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501-番外1 >

第202部分

501-番外1-第202部分

小说: 501-番外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宫离丧,六皇子贬去皇陵,这个时候皇帝最需要的是亲情是温情,而不是安排一堆年青美貌的少女。

    而嫔妃们各自手段多多,外面传言也多多,就是朱宣偶尔也会回房里来说一句,某位娘娘家里新送进宫里的人,被公主挡了下来。

    妙姐儿只能在家里候着高阳,听起来高阳公主象是忙的不行,事实上高阳公主也忙的不行。直到初五以后,才得已有一天是早早出宫,把皇帝交给了母亲郑贵妃,想想吩咐车马:“去南平王府,久不见王妃去看看她。”

    中宫离丧,高阳公主一夜之间长大了,倚在马车里的高阳公主拿起火盆旁的火锏来拨一下马车里火盆里的炭火,让炭火燃得更旺些,这才重新倚在马车锦垫上轻轻叹一口气。

    皇帝最宠爱的长女高阳,以前来看皇帝是出自于父女亲情,现在来看皇帝则是别有心思,高阳公主想想母妃郑贵妃对自己说的话:“皇帝最近精神越发的不济,你弟弟继位看来是没有悬念,可是什么事情都是居安思危才行。”

    这样说的时候,郑贵妃只是冷笑不已:“皇后之位悬空,狐媚子们都打着主意呢,母亲是年纪大了,”郑贵妃年纪与皇后一般,是身为皇子的皇帝大婚以前先纳的侧妃,也算是一路相伴到今天。

    “慧妃倒也罢了,倒还安生,来看过我对我说了,十五皇子长大了能封个王,就是她的福气了。”郑贵妃依然是美丽四射的眼睛里这才有了一丝笑意,再对高阳公主道:“可是有不安生的呢,”年青的嫔妃多不安生,以色事人者多以年青美貌为倚仗。

    高阳公主当然不会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反而安慰郑贵妃道:“母亲不用担心,我天天陪着父亲呢,父亲也并没有提起过哪一位嫔妃来,反而是要文昊多多进宫里来看他才是。”古人抱孙训子,皇帝更为可怜,生下来要篡位儿子的皇帝历史上并不少见。

    是以皇帝与年长的皇子之间如果不是父子还有几分和睦的话,那就会变成势如水火,彼此在猜忌对方。为来为去,为的是皇位与皇权。

    听到高阳公主这样说话的郑贵妃,美丽的眼睛里又是一丝笑意,郑贵妃又一次押对了,身为外孙的齐文昊更为讨皇帝喜欢。至于别的皇子们,年纪渐长都会在心里有自己的心思,为自己打算,打算来打算去,父子亲情在皇族利益下就点滴也不剩。

    “贤妃今天来看父皇,被我回了,后来父皇醒了我告诉了他,问他要不要见,父皇说不必了。”高阳公主想一想妙姐儿的话,儿子成亲前房里不要有姨娘才好。皇后在世时,父皇对她也是一般,宫中年年进嫔妃,年年都有新得宠的人,可是皇后一旦去世,皇帝立即就这样日日见老,有很多事情都不想过问。

    俗话说,人生几大悲剧,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来丧子,高阳公主想想这话真是对,皇帝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结发之人一旦离去,日子中的一些重要东西象是活生生的被扯了去,人的精气神就少了许多。

    郑贵妃黯然神伤了一下,以前在心里还会得意,自己与皇后平分秋色,自嫁过来以后荣宠不衰,现在不时心里会有一种想法,要是我离去了,皇帝会这样为我x日老去容颜吗?是个女人在这样的情景下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聪明睿智的郑贵妃也不例外。

    可是眼前局势不容郑贵妃有太多的黯然神伤,还是儿子继位最要紧,而高阳公主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不得不快速的长大了。人成长多在逆境之中,是以失败乃成功之母,其实也算是一种无奈的悲哀,顺境里只会一路春风,难以想到秋风秋雨的时候。

    马车外有人回话:“公主,到了南平王府了。”马车轻轻晃动一下停了下来,就连火盆里的炭火都没有动摇,火盆沉重更不会动,原是镶死在马车里的。

    车门打开,垫脚的小板凳也放好,高阳公主扶着侍女的手走下车来,看着王府门房上的人迎上来,先笑一声道:“不用通报了,免得王妃出来接我,我自己进去就行。”反正路熟,高阳公主就款款地带着人自己进了去。

    妙姐儿只迎到廊下,两个人在院子里互相道了新年,这才一起进房里来,坐下来妙姐儿让人重新摆一桌果子来,再把好茶泡过来。

    高阳公主与妙姐儿一坐下来先只是含笑,略停了一停看着丫头们在摆桌子而没有说话。两个人心里都同时浮现出来一个想法,她还是她吗?

