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

第276部分

唐朝好媳妇-第276部分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参与修筑,估计有一个月的时间,戍堡也就修筑完毕了。

    安定县城里也在兴起一场土建工程——不是城墙的修缮,而是张府的一项产业。以前在沧州的时候,张陵在推出城管小队的时候,还有着连带的公厕、公共澡堂等。但这些制度到了其它府县之后,有不少都变味,尤其是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力度更是难以保证。

    就以这安定县城为例,城管根本就成了有证的强盗,披着官服的街痞,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干,这里面除了县令费如晦的不作为之外,也有着那些地方势力的推动,不过这些都属于官府上的事情。张陵从戍堡回来之后,没有动那些县令,虽然小婉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跟他说过,但有些事情他还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才可以。但是,他回来之后就立即整顿城管小队,包括一系列例如修建公厕、清理卫生死角等措施,这些政令的执行当然是有各县的具体人在做,他又命人组成了一个巡察小组,去各地验看实施情况。

    而小婉也在做一个大行动,她准备在安定建一个综合性质的,集洗浴、饮食、娱乐、健身为一体的酒店。当然,这个酒店还是以鹿鸣春分店为名,但服务的内容也多了。泾州属于西北地区,但这里并不缺乏水资源。相反,这里水草丰饶,小婉已经决定在这里建一个畜牧场,以养羊为主,然后再开办一个加工肉类和皮革的工厂。

    另外,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小婉还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百姓成为下一级的养殖户,而由工厂收购他们饲养的牲畜,至于养殖的先期投入,可以由肉食厂垫付,等牲畜出圈之后,再偿还肉食厂垫付的钱。

    “通常来说,那些养殖户都不会赔本,但他们要控制住养殖的数量,而且肉食厂也可以向他们提供动物疫病方面的支持,临近河流的地方可以养大鹅和鸭子,猪嘛……也可以养。”小婉不是很支持在泾州养猪,这个时代没有猪饲料,而且用猪饲料养的猪,肉味也不好。但内地养猪除了猪草之外,还有一些剩饭剩菜来滋养这些猎,所以一头猪养上一年,二百来斤没有问题。可泾州这里不一样,人吃饭都是勉强解决,哪里还有剩饭剩菜喂猪?

    “那你收那些肉食做什么?”张陵问道。

    “用处多了,腊肉、肉干……还可以做肉罐头。”小婉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现在罐头的密封和真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过生产的都是水果罐头,她现在准备加工鱼、肉罐头,生产基地就准备放在泾州,而且有了这个畜牧业和肉食、皮革加工基地,张府在内地所需要的皮革也就有了很大的保证。

    “婉姐,有一件事情还得你帮忙?”张陵笑嘻嘻地说道。

    “什么事情?”看张陵嘻笑中犹自带着几分严肃,小婉倒有几分好奇。

    “能不能将咱张府在沧州鞭炮坊的几位师傅借过来?”张陵问道。

    虽然张府鞭炮坊的老师傅都已经进入工部了,但自己也留下了一些,生产鞭炮,这也是李世民默许的,因为张府的产业都是小婉一手掌管,一些人手调配和资金的周转,张陵还真是不好插手。

    “你想让他们做火药?”小婉问道。

    “是啊,颉利为了缓解压力,很可能会在六月份发动各部打草谷,戍堡就是门户,火枪就不说了,我们造不了,朝廷也不可能给我们装备,但可以先制作一些手雷,这东西在守城的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张陵说道。

    “可以倒是可以,但你想过没有,和突厥人的战斗还是要以野战为主的。”小婉提醒道。

    突厥人打草谷很少攻城,那样对骑兵来说是不利的,那些粮食和村镇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戍堡用得上。”

    张陵说道。

    突厥人若大队进入泾州,戍堡是必经之地,而且在不解决戍堡的唐军之前,突厥人不敢放心长驱直入,这一点小婉也明白。

    “好吧,不过有些东西都要提前准备了。”小婉计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将可以先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写下一张单子,由张陵派人负责落实……人手张家可以帮着出,但材料钱和人工费用张家可不会出。

    第二天张陵去衙门便吩咐人准备,而小婉也派人去河北道将那几位师傅请过来。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五月中旬,戍堡已经竣工,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一个半月,这让张陵大为兴奋,开始逐步在兴修一些水利设施,并扩大剿匪的力度,官兵有大部分是新招的,总得见了血才堪重用,而临泾、安定两个县的县令他被他撤换了,其中临泾县令潘凤梧直接被他送到法场上去了,至于他在朝中到底与什么人勾结,那就是上面的事情。

