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05部分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05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百总是反对的。

其他人都还没发言,王璞和吕末立刻就反驳。

王璞道:“杀敌立功,怎么不去。”

吕末道:“圣上也未说不许江南兵马勤王。正值我等忠义之士报效朝廷之时。”

王璞又道:“许多男、宋坤,你们两个软蛋不敢去吗?”

许多男冷冷瞪了王璞一眼:“你才是软蛋,谁说我不去!”

宋坤嘿嘿一笑:“敢去,太敢去了。”

王璞又问:“陈宝弟你去不去?能立功的。”

陈宝弟犹豫道:“去了能立功,鞑子太厉害。”

陈宝弟在立功和冒险之间犹豫不定。

王璞又问:“孙长福、郑永旺你们想不想去。”

两人想了想,摇了摇头。

王璞又要问李五六和张大桅。

杨潮冷喝一声:“王璞!你让别人自己说。”

这时候,张大桅慢慢起身,对杨潮道:“大人,兵凶战危。北方又太远,一路上粮秣如何筹集,兵马何处安顿。若是没有旨意,怕是出不得兵。”

张大桅是坚定的反对派。

李五六也站起来道:“大人待标下恩重如山,表现未立寸功,却当了旗总,月饷二两,当以大人马首是瞻,大人去我就去,大人不去我就不去。”

李五六竟然将皮球踢给了杨潮。

杨潮自然不愿意接,直接道:“同意去的举手!”

王璞、吕末率先举手,许多男、宋坤跟着举手,胡全想了想竟然也举起手来,陈宝弟犹豫着举起手来。

已经有六个人举手了,见王璞又要说话,杨潮大喝一声:“王璞,你闭嘴!”

就是六个人举手。

此时一共一个把总、两个百总,八个旗总加杨潮是十一个人,勉强过了半数。

杨潮又问道:“不同意去的举手!”

张大桅举手,孙长福、郑永旺举手,赵康也举手,陈宝弟犹豫着举起手来。

杨潮不由奇怪的看向陈宝弟,去他也举手,不去他也举手,真弄不清楚他想不想去。

而李五六则是去也不举手,不去也不举手。

到底该不该去呢,举手表态后,杨潮依然拿不定主意,说到底还是自己想不想去。

沉默了片刻,深吸一口气道:“六对五,那就是去!”

张大桅皱眉道:“大人,没有诏令,我们去不了北方。”

杨潮道:“这个本官自有主张。安心等着吧。”

开完会,杨潮让军官去提前给他们的士兵做工作去,必须说服大家一起去,如果思想不能统一,则心不齐,心不齐则无战力。

杨潮则立刻进城,的确没有明令,自己可不能擅自调兵,哪怕打着勤王的旗号也不行。

坐着马车直驱兵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节归史可法节制

“你想去勤王?”

熊明难以想象杨潮会有这种动机。

杨潮坚定道:“没错。忠君报国当此之时,下官义不容辞。”

搬出这种大义,作为一个把忠君爱民挂在嘴边的文官,熊明遇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他大大的勉力了杨潮一番,但是又说了许多的难处,什么粮饷不齐了,什么舟船不修了,总之意思是他熊明遇不是不去勤王,而是条件不具备,但是绝口不提阻止杨潮去的话。

如果真阻止杨潮去了,日后传出去,他熊明遇得留下一个什么恶名,连皇帝都要猜疑他。

“如果属下自备粮秣,自筹舟船呢?”

杨潮问道。

熊明遇为难了,他知道杨潮很会赚钱,别人养兵那是赔钱,他养兵那是挣钱,别人的精兵是负担,他的精兵是资本。

因此杨潮是有能力独立支撑背上勤王的花销的,可是杨潮为什么要去啊。

如果说是年轻冲动,熊明遇不相信,杨潮确实年轻,可是心智有多沉稳,熊明遇是深有体会的,如果说是为了利益,为了升官发财的话,他杨潮就那么确信他去勤王能立功,确信他不会被杀了?

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关系,熊明遇才放弃了琢磨。

沉吟了一番对杨潮道:“本官暂时无力北上,不过漕运史督却一直在筹备勤王,不如本官行文调遣你去史大人处听命如何?”

史可法?

杨潮不由暗叹,江南整个官场,就没有一个主动任事的,没想到史可法竟然在筹划勤王,难怪能够名留史书,起码在关键时刻是有魄力敢于承担责任。

想到史可法的为人。历史评价相当好,起码比较正直,杨潮点了点头同意了。

然后熊明遇让杨潮回去等调令。

杨潮回到军营。发现所有人都无心训练,在一起热情高涨的谈论着出兵的事宜。

杨潮一开始有些生气。可是看到老金也无心训练,直接迎上自己。

“杨大人,您真的要去打建奴?”

