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501-番外1 >

第21部分

501-番外1-第21部分

小说: 501-番外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玉妙从朱宣怀里挣脱开了来,拉了他坐下来,笑道:“喝得这么多,倒是去休息一下,还往这里来。”手里为朱宣倒了茶,却是嫣然的笑着看了朱宣。

    朱宣往后面靠了,还在得意:“几个人约了我出城来喝一夜的酒,这个时候我就把他们都灌趴下了。他们都睡了,我就过来了。”是下午就出了城的,总算把那几个人给灌倒了。朱宣自己也喝了足够多。

    把热茶递到了朱宣手上,沈玉妙抿抿嘴笑一笑,继续低了头绣睿儿的衣服。一面和朱宣在烛下说着话。

    “不想西山里住了郭大人,郑大人的女眷,这几天里都是频频来拜,”妙姐儿灯下一笑,笑看了仰躺了的朱宣道:“表哥猜一猜她们是为了什么来的这样勤了?”

    朱宣喝了那茶,把茶碗放回了小桌子上,笑道:“一定是来看我们家的妙姐儿,这有什么好猜的。”今天真的是喝的太多了,这一碗热茶下了肚,才觉得好过些。

    “不是的,”妙姐儿垂了头又扎了一针,然后秀眸抬起了,对了朱宣一笑道:“这几家里呀,都有姑娘呢,是给睿儿和毅将军说亲事的。”然后回想了对了朱宣道:“郭大人家的五小姐和毅将军年龄相当,比睿儿又要小一些。郑大人的三小姐也是比睿儿小的。”

    眨眼间,儿子们都要订亲事了,妙姐儿觉得睿儿襁褓中仿佛还是昨天。

    朱宣听完了,才道:“毅儿的亲事可以先议,世子的亲事过过再说。”妙姐儿答应了一声是,继续垂了头扎了自己手中的花,唇边有了笑容。表哥对了朱睿,一直是郑重放在了心中。不知道什么样家势的一位姑娘才合了表哥的心意。

    朱宣躺了一会儿,又是两碗浓茶下了肚,丢了茶碗看了对面垂首坐在绣花绷子面前,眉目温婉有如琼脂玉一样的妙姐儿,不由得怦然心动了,温柔地说了一声:“妙姐儿,”

    “嗯,”妙姐儿答应了一声,抬眼看了朱宣,侧了身子躺了,一只手放在了额头上,柔声说了一句:“让表哥疼疼好不好?”声音里是很少有的讨好。

    妙姐儿含笑看了温柔讨好的朱宣,看到绣花绷子上没有完成的几针,笑道:“等我绣完了这朵花。”铁夫人今天特意从城里赶了来看我,把表哥这几天的事情都说了一个遍。

    同夫人们夜夜都在一起,为花魁洒了多少银子,好在铁夫人消息也灵通了,及时的澄清了,王爷这是借给别人的钱。

    绣完了这朵花上的最后一针,朱宣含笑招了手,看了妙姐儿走到了身边,疼爱的搂入了怀中,一一的问她:“这几天里有没有想表哥,表哥天天都在想你。功课做的不错。背的书呢,背了来给我听一听。”

    坐在朱宣身边的妙姐儿就开始背自己的书,躺了的朱宣,一只手搂了妙姐儿的腰,笑着听了她娇柔的嗓音在背书。

    一直到背完了,朱宣笑着说了一句道:“好,是个好孩子。”然后道:“你批的我都看了,苗人性野,一定是要马踏了才行。可是这一次,再等一等,等他们自己闹够了再说。”

    妙姐儿伏在了朱宣怀里,笑眯眯听了朱宣说完了,夫妻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有一时没有说话。妙姐儿柔柔的嗓音才重新想了起来,先是在朱宣脸上亲了亲,然后关切地问了道:“表哥,出了什么事情,你对我说一说好吗?”朱宣看了妙姐儿关心的眼光,听了她又说了一句道:“这几天里,我担心你。”

    几天里来熬神熬力的朱宣差一点儿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实在是累心又累人。好在不是个经常会落泪的人,他只是眼眶微微湿润了,一下子就过去了。怀里抱了妙姐儿把事情说了一遍。

    沈玉妙静静听完了,对了朱宣道:“表哥,我会对公主好的。”朱宣微笑了,抱了妙姐儿亲了亲,和她一起往窗外看了霜夜里的明月,象是承诺一样的说了一句:“如果这事情躲不过去,咱们把她当菩萨供起来。”

    一轮明月照雪地,千家万户各自有自己的伤心欢乐事。妙姐儿与朱宣两个人依偎在了榻上,听了朱宣在耳边细细交待了宫宴时去宫里应该如何。

    朱宣含笑看了妙姐儿耳边细细的绒发,想了又想,如何先把妙姐儿送走,离正月十五原定离京的日子不过两个月了,这个时候提前送了妙姐儿会引起诸多猜忌,也不合情理。

    如果这个时候要打仗,让人前线去送信,挑起来一场看似不小的仗是容易的,可是这书信一来一回,时间也就到了正月十五了,自己匆忙离京,带了妙姐儿一起去打仗,还要找一个好的借口,当然这孩子学得一口流利的吐蕃话。

