笑道:“倒是那个年轻的宋使有意思,年纪轻轻的,却是一表人才。看起来文静柔弱,可是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子英豪之气。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好大的口气,霸气十足啊!”

    “会不会有些言过其实了,毕竟他只是个少年郎而已!”

    董毡不以为然道:“至少是一种气魄,宋朝这些年重文轻武,读书人都柔柔弱弱的似妇人一般,少有这般英姿勃勃,志向高远之人。至少我的感觉,此子非同一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当真能够笑谈渴饮匈奴血吧!

    想想看,若只是个柔弱的书生,宋朝皇帝能让他出使吗?西北苦寒,出使本身就有军事色彩,这是培养文人将领的前奏啊!”

    对此,多吉完全认同。宋朝单纯的武将地位不高,但是文官出身的将领可就非同一般了。军事才能也不可小觑,当年范仲淹经略西北,可没少让西夏吃亏。

    “何况此子还出使过辽国,前几年辽东萧胡睹之乱,辽主一家险些丧命。据说辽国皇后萧观音和小公主都是他救回来的。辽国君臣都对其多有称赞与感激,据说他的那匹白马,是辽国太子耶律浚所赠,可是契丹草原上数一数二的神驹……”

    董毡其中一个妻子是辽国公主凌结摩,一直与契丹礼尚往来,想要了解到相关信息很容易。

    “赞普,要不要在太夫人寿诞之日,安排一场马球比赛可好?”多吉突然想要一个主意。

    董毡沉吟片刻,点头道:“如此也好,趁机机会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一来看看林昭坐下契丹神驹的风采,二来……也算是给梁乙埋一个机会,能不能找回面子,就是他的事情了。

    记住,只有宋朝和西夏斗的不可开交,我们才能愈发的重要。”

    一句实话,说明了河湟吐蕃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生存空间上的无奈。想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周旋,如何才能如鱼得水,利益最大化,当真不容易。

    多吉点头道:“是,我们自己呢?是否也要参加?”

    “这样……”董毡心中似乎早有盘算,说道:“让青宜结鬼章负责我们吐蕃球队,还有让回鹘人也作为核心之一参与。”

    “回鹘?”为什么让青宜结鬼章负责,多吉明白,但是回鹘人有必要如此重视吗?

    瞧见多吉脸上的疑惑,董毡笑问道:“回鹘的迎结牟公主不是要来青唐城做客吗?让蔺逋比同时招待着……”

    多吉猛然心中一动,说道:“赞普,你的意思是……”

    董毡笑道:“先祖松赞干布还曾同时娶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位赞蒙(皇后)并尊。蔺逋比是吐蕃王子,同时迎娶两国公主有何不可?”(未完待续。。)

第二三四章 心怀鬼胎

    吐蕃的国策不应该是左右逢源吗?

    在宋朝和西夏之间,游刃有余才应该是他们的做派。

    相对来说,河湟吐蕃与宋朝之间该有天然亲近感才对,毕竟有共同的敌人——西夏。

    要知道,河湟吐蕃直接毗邻河西走廊,威胁到了西夏的侧翼。反之亦然,西夏也直接对河湟高原造成威胁。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河湟吐蕃天然具有反西夏的立场……

    这也是李元昊与角厮罗打的不可开交的缘故……

    西夏据横山,可恃山界之险以拒北宋;有天都山,可以为南侵北宋的桥头堡;还有兰州,可以阻碍北宋与河湟吐蕃的往来。

    对于宋朝来说,兰州、天都山、横山都有着极大的威胁。

    对河湟吐蕃而言,兰州更是梗在咽喉的一把利刃,贪婪的西夏人,兵锋随时指向自己……

    西夏的存在对宋朝和河湟吐蕃都是莫大的威胁。

    按理说宋朝是个超级强国,西夏和河湟吐蕃相对弱小,该是弱弱联合,共抗强敌才行。

    但实际在军事作战的结果上,宋朝却经常败给西夏,处于低劣地位。于是这个强国的身份就转移到了西夏身上,从而促成了宋朝和吐蕃的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宋朝虽然对吐蕃构成威胁,但是因为有西夏的缘故,这种威胁几乎不复存在。并且一直表现的很客气,很友好,彼此合作。十分愉快。

    按理说。宋使臣来到青唐城。吐蕃该好好招待,奉为上宾,礼遇有加才是。

    但是林昭并未看到这样的结果,反而是多处受到冷落,有时还要被为难的情况。吐蕃人似乎有意想要为难自己,隐约有偏向西夏的意思……

    林昭不相信,昨日晚宴座次出问题只是个偶然,是侍从的疏忽。

    反倒更像是什么人有意而为之。会是谁呢?蔺逋比?还是赞普董毡本人?

