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446部分

调教大明-第446部分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劲用,金钗也戴上了,好家伙,刚回家时,我差点没认出来。”
“死鬼你当着兄弟的面瞎说什么呢!”刚刚还一副泼辣模样,这会子,姜一鸣媳妇又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出来。
“我倒是想去住。”山娃子又想了一个新托词,笑着道:“我这最少半个月还得每日换药,住家里太不方便了,还是住医院吧。”
“别瞎扯了。”姜一鸣憨憨一笑,宽厚的手掌又在山娃子肩膀上一拍,笑道:“你嫂子就是在医院当护工,换个药算什么!”
“啊?”这一次山娃子的嘴巴里真能塞进一个鸭蛋了。
姜一鸣以前是不允许自己浑家出门做事的,辽阳这里的风气相比较而言还是十分的保守,京师里妇人们能自己上街,买东西走亲戚都行,辽阳这里就较为少见,女人们只有男子陪同才能出门,特别是少女和青年妇女,独自上街,肯定会被人视为一件奇怪的事。
辽阳的用工荒开始时,上头开始开动宣传机器,宣传女人也能出来做事,并且并不是屯堡里那种夫妻一起种田的做事法,而是能在各个部门任职。
只要初级扫盲课程结果之后,可以在各司做文员,很多初级层次的文字工作,用男子太浪费,档案部门,就需要不少识字又心细的女人来做这些事。
火器部门,女人们可以制作打磨子弹。
学校,医院,工厂,到处都可以容纳这些女人出来工作,为了叫各家放女人出来,宣传教育部门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辽阳,各种用工荒已经十分明显了。这也是十分奇特的现象,在大明别的地方都是人力资源过剩,甚至是有人满为患的感觉,明朝的人口从来没有真正的有说服力的数字,主要还是田亩和赋税制度之下有不少隐瞒的丁口,最具说服力的数字是一亿五千万人,相对当时明朝疆域来说,人口密度,特别是对一些人口大省来说密度已经不算小了。
到满清中叶时,因为引入大量南美作物解决了饥荒问题,人口突破四亿,人均田亩数字严重不足,满清中叶过后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还远不如明末时期,当然,是远不如明末时期正常的省份,陕西河南等受灾省份不在其内。
别的地方,都是人满为患,人均田亩不足,在辽阳,因为大规模的工厂和矿区盐田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青壮男子又有不少是军人或做一些附属军队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将作和建筑工作需要人手,辽阳昌盛纺织厂就用工三万多人,这在江南是不可想象的。
隆万开海之后,江南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纺织和丝织**,大大小小的织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到万历末期时,用工过千人的大丝厂也出现了,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后人推断明朝可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依据……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丝厂的规模最大也就是如此了,受制于传统习俗,官僚压迫,士绅排挤,同行挤压,还有诸多原因,江南这样的大明最发达的地区也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商业资本,也不可能出现商会这样的商业联盟,更加不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制定对抗君权和族权的商业规范,没有这些,所谓的萌芽,也就只能一直萌芽下去而已。
江南的大商家赚了钱,买地造屋,造园林别墅,建宗学培养子弟读书,转商人为地主再为官绅,这才是“萌芽”的最终发展结果。
而辽阳则完全不同了。
土地全被控制起来,再有钱的人也买不到地,买到地亦没有佃农,有钱的商人只能把钱继续投入到商业上去,股本越来越多,商业规模当然也就越来越大。
昌盛纺织厂就是五个大商家和若干小商家合本创办,顺字行只占了五股中的一股,并不是大股东,四海商行干脆就没有入股,所以这个纺织厂几乎是没有官方背景的,在别的地方,这种规模的大型纺织厂没有官方背景和强力士绅合股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在辽阳,这样的企业却是有好多家。
顺字行和四海商行毫无疑问是两个商业巨无霸,但辽商,江南商人,浙商,闽商,两广商人,无数的资本在多年前闻风而来,辽阳的政策和大环境下,商业资本越来越多,也是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以辽阳一地,光是商业税收就已经越过了张居正改革前的大明全国的财政收入!

第七百二十一章 欢笑
用工荒当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以辽阳控制下的不到三百万的人口负担这样规模的商业活动,还得有大量的屯堡和建筑将作工程,另外商船也越来越多,军队,将作司,海事司,这些都是优先照顾的部门,然后是屯堡,粮食是重中之重,哪怕没钱,只要有粮心里也就不慌,再下来还得是学校和医院,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还有什么比不当睁眼瞎更重要?中国人一向是以识字为人上人的标准之一,在很多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的文盲率比日本还高的多,现在有识字机会的话,辽阳的百姓又岂会轻易放过?