    小婉也没闲着,这段时间,她也在四处考察草场,准备建立畜牧场的地点和肉食加工厂的地点,而且与不少农家签订了养殖合同,虽然这些百姓对这种合同不是很明白,但对于金灿灿的铜钱还是认得的,百姓们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称——人家给了钱,你就要将牲畜养好,养得好了,人家还给你给一笔钱,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解释得通顺,他们自然接受。

    就在夫妻二人各自忙碌的时候,突然接到快骑通知,卢国公程知节不日将来泾州视察。

    “什么时候这老头子管起这种事情了?”程铁牛听到消息之后,跟张陵和小婉嘀咕。

    “嗯,铁牛兄弟,你很强”

    小婉嘿嘿一笑:“等义父来了,我就问问义父,认不认识某个‘老头子’,你对他的怨念好像蛮深的。”

    程铁牛脸色大变:“嫂子,不带这样吓唬人的,你若是真的说了,我恐怕就要被老……爹拎回家里了。”

    “回家不好吗?”

    张陵笑道:“我想回去还回不去呢。”

    程铁牛顿时一挺身,站了起来,很有豪气地道:“大丈夫四海为家,马革裹尸……”

    “呸呸呸”

    小婉一连串的轻啐打断了他的豪言壮语,“大吉大利,说什么呢?还大丈夫,等你真正成了家才算是个‘丈夫’,现在也就是一个大一点儿的小屁孩。”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突然出现一个捉狭的笑容:“铁牛兄弟,你年纪也不小,该成家了。等这次义父过来,我跟他提一下,义母来信说过,长安有不少名门想要跟卢国公府的小公爷结亲呢。”

    “我……我……我不急”程铁牛吭哧了半天说道。

    “你不急?”

    小婉揶揄地看了旁边垂着脑袋的张楠一眼:“你不急可有人急呢,就这么定了好不好?”

    “不好。”

    程铁牛扫了张楠一眼,站起身:“我先回戍堡堡了,明天还要出去拉练。”说完,逃跑似的走掉,小婉和张陵相视而笑……这段时间,张楠和程铁牛之间貌似已经撞出火花了,裴夫人确实来信提过程铁牛的亲事,只是她希望娶的是张楠,而不是别的什么名门小姐,现在看来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有几分成了。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三十三节 战乱伊始(求个收)

    第四百三十三节 战乱伊始(求个收)

    一直到了五月下旬,程知节才姗姗来迟,一踏入泾州地界,他就非常的惊讶,这次过来,他主要是来视察泾州的军备情况的,同时也顺带着看看治理得如何,这个差事还是他抢来的——裴夫人在枕头边下了严令,这一次一定要来泾州将准儿媳妇带回长安,西北那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兵荒马乱了,张楠在那儿她不放心——虽然亲事还没有提出来,可裴夫人心里早就将张楠视做自己的儿媳妇了。

    他这一行人轻车简从的,除了护卫亲军外,沿途都是直接在驿站住宿,根本不通知地方官员,现在地里的庄稼距离收割不过是半个多月,这一路走来,庄稼都长势喜人,而且田间修了不少的水利设施,他向当地的农民打听过,虽然这些设施修得晚了些,但也起了大作用,等到了秋天,泾州就不存在粮荒的问题了。

    一行人迤逦而行,来到泾州治所安定时,张陵带着泾州府的官员和安定县令一众人等在城外迎接程知节一行。

    程知节很少穿文官服饰,照常穿戴着盔甲,就像是随时要投入战斗一般,他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上,似乎也是小婉上次从马贼手里缴获的,虽然有一段时间没上战场,但据程铁牛说,程知节在家被裴夫人逼着读书,多了几分沉稳,只是眼神依旧税利,锋芒隐隐。

    在张陵的带领下,程知节着重参观了兵营,包括营房、粮他、草料场、武库等几处地方,尤其是观看了士兵们的训练和前期剿匪战斗的总结……他虽然很长时间没来泾州了,可当年泾州是什么样子他很清楚,张陵到任不过半年多,能有这个成绩已经是不错了,当下赞不绝口,听到程知节的赞扬,张陵等人心中也是自豪。

    “铁牛这小子呢,该不会是做了什么不敢见我的事情吧?”程知节一入泾州,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等在兵营里见了几个昔日的部下后,这才想起没看见程铁牛。

