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714部分

大明政客-第714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的。

来不及去追究深层次的东西,秦三德继续开口了。

“咱家看大军暂时不要调动了,请左良玉、黄得功和马大人到南京来,首先商议如何应对苏天成和保卫南直隶的事宜,接下来才是考虑进攻的事宜,不知道朱大人以为如何。”

“公公考虑很好,我看就这么办。”

这里面的意思,朱由菘当然是清楚的,请左良玉等人到南京来,摆明就是索要他们的指挥权,大军必须要服从统一的调遣,若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动摇,秦三德是可以动用尚方宝剑的,就算是杀掉你,你也没有话说的。

事急从权,这样的安排肯定不是最好的安排,朱由菘也是明白的,可惜他拿不出来好的办法,不采取什么行动,总是以朝廷的名义来压左良玉等人,不大可能有效果,至于说左良玉等人,不敢不到南京来,否则惹怒了朝廷,完全可以调整他们的职位。

朱由菘不想做恶人,皇上派遣的这个差事,显然是苦差事,没有谁愿意去做的,谁都知道江宁营的骁勇,人家也是十几万大军了,三十多万人,在苏天成和江宁营那里,并非是恐惧性的数据,人家总是能够想到办法应付的。

可事情到了这一步,秦三德主动提出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朱由菘不可能明哲保身了,也没有继续退让的地方,只能够是按照秦三德设计好的路线,一步步走下去。而且表现出来完全的支持,其实也就是替秦三德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了,要知道在朝廷里面,太监尽管掌管了权力,因为魏忠贤的事宜,文武官员还是看不起太监的。

朱由菘离开之后,秦三德也很是满意,他的安排是很大胆的,剥夺左良玉等人的指挥权,这可不是小事情,但三十三万大军,不能够做到统一号令,后果也是很可怕的,一旦出现了各唱各的调的情况,不需要苏天成加紧进攻,这些大军涌进了南直隶,就预示着失败的开始,军队里面的诸多陋习,秦三德还是知道的,失控的军队,犹如洪水猛兽,可以吞没一切。

至于说苏天成为什么迟迟不进攻南直隶,秦三德也是有着一些猜测的,他和苏天成一起做过事情,清楚苏天成的有一些脾气,苏天成做事情,看重的是骨子里的东西,需要得到的是实际上面的效果,不在乎外表的光鲜,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苏天成迟迟不发动进攻,朝廷的圣旨难以保密,怕是苏天成早就知道了,磨刀霍霍的等着这三十多万大军了。

秦三德也是豁出去了,这与他的身家性命息息相关,若是朝廷被苏天成推翻了,他们这些太监是没有多少出路的,本就是依附皇上才有可能存在的,苏天成岂会收留他们这些人,这个时候与苏天成拼命,也是在保护他们自己。至于说朱由菘,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毕竟朱由菘和朱审烜有着太大的区别,要是被苏天成夺取了天下,那些藩王也跟着完蛋,一个都不要想着有好日子过,秦三德听说了山东的藩王,地位和普通人一样了,没有任何的特权,甚至连土地也要交出来。这恐怕也是朱由菘态度坚决的原因之一吧。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识趣

左良玉和黄得功进入南京城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两人甚至事先联系了,在南京城外见面了,为的就是商议和探讨,这次朱由菘和秦三德召见他们究竟是什么目的,要知道这样做,是存在极大风险的,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朝廷对下面的管控,明显加强了,文武大臣之间私下里的交往,几乎都是被监控的,也难怪,苏天成造反了,就是因为拥有的权力太大了,那些在外面领军的将领,不成为朝廷重点监控对象才怪了。

两人商议了足足半天的时间,也没有能够猜测到这里面的目的,要说圣旨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求两人带领大军进入南直隶,听从朱由菘和秦三德的指挥,进攻和剿灭苏天成的江宁营,接到圣旨的两人,有些啼笑皆非的味道了,几十万大军进入南直隶了,要说苏天成不和你作战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占领湖广、云南、江西等地,这些地方完全都空虚了,要知道苏天成占据的地方越多,实力越是强悍,难道朝廷想不到这一点吗。

具体带兵的将领,想法与上面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这也是因为双方认识的局限性。

再说左良玉和黄得功两人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左良玉一直都想着进入江宁营,曾经的好朋友贺人龙进入到江宁营之后,屡立战功,威风赫赫,左良玉不知道有多么羡慕了,可惜他注定没有这等的机会了。