这些部门用人已经十分紧张,再下来才是普通的工业生产和商业部门,用工荒有多严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女人们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舞台。
识字课程是开始,然后就是各种技能培训,因为女人毕竟还有照顾家庭的责任,适合女性的岗位一般都是较为轻松的辅助岗位,培训课程也很简单,只要通过识字课程,职业培训就会很快捷和轻松的通过。
姜一鸣的浑家就是这样,在艰苦的识字课程结束后,她选择了医院护理培训,现在已经顺利结束职业培训,在自己家的一家小型骨科医院上岗就业了。
“俺现在一个月能赚一两八,每天就去做半天事便好,不耽搁在家带娃儿。”
姜家媳妇也是一脸的自豪,每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妇人都是一样,哪怕是现在辽阳已经十分富裕,姜一鸣一年能赚几十两,以前不敢想象的绸缎衣服也能穿了,金钗打了好几根,家里银饰已经打了一整套几十件,柜子,五贡,拔步大床,金漆箱子,以前这些想也不敢想的家俱也是打了整套,住是改造过排水和厕所的小院,一大家子六口人住十二间房,宽敞舒服……就算是有这样的日子过着,毕竟还是想多攒一些银子。
虽然日子过的好,这些人心里也是有隐忧。
“不知道咱们兵主爷什么时候调回朝,到时候再来一群如狼似虎的,咱辽阳再有钱也禁不住他们搬腾,你看看锦衣卫们在城里都闹腾成什么样了?”姜一鸣的浑家一扫以前的唯唯诺诺,整个风格都叫山娃子不适应起来。
“老姜,你个狗日的怎么同意媳妇抛头露面来着?”
“还不是看连环画看的!”
和姜家媳妇说了几句后,山娃子终于同意去姜家疗养,姜一鸣媳妇亲自去雇单人马车,姜一鸣扶着山娃子从野战医院的马车上下来,并且办了出院疗养手续,开了证明。
凭着证明,可以到镇中军部军令司办相关手续,不然的话,可就算逃兵了。
城门附近,到处都是鼓号声和欢呼声,鲜花满地,鼓号喧天,辽阳城几乎半个城的人都跑出来欢迎这些重伤员,哪怕是心里再阴沉,再郁闷的伤员,看到这样的情形也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来。
姜一鸣和山娃子靠在路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今天老天也凑趣,太阳很大又暖和,晒在人身上叫人浑身都软绵绵的,感觉不想动弹。
“啥子连环画这么厉害?”
“你看看就晓得了……那一套叫大明风土人物志,从塞北江南到云贵四川辽东,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
“那和你放嫂子出门有啥关系?”
“老子看了一套江南的才晓得,人家江南的男人成天泡茶碗嗑瓜子,妇人在门前三五成群用个织机纺丝,半天活做下来就赚几百钱,一天的吃食用度都够了,顿顿吃米吃面,还有肉有鱼,老子当然不能那么没出息,不过江南人能叫媳妇出门揽活做生意,老子的媳子就这么金贵,非得藏着?”
“对喽,这才是嘛。”
镇军们早就接受过三观洗礼,对一些旧的完全愚昧落后的礼教习俗已经有了抵制心理,不过有些事情不落到自己身上,说改就改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姜一鸣从接受观念到自己能做到,确实也是走了颇长的一段心理历程。
“你个狗日的就知道说老子,你什么时候娶个亲生个娃?”
“就老子现在这个操性,哪个女人要咱?”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山娃子的心性倒也真的有所转变。这一次他手刃好几个北虏,虽然和杀害他家的东虏不是一回事,但杀虏就是杀虏,心里的戾气也消减了不少。以前的他惟一心愿就是干翻东虏,杀光女真人,为家人报仇,打了一场大战,受了这么重的伤之后,他的心思也是活泛起来,想着要讨个媳妇,替家族传下后裔,这样父母在泉下有知,肯定也会高兴的……就算是已经通过初级识字课程,一个山民的子弟,对自己又能有多高的要求和愿望呢?
只是看看自己的腹部,山娃子还是有点气颓了。
他的伤很重,现在虽然痊愈了,身体还是受到了重创。这样的重伤,如果没有辽阳先进的医疗体系的话是必死无疑的,就算已经在慢慢恢复,将来的体能也恢复不到巅峰状态了,想继续当战兵厮杀在一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往下去的路怎么走,他已经十分迷茫,这个时候,姜一鸣劝他娶媳妇,山娃子当然就是一脸的苦笑。
“你小子……”姜一鸣微微一笑,说道:“镇里还能不管你?”
“管是肯定管,估计能去屯堡当个民兵队官,要不然就进公安司?”山娃子沉吟着道:“咱一点家底没有,现在辽阳太富了,咱这样的身家,还受了这样重伤,想娶辽阳的女子,还是不做这个梦了。”
“辽阳的娶不到,宽甸有不少女子跑到辽阳找婆家了,还有沈阳开原铁岭,听说还有不少移民过来,你小子不要灰心!”
