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501-番外1 >

第275部分

501-番外1-第275部分

小说: 501-番外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过以后用的是申氏匀面的东西,董姨娘又高兴一回:“你这个好,又香又能匀得干净。”申氏不得不夸一下太夫人和大嫂:“先是太夫人管家也是一样的好,现在大嫂管家,更是我和二嫂可以随意。”

    正说这里,外面来了方氏,方氏倒是特意来的,家里王妃不在的时候,只有方氏和申氏做伴,妯娌们之间也有互相猜忌的时候,总的来说是好的。方氏虽然不知道此时董姨娘来,只是来看一看。

    进来一看果然是在,看着董姨娘行过礼,方氏取出见面礼来,是一个金镯子,倒是不轻,申氏掩口笑着道:“二嫂的私房也拿出来了,”方氏听着这取笑就道:“我倒是好心来提醒你的,怕你不知道这个点儿会姨娘的好,中午招待亲家太太,不是我多劝了两杯酒。”

    申氏这才感激,原来中午家宴上那么殷勤,倒是这个意思。方氏是特意来提醒申氏,申夫人有酒又上年纪一定是下午必睡的,这个钟点儿,正是申氏会董姨娘的时候,就是大嫂,不是也把住处安排的这么近,也是有这样的意思在才是。

    妯娌们都来帮忙,申氏忙站起来,对着方氏好好的行了个礼道:“倒是感激二嫂才是。”方氏又皱眉:“大嫂那里定是没有见过,怎生去见一见才好?”说过以后就站起来要走:“我还有事情,你们说话儿才是。”

    母女十几年才相见,再坐下去象是不懂事理的人。走出申氏院子的方氏心里只是好笑,妯娌是容易的吗?是几时一位姨娘走亲戚,我也要来见一见,还要准备一份厚重的见面礼儿才是。方氏为着申氏,不得不来走一遭。

    房里这亲生的母女两个人才重新得以说话,董姨娘又放一层心,对女儿道:“这是二夫人,看着真是爽快好处,只是不知道王妃是怎样?”

    申氏赶快道:“大嫂更好,”自己想上一想有些为难道:“只是平白不好引着姨娘往大嫂房里去,”董姨娘赶快摆手道:“王妃我也不敢见,在家里听说过,她还杀人呢。”

    “那是该杀的人,”申氏只是笑:“大嫂是最和气不过的人,”从董姨娘来到现在,才开始说正经事情:“两位亲家姑娘都是母亲的亲戚,”都是申夫人娘家的亲戚,申夫人一向就是心眼儿偏,这一次更是偏。

    董姨娘也是笑:“快别说了,一接到你的信,是下午的时候,全家人都慌了手脚,这边儿刚念过信,就开始收拾路菜,准备往京里来,”申氏和香杏一起笑,不然哪里能来得这样快,只想着快马加鞭,不想是这样的快法。

    “未时以后收到的信,到晚上戌时小姑娘们先就接到了家,行李倒是不全,只说是第二天一早走的时候再送来,”董姨娘想想那一天的乱就想笑:“你的那信写的只是催,老爷夫人听过就开始着急,担心来晚了,哥儿们订下亲事。”

    申氏掩口笑,还担心家里看不懂,看来是人人明白,丫头们换上热茶来,董姨娘看看手里的杯子,一个彩绘的瓷杯子,先说杯子:“这杯子真是招人爱,”再继续道:“我看着乱,快东西不齐备来了不好,我才去说一句,东西要齐备,王府里看着才象是亲家的体面。这才算是老爷夫人静下心来一样一样的收拾。

    又忙上一个时辰,快到子时的时候,夫人才对我说,一起来的好,让我来照看小姑娘们。”房中三人都听明白了,董姨娘能成行不过是申夫人一时兴起,也担心自己慌乱着起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让申氏帮着弥补,也是想着自己带去的小姑娘能雀屏中选。

    虽然是申夫人的一时兴起,董姨娘用手抚一下头发对申氏道:“我感激她,我只想着再见你一面,就可以安心,只是你嫁的这么远,不能象旁的姑奶奶一样归宁,现在看到了,我心眼儿都是乐的,你又过的这样体面尊贵,我感激夫人。”

    申氏也觉得感激,总算是有一时兴起,话说了这一会儿,又对香杏道:“昨天大嫂赏下来的宫里的点心,分一半给哥儿去,再拿些这里来。”

    然后告诉董姨娘:“学哥儿要上学呢,习哥儿虽然小,也跟着去坐半天听一听,这下午半天儿竟然不得闲儿再见一见。”

    “我都见过了,学哥儿长的象你小时候,”董姨娘心满意足,看一看沙漏对申氏道:“倒是麻烦一位小姑娘去看一看夫人醒了,我还是回去的好。既带了我来,总不能让她不高兴。”

    申氏道:“不妨事的,已经有人去看过了,”趁着这个空儿,自己站起来走到房里拿出自己的私房来给董姨娘:“这个姨娘先收着吧。”

    “你留给哥儿们吧,”董姨娘只是不要道:“自你有了哥儿,我在家里也好的多,看看这里一大家子人,一定不是好相处的,哪里不用钱,你自己留着吧。”