    公主殿下脸上是笑容,心里在想,这几时宫中的人见到我都和以前分外不同,嫔妃们比以前更客气而且多尊重,妙姐儿会变得象这样?客气尊重中其实是透着距离。以前歪在锦榻上,喁喁私语,或是谈论武昌侯,或是说南平王的风流事,这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虽然南平王莫名没有原因的成了一个好人。

    妙姐儿是春花一样的笑容,可是心里也想,儿子们以后是做臣子,这已经是不能更改,不做臣子就是臣民,再听了公主殿下最近在宫里也算把持,妙姐儿轻叹一口气,还会象以前那样,背后笑话表哥又出门会了谁,或者是笑话武昌侯,今天又被公主从房里撵出来了。

    这叹息声让高阳公主脸上笑容加深,原来妙姐儿也有担心,高阳公主看着丫头们布置完果品出去,这才道:“你不用担心,咱们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

    妙姐儿重新露出笑容来,两个人眼睛对眼睛,对方的眼睛里都是清澈可以见到心思,笑意一起出现在这两双明眸中,然后一起约定:“咱们,还象是以前那样。”

    房外北风四起,吹得行走的人有些衣卷裙飘,睁不开眼睛的样子,房里妙姐儿再一次拜托高阳:“我女儿,被表哥娇惯坏了,跟文昊出去一次就乱买东西,你也要好好教导她才是。”

    高阳公主就嗤嗤笑着,拿起来小桌子上的松子吹去皮放进红唇里,这才道:“你当我花不起吗?”

    妙姐儿也嗔怪了:“人家在说真心话,不是和你打机锋,你倒这样说。”高阳公主含笑道:“你放心,那是我们家的人,我自己当然会上心。”

    “你们家的人?”妙姐儿嘻笑一下,再一次告诉高阳公主:“表哥最怕听这句话,一听到象是有人剜了他的心头肉。”朱宣一听就头疼。最近应付的方法就是交待妙姐儿:“咱们再生几个女儿才是。”

    听到南平王头疼,高阳公主觉得很喜欢,面上刚有三分得色,对面坐着的妙姐儿又自言自语了一句:“你再生个女儿,正好我来订。”

    房外这就有丫头回话了:“宫里来人求见公主殿下。”却是郑贵妃身边的人,匆忙禀告高阳公主道:“贵妃娘娘请公主回宫去。”

    匆匆忙忙中,高阳公主没有坐暖身下的锦垫就又走了,临走时含笑对着妙姐儿再一次道:“咱们还是象是以前一样。”妙姐儿点头看着高阳公主步履匆匆,虽然没有送到廊下,还是扶着瑞雪到廊下去站着看了一会儿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看着皇帝睡下来才离宫出来的高阳公主在路上才问清楚,宫人回话道:“公主刚走没有多久,皇上就醒了,先喊了郑贵妃娘娘,又让喊了五皇子进宫,”一直陪侍着皇帝的郑贵妃对着出宫的宫人用眼色示意,再去找了公主来。最能安抚皇帝的就是高阳公主殿下。

    “停车,”高阳公主先吩咐停下马车来,才对自己的丫头道:“让人回去接了世子一起进宫去。”看着人离去,高阳这才吩咐重启马车,高阳的心里也有感觉,父皇这一次找弟弟进宫,象是不一样。

    弟弟开始更换官员,却都是一一禀过父皇的,就是高阳也觉得不可思议,父皇居然会同意,而弟弟居然也敢呈禀上去。

    父子两个人互相试探,做儿子的试探一下父亲,是不是真的有让我继位的打算;做父亲的一一照批下来不误,随便你换。所以五皇子从一开始只是试探的奏折到最后的随着自己心意来,蒙在鼓里的只有郑贵妃和高阳公主殿下罢了。就是五皇子一个是太忙,一个是想想这样局势不是明摆着要让位于我,所以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母亲解释清楚。

    等候五皇子的时候,皇帝正在和郑贵妃话当年,面容原来清隽,现在更为消瘦的皇帝看着宫室里的一对玉瓶正在笑:“我还记得你刚到我身边来,有一次打碎了一对玉瓶。。。。。。”郑贵妃含笑接下去:“我担心皇上说我,把那玉瓶送出去让人重新修补,不想补的不好。。。。。。”

    皇帝的眼泪都快要笑出来了:“是啊,我去拿玉瓶,只拿了上半截在手上,你当时居然还说是我拿成那样子的。。。。。。”

    年纪偌大的郑贵妃突然重有了娇嗔:“皇上。。。。。。”宫室里皇帝拍拍郑贵妃的手,自己是突然想明白的,身边的人说走就会走,皇后缠绵病榻经年,皇帝是没有放在心上,不是什么重病不过就是痰喘,不想这一次痰气上来堵死了。

    再看看成亲的皇子中,眼前也只有五皇子,皇帝想想五皇子最近两个月的动作,只能在心里想,这个倒还象是我的儿子,先时滴水不漏,不想心有沟壑。

    一个宫女进来回话:“五殿下到。”五皇子进来以后,看到皇帝是倚在龙榻上,身边坐着母亲郑贵妃,作为儿子的五皇子也是心里有感伤,亲眼看着一个人说老就老下来,这是什么感觉。