    思来想去,林昭将蔺逋比,这位默默无闻的吐蕃王子排除在外。

    昨日蔺逋比就在梁乙埋身边,一眼瞧过去看着很是柔弱,完全没有草原勇士的魁梧与豪迈,倒更像是中原江南的书生。而且一看就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主,昨日那么重要的场合,一丁点都没有发挥一个吐蕃王子该有的责任与义务。

    最终的结果是梁乙埋吃瘪了,这与蔺逋比的利益和身份不符,所以这件事应该不是他的手笔。何况蔺逋比或许根本没有这个能耐和机会……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此事应该是吐蕃赞普董毡的意思……

    可是董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试探?还是故意想要自己出丑?抑或者是挑起宋朝与西夏使臣之间的矛盾?

    林昭对此表示很是费解,至少无法准确把握董毡的心态!

    但是不管怎么着。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举成名的好机会,想必以后他们就不敢再小觑自己了。

    只是这才只是个开始,后面肯定还会有数不尽的事情涌来,河湟风云起, 交锋不可避免……

    至于那篇《满江红》,林昭倒也并非只是拿来装逼用的。

    西夏对于宋朝造成的影响甚大,尤其是此番西北之行,感受更是明显。西夏不灭,宋朝想要真正的安宁绝非易事,更不用提抵御辽国,真正的崛起富强了……

    至于皇帝赵顼和王安石西恢复汉唐旧境的宏伟构想,战胜西夏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所以,宋军必须长驱直入,踏破贺兰山缺!林昭在想,既然自己来了宋朝,是否就该为此出一份力呢?

    以前,林昭是文官,从事的都是政务和经济方面的事情。一个很重要的是原因没有接触军旅的机会。同时是因为对王安石变法保有厚望,可是青苗法的事情之后,林昭开始有些失望,故而方向开始有所变化……

    恰好这次河湟之行,有了接触军旅的机会,林昭在想,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考虑。

    好男儿自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此事应该好好考虑考虑,投笔从戎也可以是自己的壮举!

    而《满江红》的内容,也正是自己的志向所在……

    ~~~~~~~~~~~~~~~~~~~~~~~~~~~~

    阿里骨从王宫后来之后,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宴会之前的座次排序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现在他已经能够肯定,那是养父董毡故意安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并不能完全揣摩的很清楚。

    但是有一点没错,肯定包含有对自己,还有对蔺逋比的试探!

    当时蔺逋比没有动,而自己似乎有些冲动,毕竟有些为难,那般作为似乎也有些许无可奈何……

    阿里骨不知道,养父董毡究竟是否满意?宴会上董毡微笑不语,根本看不出丝毫端倪……

    除此之外,他心里还有一种震惊,震惊的来源则是林昭,以及那一片精彩绝伦,气势磅礴的《满江红》……

    宴会上他曾经多次偷偷地打量林昭,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以前觉得林昭温文尔雅,宋朝皇帝派他来出使,可能是因为确实有些才能,尤其是擅长口才的缘故。

    可是昨日的事情告诉他,并非如此,原来林昭身上也有一种血气方刚。

    他清楚地感受到,原来面的并非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少年英雄。

    不知道为什么,阿里骨很受震撼,同时隐约还有一种担心!

    林昭声称壮士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血,只是要踏破贺兰山缺,对付西夏人吗?

    如果宋朝的兵锋强大,吐蕃会不会也算在内呢?

    隐约之间,阿里骨觉得除了小觑了林昭之外,似乎还感觉到一种威胁!

    这个人需要小心!