不能够进入江宁营,左良玉就开始扩充自身的实力,湖广是粮食主产区,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也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地方。左良玉利用了先天具有的优势,在多方打通关系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扩充和招募军士。这类的情况,换做若干年之前,那是找死的行径,可惜左良玉得到了湖光等地诸多大人的支持。也包括朝廷里面的诸多大人,这里面最为微妙的东西,就是左良玉表面上代表了南方诸多士绅富户的利益。

军队扩充了,人数增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光是军饷的事宜,就令左良玉足够的头疼,朝廷不可能拿出来那么多的军饷,这两年以来。尽管松口了,但拨付的军饷,只能够维持十万大军的规模,至于说剩下的军饷,左良玉自然要从当地来想办法了,好在军士的军饷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能够勉强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由此大军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这写扩充的军士。绝大部分都是原来卫所的军士,很多也是从老百姓之中强行征召来的。甚至包括一些流民,进入军队之后,得不到系统的训练,战斗力不可能强悍。

但有了二十万的大军,左良玉的摇杆也就硬起来了,毕竟手里掌握着大明最为庞大的一支军队。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受到诸多注意的。

有了军队的支撑,左良玉不再表现的那么低调了,在湖广甚至四川、福建一带,左良玉都有着不小的话语权,特别是在苏天成造反之后。左良玉曾经蠢蠢欲动,也想着能够占据湖广和四川一带,自立为王,可惜他最终还是不敢乱动,因为军队扩充的速度太快了,良莠不齐,并非是想象中那么好掌控的,再说了,就算是要造反,也要有着雄厚的基础,他可没有那样的能力,身边没有人支持,也得不到充足的保证,想着造反就自寻死路。

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之后,左良玉是很高兴的,谁不知道南直隶是富庶之地,大军开进了南直隶之后,不管是不是参与到剿灭苏天成的战斗之中,首先总是要保证供给的,大战在即,当地的富户和老百姓也是要做出来贡献的,这样岂不是能够劫掠太多的财富,保证大军的用度,甚至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凝聚实力,为将来的割据做好准备的。

左良玉甚至想到了,直接进驻苏州和扬州这些地方,好好的捞一把。

可惜指挥大军作战的是朱由菘和秦三德,具体的战役部署,以朱由菘和秦三德的意见为准,也就是在两人尚未下达命令的时候,大军是不能够随意调动的,否则就是违抗圣旨,这样的罪名左良玉是吃不消的。

接到了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之后,左良玉内心有些忐忑,不知道朱由菘和秦三德究竟是什么意思,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做出来一些其他的事情,所以在出发的时候,左良玉做好了一切的安排,派出心腹,牢牢控制整个的大军,挑选了诸多的精锐军士,沿途保护自身的安全,而且直接给黄得功写信,邀请黄得功在南京城外面谈。

黄得功的想法,与左良玉有些不一样。

黄得功作战勇猛,忠心不二,绰号黄闯子,他没有什么学问,但性格直爽,只要是朝廷下的诏令,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完成的,黄得功能够升任总兵,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功劳,当年辽东战事起的时候,黄得功曾经和后金鞑子拼命,表现出来了勇猛,后来又跟随熊文灿,参与了剿灭流寇的战事,表现一样是勇猛的。

这种性格的黄得功,在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之后,二话不说,诀要按照要求行事了。

黄得功与苏天成不熟悉,但作为长期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黄得功知道苏天成的厉害,更是知道江宁营不一般,也许这次的战斗,会非常的残酷,谁胜谁负还是说不清楚的事情,对于苏天成造反的事情,黄得功是深恶痛绝的,认为苏天成实在是逆天。

也正是因为心无旁骛,接到圣旨之后,黄得功一直都是在做着准备,他要求军士坚持训练,时刻准备好开拔,在接到了朱由菘和秦三德的通知之后,他也是马不停蹄的赶赴南京,要不是因为事先接到了左良玉的信函,他早就到南京了。

两人在南京城外的交谈,尽管时间很长,可意见却不一致。

因为两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左良玉想到的多是自身的利益,黄得功想到的却是朝廷的利益,黄得功率领的大军,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战斗力一直都是不错的,而且黄得功因为有了在辽东作战的经历,知道军队强悍的重要性。

