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5部分

宋王-第15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裸地打脸啊,人家这才叫厨艺,才叫本事!

    菜肴是酒楼立足之根本,顾月伦的手艺让伙计们看到了希望,一个个都士气高涨,鼓足了干劲。对林昭表兄妹的质疑声也随之平息,上下和谐,众志成城。

    不过由此,林昭也意识到一个问题,现有厨师的水平和人品实在不怎么样,让表妹与这些大男人同在一个厨房烹饪,怕是有些不合适!他可不想让顾月伦受委屈,有丝毫尴尬……于是乎,一个已经萌生多时的念头再次膨胀起来……

    “招募厨娘?”高达有些不明白,林公这子到底要做什么?店里空闲的厨子不少啊,虽然手艺一般,可新招募的厨娘不见能强到哪去!这些天,他已经被林昭各种奇怪的想法和举动弄的七荤八素。

    林昭点头道:“没错,菜肴美味只是一方面,差别也不是很大,所以就要在烹饪大师的身份上做点文章了。你想啊,汴京各大酒楼的厨师都是男人,平淡无奇啊……如果我们全都换成姿sè不俗的厨娘,会不会更有特sè呢?

    男人难免被说成臭汉子,厨娘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容貌秀雅,清丽脱俗,心灵手巧,给人的感觉更好……而且对那些往来的商贾而言,厨娘做菜与娘子在家中素手调羹有几分相似之处,酒楼名为江南居,居所也!自然要有几分家的感觉,无疑会更为吸引人。”

    “这个……可以吗?是否有些出卖sè相的意思?怕是不大好吧!”高达吞吞吐吐,还是有些迟疑。

    林昭摇头道:“怎么能这样说?我岂能让我表妹受委屈?”

    “那原来的厨子怎么办?总不能都赶走吧!”有顾月伦身先士卒,高掌柜能说什么呢?

    林昭笑道:“到时候分成前后两个厨房……原本的男厨在后边做初步准备,在挨着大厅的地方设计一个外厨房,以珠帘隔开,隐约可见厨娘们芊芊素手,调羹烹煮……不用抛头露面,朦胧美懂吗?”

    “朦胧美?”高达听的一愣一愣的。

    林昭道:“你就别问那么多了,招募就是了……不需要厨艺经验有多好,这些我们都可以教的……最好是能在店中做得长久些,至少要两三年以上。还有便是人品,人品最重要,刚开始我们的手艺自然是要保密的……”

    “好!”高达应声答应下来,这一点他完全赞同。汴京各大酒楼把炒菜看做一门神技,世代相传,异常珍惜,绝少泄露给外人。当然,与此同时他也好奇,顾小姐这神乎其神的厨艺是从何处学来?

    “对了,各处的布置和陈设都按照我的要求更改,不要心疼钱,前期投资是必须的……”

    “老夫知道了!”高达心里嘀咕着,不是你的钱当然不心疼了。

    “尤其是门口迎宾的彩楼,我亲自设计,监督施工,千万不可马虎……”

    “是是……”事情真多啊,高达鸡啄米似的不断点头,旋即醒过神来,问道:“门口的匾额怎么办?一般都是要找书法名家书写的,怕是不大好办……”

    “确实有些棘手……”招牌非比寻常,必须要慎重,林昭道:“这个先不着急,我再想想办法……”可实际上则是一团乱麻,毫无头绪……

    乱七八糟的事情从策划到安排施工,林昭足足忙活了好几rì……

    孟若颖全然一副甩手掌柜的做派,交代账房支钱记账之后,便带着顾月伦到城中各处游玩。

    太不人道了,林昭看在眼里,心里落差有点大,强烈表示谴责!

    这rì,工匠按照要求重建迎宾彩楼,林昭命人搭起了帷幕,亲自监督着施工。

    顾月伦恰好陪着孟若颖一道归来,见此情景不由好奇道:“这是做什么?何以要用帷幕遮住呢?”

    林昭笑道:“为了保密啊!这彩楼设计的如此别致,开业那rì必定能够大放异彩,若是提前曝光就不美了……再者,遮住帷幕,路过的行人难免会好奇,不是更能吸引人吗?让他们拭目以待吧!”

    “又耍小聪明!”孟若颖嘟着嘴轻声道。

    林昭道:“是小聪明,却也是为孟家赚钱啊,孟小姐不慰劳一下,却讽刺于我,这不合适吧?”

    “好好好,林公子劳苦功高好了吧!”孟若颖不知不觉间已经养成习惯,时常与林昭讽刺打趣。

    高达远远瞧见,心中暗道:不是吧?怎地小姐与林昭活似一对冤家,还打情骂俏的!难不成这厮要成为孟家的姑爷?

