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48部分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48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自然不是杨潮的士兵,而是一群原本应该在临洪守闸的闸兵。

而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再次去临洪口,城外就有虏兵。他们不害怕才怪了。

幸亏杨潮给他们派了人保护,否则是打死都不出去的。

连威胁带恐吓,总算是让这些人从命了!

自从山神发怒又过去了三天,杨潮打造好了三艘小船,可以装一百个人出发,但是虏兵一直都没有什么行动,他们不行动杨潮就得行动了,于是今天终于让人从重新打开的水门出发。

看着小船从水门出去,出现在城外的护城河里,一直往西北走去,最后进入了蔷薇河,期间虏兵大营紧闭,连一个探马都没有出现,杨潮这才放心的回到了城中。

临洪口在海州城北不到十里的地方,这些小船虽然不快,但是一天时间也足够一个来回了,今天晚上这些人就应该能回来了,如果计划成功,大概虏兵又得搬家了,前提是他们依然不打算撤退。

小船离开,海州城依然如同以往那样运转着,只是平静之中正在聚集着大爆发的力量。

如果不能在爆炸之前将虏兵打退,杨潮自认为自己是控制不住的,倒是一场大乱是难免的,一想到自己必须亲手镇压平民,杨潮心里就不由有些阴影。

在城里视察了一些作坊,整座城市的手工业作坊,现在几乎都在为军事服务,爆发出来的能量相当巨大。

反正一件件铁甲不断打造,一根根鸟铳不断的制作,一杆杆长枪,无数的军用物资不断被制造出来,要不是铸造大炮实在是费时费力,杨潮都会毫不犹豫的要海州帮忙铸造大炮了。

反正除了粮食,海州的其他材料还消耗不掉,像铁和木头都很廉价,或者说在粮食被统管之后,其他物资几乎都贬值了,当然就算不贬值,海州典史宋濂一句征用,就敢强行取走,杨潮有时候发现,这些文官对待百姓财产的态度,跟武将也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有必要有借口,绝不犹豫的拿走。

不过杨潮确实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现在已经收到了一千只鸟铳,数量还在继续增加,现在每天至少都能增加三十杆左右,长枪已经积存了一万只,装备完民壮,依然有六千的存量,铁甲有三千领,杨潮却没有给民壮装备,全都放在自己的仓库中,毫无疑问一旦离开海州,这些都是杨潮的私货。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宋濂似乎忘记这一切,任由杨潮从海州不断的攫取各种军事物资。

也许他默认了将这些当做杨潮的军费了。

临洪口一片泽国,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一座座沙洲如同点缀在镜子上的珍珠。

一条蜿蜒的链子,将这一粒粒珍珠串联起来。

跟项链不同的是,这条链子是用石头做的,这是一条纵横复杂的堤坝。

从两岸延伸,通过河口的沙洲,将河口跟十几里外的大海彻底隔开,不得不说光靠这海堤,就能感受到当初建造他的王朝的熊熊野心。

听说这海堤宋代就开始建造,元代宁可不修城墙,始终都在维护海堤,目的不过是保护产盐的淮北海岸地区罢了。

三艘小船出现在这里,跟这些建筑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如同趴在水上的一只只水蝇。

船上的人倒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鞑子,平安到达这里,鞑子竟然也没有占领这里。

很快他们就出现在一处处海堤旁,这里有专用的阶梯让他们上去,上面甚至修建着坚固的建筑,里面则有精巧的杠杆,让他们可以放下一块块坝石。

随着粗壮的铁链滑动,一块有一块坝石从预留的位置滑落,瞬间就将底部卡死,阻拦了水流通向大海。

没错,他们的目的不是打开海坝开闸放水,因为站前海堤一直都呈现半打开的状态,因为既没有发洪水,也没有发生海潮,因此坝石并没有堵死海坝,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将一块块坝石封死。

防护临洪口的士兵,可能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但确实合格的护理海坝的水工,在他们手里,一道道坝石听话的被摆布,走过一道道坝堤,一直忙碌到了下午,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使命。

然后他们就开始回程。

小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滑动,岸边茂密的芦苇已经被淹没,水里的鱼儿不是的兴奋的跃上水面。

杨潮检查了一天作坊情况,主要集中在铁匠、木匠作坊,铁匠坊打造军事物资自然非常重要,不过有陈金负责人的把关,质量情况一直都很良好,木匠作坊,则在忙碌的赶造木船。

对这些木船的要求,杨潮不要求多么坚固,唯一的要求是吃水浅,即便是在三五尺深的水里,也能够轻松的行驶,在这个基础上,当然是能多载人就更好了,因此木匠没有什么选择,就是造平底船,对此他们还颇有一些可惜。

