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得让王总兵和李总兵配合一下了。”
李元胤想道。
“怎么配合?”
赵康问道。
李元胤道:“我军在临清打起北伐旗号,然后让王总兵和李总兵出兵往临清进发,这样鞑子肯定以为我们要北伐了。”
赵康道:“要是鞑子没发现怎么办?”
李元胤笑道:“怎么可能不发现。逃过来那么多人,难保其中没有鞑子的探子。而且鞑子在山东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不留下暗桩。再说了,大都督肯定还有后手,我们只管闹起来就好,大不了真的出兵一万过河去。”
虚张声势这种事,李元胤最擅长了,当年做农民军的时候,经常玩这种把戏。
赵康觉得有道理,尤其是万一不行就用一万人做一次攻击,总能打灭几家鞑子的庄子,不会空手而回。
北京!
“听说了吗,那杨蛮子又要北伐了!”
“听说了,还说是那洪承畴叛变了。”
“那老狗早就该死了,我大清待他以厚恩,他反而做出这种事。”
“听说那老狗把江西卖给杨蛮子了,所以杨蛮子就来打北京了。”
北京城里两个八旗子弟碰到了一起,相互传问。
这样的事情几乎在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着,一种暗流在北京流动着。
就连朝堂上都惶惶不安。
“那洪承畴为什么要放弃江西?”
“为什么洪承畴把兵聚在九江?”
“为什么杨蛮子不去打洪承畴?”
“为什么洪承畴不去打杨蛮子?”
一个个问询放在多尔衮案头,有八旗权贵对洪承畴提出了质问,更有激进的直接就说洪承畴叛变了,要多尔衮派兵把他擒回来杀了。
多尔衮也是头疼,他没想到这个杨潮才刚刚从山东回去,就又闹出事来了。一点时间都不给他。
多尔衮已经征调了十万辽东汉人,将他们抬入汉旗,在各个满八旗军官的带领下在山西镇压大户地主的反抗同时练兵,等着十万人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可是杨潮却又打来了。
“让郑亲王必须死死守住!”
“告诉洪承畴。他稳守九江是对的,不过让他想点办法把杨潮拖在江南!”
多尔衮一方面只能靠郑亲王济尔哈朗能将山东明军挡在运河以南,一方面虽说是宽慰,其实是严令洪承畴,必须想办法给北京分担压力,否则后果他应该清楚。
多尔衮就想不明白了,怎么看杨潮的地盘都被清军包围着,可是为什么他总觉得很被动呢。
南京。
“哈哈,清廷果然疑神疑鬼。洪承畴啊洪承畴,任你诡计多端,但你终归是一个汉人,你在满清眼里不过是异族,而且是一个奴才,没人信任你!”
“以后你洪匹夫若在南方闹事,我就去北京闹事,看你能坚持多少时日!”
杨潮越来越发现。依托内线作战优势明显,现在表面上看自己四周都是清军。北方是八旗,江西是汉军,福建是绿营,但是自己的地盘紧密联系,中间还有运河相通,反而比包围自己的清军调动更加灵活。
所谓包围与反包围。这种事情都是相对的,军事问题必须辩证的去看,关键看谁主动,同样的态势,一方主动可以说是两面夹攻。另一方主动反而可以说分割敌军。现在清军兵力不足,反而强行包围杨潮,于是处处尽显被动。
但是这包围还是要打破的,毕竟多面作战总是不利,历史上的腓烈特大帝依托普鲁士内线作战,积极调动兵力,先后打败奥地利、法国和沙俄,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但其实也不过是逼不得已。
所以如果有机会,杨潮依然要破洪承畴,只是代价太大就不划算了。
“只是,让谢飞和吕末两人对付洪承畴这个老狐狸,怕是要吃亏啊。”
杨潮有些担心自己的手下,说起来,这些人也算战斗经验丰富了,可是只是战斗经验,说起来一个个战术素养已经足够,但是作为总兵级的指挥官就显得不够了,他们的总体指挥能力甚至达不到战役级别,而洪承畴显然是战略级的对手。
这也是杨潮一个劣势,毕竟起兵太晚,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带兵十年以上的经验,却一个个都要统兵数万,确实是赶鸭子上架。
反观清军,打过十年,甚至二十年仗的老家伙比比皆是,还有洪承畴这种不但战阵经验丰富,又熟读兵书,历史上的战争经验了然于胸,各种谋略层出不穷,就是自己应付起来,都有些吃力,更何况从来没有从大战略方面了解过战争的那些总兵了。
“所以洪承畴的对手只能是我啊。”
杨潮不由叹道,这些手下都习惯了在杨潮手下作战,单独领兵的时间太远,而杨潮以前总领全军,积累的经验依然比不上洪承畴,更何况这些手下。
“等此战之后,必须改组军事结构了,倒是有几个合适的人选。”
杨潮心中暗道,打算用组织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经验的不足。
之后一个月时间,虽然北京清廷议论声很大,可是洪承畴就是窝在九江不动。
杨潮虚张声势的计策似乎失效了。
“那就真打!命令赵康等部派兵五万,攻打北直隶(河北),沿途摧毁八旗贵族庄园,释放包衣农奴!我倒要看看,动了这些旗人的财产,洪承畴还坐不坐得住!”
