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787部分

大明政客-第787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速度是非常快的,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纸币已经成为市场上面的主要货币,取代了金银珠宝和铜板。

这本来是非常可喜的局面,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宣传,但纸币很快就开始流通了,在很多地方替代了金银珠宝和铜板,特别是在山东,商贸交易的税赋,一律都以纸币的形式收取,市舶司基本不收取金银珠宝了,商贸赋税也主要变成了纸币。

就在这个时候,苏天成专门召集了丞相、都察院都御使、六部尚书和侍郎,再次做出来了强调,他告诫众人,不要以为纸币开始流通是小事情,一旦纸币开始在市面上全面的流通,就意味着朝廷的压力增大了,朝廷必须要保证纸币的价值,不能够贬值,否则纸币将要遭受到重创,朝廷的公信力也要遭受重创。

要保证纸币的价值,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商贸,让朝廷的实力空前的强大起来,有着足够的金银珠宝来保证纸币的价值,同时农业生产也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

苏天成还明确要求了今后官府所有的开销,一律都使用纸币,在纸币的发行量上面,朝廷将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必须遵守规矩,决定纸币发行量的大小,就算是皇上的圣旨,也是可以抗拒的。

众人没有想到,皇上居然有着这等的想法,包括朱审烜等人都认为,纸币发行的多少,是皇上可以直接决定的,但皇上不同意这样做,决定成立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独立,不接受内阁和丞相的领导,从体制上面来说,就有着很大的权力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苏天成一直都牢记这句话,大晋王朝与以前的王朝有很大的不同了,稍微不小心,遭遇的结局肯定比以前更惨,正是因为这样,苏天成特别的注意,尽管说大晋朝廷整体上还是人治,今后若干年也会是人治,但一定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大晋王朝想要发展,只能够是大力的发展经济,自身的基础雄厚了,才能够说到扩张的事宜,再说了,成立了银行,发行了纸币,朝廷很快就可以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决定藩属国的命运,来左右西域各国的局势,一旦大晋朝廷的纸币流通到这些地方之后,就是朝廷篡取财富的开始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辽东的整合

卢象升抵达辽东之后,肩负的使命还是很重的,在京城的时候,皇上已经说了,征伐后金鞑子的事宜,恐怕要暂时延迟一下,户部难以拿出来足够的金银珠宝,若是要强行征伐,势必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故而卢象升赶赴辽东,主要职责是整编辽东边军。

二十余万的辽东边军,队伍过于的庞大了,朝廷根本就无法养活,依照江宁营的俸禄来养活辽东边军,朝廷承受不住,皇上和朝廷的意思,二十余万的辽东边军,保留五分之一,也就是不超过五万边军,整合之后的辽东边军,直接编入江宁营。同时江宁营抽调五万将士,一同驻扎辽东,最终的结果,辽东驻扎十万江宁营将士。

当然,卢象升也留在了辽东,以兵部尚书和都督的职衔,兼任辽东巡抚,直接指挥辽东的十万大军,兵部日常的事宜,暂时由杨嗣昌代管。

卢象升抵达辽东,进入宁远城的时候,祖大寿、祖大乐带领辽东边军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悉数在宁远城门等候。

柳敬亭返回了京城,阎应元继续留在了辽东,而且将在辽巡抚衙门做事情,成为协助卢象升的第一个朝廷官员。

卢象升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进入了巡抚衙门。

祖大寿和祖大乐等人,保留了原来的职务,圣旨早就到辽东了,唯一的变化,是原辽东巡抚史可法,暂时没有任命任何的职务,等候卢象升来到辽东之后,直接到京城去。

整合辽东边军是大事情,必须要慎重对待,这关乎到辽东的稳定。

原来的二十多万大军。仅仅保留五万人,这可不是一般的裁撤,加之朝廷废除了军户制度,这些人裁撤下来的军士,总是需要有地方好好安置的,若是这个问题处置不好。导致辽东出现变故,甚至出现辽东边军投靠后金鞑子的情况,那就不好说了。

好在卢象升来到辽东之前,早就想好了办法,采用整体搬迁落户的形式,京城周边的耕地,官府全部都收回来了,因为黑死病的肆掠,出现了很多无主的土地。加之从士绅富户手中收购来的耕地,足够安置很多人了,其实废除了军户制度之后,也有不少的军士,想着能够安安心心的种田了,毕竟在军队里面,时时刻刻面临着危险,弄得不好小命就保不住了。

