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67部分

大明政客-第167部分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牢记大人的教诲。”

八十七具鞑子的尸首,全部运到京师来了。

这也是孙承宗和鹿善继的建议,两人已经预计到了,江宁营这次的胜利,必将引发巨大的轰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相信的朝廷官员,一定是很多的,除非是大家见到鞑子尸体了,仅仅带着鞑子的头颅,有些时候,因为血污等,不好辨认,带着尸体,就没有疑问了。

徐尔一带着兵部的官吏,这些人,熟悉鞑子的体型特征,专门来鉴定的。

徐尔一看着苏天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摆明了,就是不相信的意思。

苏天成毫不介意,一挥手。

很快,江宁营的将士,将八十七具鞑子的尸体,搬下了马车,一具一具的摆开。

鞑子身穿的红色轻甲,依旧在身上,没有剥下来。

这几乎不需要辨认了,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鞑子,而且是正红旗的鞑子。

城门口迅速轰动了,无数的百姓,围在一边,看着热闹,这么多鞑子的尸体,摆放在城门外面,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消息迅速传开,无数的百姓,开始往城门处聚集,大家都想着看看,鞑子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模样。

消息也迅速传导了紫禁城。

江宁营斩杀的八十七名鞑子,尸体全部带回来了,千真万确,鞑子还穿着红色的轻甲,没有镶边,是正红旗的鞑子,是真正的鞑子。

最先赶到城门口的,是兵部尚书张凤翼。

这是兵部必须要弄清楚的事情,徐尔一派人来禀报,消息属实的时候,他已经坐不住了,决定亲自来看看。

出任兵部尚书以来,因为流寇作乱和后金侵袭的事情,他已经是焦头烂额,前任的兵部尚书熊明遇,就是因为剿匪不力,加之大凌河兵败,被罢免了。

好在江宁营成为了一支奇兵,剿灭了紫金梁、老回回,令流寇的气焰,大受打击,他总算是安心了一些,而且,江宁县运送来的银子,或多或少的解决了一些兵饷,稳住了大部分卫所的军士,军士哗变的情况,大为减少了。

这一次,一百江宁营的军士,全歼了八十七名鞑子,这是多大的胜利啊,放在以往,根本不敢想象的,江宁营做到了,苏天成做到了。

如此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不亲自来看看。

城门口的百姓太多了,人山人海。

五城兵马司的军士,硬生生的打开了一条通道,张凤翼好不容易进去了。

迎面看见的,是摆在地上的尸首。

清一色的身着红色的轻甲,每个人的额头,都是光溜溜的,留着辫子,这是鞑子无疑了。

苏天成等人,都站在一边,他们已经无法顺利进城了,再说了,这些尸首,也需要有人看护的,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人手不够,根本不能够维持秩序的。

张凤翼来了,苏天成当然是要拜见的。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大人。”

“免礼免礼,苏大人,你是功臣啊,本官一定要上奏皇上,嘉奖江宁营啊。”

孙承宗和鹿善继等人,也在旁边。

看见了孙承宗,张凤翼连忙行礼了。

“孙大人也到京城来了,下官失礼了。”

“张大人客气。”

鹿善继的官职低很多,张凤翼不需要过于的客气,简单的寒暄了一下。

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大批的开过来了,他们要守住这些尸首,等候上面的命令。

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不得不划出来警戒线,防止有人靠的太近了,当然,尸首是用来示众的,这是大明军队取得的巨大胜利,当然要让百姓看见,不仅仅是鼓舞士气,也能够炫耀大明朝的威武。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

江宁营取得这么大的战绩,受到嘉奖,是毫无疑问的,下一步,就是要调动江宁营,到北边对付鞑子了,有了这么好的军队,放在南方,太可惜了。

这种意见,开始蔓延,内阁首辅温体仁和兵部尚书张凤翼,都是支持这种意见的,他们也明白苏天成的重要性,苏天成可以继续做江宁营的监军,跟随江宁营行动。

苏天成已经知道了这种意见了。

他开始着急了,欲速则不达,一路上,就想到这种可能了,早也留下了后手,可朱由检要是头脑发热了,要求江宁营到北方来,就坏大事了。

去拜访温体仁和张凤翼,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自己的意见,肯定得不到重视的,除非是直接见到皇上,开诚布公,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否则一切的努力,都是白搭。

等候皇上召见的两天时间内,苏天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朝廷里面,关于江宁营的议论,越来越多,意见也是越来越统一了。