因为海州靠近大海的关系,这里的工匠还是有能力打造海船的,他们储备的不少木料用来打造三桅大船都够了,结果现在却要用来造平底船着实浪费。

但这就是军事,从来不考虑效率和成本,对于军事而言,能够打赢就是最有效率,就是最小的成本,一旦打输,那才是最没有效率,最大的成本。

既然海州有优良的工匠,杨潮也就不太担心船的质量问题了,又去看了看训练情况。

没错哪怕虏兵似乎已经放弃了强攻,但是海州城里民壮的训练依然没有停止,杨潮发现,经过血战洗礼的这些民壮,很多都有条件成为精锐的士兵,说到底士兵还是要杀人见血的,训练不是问题,见过血的人才最珍贵。

杨潮已经有心从中征召一批补充自己的千总队了,相信自己打赢这场仗后,活动一下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自己立下这么大功劳,将来要补充的兵力,可就不单单是一个千总队,很可能就是整个新江口大营了。

终于从临洪口回来的士兵,让杨潮结束了城中的视察,热情的接见了他们,然后不分是自己的士兵还是守闸的水兵,杨潮一人给发了一百两银子,如果这次能够彻底解除海州之围,那么这些人今天所做的那就是最重要的,可以算作头功!(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节炸河

堵塞临洪口的士兵到底有没有作用,第二天就见到了效果,因为蔷薇河水漫过河岸,淹没了两岸的洼地。

可惜的是虏兵不是不会打仗的笨蛋,扎营都是很一套严格的标准的,起码他们知道选择高地势,因此虏兵大营附近已经出现了好几个水洼的时候,他们的军营还没有被水淹,无论是西营还是东营都是如此。

至于早就被水浸泡的北营,已经一半都在水中泡着了,这倒不是因为当时虏兵选择北营的时候不够专业,而是因为蔷薇河是从西南往东北走,北边这一代本来就最低,因此他们也没有办法,整个都积水了,即便选在高的点,依然积水。

不过看了看天上,依然阴沉的气象,杨潮很肯定,明日虏兵位置优良的大营大概就都会成为孤岛了。

虏兵大营成不成为孤岛海州城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海州会不会被淹。

这是个问题!

宋濂一早就找到了杨潮。

“杨将军,这如何是好,若是海州被淹,这十万百姓,就失去家园了?”

杨潮叹了一声,做出这种两败俱伤的计划,他也不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

立刻就拿出地图来,跟宋濂解释起来,杨潮是学建筑的,看图的本事还是有的。

“宋大人请看,海州地势本就偏低,因此若遇到大水非常容易积水。但是海州靠近大海,排涝容易,所以往常海州水患虽多,海州城却不容易被淹。我要的只是淹了虏兵大营而已。”

宋濂也知道杨潮的计划,或者说知道一部分,水淹虏兵这是他答应过的。但是他没想到海州城也要冒着被水淹的风险,要是知道这样,他就得重新考虑一下能不能同意了。毕竟一旦海州被淹,哪怕将来海州解围了。他这个地方官也有失职的地方,不怕被追究,只怕有人借题发挥。

宋濂一直守着海州到现在,心态已经从过去的悲壮赴死,到了一种想要立功升官的,一种患得患失微妙境地,他此时可不想冒一点政治风险。

看到宋濂的态度,杨潮心中暗叹。幸好自己没有把全盘计划都告诉他,如果告诉他自己要亲手掘河放水淹海州的话,恐怕宋濂打死都不肯同意的。

情况比杨潮预计的还好,到了傍晚,两座虏兵大营就已经是孤岛了,四面都是半尺深的积水。

第二天一早,积水高大一尺多。

但在杨潮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因此一大早,杨潮立刻又派出了三艘小船。

城上杨潮依然给他们送行,目送他们通过南水门出了海州城。又进入蔷薇河,虏兵已经不用考虑了,被大水包围他们自顾不暇呢。

“大人。你真的打算这么做?”

黄凤府面色忧虑的问道。

杨潮叹道:“为了保住海州城,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宋濂却轻松道:“黄先生你多虑了,这也是权宜之计吗。”

宋濂之所以轻松,黄凤府之所以忧虑,其实是因为他们想的不是一回事。

杨潮告诉宋濂,派人从南边走,是去淮安求援的,告诉淮安虏兵已经不足为虑,让他们赶紧派出粮船。不然海州不被虏兵攻占,自己就要饿死了。就只剩下十天的存粮了,今天开始。全城供应已经减半,也最多维持二十天,这二十天也是从淮安到海州的最快时间。

看着三艘刚刚赶制出来的单位帆船进了蔷薇河道后,扬起了帆,黄凤府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认为杨潮这一举动,是将杨潮架到了风口浪尖,肯定要引来非议的。

黄凤府如此担忧,是因为作为杨潮的心腹,他知道杨潮的真实目的。

绝不是去淮安求援,起码不单纯是求援。

杨潮是要这几艘船去炸开蔷薇河上游河道,放水淹没海州城!