裁撤边军。需要得到祖大寿和祖大乐等人的支持,要不然无法妥善的布置下去。保证能够平稳的完成裁撤任务。

跟随卢象升来到辽东的五万边军,进入关内之后,分批次驻扎在大凌河城、锦州、广宁和山海关,其中锦州和广宁仅仅驻扎了五千人,两万人驻扎在大凌河城,两万五千人驻扎在山海关。基本上接手了辽东的防御。

上任之后,卢象升与阎应元商议了相关的情况,阎应元对辽东的情况是比较熟悉了,主要是长时间与祖大寿、祖大乐等人在一起,知道辽东主要将领内心的想法。

阎应元开门见山的说了。祖大寿和祖大乐等人,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直接进入江宁营,成为江宁营之中的一员,至于说担任什么样的官职,两人也有间接的表示,希望能够成为江宁营卫指挥使之一。

能够成为江宁营的卫指挥使,那可是不简单的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江宁营在任命高级军官的事情方面,一直都掌控的非常严格,就算是江宁营的内部,提拔为卫指挥使,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初在辽东威风赫赫的吴三桂,进入到江宁营之后,也是经历了一番的波折,才成为卫指挥使之一。

朝廷已经开始决定对江宁营的职级进行彻底的变动,毕竟以前的卫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和小旗等等军官职务,都是按照以前军户制度产生出来的,朝廷已经废除了军户制度,继续沿用这些军官职务,就显得不是很合适了,洪承畴和卢象升都提出来了这样的看法,皇上也是完全表示同意的。

军队之中也存在品秩、散官和实缺的问题,盖因为大明朝廷的时候,军官的身份是低微的,与文官没有丝毫的可比性,但大晋朝廷不一样了,武官和文官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江宁营最高指挥官洪承畴,就直接进入了朝廷,成为丞相之中的一员,从这个方面来说,军队的地位将要出现明显的变化。

时间很是紧张,有关军官称谓变化的事宜,暂时顾不上,兵部提出来的一套方案,皇上不是很满意,按照皇上的意思,品秩与实缺是不能够完全分开的,是什么品秩,就要负什么样的责任,不能够说享受将军的待遇,却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甚至在军队之中,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职务,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能够出现,包括文官之中,今后都要慢慢废除这样的规矩。

从阎应元这里了解情况之后,卢象升放心很多了,按照兵部的意思,本来就是要求祖大寿和祖大乐两人成为江宁营卫指挥使的。

江宁营军队总人数,目前需要保持在三十万人左右,朝廷也就是允许存在着三十万人的正规军队,其余的都是地方上的巡检司,巡检司的军士,不属于军队的序列,在稳定了全面的局势之后,地方上巡检司的军士,也将进行必要的整合,成立一个总体的领导机构,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武装警察部队序列一样,重点用来护卫背部的稳定。

祖大寿和祖大乐进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还是有些激动的,他们已经隐隐的听说了,卢象升大人来到辽东,首要的任务就是整合辽东边军,今后辽东边军这个称谓,将彻底的消失,代之的是江宁营的称谓,既然称呼为江宁营,那就证明辽东边军会编入到江宁营之中去,这是祖大寿与祖大乐期盼好久的事情,他们做梦都想着能够进入江宁营。

等到两人行礼之后,卢象升开门见山了。

“进入本官请二位到这里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整合辽东边军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关乎到二位今后的前途。”

祖大寿和祖大乐都没有说话,从神情上面来看,两人普遍都有些紧张。

“辽东边军要进行大规模的裁撤,留下来的精兵强将,直接编入到江宁营,至于说二位,按照朝廷的意思,成为江宁营的卫指挥使。”

祖大寿和祖大乐的脸上马上出现了笑容。

祖大寿开口说话了。

“臣感谢皇上的厚爱,一定协助大人做好辽东边军的裁撤事宜。”

卢象升看了看两人,神情变得有些严肃了,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面,免得后面出事情了,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既然成为了江宁营卫指挥使,本官也就要实话实说了,江宁营的军规是非常严格的,其中有一条最为关键的,那就是各级的军官,都不得随意掌握军队的开销,军队之中有专人来负责这件事情,江宁营的军饷也是很高的,朝廷拿出来那么多的银子,需要的是能够保家卫国杀敌的勇士,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辽东已经成为我大晋朝廷最为重要的地域之一,今后这里是会展开不少的厮杀的。”

“二位长期在辽东,与后金鞑子不知道交手过多少次了,对于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的,本官就不多说了。”

