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53部分

食王传-第353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击声,一下就又消了一半下去。

如是往复,等到第三盘上来,高三过来说了句没了,众人这才意犹未尽,长吁短叹起来:“如此美味,真是难得啊。”

“正是,正是,外酥里嫩,满口鲜香,某在吃到第一口的时候,仿佛已经置身于大洋之中。”徐国绪闭着眼,用手掌轻轻的拍打着桌面,那样子还真像是在海边听涛的感觉。

王况好笑,踢了他一脚:“少来了,你连大洋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还置身大洋?装吧你就。”

“某是不知道,但可以想象么,再说了,二郎你就去过?某却不信了。”徐国绪乜了王况一眼,在他的印象中,王况还真没去过海边的。

“去过没去过又是另论,不过某却知道这大洋是什么样的,知道这世界上有几块陆地,知道海有多深。”王况微微笑了一下,有点落寞,也不知道二子在房陵有没有进展。

“咦,二郎你知道,说来听听,这大洋里,还有什么美味,得想个法子都吃到才不枉此生啊。”众人已经被这三盘的鱿鱼给彻底的调动起了对大海的好奇心来,见王况这么说,就赶紧的催促。

“呵呵,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过嘛,某突然想起来,国绪不是想出海么,让你出海五六年,你敢么?”王况突然想起了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几百年后的三宝太监。如今的楼船,已经是基本的改得差不多了,在不靠岸的情况下,大楼船完全可以在海上漂上几个月也不成问题,自己能淡化海水,自己能种菜,船底还能养猪养鸡鸭,可以说,一个大楼船就是个一浮动的小岛,三宝太监的福船还没有楼船大,都可以绕到非洲再回来,那么大楼船完全有可能绕地球一圈回来,这个时间只会比三宝下西洋多一点点而已。

第四百五十八章 谋划出海

“五六年,难道是要某去天边走一遭么?”徐国绪一听大奇,五六年这么长的时间,算上去两三年,回来两三年,两三年的时间,按现在建州报上来的说法,楼船已经可以日行百里,那么一年就要走上三万多里,两三年,加上偶尔顺顺风,不是要到十万里去了?

“天边不天边,某是不知,不过,某知道,有一个地方,有一种东西,吃了绝对让人回味无穷,终生难忘。”王况知道,只有吃的,才会提得起徐吃货的绝对兴趣来,这个家伙现在除了吃是别无所求,这才几年呐,徐国绪的身体已经是日渐发福,才三十出头的人,就已经早早的步入老来胖的行列中去了,再要不让这家伙动一动,搞个不好,再过几年,可能都要胖得走不动路。

巧克力是一定要找的,但从目前建东的发展趋势来看,想要让建东按王况当初的设计,逐步往东发展的难度不小,因为美洲大陆和建东之间,都是只隔着海岛,而且都是小岛,中间的跳跃性很大,尤其是从太平洋中南部开始,就基本没岛可以供作跳板之用,但那里距离南美大陆还有万里之遥,真的要让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海客自己去探寻,可能性不大,海客没有那么庞大的财力去建楼船,要有这财力,他们也不至于将脑袋别在裤腰上去跑海冒险了。

所以,探索新大陆的使命,只能是官方去完成,南太平洋的大风浪,南美合恩角和非洲好望角的海域风大浪高,不要说海客的小船,就是小楼船去都有危险,惟独大楼船才有可能抗过那里的狂风巨浪。

退一万步,以王况目前的财力,如果联合了孙家及林家,倒是能造得起大楼船,但顶了天也只能造三四艘而已,三四艘有什么用?万一来个大风浪全覆没了,连个备用的都没有,你让那些水手就在海上飘?如果要出海,那就要做好完全的准备,要让那些水手的安全有保障,在四处无援的大洋上,水手的最大安全保障就是有足够多的船,一条两条沉了没关系,还有其他的船能容纳下他们。

一艘能容三千人的大楼船,要出远洋,就要带上充足的给养,尤其是淡水的分量更要多,船上是能淡化海水没错,但那些海水也只够人饮用的,而日常的洗漱等等用水,还要靠船上自带的,就这样还不够,每到一岛,还要上去寻找水源加满水箱才行,最远的一段路,就是复活节岛到南美洲,有近五千里的路,就按日行百里,那也要五十多天,大楼船是可以几个月不用靠岸没错,但那是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总得留个余量也就是安全系数以应对突发状况,这样的安全系数就不是二或三就够了,起码要达到四一上才行。