    申氏还是把银票塞给董姨娘,才慢慢含笑告诉她:“我们家里人是多,比咱们家里要清静的多。我平时或去太夫人那里,或去二嫂那里坐一坐就回来,这二门里面外男不入,就是王爷和二爷三爷小王爷们在,大嫂治家严谨,闲话儿都少。”

    董姨娘听着女儿的安乐日子,眼睛里看着她的房子,锦榻高几一室花香,又坐着一会儿,约摸着申夫人要醒,这才回去。

    连着三天皆是如此,下午的时候申夫人回来就是要睡上一会儿,董姨娘就跟着引路的小丫头去会申氏,到第三天上头,大家都明白了,这是申夫人有意为之,可能是人老了,不如好事作到底去。

    第二天是南平王府里请客的日子,这一次恰好也是秋风不多,而且日头高照的一天。在园子里菊花多的地方铺陈下来棋坪,吃食,各样玩意儿,又是两班小戏子搭起来两个戏台,要看戏的要取乐的各自随意。

    申夫人是伴着太夫人一起过来,董姨娘也得以随在身后。在小花厅上坐下来,这里可以看到外面草地上,菊花丛里的小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儿,方氏看着申夫人带来的两个小姑娘,紫影,月影恭恭敬敬地过来给太夫人行礼,只是微笑。

    不想三弟妹这一次做的好,先把她家里亲戚弄进京里来,方氏是刚刚去信家里,心里只怪自己没有想起来,这个主意儿是方氏出的,可是方氏只想着素日来巴结的亲戚们,再就是眼热小王爷们小郡主亲事订的都好,也想找一个官员做亲戚。独把自己家里忘了。

    爱热闹的太夫人是笑呵呵和申夫人说话,申夫人在太夫人房里享受着亲家太太的待遇,对于董姨娘偷偷去申氏房里只是做看不到,再去又如何,亲家太太的荣耀只是我在享受着。

    对着一院子菊花说王妃:“昨儿说今天必出来的,想来是这一回子有事情了。”来了这几天,申夫人在妙姐儿房里也坐过半天,同她说些女人生孩子的话。此时同太夫人在说着,再往外面不时看着。

    厅外面是小孩子众多,紫影与月影都是心痒难搔想出去玩,只为着申夫人交待过:“我问过王妃明儿也出来,要见过王妃再去玩,”只能眼睛不时往外面看着别人掐花儿弄朵。

    人人盼着要见的妙姐儿此时在房里只是倚着小桌子让人去催问朱宣:“王爷几时回来,说客人们都到了。”妙姐儿在候着朱宣回来一起去,南平王夫妻今天都要见一见才行。

    端慧郡主伴着母亲,一直候到朱宣进院门,赶快对母亲道:“父亲回来了。”扶着母亲这就出门,在廊下迎上朱宣,朱宣自己扶着妙姐儿另一只手道:“你又催上了,我不是就到了。”

    “儿子们在哪里?”妙姐儿只是往院门外看儿子,再让朱宣看自己:“我是不是很胖?”身上是一件宝蓝色绣花的衣服,妙姐儿自己看着皱眉:“一定是不中看的。”外面院子里一堆儿小花骨朵,跟孕妇比起来更嫩更水灵。

    朱宣当做没有听到,扶着妙姐儿往外面走,出了这院子才低声道:“又不是我选人,”胖与不胖有什么相干。

    “表哥你这人,真真是不解人心,”妙姐儿飞红面庞还要抱怨:“跟表哥出去,不能不打扮打扮。”真是不理解人,妙姐儿人是胖了,明珠一样的眼眸依然是春水盈盈,看着朱宣道:“你倒不明白?”

    朱宣失笑:“我是不明白,我一听你计较你胖了老子,我只想给你一顿我心里才舒服。”有双身子的人不胖的吗?南平王只是扶着妙姐儿往园子里走,装出一副不想听妙姐儿说话的样子。

    再走上两步,两个儿子从树下过来,妙姐儿看看胖儿子,跟哥哥一样都是青色长衫,脑袋不再显得那么大,只是两边脸蛋儿上还是肥乎乎。朱闵是不用看了,随便一眼看过去,比那水边绿树还要让人心旷神怡,再来看看身边的朱宣,妙姐儿轻轻地叹一口气,表哥根本就不老,身板儿挺直,随便一件衣衫穿在身上也是不减当年。

    “你晚上一定挨一顿,”朱宣对着妙姐儿低声道,看看那眼神,左看右看再看看自己臃肿的身子,南平王决定晚上给妙姐儿小屁股上来两巴掌。

    夫妻两个人并肩膀走进园子,秋风不多日头更盛,一地菊花香气满园,再看看两边不时有行下玩耍行礼的孩子们,妙姐儿这才露出笑容,看一看小姑娘们都是锦绣衣裳,比花儿还要多彩。

    “妈,你看,”端慧郡主“扑哧”一声就悄笑出来,附在母亲耳边上道:“是您的胖媳妇不?”一片红菊花丛里,一个小胖妞正在掐花儿,身上是一件大红色的衣裳更显得人胖,看起来跟胖倌儿是有得一拼。

    妙姐儿也笑起来,对端慧道:“你这个孩子,”说归说,还是忍不住多看那胖妞两眼,再看看朱宣也在看,朱宣对妙姐儿道:“这是金吾卫郭将军家的女儿,”下面就记不大住了,转身来问身后的朱寿:“他们家的贴子是你顺路去送的吧?”