黄凤府很清楚,一旦杨潮这么做了,无论他立下多大的功劳,都会被言官弹劾,一个不顾百姓的罪名是跑不掉的,获罪倒是未必,杨潮解了海州之围,立下这样的大功,还不至死,但功过相抵,恐怕前途就毁了。

他以此劝过杨潮,杨潮也深为忧虑,但是没想到深思了一夜后,杨潮还是决定这么做。

杨潮这么选择,倒是让黄凤府内心好受些,毕竟杨潮是以大事为重,区区小节还是可以牺牲的。

但是未来吗,可就有些说不准了。

可如果杨潮畏首畏尾,顾忌太多,又似乎不是黄凤府心中那种做事果决的枭雄本色,因此杨潮如何选择,都会让黄凤府纠结一番。

杨潮自己倒是不在乎了,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做吧。

而且杨潮仔细的看过了地形图,认定海州这一代,接近出海口,地势比较平坦,即便海州城被淹了,排水也相对容易,不至于长久的被淹,至于黄河沿岸那种直接被大水冲垮了城墙,基本上不用考虑,毕竟是江淮了,而且快到出海位置,像河南那种悬河的情况,还不是那么严重,虽然江淮的河流河床也很高,但还不至于高过城市,因此海州城可能积水一段时间,但绝对不至于被大水冲到城墙或者房屋。

几艘帆船,依然载着那一百来个人,升起帆在风雨中前行,还有那么一点点诗意。

船上的士兵就绝对感受不到诗意了,一个个都是大老粗,心里此时想的更多的是,赏钱!

没错,这些人,依然还是临洪口那些闸兵。

杨潮之所以选择他们,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有些水工的经验,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找到水利专家的情况下,就只能让他们客串了。

“百户大人,您看哪里咋样?”

临洪口闸兵世袭百户面前,一个士兵询问着。

百户冷冷道:“不行,这河床太低。就算炸开了,也没多少水!”

姚百户摇摇头,放弃了一个很容易安放火药的位置。

小船沿着蔷薇河往西南走。经过朐山二里多的时候,姚百户眼睛突然一亮。

他看到眼前的河道极为开阔。河岸很高,又放出一个铅垂,发现河水很深,这正是他要找的地方,这里的水深河宽,意味着有足够多的水量,而且地势较高,一旦炸开。河水很快就能淹没海州城一带地方。

“靠岸,靠岸!”

姚百户立刻下令。

这次出来,他胆子肥了很多,不在要求杨潮派兵了,因为他觉得领赏钱这种好事,还是全都带上自己兄弟的好,不过杨潮到底还是硬塞了十多个卫兵给他们,倒是让他们有些遗憾。

很快小船就靠岸了。

姚百户又带着众人,往前走了近百丈后,才点着头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有劳张大人了!”

姚百户这时候才指了指位置。对一个士兵客气的说道。

这士兵叫做张二棍,正是杨潮手下的一个队正,之所以让他带了十来个人过来。不是为了保护这群水工,而是因为张二棍几天前参与过爆破护城河通道,拥有火药爆破技术。

张二棍点点头,一挥手,一群人立刻就往回走。

很快他们就从船上搬下来一个个被油布包好的木桶来,一人背着一个喘着气往前走,被大雨浸泡的河岸非常不好走,深一脚浅一脚,最重要的是他们背上的木桶太过沉重。每一个都有五十斤重,里面全都是火药。

一共搬了二十多桶火药。其他人都各自带着铁锹等物。

很快就到了河岸上,然后大家开始忙着挖掘起来。

挖出了足足一丈深的深坑。密密麻麻的将河岸划出一个一字,接着将火药桶一一放进这些坑中,还小心的埋上土,拉出导火索,拉出了两三丈长,点着火,大家伙撒丫子就跑,事前都已经清楚了,他们要炸河,和不能连自己都炸死了。

很快轰隆隆连声巨响,河岸上出现了一道大口子,但是口子还是很浅,大水从这里涌出河岸,向北边的洼地灌去,看似汹涌但距离炸开河岸放水冲城,还是差太远了。

姚百户不由一声惋惜。

炸河冲城这种事,对于文官来说或许有很深的顾虑,对于他一个闸兵来说,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在加上两百两银子赏钱的许诺,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兄弟们,在辛苦一趟!”

姚百户只能再次招呼大家干活,准备重新找一个口子炸一下。

一个士兵郁闷道:“还要搬啊!”

扛火药,挖坑这种事,杨潮手下的士兵自然不愿意干,他们只是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