老金对清军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年前,那时候满清才刚刚崛起,大家都还记得他们大明建州部的名字,那时候他们是一个附属于大明朝的一个边塞小部落。

老金不知道后来努尔哈赤改成了后金,更不知道去年皇太极刚刚又把后金改成了大清。

杨潮点点头:“怎么了金老,你也想去啊。虽然你不是我的兵。没有入兵册,朝廷都没权力要你去,不过如果你想去的话,我倒是可以请你做我的幕僚。”

老金却摇了摇头:“不去了,我老了。不过老朽有一句话告诫,千万不要与建奴野地浪战,守城为上。”

杨潮哈哈一笑:“凭坚城用大炮那招吗?”

老金一愣:“什么凭坚城用大炮?”

老金对满清的认识确实在二十年前,那时候辽东经略还是熊廷弼,那时候孙承宗还没有开始打造关宁防线,袁崇焕还在福建当着一个小小的县令。那时候还没人知道凭坚城用大炮这句话。

杨潮从邸报上经常看到关于辽东会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被哪里的文官武将奉为圭臬,而这种战术是袁崇焕发明出来的。利用密集的火器杀伤缺乏攻城经验的游猎部落,确实是最安全的方法。

杨潮摇了摇头,知道老金可看不到邸报,事实上他也是个文盲。

“没什么。金老,我知道了。”

杨潮说道。

然后进入营房,喊过胡全,让他召集旗总以上军官在开会,一天开两个会,这还从未有过。事实上以前还真没有开过什么会,否则也不会利用食堂的大桌子了。

“各位。熊明遇已经答应,我们要去勤王了。”

杨潮首先宣布这个消息。

顿时王璞、吕末面带喜色。

其他人喜忧参半。

杨潮不许这种事情发生:“现在。既然已经要去勤王,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不管想去的,不想去的,都要一条心,齐心协力,听明白了吗?”

杨潮最后大喝一声。

所有人才反应过来,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看到士气有所回环,杨潮继续说道:“不仅是你们,还有你们手下的兵,如果谁想不通,就劝他们,我要你们带的兵,上战场前,都做好心理准备,都知道他们是要去打仗的,是要去打鞑子的。”

“还有,我们这次去,会归于漕都史可法麾下,本官与史可法有些渊源,他不会为难我们。所以这次去是立功的机会,立大功的机会,也是报效国家的机会!”

杨潮本想说报效朝廷,可是这个朝廷似乎没什么威望了,起码他理解,老百姓没有报效这个朝廷的心思,真正喜欢说报效朝廷的只有那些受到优待的读书人,可是读书人一般也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杨潮干脆在私以立功来动员,在公以报国来动员。

接着单独喊着:“王璞,你如果还能杀敌,回来后你就是千总了!”

王璞面露喜色,但是疑问道:“大人,那我做千总了,你做什么?”

杨潮笑道:“蠢货,本官当然是副将了。”

一群人哈哈笑起来,只有许多男没有笑。

杨潮立刻对他道:“许多男,如果你带的兵能杀十个人,就能提一级,也是把总了。如果杀二十个人,就连升两级也是千总,如果三十个人,就能直接升到副将去!”

王璞道:“那不是超过我了。”

许多男咬咬牙:“定不负大人期望。”

接着杨潮又分配任务:“在出兵之前,我要你们大家做好一切准备。所有人加强训练,每日操练阵法,早为墙阵,午为鸳鸯阵法,晚间习练武艺,操练不力者,军法伺候。”

“张大桅,你立刻从军中选一批经常跟你出航,脑子灵活,学会一点驾船的人。将来押运粮秣,军器等事,就交给你了!”

张大桅站起来拱手:“定不负大人期望。”

“胡全,从今天开始,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吃肉,这生意就交给你家了,一会跟我一起进城。”

听到所有人都吃肉,几个馋嘴的军官都笑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节辞行

两人一起进城,胡全回家,杨潮去拜会兵科给事中杨文骢。

这一年杨文骢干的是风生水起,他弹劾了许多人,包括兵部尚书熊明遇,虽然没有参倒这些人,但是却也为他博取了不少名气,起码皇帝非常满意。

杨潮来拜访他,却不是求他办事的,言官可是清流,手里没什么权力,是靠嘴巴吃饭的。

杨潮找杨文骢,是因为他是马士英的妹夫,杨潮觉得马士英是凤阳总督,手握重兵,也许将来会打交道,自己的士兵过江后,甚至要可能跟马士英的军队有交集,让杨文骢帮忙写一封信,万一遇到了也有个照应。

接着杨潮回到金钗楼,写了封信,让楼里的小厮立刻动身出发,去扬州交给寓居乡下的阮大铖。

阮大铖是桐城人,桐城归属安庆府,可是上个月张献忠攻陷了桐城附近的太湖县后,阮大铖就逃走了,南京不敢待,因为二立社的书生风头太盛了,而且还都对他怀有恶意,又占据了他的宅子。