    不过目前,自己和他是利益共同体,休戚与共。今日也是彻底得罪了梁乙埋,那么只能暂时偏到宋朝这边了……

    至于蔺逋比,当时迟钝默然的反应,哼哼!想想阿里骨就想笑,并且还有一种嘲讽!

    在这些方面,自己是比蔺逋比强得多,可偏生就生不逢父,心中的无奈越发的强烈了。

    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来弥补了。想起今日林昭与梁乙埋的冲突,阿里骨觉得,这似乎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加以利用……

    如果这个时候,宋使遭到刺杀的话,会是什么结果呢?

    蔺逋比正在动歪脑筋的时候,有人来报,赞普召他入宫。

    阿里骨顿时一惊,又是什么情况?抑或者有什么新安排?心中难免有些疑惑!

    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赶到王宫,阿里骨本来以为养父要和自己谈及林昭与梁乙埋的事情。可是董毡并不直接提及,只是问道:“阿里骨,对那个宋使你有什么看法?”

    阿里骨心中一动,沉声道:“是个人才,之前我有些小觑他了!”

    “嗯!”董毡道:“不只是你,很多人都小看他了,现在知道,为时不晚!”

    阿里骨心中更加确定昨日是怎么一回事,看来养父也对很多人不放心啊!些许试探,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董毡续道:“你看也出来了,这位林使臣有非凡之处,那么他此来河湟,说不定也带来什么特别的东西,我想是时候该见见他了!”

    原来赞普是要召见宋使,这本来是程序以内的事情,只是速度本来没有这么快。看来是昨日宴会上林昭的精彩表现,让董毡开始对他另眼相看,开始对他感兴趣了。

    当然了,董毡最为在意的还是宋使带来的东西!也就是宋朝开出的条件。既然是左右逢源,那肯定要多方对比,从中渔利……

    阿里骨低声道:“赞普的意思是?此事如何安排呢?”他很清楚,如果养父只是想要召见宋使,直接传话,按照理解安排就是了,何以要这么麻烦呢?既然能找自己来,想必这其中自己还有什么事情。

    果然,董毡续道:“你负责招待宋使,那就由你去通知吧!还有,召见宋使的时候,你也来作陪吧!”

    阿里骨顿时心中一震,这是什么意思? 召见宋使,谈论的肯定是最为机密的国家大事,岂能让寻常人参加?

    让自己参与……岂非说明自己有机会参与军国大事了?可是……兴奋的同时有觉得哪里似乎有点不对,隐隐有些疑惑,有时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反而不敢轻易接受。

    “是!”阿里骨以尽量平和的语气轻声回答。

    董毡静静地看着阿里骨,嘴角带着一丝轻轻的笑意,那看似平淡柔和的眼神里却又那么深沉。不知道他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更不知道他到底在想着什么?

    越是如此,阿里骨就越发的有些忐忑,养父到底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董毡续道:“另外,你顺便通知宋使,太夫人寿辰之日,有马球比赛,希望他们能参加!”

    “马球比赛?”阿里骨一惊,这又是哪一出?

    董毡沉声道:“是的,听说宋人喜爱蹴鞠,想必对马球并不生疏,西夏和回鹘都会参加……至于我们,青宜结鬼章已经负责组织球队了……”

    青宜结鬼章?阿里骨心中一动,这场马球比赛,只怕不会这么简单……(未完待续。。)

第二三五章 打马球

    “马球比赛?”

    礼宾馆里,林昭半张着嘴巴,静静地看着阿里骨,显然有些惊讶!

    阿里骨点头道:“是的,太夫人寿辰当日会举行马球比赛,西夏和回鹘,还有我们吐蕃都会参加,希望贵国也能参与!”

    林昭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于马球他有些许了解。

    知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毬的运动,又称“打毬”、“击毬”、“击鞠”等。唐朝时从吐蕃传入中原,相传当时唐军为了训练兵卒的骑术与协同作战,在军中广为推行马球。

    也正是因此,马球得以风靡唐朝,下到士卒平民,上至王公贵族,甚至是皇帝都酷爱马球。历史记载,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

    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中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在当时,马球绝对风靡一时,不仅是男子,甚至许多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