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重活一回_ >

第240部分

重生之重活一回_-第240部分

小说: 重生之重活一回_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三十九章 如画美景

  上午的茶话会让参与的几人都意犹味尽,而且到中午之后,本来都是好友的几人关系更近了几分,是谁说的,真正的好友不是分享彼此光鲜的人,而是分享过彼此最丢脸的时刻的人。互相打趣,互相揭短之后,不但没有半分尴尬,反倒成了推心置腹的好友,即使已经有了以前的感情基础,还是让人觉得畅快。

  下午的活动因为中午的一个电话给确定了下来,话说,某家酒店救急,急需要一批好的菜色,据说是需要招待突如其来的重要人物,本来嘛,大冬天的,换季蔬菜肯定是需要悠着点提供的,只可惜,今天不知道这家酒店是否是财神降临了,要来了一个大BOSS吃饭,当然自然而然的带动了一堆想在他面前混个眼熟的小BOSS凑热闹,可叹的是,不管是大BOSS也罢,小BOSS也罢,都是老板大人招惹不起的,为此,只好大老远的求救了,反正,晚上六点之前把菜送到就可以了。

  有菜的当然要出菜,而要出菜当然需要摘,所以,下午的活动就是周藜月的故地重游,不过,这一次可是为了帮忙而去的啊。

  一路上,李玉跟李芳就特意跟大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没有进过地里的人,踩苗啊,碰枝之内的事情不算是什么稀奇事,要知道,那一枝酸上面结的果子,开的花朵,都是她婆婆辛苦种出来的,就是碰断了一颗,她婆婆肯定也会心痛老半天。这就是农民好似天生就刻在骨子里的对庄稼的爱护。

  因为李玉李芳的特意吩咐,到了地方的几人看到那一整个大棚的番茄之后,虽然震撼,却小心翼翼的不敢乱走。

  “来,大家一人一个小篮子,挽在手上,摘满了就放进大筐子里面,因为是番茄,必须轻拿轻放,所以你们动作可以轻一点哦。还有,摘菜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好玩,时间长了手会酸,如果累了的话可以休息,还有,我们这里种菜,都是没有打过农药的,完全可以随摘随食,肚子饿了,嘴巴渴了都自己动手,好了,现在开始摘菜了。”他们这里根本就不需要打药,主要的原因就是李玉特别处理过的种子,他们家人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个秘密,不过,却从来都没有问过,李婆婆甚至以为李玉拿出来的水梦源之水根本就是她哥哥的关系。

  当然,农村里少不了眼红的人,为此,李玉特别栽种了一些拥有驱虫作用的植物,这才瞒过村里村外之人的眼睛,村里的人把从李玉家讨来的这些花啊草啊之类的,当做最不能碰的宝贝。

  李芳的话才落,大家都分散开来,因为在路上听了李玉他们的话,这些人在摘番茄的时候都有些小心的过份,显得困难无比,生怕大力一点就弄断了枝条。

  “其实你们也不要太过于小心的,这些枝条的韧性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硬扳,其它的只要小心一点就可以了,就像我这样。”李玉看出来了大家的顾虑,连忙亲自现身说明,大家才总算放开了手脚,筐子里的发球开始慢慢的增长了起来。

  两个小时之后,他们总算应该摘的都摘完了,当然,这一次所送的货并不是只有这家饭店今天要求追加的,还有明天的货要一起送过去,所以数量才会庞大了一点,尽管如此,地里也被他们寻找了一整片,前天才摘过,今天能摘的数量有限啊!

  “今天真是麻烦你们了,不好意思,平常的时候要是下午需要出货的话,上午都会开始摘,而且,会有人过来帮忙的,村里都是互相帮助,只是今天情况特殊,饭店里也不可能只要一种蔬菜的,所以,别的人家里也很忙,就只好把你们拉壮丁了!”李玉特别不好意思,特意解释了一下,虽然说听到电话之后,他们都是主动帮忙的,可是,并不代表她就能不说一个谢字。

  “好了,我们谁跟谁,有必要那么客气吗?现在才三点多一点,我们啊在摘番茄的时候边吃边摘,现在还立起好着呢,赶快带我们去荡秋千吧,这可是你中午的时候给我们讲好的啊!”莫红梅在这个悠闲的小村子里,也放开了不少,其实平时的时候她跟李玉算是性格最接近的人,不太说话,当然,不是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只是因为觉得没有太多的必要讲话罢了,谁让他们身边不缺话唠呢!不过,在这里倒是相反了,几个话唠今天不说了,就轮到她们表现了。