    想了又想不得主意的朱宣只能等着,就是这宫宴也躲不过去了,皇上亲自说了,久不见南平王妃了,宫宴上可以见到了。只能让妙姐儿返京去参加宫宴。

    “西山先住几天,等到宫宴那一天,你再回京去。”朱宣这样交待了妙姐儿。妙姐儿伸出了双手,温柔地抱住了朱宣的头颈,发自于内心热爱的喊了一声:“表哥。”然后把脸埋在了朱宣的肩头。

    “妙姐儿啊,”朱宣也温柔的抚了妙姐儿的小脑袋,说了一句他经常说的话:“你要听话。”

    夫妻两个人搂抱了一会儿,妙姐儿才重新抬起了脸,嘻嘻笑着看了朱宣道:“表哥,对你说件事情。”看了朱宣笑看了自己,才娇娇嗲嗲地把龚氏的事情说了出来,朱宣听完了道:“那就让她嫁吧。”

    从一开始把龚氏弄到铺子里去,就应该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十年的寂寞岁月,又还年青。一定是有人来求配的。

    看了眼前妙姐儿一张弯眉弯眼的笑脸,朱宣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说了一句道:“最会淘气。”妙姐儿轻轻吁了一口气,我赶走的这些人都不算什么,一位公主来了,眼前表哥看了也是没有办法的。

    “表哥,你不用太不高兴,”妙姐儿安慰了朱宣道:“我会听你的话的,我会对公主好的,不会看了你陪了她我就对你不高兴的。”这一门亲事出乎于朱宣意料之外,想想朱宣的为人,他也不会高兴于这样一门亲事。

    朱宣也轻轻吁了一口气,把妙姐儿抱在了怀里,搂了一会儿松开了道:“表哥疼你,妙姐儿,表哥疼你。”妙姐儿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实在是没有底气,再来一个人,人心就会变。

    她还不知道朱宣打算这场亲事避无可避时,公主真的进了门,关了房门冷折磨她。关了房门床上是什么样子,实在是别人不知道的了,是冷淡、冷漠,还是柔情款款了,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善于演戏的南平王,要是想在自己内宅里演,只要他想,也一样能演得好。

    所以有一位名家一句话说的对,婚姻有如黑社会,没有进去的人不知道其黑暗,在里面的人不敢道其黑暗。内里是什么样子,别人过得好还是不好,只有自己亲身去尝试了自己的生活,才会知道。

    第二天一早醒来,床上依然是只有朱宣身上的气息了,沈玉妙抱了枕头闻了一闻,才懒懒的披了起夜的小袄,在床上坐了起来。

    手突然碰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在被子里。摸了出来一看,沈玉妙露出了笑容,这是一枚同心结,红色的丝绦精巧的打了两个同心结出来,再在床上摸了,什么也没有了,还以为会有一封信什么的。

    只是这同心结也足够了,沈玉妙手握了同心结,一面回想了表哥这几天里一定是无奈或许还有无助,带了这样的心情去风流荒唐,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了。

    现在看来,这事情真的是无可挽回了,沈玉妙不由得想了,我能为他做什么呢,如果我能。

正文 第五百一十章,纷乱(十)

    第五百一十章,纷乱(十)

    宫宴的当天,沈玉妙重返了京中,面对了朱宣近似于可笑的保护,一心感动的沈玉妙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应不应该不动声色地接受下去。

    朱宣尽可能把自己放在他所能顾及的远的地方,那就只有西山的园子了,四个孩子几天没有见到母亲,一起跑来了亲热她。

    一个一个地问她:“在西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是端慧郡主;闵小王爷则是搬了一个杌子,把同老侯爷出门新买的东西一样一样玩给了母亲看,有鸟哨,很得意,也能吹出一阵响来。

    孙子弄出来再大的动静,永远太夫人听了都象是仙乐。还有两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小王爷,毅将军眼巴巴地问了母亲道:“哥哥的衣服几时做好,做好了就是我的了吧?”世子朱睿则是直接问了:“我的衣服一定是快做好了吧。”

    摸摸这一个,看看那一个,沈玉妙忽然心酸了,再想起来朱宣冒雪去了西山,一一的交待。她含笑的和孩子们说着话,京里风云诡变,这一会儿,心情沉重的沈玉妙只是一心里心疼了朱宣,让他近日的风流事迹随了北风而去吧。

    孩子们一直呆了半个时辰,才各自散去了。太夫人看了妙姐儿笑道:“几天不见就这么想了。”然后安慰了妙姐儿道:“你放心,世子留在京中,有我呢。”这是世子朱睿奉了圣命留在了京中,第一次太夫人和妙姐儿说起了这个。

    沈玉妙对了太夫人也是一心里的感激,站了起来恭敬的对太夫人行了礼才笑道:“正是要有劳了母亲呢。”听了太夫人继续安慰了道:“天大的事情出来,你也不要着急,横竖这亲事是我订的,不行你就跟了我。日子也是一样的过。”