再加上还必须要预留些舱位给可能发现的新物种和财宝腾空间,南美洲多金,印地安人多金这是后世谁都知道的历史常识;还要给万一有船覆没了,要留空间给落水的船员水手;如此一来,能载三千人的大楼船最多只能载七八百人,也就是差不多四分之一。做最坏的打算,大楼船的折损率按百分之五十来算,再加上载货空间的话,就起码需要动用七八艘大楼船,这就不是王况能承担得起的了。

现在东治港已经先后造出了五艘大楼船,如果确立了要航队去探险的话,以朝廷之力,一年内再造出七八艘大楼船不成问题,如此一来,等到探险队回来,也就是顶多七八年的时间,还赶得上李老二在位的时间,那么就有可能在贞观年间确立起大唐的蓝海国策。

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对老皇帝的没有完成的新政大抵都不会投入太大的热情,因为即便是做得再成功,那也是老皇帝的功绩,和自己没几毛钱的关系。纵观华夏大地,哪个地方不都是如此,上一任留下来的没完成的工程,到了下一任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可能发生成为烂尾工程,而那些勉强继续下来的,最后又大多是背离了工程原本的初衷。

而且,如果真等自己去探险,万一中途找到了通道,半拉子工程丢下来,后人能不能完全贯彻了他的意图也是个未知之数,王况不敢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历史,一定而且是必须要在王况这里发生改变。

“真的,真的有那么好吃的东西可以让人回味无穷?”果然,一听有吃的,再看王况一脸神往的神情,徐国绪就坐不住了,两手不停的搓着,恨不得立马飞过去找到那个连二郎也说好吃的东西来,对于他来说,五六年算得了什么,但真要找到好吃的,从此以后不再愁,算来还是比较合算的。

而且,如果出海五六年,远离了朝堂争斗,等于是用五六年的辛苦换来五六年的清闲,在海上,要是一切听自己的,没人管自己,那绝对是个逍遥自在的日子。

“绝对不会骗你,让某想想,嗯,不少呢,许多坚果那也是美味无比,坚果你们知道吧?啥不知道啥叫坚果?喏,如栗子如松籽那样的就叫坚果,如番茄那样的就叫浆果,得,跟你们解释半天也是没用,你们就记住,有一处地方,有许多比栗子比长生果还要好吃许多倍的果子就行,你们是没吃过,嘿嘿,某是吃过啦,不枉此生了,就可惜你们了,这一辈子,算是白过了,这世上的美味,你们连十之一二都没尝到过……”

徐国绪越听越是心生向往,自己这些年来也算是吃过不少好东西,基本上,在大唐境内比较出名的都尝过了,可以说是皇帝吃的东西都没他吃得多,可是在二郎的眼里,竟然是连十之一二都没达到,这还了得?不成,一定要去,非去不可,不然的话,果真是要如二郎所说的,这一辈子算是白过了。而这时候的他,已经全然的忘了问王况,怎么他就能吃到过那么多东西呢?这么大的破绽,他楞是没瞧出来。

不光是他没听出来,程处默尉迟保琳他们几个也没听出来,一个个都被王况忽悠得满脸红光,兴奋不已,这简直那个啥,太刺激了哇!茫茫大洋,几丈长的柔鱼,还有啥,哦,还有十几丈长的性情温和的和江豚一样的巨鱼,还有那未知的大陆,大陆上数不清的财物珠宝,吃也吃不完的美味,林林总总,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大到了他们无法抗拒的地步。

他们在长安,整日里除了去狩猎,除了去和其他豪门大阀子弟赛赛马,打打马球,除了在台球桌上狠狠的虐一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外,真的就是无所事事了,整日里欺负别人也欺负腻味了,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可以出去闯荡闯荡,当然要抓紧了。

要知道,这样的机会,是二郎提出来的,如果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保证家里的老头老太太是绝对不肯答应的,但这是二郎说的,那么,家中的大人们肯定是一千个一万个答应的,不就是出海五六年么,无六年的时间算不了多长,那些出门游学的学子们,哪个不是一离家就是好几年的?五六年还算是短的了,有的学子,一离家就是十几年,就说那马周吧,当初听说他离家游学,一直到考上了才回家的。

“去,去,某等也要去,如此好玩,如此新奇,怎么能落下呢?二郎快说说,怎么个去法?”几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问王况的计划。

只有李道翔兄弟及黄大是知道王况肯定是没去过那么多地方的,但这些他们只会存在心里,不会说出来,去过没去过有什么要紧,要紧的是,到现在为止,王况说的还没出过任何的差错,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这事需要朝廷来办,要八艘大楼船,带上六七千的兵士,这些兵士都要身强力壮,精通水性的,出去五六年后,这些个兵士就都能成为我大唐水军的精锐,这一路上,不光要和风浪斗,要和海兽斗,要学会在海上生存,如果遇到海贼,还得负责清除了,总之,这一路上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凶险肯定有,但有大楼船在,再加上若是寻了那些经常出海的海客,会观天象的星官等等一路跟随,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那十几丈长的举鱼,性情温和,只要你们不去惹它们,就是你们靠近了,它们也是无害的。”

