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496部分

调教大明-第496部分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倒了。

第八百零一章 内幕
以前这些小食摊子生意均是十分火爆,每个摊位前均是有不少排位等待的工人,但此时艾敏和李从哲看过去时却是稀稀拉拉,每个摊位前最多一两人,甚至有不少摊位前空荡荡的。
“最近都这样。”看到艾敏探询的眼神,李从哲摊手道:“工人都在闹事,哪有心思出来吃什么小吃。”
“到底是怎么回事?”艾敏虽然是小姑娘,到底是商人世家里长大的,此时的她敏锐的感觉到这一次的事不是寻常的纠纷,似乎有往大了闹的感觉。
“嗯,我大约了解了一下。”李从哲最近驻点就是在这个厂里,对事情还是所知颇多,当下就向艾敏解释起来。
工资其实还是那样,此番工人不服其中更有原由。本镇之下任何商行盐池铁矿工厂,除了被俘虏的北虏和犯罪奴工之外,最低的工资标准是月银一两八钱,起底是这样,最高当然没有上限。屯堡的农工也是这个月俸,这个收入哪怕在江南也不低了,以辽阳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却不算高,很多工厂都提了底薪,达到二两甚至更高,昌盛这里却一直维持着一两八钱的底薪,不过以前纺织厂是做的多拿的多,凭加班补贴工人也能获得一年二十两到三十两之间的收入,或是两口子一起做工,一年便是够买一套宅院,辛苦自是十分辛苦,一天最少干五个时辰以上,但这个时代的人岂有怕苦的?以前也一般苦,一年到头穿补丁衣服吃糠吃野菜,现在却是大米白面精肉肥鸡足够吃,苦些亦是不怕。只是从年初开始,这边纺织厂开始不发银两补贴加班费,而是改折实物,如果是当真足额的实物补贴也罢了,工人不满的就是实物补贴也是打了严重的折扣,而且物品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甚至拖欠加班费,上个月加的班到本月还没有领到的大有人在。
底薪倒是没有拖欠,辽阳工商司在这方面是有铁规,这些工厂主商人也不敢随意违反。
“这般行事当然恶劣,工人不满自有原由,现在不少工厂还在观风望色,如果这边行事成了,恐怕辽阳不少厂子也会有样学样的。”
艾敏问道:“为什么要这样,按以前这样发银子铜钱不是更好?”
“对工人来说当然好,对厂主来说不好,我辽阳福利很高,军队装备为大明之冠,各种城建和道路建设也是大明第一号的,境内根本没有流民和鳏寡孤独无人过问的情形,象以前那样养不起小孩溺毙更无可能发生在我辽阳,教育亦是由镇内开销,设想一下,我镇朝廷每年不过拨给几十万石粮和少量白银,养活十余万军队,加上我说的这些开销,如果不是总兵官在辽阳兴商生利,再课以重税,请问哪来的银子来做这样的开销呢?”说到这,李从哲摊手道:“税是不敢抗的,虽然利润高,不过如果能克扣工人一点,这钱不就是落在股东厂主等人的手里了?昌盛纺织厂这里用工有过万人,每人一个月省一两便是万把两银子,一年就是十几万,况且还真不止这一点。”
辽阳的纺织品其实现在出口还不算多,多半是满足本镇几百万百姓自用,因为境内富裕,小规模的纺织厂和小农经济的自耕自织的生活模式早打断了,工厂所出的各种布有薄有厚,有各种花色,还有印染厂染成各种漂亮的颜色,价格较以往流行天下的松江布最少便宜三成,这也是惟功现在控制住了,除了本镇消费就是卖给朝鲜倭国或是北方,出货不大,若是有意扩大规模,几十万人进厂纺织,几年之内就把江南布给彻底打跨了,只是现在尚不到时候,他也不愿到本民族的经济摧折太过,总待自己能将手伸到江南一带,慢慢调整好之后,再进行产业调节。
就算如此,辽阳的纺织业也是规模浩大,与之相关的一些产业也是十分兴盛,最大的厂就是眼前这昌盛纺织厂,本土辽商的股本加少量外地商人股本,顺字行和四海行都没有入股,顺字行有自己的业务范围,纺织就不掺合了,四海商行是官私合营,以前是以盐铁业为主,现在加上了海洋贸易和纺织这一块,至于本镇大量的农田算是彻底的本镇产业,与四海商行有大量私股进入来分红是不同的,随着四海商行也进军纺织业,可能唐家和一些相关的家族感觉到了压力,削减工人的福利待遇应该只是第一步,只是他们也没有料到,因为辽阳镇多年经营和鼓励,加上不停的进行义务教育,工人们并不是如想象中那样任凭摆布,光是这一件事已经费了老大的力气了。
唐家几个中坚想借着捐输一事试探辽阳镇的底线,如果接受他们额外的捐输,那么摆平工人自然就可以再强硬一些,这一条路没有走通,唐志大已经有放弃的打算,不过唐志中和唐志存显然不这么想。
这事其中的阴微隐情李从哲并不太清楚,不过只是他现在所说的这些已经足够叫艾敏惊奇诧异了,听到最后,她才语气很弱的道:“这事,我爹怕也不是很清楚……”
“这是自然喽。”李从哲道:“若是未来泰山也掺合在这事里头,恐怕我爹今天说话就更不客气,估计早就直接打到你家门上去了。”
“啊?”艾敏吃了一惊,问道:“你爹这么凶?”