  “好啊,你们跟我着我,其实呢,经前的时候我们村的秋千是扎在土地庙的,就是我们回来还会路过的那地方,不过,这些年来,村里村外出入的车子多了,所以秋千就扎到老村去了,那边很多的老房子也拆掉了,修成了小洋楼,地方宽了不少!”李玉随意的交待着她们村子里的情况。

  “真的很想看一下,你口中差不多两人高的秋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啊,就只是小时候在游乐园里看过小小秋千,都好多年没有去玩过了,那秀气的秋千,我们这么大的个子都不好意思去坐了。”莫红梅有些向往的说道,今天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如此的新奇,城市长大的孩子有太多没有经历过,其实,她是羡慕李玉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长在农村,读书又在县城,刚好两边的生活都能感受到,对于她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比较难得的生活,已经是高中生的她,早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了,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的简单。

  “很快就到了,你们不要急,包准让你们满意,不过,你们的技术到不到位恐怕是个问题,加油啊,至少今天把秋给荡起来!”李玉带着神秘的笑意,暗自偷着乐,她话里的意思,也唯有跟他们一起来的李芳和李渊才会懂的。

  至于李家的另外一个小孩子,李心圆同学,他现在被抓包,要帮忙呢,要知道,他们家的小孩子都是满了十八岁就考了驾照了,至于学车年龄,那个……不可考,原因嘛,随时准备被李大伯李大妈当童工使用。而且村里不少人都是这样的,谁让村里经常往外面送菜,车一开都是几个小时,中途有个换手的也好,他们可都是小本经营啊,没有什么闲钱请别人来,自重自销,一条龙服务。

  大家都对李玉家乡的事情好奇,李玉也随意的讲些自家的事情,她不常在家里,知道的有限,当然,这个有限是针对李家坝的人来说,毕竟她前世在农村鼓了时间不短,对农村的生活也是非常了解的,用来应付这堆小孩子是绰绰有余了。

  话题总是天南地北,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真要让他们具体来问的话,他们又不知道问什么,毕竟,这是他们不了解的生活方式,心底没有一个头绪,李玉也就随意说,看到什么说什么。

  中途的时候,在何旭东同学的要求之下,李玉特意带他们去了一趟她画中所画的机台,这里是全村浇灌的主力,人这里把水抽上去,然后分流到家家自己修的蓄水池,然后再用自家的小泵抽水机浇灌。

  听着李玉仔细的介绍,何旭东白眼一翻:“你们还真是破坏气氛,明明如画般的美景竟然被你们如此现实的说得没有半分意境。”听了他的话,李玉其实非常想说,这本来就是他在画里看到的景色,所以才眼巴巴的赶来,所谓如画般的美景……还真是实至名归啊!

  “好了,等明天自由行动之后,你就来这里慢慢欣赏吧,我们还是快走吧,不然等会天黑了,就没有时间玩了。”女孩子对秋千天生就喜欢,更何况李玉说得不清不楚的,乱搞什么神秘,更让她想要早点看到。

  “那走吧!”何旭东耸耸肩,他觉得这么多人一起拉李玉来这里本来就是一种错误,同样的景色,跟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看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也许,画中的感觉是不可以复制的。那种纯粹的快乐,那种单纯的笑容,好似在画中才能看到。不过,他还是有一种冲动,看到那幅画的那一瞬间,他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他想,以后,这里,会成为他常来的地方,很庆幸,李玉是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李玉带着大家走了大半个村,总算来到了旧村的晒坝,秋千也是扎在这里。同时,这一路上,大家总算体会到了农村人的那种纯朴和热情。那美意的笑容,亲切的问候,在城市都是非常少见的。

  同样,那直爽的语气,粗鲁的语气,粗暴的动作,同样更是城市人少有的,特别是他们这些人所接触到的单纯社交圈,根本就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从最初的诧异到难以接受,不堪入目,到现在的习惯到可以入目无视,甚至还可以从中听到善意,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所以,当李玉给他们指出秋千的时候,他们还有一点没有反应过来。心心念念的秋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第三百四十章 农村的秋千

  “天啊,好高!”莫红梅满脸的苍白,小女孩被吓惨了,她不能想象,仅靠着两手抓着的两根绳子和脚下踩的一根木棍就可以在半空中与风相伴,她的印象之中,秋千,也就是公园那种,用铁链系起来的一凳子,视情况而定,有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当然,仅一铁板也是有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坐在上面悠闲的慢晃着,跟眼前所见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些人根本就是在玩刺激游戏。这……就是所谓的‘荡’秋千吗?

