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天成上次与刘宗周之间的争论,孙承宗等人,还不是太服气,这也难怪
,他们本身就是儒家思想教育的产物,不可能知道几百年之后,社会发展的模式,更不用说那些先进的理念了,苏天成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以中兴学社为基点,一步步贯彻自身的理念,孙承宗等人,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的。
果然,坐下来闲聊一会之后,孙承宗提到了中兴学社的宗旨问题,他很明确的认为,刘宗周提出来的慎独,还是应该要坚持的,不管士大夫、士绅富户是不是能够做到,也不论柳敬亭的快书中间,如何的揭露了下面的一些问题,身为读书人,甚至是士大夫,概要追求的理想,还是不能够放弃的,不能够完全的着眼现实。
苏天成一直注意看着鹿善继和黄道周的表情,发现他们也是赞同的。
不管怎么说,中兴学社的宗旨,必须要坚持,这是底线,不能够逾越的底线。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的观点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中兴学社的主导力量,如果思想认识方面。也偏向于刘宗周,甚至是东林党和复社。那自己的苦心就白费了,必须要最大限度的纠正他们思想认识里面的一些顽固的东西。
“三位大人提到了慎独,晚辈早就说过,不是反对慎独的观点,可时机必须要合适,晚辈和刘大人之间的争论,三位大人都是知晓的,晚辈不多说了。今日是除夕,晚辈给三位大人讲一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某一个部落,很是贫穷,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是困苦,他们的粮食产量很低。不能够填饱肚子,还要到大山里面去挖野菜充饥。”
“部落的头领年纪大了,打算挑选一位继承人,头领给出来的条件是,头领能够领着他的族民过上好日子,不管这个人来自于什么地方。”
“三个士大夫去了。都想着担任这个部落的头领,老头领看见了三个读书人,愿意到部落来,很是高兴,可面对三人。他一时间难以取舍,于是做出来了决定。让三人都在他的族民面前阐述观点,谁能够打动族民,谁就可以担任头领。”
“第一个士大夫上台去演说了,他提出来的观点,是让族民加强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有着不一般的道德理念,大家相互友爱,共同努力,让生活好起来。”
“第二个士大夫也上台去演说了,他提出来的观点,就是让族民富裕起来,他算了不少的帐,说是族民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只要大家听他的,跟着一起干,一定能够赚很多的银子,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两人演说之后,族民没有多大的兴趣。”
“第三个士大夫登台了,他仅仅说了一句话,下面的族民就开始欢呼了,以至于大家冲上台,将这个士大夫高高的抬起来了,一致拥护这个士大夫,做他们的头领。”
“三位大人,想必你们可能不知道,第三位士大夫,究竟说了一句什么话。”
苏天成看看孙承宗等三人,发现三人都在沉思。
“这位士大夫说的一句话,很是简单,他说了,只要他担任了部落的头领,一定让所有的族民,一日三餐都能够吃饱饭。”
书房里一时间沉默了,过了好一会,苏天成才再次开口说话。
“三位大人,这就是晚辈为什么反对慎独的原因,想我大明朝,面临着多少的问题,已经是摇摇欲坠,皇上想到的,是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是稳固朝廷的通知,朝廷中间的官员,也分为了三类,一类提出来了慎独,要求上至皇上,下至文武百官,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从道德层面的高度,一定程度的结合制度,来解决朝廷中存在的弊端。”
“另外的一些文武官员,眼睛里面看到的就是困难,脑子里面想到的,也是困难,他们提出来的建议和意见,就是撤东墙补西墙,就好比是装裱匠,没有能够看到我大明朝存在的痼疾,或者是不愿意触碰这样的痼疾,总是提倡修修补补。”
“试想一下,此两类的文武官员,和晚辈故事中间的前两位士大夫,是如此的近似,他们都提出来了宏伟的目标,可族民不是不相信他们,族民是等不起,估计还没有等到目标的实现,好多人就要饿死了。”
“看看第三位士大夫提出来的办法,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是如此的粗俗,简直不能够算是什么目标,可族民偏偏拥护他,要求他来担任头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很是清楚,族民需要什么,首先要做什么事情,他明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族民能够吃饱肚子了,接下来才能够解决其他的问题。”
