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冉妮亚推窗一看,一股寒气迎面扑来,街道两边树木从上到下挂上了一层霜,就像开了一片片白花花的梅花似的。再往远却是一片乱七八糟,到处是破砖烂瓦,遍地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的城市,断垣残壁的首都,这一切都是拜盟国空军所赐。早起的人们从破破烂烂的公寓里出来,他们都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从屋子里出来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一盆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大门口——尽管那里被炸得只剩下了一堆砖块。
下面响起急促的喇叭声。下面停着几辆车,有一辆半履带装甲车上坐着荷枪实弹的领袖卫队。在打头的一辆副驾驶上坐着的鲍曼正使劲地摁喇叭,让元首皮球一样从床上蹦起来。帝国办公厅主任的驾驶技术一般,但摁喇叭催命的技术天下第一。
冉妮亚套上那件红色的风衣搀着元首下楼。从半履带车上跳下来一个傻大个——不是京舍,而是多日不见的卡尔梅克人。他双脚一碰向元首敬了个气吞山河的军礼,央求道:“我的元首,我知错了。我干惯了打家劫舍的勾当,让我去当警察维护社会治安,这不是瘸子的屁股——错了扇吗?”希特勒鼻子里“哼”了一下,转身将屁股留给了他。
卡尔梅克人涎笑着把脸转向鲍曼,帝国办公厅主任也端起了架子,学着元首也想从鼻子里出气,无奈昨晚被子没盖严有点伤风,鼻子不通气,没能哼出声音不说,最终变成了类似于放屁的声音。还是冉妮亚够义气,从牙缝里抛出硬邦邦的几个字:“滚上车,跟我们去找狗蛋算账。”
“啊?狗蛋回来了?我还以为这家伙死球了呢?”又惊又喜的卡尔梅克人一大步跨上半履带装甲车,还没站稳车子猝然开动,他像个溺水者一样双手在空中乱抓。
不久前的梅德韦察季河畔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敌后战斗中,卡尔梅克人在经历了战友全军尽墨、为求生甘当污秽下水道爬虫的非人的磨耗后,与米沙一样变成神经病,不听劝阻跑回伏尔加河畔的卡尔梅克共和国。有关部门让他当了一个小警察局的局长。在元首身边八面威风、吃香喝辣惯了的他怎么能寄人篱下过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于是厚着脸皮回到元首身边,只求元首大人不计小人过,重新收留他。
大奔驰绕过一堆堆破砖烂瓦,休假官兵、国家公务员、希特勒青年团、警察以及成千上万的妇孺儿童都挥舞铁锨、推着手推车,或者干脆徒手清理一座座山一样高的垃圾。间或一颗定时炸弹剧烈爆炸,在废墟中寻找尸体的人随即变成了新的尸体。
车队穿过街心花园,这里聚集着好几百人,希特勒扯开布帘向外张望,看到一个当官的站在一座炸成两截的铜像上面向大家发表演讲。他沮丧地看到那是他自己的铜像,那颗鼻子底下有一撮小胡子的铜头此刻被人踩在脚底下。一个市民激动地喊叫着什么。希特勒悄无声息地摇下车窗,想亲耳听听对他的赞誉之词,结果传到他耳朵里的是责难:既然有这么好的武器,元首为什么不早点使用?非要死了几万人以后才拿出来?!