“嗯,真是呢。”李从哲道:“当年他不过是穷军户就敢顶撞上头军官,被人不知道抽了多少鞭子也不怕,后来才当了小军官就敢打沈阳的秀才,闹出天大的风波,这事你不知道?”
艾敏想起未来公公似乎是有这么一桩事,在家里也是听家人议论过,想到李从哲的父亲这般凶悍,一时也是有点愁肠百结的感觉。
“你回家和你爹说声,不要掺合唐家这些事就得了,我爹平时可不管家里的小事,俺们家里最轻松不过了。”
看到艾敏似乎有害怕的模样,李从哲自然是赶紧说明一下,免得误事。
艾敏这才明白过来,李从哲这是认真叫自己传话,她虽然是未出阁的姑娘,但这几年风气渐开,经常也是和娘亲一起到自己家铺子里转,和掌柜们也常有往来,平时听的就是生意经,懂得的事情还是不少的,李达这样隐晦的传话,说明对唐家不大看好,估计是要出什么事情,艾家最好是置身事外,凡事小心,李达的身份不好公开说这样的话,是以叫她传话给自己父亲。
“我知道了,”艾敏笑吟吟的道:“误不了事。”
两人都是有身份的人,那些彪形汉子虽然恶形恶状,到底还是商会养的保镖护卫,辽阳城也没有原本的泼皮无赖,这些人多半是自辽西招来,也不曾找那些身份不清不白的人,多半是军户或是退役的将领亲兵,武艺过人,胆略也过人,甚至有几个人身上隐隐有杀气……经过的时候李从哲感觉到了,他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对沙场上带着杀气的军人再清楚也不过,在经过时,他情不自禁的皱了皱眉。
“这小白脸军医又来了。”
在他们经过之后,一个大汉吐了口唾沫,轻蔑的道:“辽阳这里尽弄这些花唿哨的玩意儿,阵前厮杀,先带这么多先生上阵,这不是自找的晦气么。”
“就是。”另外一个汉子道:“这辽阳镇规矩太多,又麻烦,尽整那些烦人的事儿。是以俺宁愿来给人看厂,也不要入辽阳镇军。”
“战场生死搏杀靠的是命数,命数不好,神仙也难救,不要说这些穿丧服的家伙了。”
对辽阳军医,这些辽西来的前家丁亲兵们普遍的不看好,他们没有经历过辽阳镇的战法,没上过那样的战场,对军医的用处根本不清楚,也不明白这其中有多大的重要性,这和当时明军普遍的不重军医,对后勤也不很在意的通病,就是一个将领带着几百亲信家丁骑兵打仗,顺时狂飙猛进,逆时败逃千里,也真没有什么可能进行战场救治和搞野战医院,受了伤自己裹一下,平时弄点上好金疮药带着就是,军医是什么,还真不明白。
在这里看厂的也是那些桀骜不驯之辈,受不得军规军纪的约束,这些年随着辽阳声名鹊起之后不少辽西破落户跑过来,当然也有不少精悍军人,这些人能承受辽阳训练和军纪的就重新入伍当兵,也有少数当了屯户或是工人,少数人就是站在这里,替人看厂或是看家护院。他们的个人武勇和搏斗技巧,倒是真的值得信任。
“那小娘皮倒是好看,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
“狗日的马大三你口水滴下来了。”

第八百零二章 纺织
听着这大汉的话众人均是笑起来,看向艾敏的眼神就更加灼热了。他们这样的军户出身的人,哪怕干过亲兵和家丁也绝计到不了内宅,象艾敏这样的千金小姐,以前哪有机会看的见?这一次,这帮家伙倒是真的大饱了一番眼福了。
众汉子正笑的欢畅,个个都是一脸**模样,一个瓦刀脸的大汉大步走了过来。
见这大汉过来,各人都立刻止了笑声,变的一脸肃穆。说笑归说笑,眼前这位头儿曾经是山东一带有名的大响马,麾下有马军好几百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官府张榜通缉多年不曾拿下他,这几年年纪有些大了,因将大当家之位让出自己养老,不过这样的人是闲不住的,在老家登州闲居时看出来辽阳十分的繁盛有钱,唐家正好需要一个得力的护院头目,两边算是一拍即合。
这些大汉,个个身形彪悍生性残酷,手头有人命的不在少数,不过在这大响马头领面前,一个个只能老老实实的毕恭毕敬的站着,毕竟眼前这位身上的杀气十分凌厉,简直形若实质,站的稍近一些,恐怕就能叫人喘不过气来。
“丁三哥!”