“三位大人,晚辈与刘大人辩论的时候,为什么不赞成刘大人提出来的慎独,皇上急切的想着改变目前的困境,内有流寇骚扰,加之灾祸连连,老百姓吃不饱饭,饿殍满地,外有后金侵袭,威胁我大明江山,如此危急的时刻,要求皇上慎独,要求文武官员、士大夫以及士绅富户来做好什么慎独,能够击败流寇、能够驱逐后金,能够让百姓填饱肚子吗。”
“不用晚辈多说,三位大人也清楚,这肯定是不行的。”
“晚辈绝不是排斥慎独的观点,凡是读书人,都要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天下大治,可你必须要看看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情况下,来提倡慎独。”
“中兴学社提倡的观点,有三点是最为突出的,一是掌握民间的疾苦,真实的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需要官府做些什么,官府应该从什么方面做出来努力,二是杜绝空谈,杜绝说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管你是知府、知州、知县,你是百姓的衣食父母,那你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百姓丰衣足食,空谈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三是士绅富户,包括士大夫,必须要做出来贡献,朝廷对于士大夫、士绅有着很多的恩惠,但这不是士绅不做贡献的理由,包括赋税等方面,你要掏银子,并且要首先掏出来银子。”
“晚辈对东林书院和复社最大的看法,也就是来自于这三个方面,东林书院和复社,一味的强调尊敬复古,一味的强调,保护士绅富户的利益,他们也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可他们就是嘴上说,他们想到了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吗,晚辈知道,他们没有,晚辈觉得可笑的是,有些地方,颗粒无收了,他们假惺惺的说免除赋税,这真的是笑话了,人家没有一颗粮食,都要饿死了,你去免除人家的赋税,你就是不免除,难道能够收到赋税吗。”
“晚辈在江宁县做出来的试点,就是要求士绅富户,都要做出来贡献,要首先上缴赋税,市舶司已经废除了所谓士绅富户、甚至是士大夫的优惠,不管是谁的货物,一律都要缴税,既然你能够赚到银子,那就承担赋税。”
“晚辈免除了田赋,明年照样要免除,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农户勉强能够丰衣足食,晚辈还想到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县衙要帮助农户,逐渐的富裕起来。”
“基于此,晚辈觉得,中兴学社的任务是很重的,中兴学社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江宁县、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而是在不长的时间,将这些认识,推广到我大明朝的各地,中兴学社要遍布我大明朝各地。”
孙承宗的脸色,再次的有些红了。
苏天成说完之后,他首先开口了。
“苏大人有此想法和远见,乃是我大明朝的福音啊,中兴学社肩负重任,老夫这把老骨头,就扑在上面了,苏大人今日所言,真可谓是醍醐灌顶,善继,道周,老夫是想明白了,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看法啊。”
鹿善继点点头,没有说话。
黄道周开口了。
“苏大人,和你几次交谈,我是越来越羞愧啊,领悟很多啊,孙大人说的观点,就代表了我的认识,明日我就出发,直接去找到刘宗周,这番话,让他也听听,看看他是什么感想。”
苏天成感觉到很累了,为了中兴学社的事情,为了大明朝的延续,为了历史的改变,他已经有过太多次的辩论了,这些辩论,回想起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可又是必须的,血腥的镇压只是一个方面,文化的侵袭,才能够产生长久的效果。
所以说,为了这一切,中兴学社必须要坚持务实的观点,必须要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宗旨,必须要破除士绅富户太多的特权。
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三德的暗示
春节期间,苏天成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拜访范景文、秦三德、张泰宁以及王道直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顶头上司,秦三德和张泰宁两人,按照朝廷的规定,只能够过问军队的事宜,但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
正月初一和初二,他分别去拜访了范景文、张泰宁和王道直。