杨潮见没有调动洪承畴,立刻下达新的命令。
“让王璞送十万北京逃奴回来,这些人都是好兵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节虚实结合
“老夫小看这个杨潮了!”
洪承畴一脸凝重,他身边巴山和三顺王都在,也都很低沉。
洪承畴设计的诱敌之计没有奏效,明军既没有强行攻打九江,也没有从后面突袭。
洪承畴的计策,其实不是给不懂兵的人设计的,而是专门给那些懂一些战斗经验,但是却是半吊子的人准备的,对方一看自己不想他们登岸,肯定强行登岸,那时候自己一撤退,对方必然步步紧逼,结果就会中他洪承畴的埋伏。
可是对方竟然放弃了登岸,同时放弃了攻打九江,而是攻下了湖口,还在北岸扎营。另一方也没有从庐山后背偷袭,依然稳守。
接着杨潮竟然再次进兵北京,让北京的八旗高层对洪承畴颇有微词,哪怕是多尔衮,也开始怀疑把洪承畴放在江西没有用处了。
“此人诚我八旗之劲敌也!”
巴山叹道,他是满人,他很清楚此时北京的局促,北京绝不是打不过杨潮,而是根本打不起,满人太少了。
“我大清要取天下,此人必除也!”
孔有德愤愤不平道,耿仲明和尚可喜都点点头,他们这次也是损失惨重,尤其是尚可喜竟然在水战中败北,让他不敢相信。
“经略该如何应对?”
巴山小心问道,他还真怕洪承畴让他们出去拼命,三顺王不在乎,他们的兵死多少,都补的起来,但是巴山手下的满八旗可是死一个少一个。
“巴山额真以为如何?”
洪承畴反问道。
巴山试探道:“不若退兵?”
洪承畴问道:“退往何处?”
巴山道:“不若退往武昌,也可方便就食,如今九江已然孤城一座,用度全赖湖广供给。水路又被断绝,只能通过陆路,十担粮只能送一担,虚耗实在太大。”
洪承畴道:“若退往武昌,那杨潮来打武昌,又该如何?”
巴山沉默了。杨潮来打九江,他们放弃九江,打武昌还能放弃吗?
洪承畴又道:“若退,则不该退往武昌,该退往北京了。”
其他人都若有所思,洪承畴的困境他们都理解,老实说他们还有点同情这个老文士的,作为一个汉奸他太惨了,既不被信任。却手握重权,步步都得小心,一步踏错了,就是万丈深渊。
如果他退兵了,自然得是退往北京包围八旗贵族的财产去,那样整个南方就要坏掉。
如果不退兵,就得跟杨潮死战,打赢了还好。打输了还是死。
“所以退亦难,不退亦难。”
洪承畴说道。神情平静,似乎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
三顺王不由奇怪,以他们对洪承畴的了解,此人肯定有了成算。
“经略以为,该如何?”
孔有德问道。
洪承畴道:“本经略以为,退亦不退!”
巴山叹道:“洪经略你就明言吧。”
洪承畴喜欢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这种毛病。依然改不了。
洪承畴道:“本经略要你四人退往湖广,但不去武昌,而是去岳州!”
“去岳州?”
四将都不理解。
洪承畴道:“没错,去岳阳。你们带所部精锐昼伏夜行,悄然赶赴岳阳。然后以雷霆一击,将何腾蛟击败,全湖南一地。尔四人需一月行军,一月作战,三月后必须回军九江,否则老夫死矣!”
湖广就是湖南和湖北,元代称湖广行省,明代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现在因为战争关系,倒是分出了湖南湖北来,何腾蛟以湖广总督的名义统领整个湖广,但是辖地其实只有湖南,任命堵胤锡为湖北巡抚,基本上是个光杆司令。
但是堵胤锡这个人厉害,单枪匹马招降了荆州附近的李自成农民军三十万人,并且指挥他们围攻荆州。何腾蛟则发兵岳州,清军派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统兵救援,何腾蛟手下兵马闻风而逃,不但没能北进湖北,反倒是将湖南的门户岳州丢了。勒克德浑回军解了荆州之围,但是却没有兵力进取,依然只能守住湖北。
洪承畴要三顺王和巴山统兵从岳州南下,将何腾蛟部明军以最快时间消灭,这样整个湖广就纳入了清军版图,连为一体又是一个威逼杨潮侧翼的局势。
而洪承畴自己打算留在九江,带着城中招募的十万新兵拖延时间,所以三顺王和巴山带领的精锐能不能尽快消灭湖南明军,并且立刻带兵回到九江,就关乎到洪承畴的生死问题。
“经略何苦走如此险棋!”