徐尔一身为兵部郎中,很是清楚这些意见的,他每天都到官驿,给苏天成通报情况,从苏天成的身上,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有句话他记得特别清楚。这是苏天成说出来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句话,他理解了好半天。

通过和苏天成交谈,他也支持苏天成了,江宁营确实不能够贸然的到北边的,人数不够,补给不够,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展壮大。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太监带着苏天成,进入了养心殿。

看着养心殿里面的大臣,苏天成大为吃惊。

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吴宗达、辅臣王应熊、钱士升等,礼部尚书李长庚、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侯旬、礼部尚书李康先、兵部尚书张凤翼、刑部尚书胡应台、工部尚书周士朴、左都御史唐世济等,都在这里。

兵部郎中徐尔一站在后面,看了看苏天成,眼神里面。透露出来担忧。

看见这一切,苏天成明白了,今天这架势,就是三堂会审了,自己要是不能够说出来充足的理由,江宁营必将遭遇调遣。自己也不要想着,在江宁县继续干下去了。

遭遇这样的情况,那就惨了,中兴学社会遭遇问题,至少在某些观点方面。会走以前的老路,难以有开拓创新。江宁县的大好局面,也不一定能够维持下去的。

至于说江宁营,离开了物质的支持,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啊。

“臣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爱卿平身。”

等到苏天成站起来之后,朱由检面带笑容的开口了。

“苏爱卿,今日朕召集了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尚书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专门讨论江宁营的事情,你是江宁营的监军,朕很想听听你的意见啊。”

“臣一定据实禀报。”

“好,张爱卿,说说你们讨论的意见吧。”

张凤翼看了看苏天成,很快开口了。

“臣以为,江宁营骁勇善战,放在江宁县,实在是暴殄天物,如今,我大明北边告急,后金时常骚扰,江宁营和后金交手,一百军士,全歼后金正红旗八十七名骑兵,如此的战斗力,完全可以调遣到山海关一带,成为迎战后金满八旗的主力。”

张凤翼说的很是简洁,几句话就说清楚意思了。

张凤翼说完之后,温体仁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张大人说的是在理的,内阁也讨论过,江宁营战力强悍,调遣到北边,成为迎战满八旗的主力,是可行的,至于说其余的诸多困难,可以逐步考虑解决,臣知道,江宁营成立的时间不长,肯定是有着诸多困难的,不过,和北边的告急比起来,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江宁营必须以家国大事为重。”

苏天成差点一口气噎住了。

温体仁的这番话,说的太有水平了,堵住了方方面面的借口,自己本来还想着,好好辩驳一番的,看来,只有实话实说,开诚布公了。

“苏爱卿,你是何意啊,你可是江宁营的监军啊。”

“臣有不同意见,江宁营现在到北边,时机不合适,若是强行调到了山海关一带,恐怕辜负皇上的厚望,也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养心殿里面,非常的安静。

站在朱由检旁边的王承恩,一直都是垂目的,苏天成说出来这番话之后,他抬起了眼睑,一道眼神射向苏天成。

“哦,苏爱卿为什么这样说啊?”

朱由检的语气很是柔和,完全没有急躁的表现,王承恩的眼神,苏天成也看见了,他明白了,皇上可能考虑过了,叫自己到养心殿来,是给自己机会,只要说出来了明确的理由,江宁营可以继续留在南方。

“臣有三条理由。”

“第一条理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后金的军力,相对来说,是很雄厚的,满洲八旗共有六万精兵,这些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依靠的基本队伍,也是他们的精锐队伍,战斗力是强悍的,此外,还有蒙古两旗,分别是蒙古右营、蒙古左营,汉军一旗,如此算起来,一共是十一旗。”

“这十一旗队伍中间,满洲八旗的情况,很是清楚,臣不多说,蒙古两旗,同样不容小觑,蒙古人擅长骑马作战,骑兵很是彪悍,而且蒙古人生性野蛮,作战不顾生死,一味蛮干,这样的骑兵,不是很好对付。”

“最后说汉军一旗,其中有诸位大人都知道的败类孔有德,孔有德熟知我大明军士的作战能力,以及战术素养,投降后金之后,已经是心腹大患,而且汉军一旗,重点使用大炮等重型武器,更是能够威胁到我大明军队。”

“这样算来,后金的兵力,早已经超过十万之众了。”

“再来看江宁营。”