“朝廷的意思,保留五万辽东边军,其实也就是辽东边军之中的骨干保留下来,之后招募的军士,除非是特别杰出的,原则上全部予以裁撤,留下来的五万辽东边军,全部都编入到江宁营序列之中,如此十万江宁营将士镇守辽东,加强训练,等候朝廷征伐的旨意。”

说到这里,卢象升看了看祖大寿和祖大乐,发现两人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二位大军,此番的裁撤任务,本官重点需要依仗你们啊,有没有什么困难啊。”

祖大寿抱拳回答了。

“大人,属下保证尽全力协助,其实辽东边军的战斗力,比以前差很远了,属下也清楚这里面的原因,特别是后来招募的军士,根本就来不及展开什么训练,也没有直接与后金鞑子交手,没有什么实战的经验,这等的军士,若是保留下来,真正到了战场上,还有可能成为负担,朝廷决定保留五万辽东边军,属下认为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以前辽东边军的主力,剩下的也就是这么多军士了,若是能够如此的整合,属下敢肯定,后金鞑子绝不敢觊觎辽东。”

卢象升的脸上带着笑容。

“可没有那样的简单啊,本官还要提醒二位,他日灭掉后金鞑子,这十万大军,也是绝对的主力啊。”

祖大寿和祖大乐的眼睛同时亮了,既然辽东边军保留五万人,编入江宁营镇守辽东,两人就很有可能留在辽东的,若是能够直接参与剿灭后金鞑子的战役之中,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只要能够拿下辽东,剿灭后金鞑子,同时稳定蒙古的局势,朝廷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用兵的地方了。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惊奇

皇太极一直都关注着大晋朝廷的情况,包括京城与辽东的情况。

尽管说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竞争情况还是存在的,尽管说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已经是大清国最为强悍的军队,但从大局考虑,皇太极还是要想办法占据辽东的。这方面皇太极是支持豪格的,认为大晋朝廷成立的时间不长,特别是进入京城之后,有很多需要稳固的地方,从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大晋朝廷没有在辽东展开进攻,大清国的勇士再次占领了广宁、西平堡个义州等地,苏天成也没有想着夺回来。

京城和辽东发生的诸多事情,皇太极都是知道的,也是非常惊奇的。

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这样的事情,皇太极一时还没有想到有什么作用,只是对这样的事情感觉到异常的惊奇,想想大晋朝廷统一中原的时间不长,居然敢有这样的大动作,当然了,他更加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对辽东与大清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至于说辽东裁撤与整合边军,是皇太极重点关注的事情。

按照皇太极的考虑,是准备在秋收季节的时候,在辽东展开进攻,谭泰和贾吉涵主持的情报网络,传回来的情报还是不少的,大晋朝廷与苏天成的重点,好像都投入到了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方面去了,暂时没有关注到辽东的情况,故而大清国进攻辽东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况,皇太极特别关注辽东的局面。

卢象升抵达辽东,带去了五万江宁营的将士,这个消息令皇太极的心开始下沉,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苏天成没有忘记辽东的情况,不管辽东有多少的边军,皇太极都是不在乎的,他内心里面,对辽东边军的战斗力,还是有把握的。大清国的勇士打败辽东边军,还是有着很大的把握,只要大清国占据了辽东的有利局面,至少能够占领大凌河城,凭借着有利的地形,还是可以抗拒江宁营的。

随着苏天成统一中原,皇太极感觉到压力愈来愈大了,苏天成可不是崇祯皇帝,一旦大晋朝廷开始强大起来。大清国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了,而且苏天成是不会允许大清国堂堂皇皇的存在的。

但大清国必须延续下去,这是皇太极的底线。

谭泰和贾吉涵进入到了崇政殿。

还没有等到两人开口,皇太极就开口了。

“谭泰,贾吉涵,朕想过了,卢象升到辽东去了,带去了江宁营的大军。这是我大清国的心腹大患,礼亲王和郑亲王已经到辽东去了。预防出现什么变故,这段时间,朕一直都在思考辽东的事宜,朕觉得,卢象升去整合辽东边军,这是我大清国的机会。你们是负责情报网络的,这个时候,恐怕是情报网络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了。”

谭泰看了看贾吉涵,开口回答了。

“皇上有何要求,臣一定尽力。”

皇太极看了看谭泰和贾吉涵。却没有开口说该做些什么事情。

贾吉涵轻轻咳嗽了一下,不紧不慢的准备开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