姜一鸣循循善诱,不象是一个炮兵装填手,反而象是一个很八卦的媒婆。
战事结束后,主力依次后撤,左路军是撤的最快的,毕竟插汉部实力还没有大损,打跨的只是泰宁部,土默特有一些首领也不老实,很有可能和插汉部合流,局面还没有到完全无忧的地步,正好朝廷决定叫辽镇去顶,辽阳不赶紧撤下来,难道替辽镇火中取栗?
姜一鸣等人就是先行后撤,炮队虽然是重武器,反而撤的极快,沿途一溜下来,辽镇此时已经动员,有不少兵马看着辽阳炮队后撤,那种景仰和羡慕的眼神,到现在姜一鸣想着也还是十分痛快。
辽镇当然也有不少火炮,最少也有过百门,但那个“火炮”多半都是沉重而且威力很小,佛郎机这种后装滑膛加农炮在工艺上已经是辽镇拥有的最好火炮了,但佛郎机分为多种,要塞型和炮舰型等多种,明军的佛郎机一般都是小口径,威力很小,长处就是可以速射,但对北虏骑兵这样的高速移动的目标来说,佛郎机的机动性能就又差远了。
不论是蓟镇还是辽镇,只有使用小规模火炮加装在车营上的用法,对辽阳将火炮编入局一级,火炮自行编营的战法根本还没有摸到一点儿窍门。
对他们来说,对辽阳的羡慕之处就只在于那些移动方便,威力巨大的火炮,编成,使用操典,训练,战术,战略,这些东西,倒是可有可无了。
不过对姜一鸣这样普通的炮营官兵来说,只单纯的收获别人的羡慕眼光就够了,更高层次的东西也就不会考虑其中了。
“对了,小李呢?”山娃子晒着太阳,看着眼前的热闹,整张脸也变的生动起来,他笑着道:“他可救了老子一命,这就躲着等老子这个伤员上门去见他?”
“原说是要过来的,不过今天在肃清门那边刚到了不少移民,医院组织去做防疫体验,他被抽调过去了,想来也不得行。说好了,晚上到我家喝酒。”
“移民?”山娃子道:“这就有了,来这么快?”
“咱们出兵前中军部就开始派人过海募人去了,不过这一批估计是北直隶的,河南陕西山西那边可没这么快。”
“嗯,要不是有伤,俺就去看看热闹了。”
“看热闹,怕是想去挑媳妇吧。”
姜一鸣一针见血的戳穿了山娃子的用心,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四周到处都是一片笑声,他们俩虽然这么放声大笑,倒也不是那么碍眼。到处都是穿着军常服的军人和家属,还有各部门前来迎接伤兵的人员,中军部军令司军需司的各部门跑来跑去,重伤员继续到医院安置,轻伤员到康复中心,刚回来的军人回营地待命,或是在军令司领休假条休假……几乎每个从前线回来的军人都获得了休息,日期不一定,最少都是十五天起。
这个政策受到了所有将士的热烈欢迎,上头做决策的可谓深得军心。
原本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松,谁也没有想到,三路出击一下子就把北虏三路打穿,收复了大量失土,前方已经是第八第九第十等第二波营头往前,第一波做战部队陆续回撤,只有骑兵部队大半留在前线,只有少数份人获得了休假。
最后说到这些的时候,姜一鸣喃喃道:“不过那些骑兵都是一群疯子,能留在前线,怕是他们更高兴吧。”
各部队在挑人时,当然也是有所选择,根据经历,家庭情况,各人意愿,尽量选择合适的人加入各兵种之中,骑兵都挑的家庭负累轻,性格彪悍的青年加入其中,听到姜一鸣的话,连山娃子也是不禁点头,骠骑兵,连他这样的人也不想加入其中呢。
“找小李去,和嫂子说,俺们过会再去你家。”突然的,一股思念战友的情绪涌上山娃子的心头,算算自己的体能,他决定立刻去肃清门,找李从哲去。

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声
山娃子和姜一鸣晒太阳的时候,李从哲也刚好出现在肃清门外。
他是军医官,一身军常服有军医特有的袖标和胸标标识,另外就是辽阳医生特有的白大褂了,这东西刚出来时,不要说患者瞧不惯,就连医生自己也不爱穿……好好的人,穿着这一身白象是出丧,真是好生不吉利。
但在上头的坚持之下,这一身衣服还是顺利的根植在辽阳镇下人们的心中,毕竟白色代表卫生,容易看出脏痕,亦于清洗……对医生来说,还有什么比卫生更加重要的东西?
不过辽阳镇看惯了的东西,对眼前的新移民来说,就有一点儿恐怖了。
这一批新移民确实是北直隶人,就是保定府下的某个县过来,去年遭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