”唉,元首难当啊。“希特勒叹息。
正如冉妮亚所言,元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找狗蛋算账。算什么账?算差事办砸、擅自离职的账。
车队在烟雾弥漫的大街小巷穿行,元首的思绪也穿越层层迷雾,回到遥远的往事之中。
←←←←←←
1908年,18岁的希特勒不顾家人的劝阻,怀揣着当画家的浪漫梦想和坚定信念,毅然远征心目中的艺术殿堂维也纳,开始了艰难的流浪求学生涯。
维也纳位于维纳瓦尔德树木葱郁的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畔,山坡上到处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这是一个富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外来的游客固然为之心迷神醉,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空气中充满了音乐,那是当地的天才子弟、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高尚优美的音乐,而且在最后那几年回光返照的升平岁月里,还有维也纳自己钟爱的约翰?斯特劳斯的欢乐、迷人的华尔兹圆舞曲。对于这样幸运和过惯了巴罗克式生活的人们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美梦,因此快活的维也纳人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跳华尔兹,喝葡萄酒,在咖啡馆里谈心,在歌场舞谢听曲看戏,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把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享受和梦想之中。
与所有的大城市一样,维也纳是有钱人的天堂,而对于穷人来讲,他们营养不良,衣衫褴褛,住在贫民窟里,干着擦皮鞋、拾垃圾、掏厕所、扫大街之类的下三烂工作,只希望有朝一日天上掉个金元宝,让自己一飞冲天,一夜暴富,像有钱人那样吃着山珍海味,搂着美艳姑娘,听着著名歌剧,享受人间富贵。
刚到维也纳时,希特勒一副富二代的派头,身穿高级黑大衣,头戴黑礼帽,手中拿着一根象牙柄手杖,风度翩翩,踌躇满志,走起路来横冲直撞,两个鼻孔朝天,恨不得把天戳一个窟窿。
他的如意算盘是考入艺术学院学画画,毕业后当个画家,然后结婚、生子,养家糊口。可是一盆冷水浇头,高考录取名单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他怒气冲冲到招生办兴师问罪,人家解释说他的画技一般般,临摹有余而写生不足,用那个考官的话来说:“作品死气沉沉”。更可气的是那个留着狗鱼胡子的老古董认为他不是画画的料,给包工头画图纸还差不多,建议他去报考建工建材学校,把这个好高骛远的末来德国元首气得说不出话来。
回到住所,他脸色铁青,双眼放射着仇恨的光芒,大骂美术学院都是些头脑僵化、有眼无珠的老顽固,老官僚,不通情达理的蠢货,恨不得把这个美术学院炸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个美术学院的考官应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假如他不要那样多屁事,让希特勒入校学习画画的话,历史上就会多一个画家,少一个政治家,世界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模样。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希特勒高考落第,身上的盘缠也花完了,从秀才变成了盲流,常常忍饥挨饿,一连几天都吃方便面。他穿一件破旧的黑大衣,头戴一顶油腻发光的黑呢帽,脖子上面乱糟糟的头发盖住了黑污污的衣领,两颊和下颏胡髭丛生,整天东游西逛,望着橱窗里的美食和大街上的美女咽唾液。直到有一天得了伤寒,饥肠辘辘,浑身发热,眼前出现了几百个星星,他昏倒在一家中国商人的店铺门口。
等他迷迷糊糊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床上,那个姓张的中国人救了他,让这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年轻人感激涕零。其实,他们也算是老相识了,只是以前没说过话而已。一个是老板,一个是流浪汉,各有各的道,井水不犯河水,然而现在不犯都不行,希特勒病倒在他的门洞里,不知不觉间撞进了这个中国人的生活。
张老板发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与众不同,这个一身肮脏的流浪汉眼光炯炯有神,尽管在体力劳动上极其懒惰,读起书来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也不打架斗殴,同女人没有来往——张老板很快发现这一条看走眼了,因为不久后,这个年轻人与自己的大女儿堕入了情网……
→→→→→→
“到了!”冉妮亚将希特勒从遥远的回忆中唤回。他们驶出了柏林,来到柏林南郊一片绿叶成荫、菊花烂漫的地方,让元首油然而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只是河边那架昨晚坠毁的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破坏了世外桃园的形象。原卡尔梅克突击队成员狗蛋逃避现实在这里开药店。
早在8月23日晚上,希特勒交给狗蛋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到维也纳找他的救命恩人。当时说好一个月的时间,谁知两个月过去了,狗蛋是肉包子打狗——见去不见回,以致于让元首以为这家伙被盟军飞机炸死了。谁承想,两天前风闻郊外新开了一家包治跌打损伤小诊所,用祖传的狗皮膏药一贴,什么枪伤刀伤都一“贴”了之。希特勒心里一动,派人一打听,卖狗皮膏药的果然是狗蛋。