“那还等什么哟,二郎,你赶快筹划筹划,需要什么样的兵士,咱马上就开始遴选,还有,八艘楼船,哇哈哈,那有多气派呀,某听说那大食国也是濒海的,某等开了八艘大楼船到它们的海边耀武扬威一番,也能显出我大唐军威来,让大食国主寝食难安,嘿嘿。”程处默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过完年出发。

第四百五十九章 都想去

“哪有那么快的,八艘楼船都要重新造过,现在已经造出的楼船并不太适合远洋,尤其是所过之处有两个地方风浪大,楼船要矮些,宽些才行,八艘楼船要造,即便陛下同意了,那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造好,还有兵士的遴选,六七千兵士,个个要精通水性,只能从江南的几个道里和海边去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要说这唐时,就是后世要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都至少需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王况其实比他们还巴不得马上动身呢。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懂,听王况这么一说,几个家伙就都渐渐的冷静了下来,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六七千人的选拔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六七千人一出去就是几年,又是在茫茫大洋上,就比不得路上那么可以粗放一些,在陆地上,就是万一有个什么没准备的,大不了就是在路上停下几天来补齐了就是,可在海上,只要一样没准备好,那就是无从可补,没处可找的。

黄大张了张嘴巴,有话想说,王况看了看他,道:“大郎你自己考虑清楚了,这一去就是五六年,甚至六七年,时间可不短,你若要是去了,那渤海水军总管可能就要换人了。还有,你得考虑到家里同意不同意的事。”王况说的黄大家里,指的就是黄良,黄大是黄良他大兄的留在世上的唯一骨血,王况可不敢保证黄良会同意黄大一走就是好几年。

至于渤海水军总管的位置,黄大应该不大会放在心上,黄大若是有野心的,早些年王况就有放他出去的意思,但黄大却不肯走。而以王况现在的威望,如果接下来的几年里,真如王况期待的那样,太子倒了,魏王也倒了,即使武媚娘没被王况搞垮,也不会影响到王况的布局,武媚娘真正有影响力还应该是在李治小子快要死的那几年,离现在还远着呢。因此,如果黄大真有带军杀敌的愿望,王况就到时候给他运作一下,领一军也不成问题。即便王况没办法,还有程老魔王他们在,这些军界大佬对黄大只有欣赏的。

“二郎,某兄弟两个也想出去闯闯,说实话,这么些年,忙惯了,真要让某等坐享清福,怕是难受至极,还不若出门去见识见识的好,再者,某等好歹也是对采买调派有心得的,这一同去的话,也能帮衬点什么,文有徐监丞统领着,武有几个小公爷,再加上某兄弟俩,这一套班子,决计不会发生什么窝里斗的情形出来,某这里先说好了,若是某兄弟也去了,必定事事听徐监丞的调派。”李道翔和李道潜对视一眼,李道翔也主动请缨。

王况理解,他们兄弟等于是平步青云,应该是一时间还没适应过来身份的巨大转变,这时候的兄弟俩应该是天天有点手足无措的。而若是跟了出海去,有徐国绪及程处默他们几个照应着,在几千人里可以慢慢的培养出威信及自信来,等到他们回来后,自然就不会再心有彷徨了。

“李叔你们俩个,某可做不得主,这要陛下同意才行,这么地吧,某先去求陛下,若是陛下同意派船队出海了,那时候李叔你们再和处默他们去求陛下允许你们出海,只要陛下同意,某决无异议。”

如此就这么说定了,程处默他们早就坐不住了,嚷嚷着回去准备,徐国绪也想早点回去,这出海的事情如果一定下来,他要忙的事情就只会更多,虽然今天是年廿九,但有的事情还是可以提前安排好的,能多挤一天那也是一天,二郎说的么,时间就像是羊奶,挤一挤就有了,不挤就永远不够。所以他们也顾不得吃酒,都赶了回去。

王况也没时间再吃晚饭,他还要赶着进宫里去,现在是年廿九,算是朝廷最后一天的“办公时间”,要是到了子时再去,若没天大的事情,肯定要被李老二一顿好削,惩罚是不会,但这么大人了还要被训斥,面子上终究是过不去,王况可是个薄脸皮的人,才没有马周他们几个那样天天被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