  “这还不算什么,她们应该还能再蹬高一点,玉儿妈妈才是高手呢,她们都可以绕横梁转一圈,这些人顶多也就是平梁而已。”李芳撅着小嘴,非常的不以为然的说道,她其实也是高手一名,虽然不能够做到绕梁一圈,却至少可以平梁,这些人这样子,她还看不上眼呢。

  “就这样绕一圈,神啊,那样可能吗?”几人完全不敢相信有那种可能,万有引力定律,怎么可能在这里不起作用,那就跟踩着的木头,怎么可能让人倒着不掉下来?

  “不是可能不可能,而是本来就是事实,只可惜,那几个人都不在家里,所以,你们是注定看不到了!”李芳白了发出惊叹的王安一眼,竟然不相信她的话,简直是欠揍的小子。

  王安还是有些怀疑的看着李芳,有这么巧的事情,刚好一个都不在家里,不守,嘴里却敷衍的说道:“原来如此啊,真是让人佩服啊,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应该不多吧!”

  “是不多,我们村里也只有两三个呢,一个嫁人了,一个就是李玉的妈妈,现在也不可能在这里,另外一个是生意人,家里在省里买了房子,都很少回坝子里来呢!”李芳有些惆怅的说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李家坝的人生活都比较富足,他们中有一部分脑子灵活的人,都选择了出去做生意,很大一部分都在外面安了家。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从李家坝里出去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老板,那些人眼光都高了,要让他们在外面打工,进厂,赚那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谁让他们自己在家里种种菜卖,搞搞副业,一年也可以赚得钱包鼓鼓,万元户对于他们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所以出去之后,能生存下来的人都是老板了,当然,生存不了的人也多了,灰溜溜的自己滚回来了。

  要么自己在乡里镇上县城开个小店,要么乖乖的在家里种菜养猪,反正,就是不愁生活,即使现在种大棚菜的人多了,他们靠着品质以及长期合作所建立出来的关系,也不会愁销售。

  当然。知道村里具体的情况的人其实并不多,种菜卖菜的人也不少,他们对于大棚菜虽然有一些大概的估计,却因为眼光有限,估计的并不到位,不然的话,恐怕李家坝也不会如此安静。

  “过年也不回来了吗?我觉得,过年的时候你们李家坝村里还比较好玩一点,至于,想必起我们县城里来说。”王维倒没有觉得不信,怎么说呢,有人不是说过,在广大的人民群众里,隐藏了无数的奇人异事,眼前的这种,其实还够不上奇人异事的程度,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一点吧。更何况,他们是来玩的,没有必要如此较真。

  “为什么要回来,他们连家人都一起搬过去了,这边的亲戚也不算亲近,没有必要在过年这种时候回来啊,不过,平时到也会回来住些时间的,他们在这里的房子都还在!”李芳挑挑眉,倒是有些奇怪的问着王维。

  “那……他们家就没有一个亲戚在这里了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地方啊!”

  “你们不会了解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天生有一种羡慕,特别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比起城市人来说,受的苦难太多了,而且,没有父母不为儿女着想的,我们这地方,说实话,我认为什么都好。就是读书这方面不够,小学倒还好。我们乡里有一所最好的小学,但是初中却不行,唯一的一所初中,校风太让人难以接受了。所以,他们要离开这里,也是能够理解的啊!”李玉倒觉得现在这种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这些娃不知道农村现在的情况,像他们李家坝已经是最好的了。

  别的村里面,大部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年青一代都去外面打工赚钱去了,孩子才十几年,连父女都没见过几次,都是跟着婆婆爷爷一起生活的,初中毕业之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走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之中。

  而那个时候,才开始跟父母慢慢的培养感情,可惜,孩子们都大了。有了自己的理解了,小的时候的遗憾永远都不能弥补了。前世经历这一切的李玉,对这些体会太深了,所以。这也是她最庆幸这一世能够改变村里人的地方,至少,村里这样的家庭少了不少,不管他们是留是走,至少有经济能力带着孩子们一起。

  “但是他们也可以去县城里上学啊,实际上,你们这里到县城大概也顶多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嘛,而且车都到门口下,也不算是偏僻啊,更何况,很多中学都是住校制的,星期六星期天回来就好嘛!”刘安说的非常的简单,实际上,他们学校的所有人都是这种情况,谁让他们学校是半封闭式的学校呢。

  “儿女都是父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