车队停在依山傍水的二屋小楼前,小楼上挂着两个大灯笼,一只灯笼上是一个红十字标志,另一个灯笼上一个大大的“李”字。冉妮亚望着灯笼调侃:怎么是李字?既然叫狗蛋,应该在上面写个‘狗’字嘛。
一个店小二看到他们一闪眼不见了。领袖卫队的警卫们跳下车,把这座小楼团团包围起来。
元首跨进门里,看到狗蛋骂店小二:“瘪犊子玩意儿,老子又没犯法,抓我干哈……”猛然看到元首,他一下子僵化了,活像滴在石头上的羊油。
希特勒叉腿站立,一脸阴晴不定地斜睨着狗蛋,急于邀功请赏的卡尔梅克人从后面冲上来,一脚将狗蛋踢得往前连跑了几步,恰好跪倒在元首脚下,片刻后,惊天地泣鬼神的嚎哭瞬间爆发……
←←←←←←
狗蛋领命后,放下元首近侍的架子,将自己打扮成算命先生,整日里戴着墨镜,脸上贴着狗皮膏药,身上背着破布袋,手里挂着打狗棍子在维也纳走街穿巷,整日里与车夫、乞丐为伍,尝够了别人的白眼,受尽了警察的拳脚。由于鬼鬼祟祟地打探消息,还被盖世太保当成间谍请去喝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他终于打听到了元首救命恩人在一战爆发后,举家迁徙到了汉堡。
在寻找元首救命恩人的过程当中,狗蛋惊异地发现元首在战前对中国人有好感,不光是为了报恩,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不了情。
希特勒在张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渐趋恢复。张老板漂亮、温柔的大女儿细心照料他,双方正值十九岁的花季,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一来而去,希特勒与这个中国女学生陷入热恋之中。希特勒为她画了好几幅画,女生也为希特勒用古筝演奏了无数中国江南名曲。那柔情似水,飘然若云,气韵缥缈,超凡脱俗的古筝,那超凡脱俗的中国女孩让希特勒神魂颠倒。在一个雨夜,女孩子刚演奏完《竹楼听雨》后,希特勒一把将她揽在怀里。
那是希特勒最难忘的时光,不仅衣食无忧,有很多的书看,还享受着甜蜜的爱情生活。当然希特勒也不是白吃饭,白天他帮着老板站柜台,晚上帮着未来的丈人算账,由此他还学会了中国的算盘。更多的时候他将算盘当游戏机,与恋人推算盘珠子玩。
张老板已经为他谋划前程了。有一天,他把希特勒叫到跟前,语重心长的说:“我说孩子,你就不要站柜台了。你既然有绘画的本事,何不自己开个小工作室,这样挣钱多,一不留神还会出名,妻以夫贵,我女儿也会跟着你享福。”
“可是,我没有本钱呀。”希特勒实话实说,瞅了恋人一眼。
“钱不是问题。”张老板将500奥地利帝国先令摆在面前。希特勒眼睛一亮,伸手去抓钱。张老板一把打掉他的手,严肃地说,“从明天起,你就自己出去踏踏实实挣钱。记住,做人要实在,不要好高骛远。如果你能在一年之内挣到足够的钱,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你。否则的话……”
“否则的话,我就上门当倒插门女婿。”希特勒一把将钱攥在手里,迫不及待地回答,把一家人逗乐了。
为了出人头地,娶到心爱的人,他重操旧业,用这笔钱买了水彩与画笔,租了一间临街小铺面,打出了“希特勒画室”的牌子。由于上门客有限,他拉下脸站在大街上绘制一些拙劣的明信片,内容常常是一些著名的景物,例如圣斯蒂芬大教堂、歌剧院、伯格剧场、舒恩布伦王宫或者舒恩布伦公园中罗马时代的遗迹。实际上那位考官说得没错,这些画片是矫揉造作、没有生气的,很像一个初学建筑的人所画的粗糙草率的速写,他有时添上一些人物,也画得非常拙劣,好像连环画一样。
第02节 希特勒对华恩仇录
这种上不了档次的东东自然卖不上好价钱,更办不了画展。 ( 。 )他的画只能卖给小贩装饰墙头,卖给商人嵌在陈列出售的画框里,卖给家具商把这种画片钉在廉价的沙发和椅子靠背上,收入连他自己都养不活。后来,希特勒发愤努力,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霜冻,他都背着画架子上街练习,画技提高很快,开始给一些商家,比如给泰第狐臭粉这种商品画广告;挣的钱至少能养活自己了。圣诞节前画了几张圣诞老人叫卖彩色蜡烛的画片冷不防走红了,发了笔小财,希特勒携带恋人到饭馆里撮了一顿,还给张老板买了个水烟瓶,给老板娘送了个羊毛围巾,让二老高兴了一阵子。还有一幅画让他也赚了一笔,画的是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高耸在一堆肥皂上。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尖顶是希特勒百画不厌的东西。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他好不容易得到的小资生活被打断了。1914年夏,一战爆发,这个战争狂人一下子“完全被一种异乎寻常的冲动感情支配着”,他“双膝跪地,衷心地感谢上苍有眼”,使他“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说来奇怪,这个出生在德奥边境的奥地利人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在他很小的时候,时常耳濡目染两国军队的操练,德国巴伐利亚军队军容整齐,精神饱满,命令简洁,行动敏捷。相比奥地利军队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是集日尔曼人、捷克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的大杂烩,指挥员连自己士兵的话都听不懂。少年希特勒的一件乐事就是看奥匈帝国军队操演:长官喊立正时当兵的走正步,长官喊起步走时丘八爬在地上,长官喊卧倒,那些个多国部队一路狂奔,仿佛前面有一座金山向他们召手。
1914年8月1日,德皇对俄宣战,8月3日,这个无意为哈布斯堡王朝效命的奥地利人,立即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恳求国王能批准他参加巴伐利亚军队。8月4日,希特勒获准作为志愿兵加入了巴伐利亚步兵第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