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巧处世妙办事: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 >

第3部分

巧处世妙办事: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第3部分

小说: 巧处世妙办事: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保持非情绪化的客观与全面,使他获得了大家由衷的赞美。
  超脱,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面对一道数学题,你必须学会放弃错误的思路;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必须学会放弃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路线;面对失败,你必须学会放弃懦弱;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骄傲……这样一种超脱的精神,往往比拥有任何物质东西更重要。
  然而,往往有盲目者以为成为高人雅士必先学会其异人品性与举止,学其皮毛并夸大,还自以为得了真髓,却不知只是舍本求末,学了形而往往未学会其实,徒惹笑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十足痞子一个,无赖一名,但得金先生妙笔,成就了一个痞子中的英雄,无赖中的高人。从另一个形式上,小宝也算是超脱之人,因为他无赖却尚知义气为何物,在皇帝与天地会两难取舍时只得避世于无名岛钓鱼。然而受其影响,我们许多人却想把其无赖精神〃发扬光大〃,自以为学足小宝神气,便想像众多美人投怀送抱了。许多人学其义气,却只是放在与人争斗上,把义气变成了意气!
  仙人也好,高人雅士也好,就算是如小宝之流,其所行所为,都有其一定的原则标准,并不逾越。我们为人处事,应行自己之路,有自我之格,定自善之准,坚持下去,那么适度的超脱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9节:不可耍小聪明
  不可耍小聪明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誉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聪明,常常出言多有讥诮之意。
  一次王安石与他作解字游戏,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心中不悦。
  又一次,王安石与苏东坡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说:〃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听了不再发话,但心中对苏东坡非常反感。
  苏东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苏东坡不由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东坡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一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的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呀。〃
  苏东坡心中含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于是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轼告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经四川进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轼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竞睡着了,等到醒来,已是下峡,再回船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了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苏东坡先来到相府拜见宰相。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羞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原谅了苏轼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轼献上瓷坛,取水煮了阳羡茶。王安石问水是从哪里取的,苏东坡说:〃巫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瞒我了,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的呢。〃苏东坡大惊,急忙辩解道误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是怎么辨别出来的。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书人不可道听途说,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相宜,今见茶色半天才现,所以知道是下峡的水。〃苏东坡敬服,王安石又把书橱都打开,对苏东坡说:〃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苏东坡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苏东坡不禁折服:〃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东坡乃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诮他人。
  苏东坡尚且如此,而那些才不及东坡者,更应谨言慎行,谦虚好学。一个人读不尽天下的书;参不尽天下的理。正如古人所说:〃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
                  
第10节:〃忍〃是收伏人心的好办法
  〃忍〃是收伏人心的好办法
  俗话说:〃两斗皆仇,两和皆友〃。如果双方为小事计较起来也就心存隔阂,不欢而散了。同样在一些是非原则问题上,如果双方你让我让也就双方双赢,皆大欢喜。
  隋朝时,有个大臣叫牛弘,他好学博闻,待人十分宽宏大量。隋炀帝很器重他,曾允许他与皇后同席吃饭,这在当时是很高的礼遇了。但牛弘依然车服卑俭,对人宽厚谦让。他不但仕途关系处理得好,而且家庭也搞得十分和睦。他家庭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说明他的为人。
  他有个弟弟叫牛弼,经常酗酒闹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后将牛弘驾车的牛射死了。牛弘从外面回到家后,他的妻子迎上前,对他说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疯,将牛射死了。〃
  牛弘听了,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将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妻子做完之后又提杀牛之事,牛弘却说:〃剩下的做汤。〃过了一会儿他妻子又唠叨杀牛的事,这时,牛弘才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一点生气的样子也没有,脸色像平时一样温和,甚至连头也没抬,继续看他的书。
  妻子见丈夫这样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也不再提牛弼杀牛的事了。弟弟也因此收敛了许多。
  由此看来,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俗话说:百忍成金。不仅如此,〃忍〃还是收买人心的好办法。
  孟尝君曾经担任齐国宰相,在各国声望很高。他家中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位食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将情况报告孟尝君说〃身为人家的食客,暗中却和主人的妾私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理当将他处死。〃孟尝君听后淡然地说:〃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位食客,对他说:〃你在我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心里很不安。现在卫国国君和我私交很好,不如让我推荐你到卫国去做官吧。〃临行前,还给他准备了车马银两。这位食客来到卫国后,受到卫王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紧张。卫国国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此人于是对卫君说:〃臣之所以能到卫国来,全赖孟尝君不计臣的无能,将臣推荐给大王。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绝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来攻打齐国,这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有负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取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不然,臣愿死在大王面前。〃卫君听后佩服他的仁义,于是打消了攻齐国的念头。齐国的人听后赞颂道:〃孟尝君可谓善为事矣,转祸为安。〃
  当然,这里忍的前提是要有开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以此来为人处事,则必然〃两和皆友〃。
                  
第11节:有些事情不必太认真
  有些事情不必太认真
  毫无疑问,如何做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多少不甘寂寞、试图领悟到人生真谛的人,用尽毕生精力,追崇做人之道,探寻处世之理,苦苦攀登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比如:做人不能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有理不拢人,无理状三分,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绪。
  我的一位同事总抱怨他家附近小商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二百吊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身世:丈夫有外遇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每月只能开二、三百元工资,一间12平米的平房。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想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别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种烦心事使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能与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对方的触犯从某种程度上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原谅他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你就愚不可及。老婆孩子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问题,分出个对和错来,又有什么用呢?人们在单位、在社会上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规范化角色,克尽职守的国家公务员、精明体面的商人,还有广大工人、职员,但一回到家里,脱去西装革履,也就是脱掉了你所扮演的这一角色的〃行头〃,即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规矩和种种要求、束缚,还原了你的本来面目,使你尽可能地享受天伦之乐。假若你在家里还跟在社会上一样认真、一样循规蹈距,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还要考虑对错、妥否,顾忌影响、后果,掂量再三,那不仅可笑,也太累了。所以头脑一定要清楚,在家里你就是丈夫、就是妻子。所以,处理家庭琐事要采取〃绥靖〃政策,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当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
                  
第12节:糊涂待人留余地
  具体说来,作丈夫的要宽厚,在钱物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越马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给娘家偏点心眼,是人之常情,你根本就别往心里去计较,那才能显出男子汉宽宏大量的风度。妻子对丈夫的懒惰等种种难以容忍的毛病,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切忌唠叨起来没完,嫌他这、嫌他那,也不要偶尔丈夫回来晚了或有女士来电话,就给脸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审个没完。看得越紧,逆反心理越强。索性大撒把,让他潇洒去,看有多大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