但是阮大铖又爱好风月,寻常地方他待不住,于是就跑去了繁华的扬州。

阮大铖跟史可法是好友,非常亲密的朋友,通过阮大铖的路子,给史可法打个招呼。

接着去了兵仗局,看得过眼的兵器备足,添置了一千支长枪,弓三百、箭只一万只,弩一百具,弩箭三千只,另外将兵仗局存货一千副皮甲和三百铁甲一扫而空,花掉了杨潮五万多两银子。

让杨潮不由肉痛,如果自己造,这些东西连一万两大概都没有。

夜晚则邀请了兵部、户部一杆主事吏员,杨潮知道这些吏员都是办事的,领导虽然是文官。但是不跟这些吏员搞好关系,他们或许没有权力,但是折腾耽误你一段时间那是很容易的。

杨潮可不想自己在前方作战的时候。这些人在后面拖后腿。

接着找王潇希望他出面,能够借到王家一些船只。杨潮希望自己的后勤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仅仅自己手里几艘战船恐怕不够,而且大战船也不方便进入运河中,起码过不了船闸。

不怪杨潮走后门,中国人都爱走后门,因为不走后门你的事情就办不利索,杨潮不求得到关照,但是起码要做到不被拖后腿。而且如果能得到一些优先照顾,当然求之不得。

在城里待了好几天,天天都在活动。

一边活动,一边等待熊明遇的行文,杨潮知道正常程序其实很麻烦。

以杨潮跟官府的文书往来为例:

“队总、旗总文移,只至千、把总。千、把总文移,只至营将。营将只至镇、道,镇、道转达督、抚,督抚转达兵部。”

杨潮过去是把总的时候,行文只能到千总和副将。当了千总依然只能到副将,正常情况下,自己是不能跟熊明遇直接沟通的。杨潮之所以可以私下见熊明遇,走的是私人关系。

而行文就得走正常程序了,得一层层过手,从兵部到督、抚,从督、抚再到镇、道,从镇、道再到副将余承武哪里,从余承武哪里才能到杨潮手里。

这其中经过多个衙门,如果走正常程序,一个月都未必能下来。

不过这次出奇的快。仅仅第三天,杨潮就拿出开拔的调令。让他带领军队北上淮安到史可法账下听令。

同时熊明遇还给杨潮弄来了四艘船,船上装满粮食。

船是熊明遇早答应的。可是跟以往一样,说话并不太算话。

这是四艘浅船,装载五百担,四艘加起来总共两千担粮食,还不如杨潮两艘船多。

接着杨潮一番辞行,先是给家人说明情况,父亲异常担心,但是一句话都没有说,母亲不住的流泪不停的问不能不去吗,杨潮回答军令如山,不去以临阵脱逃论死,母亲才强忍着泪不敢在劝。

去了金钗楼,跟康悔道别,交代康悔安心经营,万一情况有变,自己希望调动金钗楼的资金,康悔表示金钗楼的钱杨潮想什么时候要都行。

跟王潇商议了一番,王潇表示他愿意跟杨潮一起北上淮安,说是他父亲的主意,短短几天时间,王潇竟然已经跟父亲书信来往过了,他父亲告诉他,必须北上,这次一定要跟史可法打好交道。

只要史可法在漕运总督任上一天,王家就不得不受制于史可法。

金钗楼两大镇楼姑娘不在,她们去了媚香楼捧李香君的场,杨潮觉得应该给她们道个别,顺便给其他熟悉的名妓道别,于是也去了媚香楼李香君处。

李香君这里竟有一大帮子才子佳人。

二立社四公子竟然都在。

陈圆圆和董小宛自然都在,还有柳如是、卞家姐妹和顾湄。

杨潮去的时候,这些人正在热烈的谈论着,谈论的内容不外乎满清入寇的事件,这几个名妓之所以能够史书留名,不是因为他们多漂亮,才华多花,大都是因为对政治很关心,牵扯上了政治事件,所以才在历史上留下了身影。

沙才虽然此时在南京的名头一点不弱,可以跟李香君、顾湄等人分庭抗礼,并列南京四大名妓,但是后世提到她的文献就少之又少,原因就是他跟政治距离太远了。

杨潮走进去的,几大名妓十分热情,可是四公子却显得冷淡。

原因是同一个,名妓们因为杨潮在幕后平息了书生哄闹一事,觉得杨潮既是保护了她们,也是保护了那些读书人,尤其是二立社的人,可是二立社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始终坚持是他们的大义感化了跟他们和谈的官员。

哪怕二立社的人时候从各个渠道了解到杨潮的身影掺杂其中,但是他们始终不肯承认,可是几大名妓都觉得是杨潮的手笔,因此对杨潮热情,她们对杨潮越热情,四公子就越发不高兴。

甚至感觉到杨潮一来,顿时就将佳人从他们身边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