    林昭叹道:“孟小姐,咱不口是心非行不?来点实际的,明rì你在这盯着,我出去逛逛,如何?”

    “你还真好意思啊?”

    林昭嬉皮笑脸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是公平合作的嘛!”

    “你呀……”

    顾月伦咯咯笑道:“表哥,别抱怨了,明rì相国寺有庙会。回来的时候若颖姐姐便说了,请你一同前往的!”

    “不识好人心!”孟若颖满面嗔怒,丢下一句话便进去了。

    “嘿!这丫头……”林昭嘿嘿一笑,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

    相国寺初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初名建国寺,后来荒废,唐初曾为郑王府花园。唐中宗神龙年间,僧惠民在此建佛寺。唐睿宗即位后,因早年被封相王,改名相国之寺。宋太宗至道二年,重建的三座门甚是雄伟,太宗皇帝御笔亲题“大相国寺”。

    自此之后,相国寺变成了大宋第一寺庙,加之地处汴京城中心位置,香火鼎盛,兴旺非常。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相国寺的职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佛教圣地变成一个兴盛的商业市场。

    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让百姓们在此进行交易,毫不夸张地说是汴京……乃至大宋朝第一集市。

    雄伟的三大门前飞禽猫犬、珍奇异兽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个宠物交易市场。二、三道门前则多是rì常玩意和杂物之类的……

    依次往里,屏帷、鞍辔、弓箭、绣品、时令瓜果、腊肉脯干,只要是能想到的,基本都应有尽有……

    里面佛殿附近,什么孟家道冠、王道人蜜饯、赵文秀笔、潘谷墨……一个个的老式招牌愈发的有文化气息……

    “大宋朝真是繁华,相国寺果真名不虚传啊!”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林昭带着两个美人穿梭而过,四处张望看稀奇……见眼前情景,忍不住轻声感叹。与后世著名的商业街相比,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种繁华与兴旺,别具一格!

第二十三章 求个墨宝

    相国寺里,林昭四处张望,时不时在小小摊前把玩着宋朝的各种小玩意。在别人眼里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他都觉得特别有趣,啧啧称奇。

    孟若颖不禁疑惑道:“还以为你见多识广,没想到竟如此没见过世面?”

    林昭笑道:“孟小姐,话可不能这么说,我那叫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道的都是大事……”

    “哼,秀才?你考上了?”

    “那是我没兴趣!”林昭抬头四处张望,又叹道:“想想酒楼离相国寺如此近,为何就门可罗雀呢?经营不善啊!”

    顾月伦咯咯笑道:“好了,表哥,若颖姐姐好心请你来逛庙会,就别吵嘴了!”

    “嘿?”林昭疑道:“孟小姐,你给我表妹灌了什么**汤了?”

    “哼,这叫帮理不帮亲……月伦,我们走!”孟若颖挽起顾月伦直接往前走去。

    “这……怎么我成孤家寡人了,没道理啊!”

    顾月伦在前面喊道:“走了,表哥,前面有些写字作画,去瞧瞧吧!”

    “还好,表妹还是向着我的!什么?写字?”林昭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即跟了上去。

    相国寺里,除了各种商品交易外,也不乏各种表演。有下里巴人的杂耍表演,话本曲艺。阳chūn白雪则有吟诗作赋,题字作画!

    相国寺大殿两边的廊内,都是本朝名家的题字,还有佛家人物、故事画作,非常jīng妙。鉴于相国寺在汴京城,乃至整个大宋朝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因为能在相国寺题字绝对是一种荣耀,为人所敬仰。

    正是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便有读书人在相国寺内习字作画的比赛,以期可以题壁留名,无疑是一条出名的捷径。

    林昭等人今rì来的正巧,恰好遇到,孟若颖与顾月伦出于好奇,前往一观。林昭则是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那便是江南居的匾额招牌。书法名家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若有看的过眼的,找个来题字倒也可行。

    林昭凑上来的时候,见一溜子排开多张案几,有几个书生要么正笔走龙蛇,要么挥毫泼墨。

    “表哥,怎么样,写得如何?”顾月伦远远瞧着。

    “呃……这个……不错,不错!”林昭随便打个马虎眼。

    孟若颖笑道:“比起某些人的字确实不错哈!”

    “呃……”林昭这个无奈啊,想来前世的林昭书法应该是不错的,只是自己不习惯使用毛笔,难免就差了许多,看来以后得多加练习才行。

    孟若颖旋即拉着顾月伦道:“走,去前面看看壁画!”林昭本打算跟上去,却听到身后有人小声道:“鲁直兄,你怎么不去露两手,以你的书法造诣,题壁相国寺又有何难?”

    什么人?如此大言不惭,很牛逼吗?林昭不由好奇。

    “季云兄谬赞了,在下的些许微末伎俩登得台面!”