孔有德叹道。
他很清楚,洪承畴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们了,要是他们不能尽快击败湖南明军。
如果他们能尽快打败湖南明军,等于将勒克德浑所部解放出来,可以跟九江连为一体,再次从湖广未必杨潮的侧翼,再次确立对江南的战略优势。
可这是一步险棋,全都赌在他们能够快速击败明军,并且在杨潮察觉进攻九江前赶回,别说洪承畴会被杨潮斩杀,就是清廷都不会放过洪承畴,因为洪承畴调兵进入湖南却不救援北京,这就是一桩大罪,成功了重新牵制杨潮,自然没人说什么,失败了死路一条啊,所以这是一步险棋。
洪承畴却道:“诸君只管努力即可。本经略拖住明军三个月还是做得到的。”
“也罢!”
孔有德叹道,对洪承畴的谋略,他从来是很佩服的,甚至觉得,也就是洪承畴了,换其他任何人来,对上杨潮只怕早就败了。
巴山也佩服,这个老家伙是有两把刷子的,过去还不服气,但是这次算是服气了,江南的局面要是他巴山,恐怕在就败坏了。
就这样洪承畴诱敌不成之后,立刻派遣主力悄然离城,但是他在九江却开始筹备“反攻”。
谢飞在江北大营中看到九江竟然开始造船。
“夫水战必有舟楫!洪承畴是打算跟我军争夺水战之利吗?”
谢飞看到洪承畴大张旗鼓的打造战船,当即派水军去破坏,但是清军韧性十足,你破坏了他就继续造,而且在江边扎下水寨,大炮齐放。
只是清军的炮火显然比不上明军,水寨也轻松被打破,一把火焚烧了。
洪承畴这才安静了几日。
“大人说了,敌不动我不动,洪承畴必然主动求战!”
谢飞坚决执行杨潮的命令,一点都不打折扣,他深信杨潮能够调动洪承畴。
南京。
“三路大军,赵康居中出临清入真定府,李五六入大名府,王璞入河间府。北直隶八府两州,正好被八旗瓜分。京城跟前的顺天府被两白旗占了,两黄旗在顺德府、广平府和大名府,正蓝旗在真定府,镶蓝旗在河间府。多尔衮好计策啊,让这四旗阻挡我军,两白旗躲在后方享清福!”
北京的势力分布杨潮已经清楚了。
多尔衮将最大,最肥的顺天府收到两白旗下,其他州府分给了其他各旗,看似公允,两白旗甚至只占了一府,但是距离北京最近,战略上是处于安全的考虑,有两白旗在顺天府,多尔衮就能控制北京城。
同时将死敌两黄旗、正蓝旗这三个曾经由豪格亲领的旗,以及眼下最大的政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放在最前线,替两白旗守着门户,但是如此一来八旗还能同心吗,如果杨潮强攻这三旗,他们自然拼死抵抗,尤其是此时手握重兵的济尔哈朗肯定拼死保护镶蓝旗圈占的河间府。
“但是本督偏不跟这四旗真打,我到要看看四旗还会拼死阻挡我吗。”
杨潮心里阴险的想到,继续分化瓦解八旗势力。
“告诉李五六和王璞,尤其是王璞,他们只是牵制,让王璞钉死了济尔哈朗。赵康才是主力,不过暂时就不用攻城了,骑兵轻进,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不要去打那些奴隶主的庄园了。以最快速度在顺天府亮亮相!”
杨潮希望看到,赵康骑兵以直逼北京城的姿态突进的时候,两黄旗和两蓝旗袖手旁观,之后多尔衮忍不忍得下这口气,八旗内斗的结果未必会爆发内战,但是很有可能最后迁怒于洪承畴,主子们脾气上来了抽奴才一顿鞭子那不是正常吗。
如果杨潮真的平推过去,两黄旗和两蓝旗肯定拼死抵抗,因为要保护他们的地盘,可是杨潮不攻城,不占地的情况下,他们未必有战斗的决心。
同时他们又有借口不出兵,首先济尔哈朗可以借口防备王璞,正蓝旗可以借口防备李五六,只有一个正黄旗也可以借口说保存实力守城为要,至于杨家军骑兵突进,绕开城池,这不怪他们,谁让他们手里的兵力不足,谁让你多尔衮的两白旗不来支援,谁让你将汉军调到南方去的。
一石二鸟,让八旗内斗,让满汉内斗,分化瓦解。
老实说杨潮一直以为多尔衮是一个人物,毕竟能够抓住机会兵不血刃,甚至在北京人的欢迎下进城,这一点皇太极五次入关都没有做到,可是他还是私心太重,其实也不能怪他,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本来就有缺陷,就像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制度有缺陷一样,皇太极时候不也拼命加强两黄旗吗。
所以多尔衮加强两白旗无可厚非,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