“三哥!”
一群汉子纷纷打起招呼来。
“嗯。”丁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便是令道:“马大三李富贵你们几个都随我来,今日又有不稳迹象,他们闹着要去见工商司的人,我看样子恐怕要闹大。”
“呸,这帮贱狗。”马大三吐口唾沫,狠狠骂道:“一个月一两八拿着是天大的运道了,要是在咱辽西一年给个五六两也就差不离了,拿这么多还犹有不足,也不想想是谁给他们饭吃!”
“就是,没有厂主东家,他们嗑西北风去。”
“辽阳这里也太惯着这些贱骨头了,若换俺们李大帅绝无眼前这事。”
众人七嘴八舌骂将起来,这些辽西过来的几乎什么也看不惯,辽阳镇这里,除了还有妓院之外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荒漠,这些汉子最是好赌,可惜这里没有别处惯有的赌坊,自己人对赌意思又不大,也不能随意斗殴和打人,欺压良善也不要想,曾经有初来者不知利害,刚有小小违规,立刻就被公安司给逮走了。
公厂内部的事,公安司不怎么干涉,这阵子因为唐家的努力公安司干涉更少,也给了丁三等人更多的活动空间。
“好了。”丁三竖起手掌,止住众人的叫骂,说道:“辽阳这里怎么运作的不要多议论,这里军情司和特务司都很厉害,我们只管做自己的活,人家的大政方针如何咱不必说,也不能多说。”
一席话止住众人,丁三便是带着各人往厂区里走,这里的车间都是高大的平房,建筑形制也是从所未见,这是为了方便清扫和保持通风,另外就是节省建筑成本,一幢接一幢的平房连接成片,形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厂区,在厂区中间是办公区域,唐家和艾家李家等诸多厂里的股东和管理中层以上人员都在那里上班,厂子最尾端是大片的库房区,和辽阳镇的标准库房一样都是用青砖垒的很厚实的高大砖房,只有上房留着透气孔,大门紧锁,这里头储藏的全部是成品布匹和半成品,全部是易燃品,如果不用这种防火库藏的话,万一不小心起了火,可能整个厂区都保不住,现在这样,库房厚实防火,而且幢幢并不是相连,都有部分的隔离带隔离开来,就算起火也不怕了。
在这样的晚上各车间却多是灯火通明,每个车间都点燃着大量的照明油灯,为了辅助灯火的不足还在墙壁上插着不少火把,走的近些就能感觉到油脂味道十分浓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多点腊烛固然可以解决照明问题,比菜油灯要明亮的多,但成本就海量增加,这个年头腊烛价格可不便宜。
要说辽阳谁对研发中的煤气灯最感兴趣,恐怕也就是辽阳的这些要开夜工加班的工厂了。
在这个时候还在加班,而且多半要到起更之后,甚至是三更之前才下工,甚至还有一些工人是采用的最新的三班制,也就是四个时辰一班轮流倒班的制度,这些情况只能说明现在辽阳本土的市场越来越大,自己纺织布区裁剪衣服的情形已经越来越小,以辽阳境内现在已经超过四百万的百姓来说,平均一人一年肯定要用一匹布以上或是正好要用一匹,光是这个市场全开发出来就是一年四百万匹以上的市场,加上北方和朝鲜市场,一年五六百万匹的数字是很正常的,可现在昌盛纺织厂拥有纱锭七万两千,水力织布机一千一百余台,这些机器不能和蒸汽织机相比,效率相对低下,用工也多,一年出厂的布匹不过五十万件,加上其余各大工厂所出也不到两百万件,同时还得考虑到棉田所出的棉花是否能赶上所用,尽管还可以用大量的羊毛来纺织大量的呢绒和毯子,这些厚实的保暖物很受大明北方和辽阳镇的欢迎,朝鲜人想买都买不到,毕竟辽阳现在控制的羊群数量也不是很多。总体来说,纺织业以前受限于水力织机和工人数量的不足,开工量并不高,利润虽然不低,但并没有到叫人疯狂的地步。
现在唐家的举动也是和市场容量开始扩大有关,几乎是每出一件布和羊毛制成品都立刻被抢购一空,那些建好的库房里只有少量的还没有卖出的成品,剩下的几乎全部是原材料和半成品,这样的市场之下,商人这种为了利润不惜干冒奇险的群体为之疯狂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能真的抢下这几百万匹布的市场,可想而知将会是有多大的利润。
这么大的市场辽阳镇肯定不会放过,而且唐家等商人不知道的就是纺织业在惟功心里的地位。
不论是英国的工业化还是日本这种后来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工业化都无一例外和的纱锭织机有关,可以说,纺织业就是帝国扩张的开始!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十年间以最原始的积累来发展轻工业,十年之间,拥有十人以上的工厂为三千余家,使用机械动力的近七百家,产业工人为三十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