    “鲁直兄,谦虚了!我看怕是有所思虑,无心书法吧!可还想着王学士那道《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听闻官家很有感触,yù有一番作为。”

    “是啊,得遇英主,我等亦可全心全意报效朝廷!”

    “那是自然,鲁直兄是去岁的进士,任叶县尉不过才一年,恰逢提举四京学官,足下第文为优,将来入馆阁似乎也并非难事!”

    “季云兄谬赞了,只是恰巧而已……”

    “鲁直兄过谦了,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不过想要比上王元泽怕是有些难了,我等同科谁能比得上他呢?”

    “王元泽确实才学出众,所著万言书着实让人惊叹钦佩!”

    “哼,那也未必,说不定是有人代笔呢?说到底还是家世好,谁让人家有个当翰林学士的爹呢?”

    翰林学士的爹?王公子?去岁进士?几个关键词崩入耳中,林昭脑中迅速反应出一个人——王雱,表字似乎就叫元泽!

    此二人是王雱同年的同学?那个季云的似乎很嫉妒啊!原来宋朝也有仇官,鄙视官二代的现象。相比之下,那位鲁直兄就好了很多,谦逊温和。

    只听那鲁直兄说道:“季云兄,别这样想,王学士乃是饱学之士,家学渊博,王元泽才学出众亦在情理之中。何况皆是同年进士,会师科考总不会有假吧?”

    “话虽如此,可那王家父子怕也是最新功名利禄之徒……听说王学士为了着急赶入进京,江宁那边有个凶手案都草草了结了,似乎还找了个书童奴仆帮忙,好笑……真是恪尽职守啊!”

    “唉,话不能这么说,是官家急诏王学士入京的,而且是越次入对……至于结案,大理寺与刑部会有审核,江宁的百姓也会有议论的,讲话是要有凭有据的,慎言!”

    “嘿,我这不是私下里和你说说而已,至于吗你?”季云明显有些不悦,旋即又迟疑道:“鲁直,莫非你是想告发我,去报王元泽父子的大腿?”

    “季云兄,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能……”鲁直正要辩解,突然听到有人道:“唉,世间总有一群见不得别人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卑鄙小人,可悲啊!”

    说话的正是林昭!

    黄鲁直与季云面面相觑,两人说话声音很低,周围人离得也较远,按理说是听不见的。却不想林昭天生耳力不错,加之刑侦专业敏感,故而有所留意。

    “你何故偷听我们讲话?”季云愤怒地质问着,毕竟适才议论涉及朝政和大员,为外人所知晓总是不好的。

    林昭笑道:“我在此处观人习字作画,总有之蚊子在耳边嗡嗡叫,烦人!”

    “你说什么呢你?”

    那黄鲁直倒是彬彬有礼,上前道:“抱歉,适才我等叨扰尊驾了!”

    “嗨,我说鲁直,你堂堂进士,天子门生,何以向他致歉?”

    “原来不只是嫉妒成xìng的小人,甚至连礼貌都不懂……”林昭转而对那黄鲁直道:“兄台,圣人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需谨慎啊!”

    “你什么人啊你?凭什么……鲁直兄,你说说……”

    林昭冷笑道:“兄台,谨慎啊,现在跟你称兄道弟,说不定一回头就在背后给你捅刀子……”

    “鲁直兄,你说……你说……”季云似乎有意逼迫鲁直做个选择。

    鲁直似乎是个好人,一下子倒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他也是有些风骨的正人君子,说道:“季云兄,以后说话还是谨慎些的好……”

    “你……好你个鲁直,真有你的……”季云说完拂袖而去……

    “唉……”

    “既然已经走了,就别拦着他,这种小人不值得交往!”林昭及时阻止。

    “哦!好歹是同年好友,同在太学读书!”黄鲁直应了一声,虽然讨厌季云的为人,对林昭这种外人插话的行为也不是很赞同。

    林昭心中了然,解释道:“兄台莫怪,在下并非有心插话,只是那厮言语无状,实在让人愤慨。只因在下从江宁来,曾跟随王学士一道查案,死者亦是在下的好友……”

    王安石匆匆如汴京,越次入对,继而一则百年无事札子又引起热议。其在江宁任职的情况自然也得到一定关注,故而孟若谷一案,汴京也有不少消息灵通人士有所风闻。听到奴仆二字,林昭全然没想到,低人一等的屈辱就然在汴京又重生了?都TM狗眼看人低,若非如此,他断然不会插嘴讽刺!

    鲁直明白过来,连忙道:“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哪里哪里!敢问兄台尊姓大名?”林昭猜测,鲁直估计是对方的表字,姓名却不得而知,出于礼貌似乎得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