    对皇帝行了礼,皇帝招手命五皇子上前来,让他坐在自己膝前,手上拉着郑贵妃,看着这一对母子,都是先于皇后母子在自己身边的。

    先是轻咳了两声,皇帝这才慢慢道:“朕老了,有一句话要交待你们才行。”郑贵妃听着这虚弱的声音,一阵心伤,平日里满心里为儿子继位的心思都跑得远远的,为皇帝抚了抚胸口,道:“皇上保养身子最要紧。”

    “我老了,”皇帝摆摆手道:“我不能不承认我老了,所以要紧着交待你们才是。”五皇子看看母亲,这才道:“父皇请说。”

    皇帝沉思一下,慢慢说出来:“皇后陪我多年,现在想想,朕也没有怎么对她好,她膝下只有一个皇子,朕答应过卫夫人,皇后遗言要六皇子一生康安,你能做到吗?”

    听过以后当然是心中大喜的五皇子,又不得不作作样子,上前跪倒在皇帝榻前:“儿臣谨遵父皇教诲,父皇千秋大业还待有时,何出此言?”

    皇帝再随意挥挥手,道:“你起来吧,听我说话。”郑贵妃示意五皇子重新坐下,眼睛里也有喜色,强自压抑着对皇帝道:“皇上一时龙体欠安,好好保养,到了天暖和些儿,就会好些了。”

    “也许吧,”皇上说两句话就要沉思一下,宫室里的郑贵妃母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压抑着喜色等候着皇帝开口。

    皇帝再说话,却转了话题:“那一年我还未登基,晋王手下的人不小心夜里跑错了地方,跑到了我那里,”皇帝淡淡地说着这个话题:“后来我也放他回去了。”

    再过一会儿,皇帝又想起来一件:“好不容易办成了一件事情,被晋王拿在了手里居功。。。。。。”说来说去总是这样的事情,郑贵妃母子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只是静静听着。

    高阳公主走入宫室里的时候,只看到五皇子跪在皇帝面前发誓:“儿臣一定好好看待六弟。”皇帝嗯一声,眼睛里突然如刀,再看看郑贵妃,郑贵妃也发了毒誓:“当待六皇子如亲生。”

    一旁站着的高阳公主手里拉着齐文昊,先只是静静等候着。只到皇帝最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再交待五皇子一句:“我视晋王有如胞弟,先皇子嗣也是稀少,留存下来的朕要好生看待,让他一生康安。”

    五皇子这才明白为什么晋王皇叔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倒,只有晋王皇叔虽然是吓得不行,还是在他的王府里过他的年。

    “我子嗣也稀少,”皇帝难得是露出慈爱的面容对着五皇子,这一刻,才象是一个父亲:“也想着他们一生康安才好。”皇帝膝下存活的尚有五、六位皇子,七、八位公主在。

    最后才招手命高阳过来:“文昊也来了。”郑贵妃拉着齐文昊到榻前来坐着在身边,高阳公主看看弟弟,五皇子对姐姐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姐弟两个人也都心中明白。

    “文昊在家里做什么?”皇帝对着齐文昊更象是慈祥的外祖父。齐文昊在皇帝面前也是不怎么拘束,有如自己的母亲高阳公主:“我在给端慧修毛笔。”

    皇帝呵呵笑了道:“你还会修毛笔?”齐文昊比划给皇帝听:“端慧弄坏了南平王世子的毛笔,问我能不能再装上去,我会装。就是跟原来不太一样。”翠玉管笔格外名贵,端慧郡主想看看为什么这么好,把笔头拔了下来。

    “你这门亲事订的不错,”皇帝想想,颇有几分自得:“这还是朕的主意呢。”想想南平王那个时候指责武昌侯,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就没有怪到他自己也不愿意订亲上面。

    高阳公主想想也是开心:“可不是,这亲事还是订了,现在他到没得说了。”端慧是南平王的心头上的肉,公主想几时接就几时去接,正当光明的接走住两天,以后是我们家的人。

    眼眸再看一看身边站着的胞弟,高阳公主想想刚才与妙姐儿的对话。刚为文昊和端慧订亲的时候 ,就是五皇子背地里对着姐姐也拜谢一下:“这门亲事订的好。”

    倒不是与南平王结成姻亲就稳稳能继皇位,这中间六皇子出事情,五皇子平时也是卖力的人,只是三位异姓王中,靖海王老矣,北平王一向只想到自己,南平王壮年强干,是最好的联姻。高阳公主回想往事,只是微笑,我们只为着儿女亲事,倒没有想到这么远。

    皇帝交待完了,象是放下许多心事,只专心地与齐文昊说笑,帮他出主意装毛笔,最后大乐道:“你要是弄不好,送进宫里来,朕帮着你弄。”然后交待齐文昊:“几时带上你的小媳妇进来看朕,南平王家的小郡主,我记得生得好。”

    新年过后的第一次见朝臣,五皇子封为太子,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