    “是。”沈玉妙再一次恭敬的答应了,借了这一会儿,把毅将军要订亲的事情说了:“郭大人的五小姐生得好,郑大人的三小姐看了也不错。都说了过年前来给母亲请安呢。”

    父母最高兴的就是儿孙成家立业,开花散果,虽然毅将军还小,太夫人一听这个就笑得呵呵地道:“我也要和你说这件事情呢,不少人来提亲了,我这里有好几个呢,都是我挑了又挑的。你大老远西山回来了,先回房里换了衣服歇一会儿吧,不着急在这几天呢。”

    沈玉妙站了起来,辞了太夫人走出了房里来,小雪依然漫漫,看了除了行道上的雪,两边树下的雪果然是没有人扫,看了如一块玉壁一样,上面胭脂香梅,颇象一轴古画。

    微微含笑回到了房里,看了房里陈设依就,自己走的时候翻的半卷书都原封原样的还在那里摆着,可是自己的心情,却恍如隔世了。

    这里真亲切,有母亲有孩子有家人,看了如音送了一件藕荷色的家常锦袄过来换了,再去看了自己大大的玉石缸里的一缸大尾金鱼。沈玉妙心里分外难过了,为什么还要去西山去,天寒地冻的一个人呆在了那里,哪有在家里热闹。可是表哥如果让去,明天只能再去,总要让

    他放心。

    “二夫人来了,”房外的丫头笑回了一句,方氏一身羽缎斗篷,笑吟吟地进了院子。到房里看了大嫂更是高兴了,笑道:“这几天好雪,只是大嫂不在。总算你回来了,明儿咱们办一个火锅子吃酒吧。三弟妹有了身孕,只是和她热闹不起来。”

    提起了申氏,沈玉妙也笑了道:“我坐一会儿就要去看她,你来了正好咱们去吧。”外面重新又回了一件厚厚的斗篷,腰上扣了玉环,出了廊下来,看了方氏穿的是一双帛屐。丫头们给王妃备的是小皮靴。

    方氏笑道:“我这个踩雪比下雨的时候有趣。”听了大嫂笑着说了一句道:“小心你脚底下走滑。”两个人各自抱了手炉出了门,一起来到了申氏的院子里。

    申夫人先迎了出来,然后是申氏扶了香杏的手出了来,看了王妃和二夫人踏了漫漫小雪而来,身后的丫头们手里还抱了一枝大梅花,足有一人多高,就是申氏看了也笑得身子轻颤了道:“拿梅花烧火吗?这么大的一枝。”

    进来的这两位,沈王妃一惯的豪奢了,解了斗篷,是一件藕荷色的锦袄,看了还是新崭崭的,下身是一条秋香色的裙子,又是满身绣。手里抱了白铜手炉,笑着先歉意了道:“我刚回来,换了家常的衣服,不是外人,所以就没有换。”

    申夫人只能对她沈王妃胸前一串明珠看着,听了申氏笑道:“大嫂不用客气,我还真的不是外人。”这一会儿,方氏也上到了廊下,一件品蓝散花绣的锦袄,自己接了大枝梅花手挚了进来,笑道:“看我给你们花儿戴。”

    在梅枝上摘了小枝的梅花下来,用花簪子小心的穿了,妯娌三个人人对了镜子戴了,也给了申夫人一枝,乐得申夫人对了铜镜抚了发上的梅花笑道:“跟了你们姐儿三个,我也成了老来俏了。”

    然后看了花朵儿一样的沈王妃,带了笑和她攀谈了道:“只说西山园子好,只是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不得去看了。”这一次来可算是开了眼界了,还有这样做媳妇的,所以带的方氏与申氏两个人都跟了沈王妃学。

    想来太夫人对了恩亲要放松了,对了别的媳妇也只能放松了。申夫人想了起来自己做媳妇时,哪有这样的舒服。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就一声去西山,等到听到了,人已经去了。太夫人只笑着说了一句道:“西山老大园子,过年的事情也要安排了,不想妙姐儿去了,当天就受了风寒,要住几天了。”

    申夫人不得不又侧目了一下,主中馈的长媳,把公婆王爷孩子都抛了下来,在西山想来一个人自在的受用了,吃喝随意,起坐也随意了。

    再说一声受了风寒就要住上好几天,这日子过得太随意了。申夫人只能对了申氏为她打抱不平的时候,说了一声儿王妃太随意了。

    不把我们这客人放在了眼里,就是公婆王爷小王爷们小郡主也不管了。心里这样想的申夫人脸上却是陪满了笑容看了沈王妃。

    沈玉妙带了笑听完了才笑着喊了如音进来,交待了她道:“申夫人明儿走,去孔妈妈那里看一看,准备的东西明儿帮了装上车,还有咱们的也一并交了出去了。”申夫人赶快道谢了,方氏也笑着回头交待了青桃笑道:“咱们的也一并交出去吧,明儿一总装上了车,免得再费一次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