左良玉比黄得功聪明,不仅仅身强力壮,而且有勇有谋,家横跋扈也是比较出名的,从个人的声誉上面来说,是远远比不上黄得功的。

就从这次的交谈来说,左良玉就很有心机,他没有首先表露出来目的,而是表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黄得功了,而且埋怨说因为苏天成的造反,他们这些在外面领军的将领,也要非常注意了,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朝廷的怀疑,弄得以前很容易的见面,现在都需要小心翼翼,长此以往对朝廷肯定是不利的。

左良玉的这番开场白,很快引起了黄得功的共鸣,毕竟都是领军打战的将领,讲究的就是直来直去。

看见时机成熟之后,左良玉马上进入了正题,询问黄得功是否知道这次被召见目的,看见一脸茫然的黄得功,左良玉的心里有了疙瘩,若是按照圣旨的要求,朱由菘和秦三德应该是要求他们带领大军一同来到南直隶的,而不是两人单独前来,当然,赶到南京的还有凤阳总督马士英,可马士英的情况与他们不一样了,凤阳是大明的龙兴之地,肯定是要重点保护的,绝不能够遭受到损坏的。

左良玉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朱由菘和秦三德很有可能是要统一指挥权,那样的情况下,虽说军队还是归自己指挥,但一切的行动都要听朱由菘和秦三德的,这样的情况,左良玉是难以接受的,且不说处处受到掣肘,就连大军想着多谋取一些粮草,也是有着很大困难的。

想到这些之后,左良玉试探黄得功的意思,想不到黄得功一口气就表达了意见,绝对服从朝廷的指挥,这令左良玉很是沮丧,看样子想着争取到黄得功,可能性是不大了,至于说孙泰和马士英,那是更不用考虑的事情了,人家是绝对听朝廷的。

交谈到了后来,左良玉假装分析这次召见的目的,也说到了统一指挥权的事宜,黄得功还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这促使左良玉下定了决心,若是情况不对,那就自己来想办法,总之自己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占到便宜,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上面的布置来行事。

两人交谈了半天时间之后,很快分开了,黄得功首先进入到南京城去,左良玉稍微滞后一步,这也是为了避嫌,免得被人家看见了,又有什么话要说了。

可惜左良玉不知道,秦三德尽管是太监,可人家考虑事情是非常周密的,早就在南京城外做出来了相应的布置,加之左良玉带的随从是不少的,很容易被发现,故而左良玉和黄得功见面交谈的事宜,秦三德早就知道了。

左良玉更加的想不到,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马上就要在南京城内展开。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埋下祸根

进入官驿的时候,左良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朱由菘和秦三德的脸上都带着笑容,马士英和黄得功早就进入官驿了,孙泰也在这里等候,此外还有南京一些其他的官员,整个的气氛看上去很是和谐,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作为纯粹的武将,在众多的文臣面前,是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这也是大明的习惯,武将一般都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是目不识丁,包括黄得功就是这样的类型,就算是武进士,身份也远远不如文进士的,骤然遭遇到这样的场景,善于分析的左良玉,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至于说是什么地方不对劲,他还要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左良玉的不祥感受,很快得到了应验。

众人都到齐之后,朱由菘代表皇上和朝廷,首先宣读了圣旨,这份圣旨是专门发给朱由菘和秦三德的,无非是两人有着临机专断的权力,手持尚方宝剑,对于不服从指挥或者是投敌叛变的官吏将士,均可以直接处置,不必要请旨了。

跪听圣旨之后,众人站起来了,不过脸色各不相同,黄得功和孙泰两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是皇上派来的大帅,就应该有着起码的威严,要不然下面的将士都不服从调遣了,还怎么去打战啊,何况对手是大名鼎鼎的苏天成。

马士英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在场的所有官员之中,他的资历是最老的,万历年间的进士,只不过官运不济,一直都没有能够成为京城的高官,对于目前的形势。他有着自身的判断,尽管皇上下旨了,要求南直隶的大军悉数集中,准备要征伐苏天成,但他非常清楚,驻扎在凤阳都城的大军是绝不会调遣的。那里是大明的龙兴之地,绝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所以不管朱由菘和秦三德说什么,与他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也不需要这个时候得罪人。

马士英一个人的表情不一样,这个圣旨,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本来说正事之前。首先宣读圣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个非常时刻,要求诸多的将领来到南京,却没有要求大军进驻,这本来就有些不正常。

宣读圣旨之后,朱由菘客气了几句话,接着说一切请秦公公做出来安排。

秦三德没有客气。当即开口了,主要说到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此次征伐苏天成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诸位都要做好思想准备,恐怕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不要想着能够快速取得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