    “是郭将军的庶女,郭将军前年死了老婆,还没有填房,这是他们家里唯一的女儿,是姨娘生的。”朱寿回答得清楚,最后也忍不住说一句:“这小姑娘胖的,没有人上门来提亲,请她来我也觉得纳罕呢,郭将军只是瞒着,我是上门后才打听出来的。”

    朱宣与妙姐儿都笑起来,这样胖是没有人来提亲,夫妻两个人再来看自己的宝贝女儿端慧,身子多苗条,这才是个姑娘家。

    夫妻一路走来,对着两边行礼的孩子们致意,先来到花厅上给太夫人行礼,太夫人今天很高兴:“以后这样的事情多办几件,看看这些玩着的孩子们,我就喜欢。”这才问妙姐儿:“有没有再闹腾你?”

    “昨儿晚上踢得欢着呢,”妙姐儿对母亲道,坐下来看自己,身子更庞大了,然后眼睛顺便就瞄到朱宣身上去看一看他,朱宣决定今天晚上一定不同妙姐儿干休,说句话儿就又要看看她自己胖。

    董姨娘直到今天才算是看到王爷和王妃,看过朱辉觉得是眼中见过的最英俊的人,再看看王爷,这才是仪表不凡的人,再看看随在后面的小王爷们,一个太胖,虎头虎脑,另一个则是让人观之忘俗,这一家子真是生得好。沈王妃更象是一个仙女儿,姿容秀丽可亲,一路行来扶着王爷的手慢慢上到厅上来,一看就是一个日子过得舒服的人。

    没有说过两句话,妙姐儿把明眸放到董姨娘身上去,微微一笑道:“这就是姨娘了?”董姨娘赶快出来给王爷王妃行过礼,接了赏的一件首饰退回来,拿在手里看,又是一件赤金点翠的头钗,看着也是十分的名贵。来这王府一次,象是赚了不少钱。

    年纪不是俏青春的董姨娘屡屡接的都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赏,不是一个赏封儿而是一件不错的首饰,让董姨娘在心里十分的思量,全是金首饰。是想自己打扮上更为体面,还是知道申氏节约私房给自己,金首饰绞一块儿下来就可以用。

    只有申氏高兴,她当然希望生母在人前打扮的更为体面,一个姨娘打扮出格当然是不好,可是王妃赏下来的,想来申夫人也不好意思就拿走吧。就是回家去,有过年过节的,董姨娘穿戴出来,让人知道是进京里来一趟,申氏想想亲戚们一定是艳羡的,心里就高兴。

    紫影月影得以单独来见过王妃,沈王妃一人赏了一个戒指,就比董姨娘的要差的太远,可是紫影月影是高兴的,有东西来还可以出去玩。

    出来外面掐了几枝子花,对着那郭家胖姑娘笑上一会子,再看布置得好的小亭子上面,坐着的却是一个架势十足的小姑娘,身边是几个少年佳公子在陪伴。康宁郡主一来就雄踞在最舒服的地方,听着身边的这几个少年佳公子在哄着自己高兴。

    几个少年难有今天的机会在这里陪着小郡主并且得以看小姑娘,是因为他们是朱闵的跟从人,清一色的翩翩佳公子,外表上都是爱打扮爱清雅的人。

    再清雅的人没有小王爷的家势,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前程,康宁郡主一向是他们争夺的对象,而朱闵是乐意这样做,闵小王爷只跟着母亲不出来。

    “胖倌儿,胖倌儿,”眼睛骨碌碌转着的康宁郡主,不是在找朱闵就是在找胖倌儿,眼前被人哄得舒服,又不愿意到厅上去找,只要一去找,朱伯母一定会说:“闵将军陪一陪。”朱伯母从来不说:“胖倌儿陪一陪。”

    看到胖倌出来的康宁郡主跑过来,很是乐呵呵:“你不扎马了吗?我看到一个比你要胖的姑娘,你们站一起才叫好看?”然后想起来朱闵:“让闵将军画这个画儿去,一对胖子。”

    这就丢下来胖倌儿去找朱闵,没有走两步突然回身让胖倌儿看:“比你还胖吧?”胖妞儿郭姑娘水灵正往这边走过来,看到胖倌儿倒愣一下,然后瞪胖倌儿一眼,转身不过来了。身后跟着的郭家一个丫头赶快提醒:“前面是小王爷,姑娘倒是去的好。”

    这不知道是哪一个幕僚干的事情,没有打听清楚,郭家又多方隐瞒女儿的胖,这贴子就误打误撞地下了,郭水灵没好气:“看他那么胖,倒象是打趣我。这园子里的姑娘们都笑我胖,不跟我玩,我也不想理他。”

    丫头只能叹气,这是一趟体面的邀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