“江宁营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目前有九千将士,经历了大小七次战斗,其中斩杀不沾泥,属于智取,后来剿灭土匪杜老三,流寇方明、紫金梁、老回回等,都是恶战,这次斩杀鞑子八十七人,更是惊心动魄,前前后后,江宁营阵亡将士,已经超过千人了。”

“乍看起来,江宁营经历了这么多的战斗,已经有了不少的实战经验了,但臣明白一个道理,双拳难敌四腿,江宁营的九千将士,就是个个都是神勇的,也无法抵御后金十万军士。”

“臣这样说,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家志气,而是实事求是,臣参与了江宁营每一次的搏杀,刀剑无情,江宁营成长起来,不容易,每一步都是带着血泪的,江宁营还在成长,还需要集聚力量,过早的拉出去了,有百害无一利。”

“第二条理由,积聚不足。”

“江宁营有这如此强悍的战斗力,需要大量的金银粮草支撑,江宁营的将士,全部都是驰骋沙场的军士,没有屯军,不需要屯田,他们是专业的军人,他们的任务,就是上阵杀敌,就是护卫我大明朝的江山,种田不是他们的任务,他们每天都要训练,春节也不例外。”

“维持这样的一支军队,需要的开支,臣不说,诸位大人也是清楚的,在这里,臣不敢隐瞒,江宁县的大部分收入,都要用来维持江宁营的开支,必须绝对保证江宁营的开支,哪怕县衙穷苦一些,都无所谓。”

“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江宁营的士气。”

“臣需要集聚足够的钱粮,至少保证江宁营三年以上的开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了这样的底气,江宁营所有的将士吗,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护卫我大明江山,剿灭流寇,歼灭满洲八旗、蒙古两旗、汉军一旗。”

“第三个理由,扩军。”

“臣眼中的江宁营,必须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攻城拔寨、正面对敌、守卫城池,都要出类拔萃,遭遇流寇和后金鞑子的时候,可以面对面,真刀真枪对着干,可以从气势上,彻底压倒对手。”

“每一次征战,臣对江宁营将士的要求,是包饺子,不是赶鸭子,通俗的解释,就是要聚歼和围歼对手,最大限度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不是将对手赶跑了事,一直以来,江宁营的将士,都是这样做的。”

“这样一来,江宁营现有的九千将士,就显得有些单薄了,若是对手过于的庞大,江宁营吃不消,每一次的战斗,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剿灭对付的有生力量,这对于江宁营来说,是最大的消耗。”

“所以说,臣的意思,江宁营要立即扩军,增加到三万人以上,有了三万以上的将士,就是面对十万之众,臣也敢保证,江宁营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皇上,诸位大人,这是臣的真实想法,恳请得到皇上的恩准,得到诸位大人的理解和支持。”

养心殿里面,非常的安静。

不仅仅是温体仁等人,就是朱由检,也被苏天成的豪气震撼了。

他们没有想到,苏天成计划的这么深远,要求如此之高。

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藏玄机

苏天成的这一番话,基本上属于交底了,很少有什么隐瞒的地方,当然,有些话他是不能够说的,比如说想着江南营护卫自身的安全,想着培养出来更多的将军,渗透到大明朝的卫所中间去,树立新型的军事观念等等,这些东西,牵涉到皇权了,要是说出来了,不仅江宁营不能够保证存在,自己也要被扫地出门了。

朱由检很是高兴,召集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到养心殿来,本来的目的,就是让苏天成好好的解释,如今这个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有关江宁营的安排,王承恩的建议,他已经听进去了,着急是没有作用的,与流寇、后金交战,朝廷损失的官兵,已经是很庞大的数字了,银两的开支,更是天文数字,可要打战,就必须有银两的支撑,从江宁营的情况来看,一切都还不成熟。

苏天成很坦率的说出来了这一切,道理充分,言辞恳切,近期的安排和远景的规划,一应俱全,应该是可行的。

他看了看养心殿的诸位大臣,准备开口说话了。

此刻,温体仁首先开口了。

“苏大人说的确实在理,本官也是认同的,只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知道江宁营需要多长的时间准备,若是这个时间,遥遥无期了,朝廷是不可能等待的。”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存在什么可说的,毕竟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时间期限的,你不可能准备十年二十年,有了明确的时间要求,大家也可以安心了。

不过熟知袁崇焕结局的人都清楚,这个问题里面,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

袁崇焕刚上任的时候,朱由检是非常信任的,几乎到了袁崇焕要什么给什么的程度。袁崇焕说五年可以平定辽东,那就五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