苏天成的父母和朱审馨的亲人,都没有在江宁县,春屏、王芙蓉和柳如是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他只需要去拜访顶头上司,就可以了。
正月初三,苏天成专程去拜访秦三德。
秦三德到了南京之后,整体还算是可以的,当然了,太监的性格,总是有奇怪的地方,对细节特别的敏感,稍微不注意,你得罪太监了,自己还不知道,他们特别在乎他人的态度,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如果你稍微透露出来了轻视,太监就记住了。
大部分的太监都记仇,报复的心思很强烈,他们可以忍耐好多年,只要有机会,下手狠毒,你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你若是想着和他们有什么君子约定,多半有些困难,太监不会认为自己的君子,他们长期在皇宫,卑躬屈膝,身份一直都是奴才,他们崇拜权力,看重尊卑,只要手里有权了,极力炫耀,做事情的随意性很大。
太监掌权,为什么大都是乱政,这可能也是因为太监的眼里,只有自我。很少能够关心家国天下。
苏天成与秦三德之间,见面的机会不是太多。毕竟秦三德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南京的皇城里面,很少出来走动,南京的皇城,虽然不能够和紫禁城相比,可想着进出自由,也没有那么的简单,规矩还是不少的。苏天成可没有那个耐心,经常到皇城去。
可给众人拜年,苏天成却最为重视秦三德。
无他,秦三德可以算是他与皇上朱由检之间,沟通消息最快的人。
南京的镇守太监,主要有三个职责,一是负责南臼城的一切事物。以前的南臼城,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不过明朝中叶以后,太子一般都是留在京城了,不会到南京来了,所以说。南京的皇城,基本上没有什么时期,二是南京京营的监军,这与曹化淳提督京营有些相似,主要是负责监督南京两大营的一切事宜。不过,两大营有镇守勋臣统领。平日里也没有多少的事情,就是抽调两大营的将士剿灭流寇,也是京城的兵部直接下的敕书,第三个职责就是监督南直隶的官吏,随时向皇上禀报情况,说起来,这才是镇守太监最为主要的任务,按照通俗的理解,有些暗探和特务的滋味了。
正是因为监督官员的职责,南京镇守太监,与京城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秦三德到南京之后,很少关心两大营的事情,可对于南直隶的官吏情况,却很是注意。
这一点,估计范景文等人,都是清楚的。
苏天成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让秦三德成为自己的靠山。自己远离京城,远离权力的中枢,很多的事情,不可能知道,加之自己不过是江宁县的知县,不可能布下那么多的眼线,掌握京城的一举一动,朝廷内部的党争很是厉害,自己时时刻刻需要小心,不要卷进去了,就算是要卷进去,也要等到自己的实力雄厚了,能够掌控一切的时候。
可自己在江宁县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牵动朝廷神经的,如此的情况下,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肯定是没有未来、没有出路的。
苏天成毕竟是穿越人士,内心没有那么多的迂腐认识。
一般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亲近太监,特别是朱由检斩杀了魏忠贤之后,朝廷的文武大臣,绝大部分都是看不惯太监的,认为太监就是祸水,一旦掌握了权柄,就要坏事。
苏天成可不这么看,就算是魏忠贤,也有好的一面,至少他掌权期间,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主要对付的,也就是士大夫阶层。
有了这样的认识,苏天成与秦三德之间的交往,显得很是融洽。
秦三德也完全感受到了,苏天成虽然名气很大,前途不可限量,但和自己接触的过程中,态度的确是尊敬的,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苏天成和朱审馨到达皇城的时候,秦三德亲自站在城门口等候。
苏天成大为吃惊,连忙稽首给秦三德行礼。
“公公到这里来了,下官不敢当啊。”
秦三德是知道规矩的,顾不上回答苏天成的话语,连忙准备跪下给朱审馨行礼,要知道朱审馨的身份不同了,在朱审馨的面前,他就是规规矩矩的奴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这里不是京城,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看见秦三德准备行礼,朱审馨马上开口了。
“公公不要多礼了,妾身是跟随夫君,来给公公拜年的,如此的大礼,妾身可不敢当啊。”
“是啊,若是公公行大礼了,下官到不知该如何说话了。”
秦三德脸上的笑容很是好看,几乎成为一朵花了。
“县主体恤,奴婢僭越了,奴婢今日准备了宴席,苏大人可不要客气,不知道县主是不是恩准啊,奴婢要和苏大人一醉方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