    “义父,您这可冤枉铁牛了,这一次铁牛可帮我大忙了,不仅帮我训练士兵,而且还帮忙训练了一支斥候队,现在戍堡那边驻扎,监视突厥人的动向呢。”张陵连忙说道。

    程铁牛在家被他老爹捶得胆战心惊,一听说程知节到了,立即赶回戍堡,看他那情形,恨不得成为斥候队的一名小卒,躲得远远的。

    “哦,戍堡你们已经重新修筑起来了?”程知节是知道戍堡的,当年修建戍堡,就是为了防御突厥人的,曾经是突厥人的一块心病,可是由于隋末战乱,戍堡一度荒废,给了突厥人可乘之机,结果被突厥人将戍堡毁了,武德年间和贞观伊始,为了避免触动突厥人,以利于朝廷休养生息,戍堡就一直没有重新修筑,其中也有经费方面的问题,没想到张陵不声不想的连这个也做好了。

    “走,去看看去。”程知节也顾不上戍堡还远的很,硬要去看看,声称大不了就在戍堡住几天,反正国公府都都住得腻了……这话让泾州的官员们有些吐糟:你老人家住腻了国公府,那让我们也住住呗,只是这念头只敢在脑子里过一过,嘴上还得马屁如潮。

    一路上,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程知节就关心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鸿渐,马上就要收割庄稼了,你想没有想到突厥人会趁这个时候出来打草谷?”

    “想到了。”

    张陵说道:“铁牛兄弟已经帮我训练了一个斥候队,等六月份就全派出去,邻近突厥人的村镇已经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准备,粮食由官兵帮着尽快收割。另外,我们在一些突厥人必经之地都布有烽火台,由专人负责,一旦有警,各村镇就立即开始准备转移,首先就要避免人员的损失。”

    第一眼看到戍堡,程知节就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戍堡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简单地修缮了一下,没想到几乎是重建,然后他又参观了堡外的梯田和堡里猪圈、羊圈,讶然问道:“这些都是士兵们养的?”

    “是雇了一些平民帮着饲养的,有了这些,士兵们就能经常吃到肉食和新鲜蔬菜了,体质也能够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比较节省军费,等再开一些田,还要种粮食呢。”张陵说道。

    “看看去。”

    程知节饶有兴趣的在梯田间巡视……田地、水渠、水井,他一一看过,不时地问些问题,尤其是知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程铁牛负责的之后,脸上更是露出满意的神情,而对张陵也更是大为称赞,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了这么多的成绩,他的脸上也有光彩,而且也为张须陀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前面就是戍堡,程铁牛率了一干兵将在堡外迎接,父子俩像有隔夜仇似的,一见面四只眼睛就碰不到一块儿,父子俩都够能装的,张陵看得好笑,却也不说破。

    “鸿渐,有什么困难吗?”

    程知节问道。

    这次他奉命过来,一是看看泾州的治理如何,张陵是否称职,另外一个便是看看泾州有无应付突厥人的能力,按照长孙无忌的情报,突厥人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很可能将其向外转移,而泾州就是一个突破口,而官军的集结和训练正处于关键时刻,泾州将是一个缓冲点。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就是马匹太少,估计朝廷一时也解决不了,再就是缺少耕牛,现在大部分灾民都回来了,等各地的工程陆续结束,到了六月份就要种下一季的庄稼,大牲口不足,耽搁的事情就多了。”

    “这个我来解决。”

    程知节听了之后,大包大揽:“二百头耕牛够不够,我能承诺的就是这些,回头就让人帮你们解决,如果能够多弄来一些,那就算你们赚着了。”

    “还有就是士兵和装备,我已经从河北调过来一些工匠,准备生产一些手雷和地雷,但还缺少大量的弓箭和盔甲,如果有火器那就更好了。”张陵说道。

    “火器你就别想了,如果不是占着小婉的光,你小子恐怕连那些手雷和地雷也别想着弄灰,我帮你弄一批可武装万人的盔甲和军械,箭矢也没问题。至于兵员,只要你们自己能供应上军费,招多少都没胡问题,这个是特例,你们放心,皇上那里有我去说。”程知节大包大揽道。

    在泾州视察了五天,程知节便离开泾州,而在六月上旬,他答应过的东西便一一道位,耕牛刚有三百余头,另外除了他答应的那些装备之外,还运来了一百桶火药(每桶二十公斤),大大解决了张陵的燃眉之急。

    不过,随着庄稼的成熟,整个泾州的形势也变得诡异起来,斥候队全部出动,各地的庄稼也是能收一点就立即收一点,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突厥人就要有所行动了。

    罗甘道祖上曾经在杨坚手下当过兵,而父亲是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随大将军麦铁杖阵亡,从那以后,全家就搬道泾州以种地为生。不过,在他骨子里面,就有一种当兵的热血,虽然马术是摞下了,可弓刀方面的功夫从来不曾丢下,便是西北频频战乱,有那一技之长也能够维护家人、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