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月在学校的时候,妈妈总是想着孩子会不会冷,和同学在一起玩会不会有危险,打打闹闹 的会受伤吗?于是每次月月一回家,妈妈都很很紧张地打听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如果得 知孩子今天在学校和同学一起爬树了,妈妈就十分紧张,“有老师在场吗?你受伤没有?要 是摔下来怎么办?”孩子从外面回来,衣服常常脏兮兮的,妈妈就担心孩子出去玩了什 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可是妈妈渐渐地发现月月对她的关心越来越不耐烦,有一次月月回家的时候脏兮兮的,妈妈 得知月月和几个男孩子玩泥巴了,特别焦急——一个女孩子怎么可以这样 疯疯癫癫的,而且和还男子打泥巴仗,多容易受伤啊,她严厉地指责了月月,月月十分不 高兴:“我就是喜欢玩泥巴!”
后来,月月的老师和妈妈沟通,让妈妈渐渐地明白了过多的约束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不 良影响,她会孤僻、不合群,缺乏创造力、胆小怕事,严重了还会患心理疾病。月月的妈妈 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对孩子过分细心照料也会是一种错。
暑假的一天,月月的几个好朋友邀请月月去野炊,妈妈虽然很担心,但是还是让月月去了, 只是提示应该注意什么,等月月回来的时候,一身脏兮兮的,脸也是花呼呼的, 但是她十分开心地给妈妈讲着野炊时的场景,开心得手舞足蹈。月月的妈妈在那个时候才突 然醒悟:对孩子最好的爱应该是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实例TIPS
给孩子一个放松的环境
你是否在为孩子安排一切
诗敏是家的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学习很重视,也花费了很多精力,连诗敏每一天的学 习计划,他们都亲力亲为。可是诗敏的学习成绩却很不稳定,她总认为自己的父母管得太多 。她平时很少外出,父母安排的日程表里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因为父母害怕她出事。诗敏 感觉自己随时都很厌倦学习、厌倦生活。
父母应该应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让孩子多一些自由的权利而不应过多干预。不要把自己 的一些主观认识强加在孩子身上,否则孩子永远高度紧张关注父母是否有新的指示,缺少 主见和独立性。
你是否总是在孩子该放松的时候给予孩子压力
文强最怕的事情不是考试成绩不好,也不是作业多得做不完,而是怕在家里吃饭。文强父母 工作都很忙,平时少有机会和文强在一起,只有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在饭桌 上说几句话。按理说文强应该很珍惜这一段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的,可是每一次的晚饭却让他 感觉压力重重,因为文强的数学成绩不好,父母为了让孩子多花点工夫在数学上,常常在开 饭的时候出几道数学题考考儿子,如果文强做错了,父母就在饭桌上责备他,文强因此常常 是含着眼泪没有胃口吃饭,时间长了,竟然有些厌食,身体变得消瘦,数学成绩依然没有进 步。
吃饭、休息、娱乐、睡眠等都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应该获得放松的时候,如果你在这个时 候总是让孩子不尽兴,孩子的压力就越积累越多,也许结果是孩子彻底崩溃。
你是否总是无理由地打骂孩子
俊峰小时候经常挨打,稍微有一点错误就会父亲用暴力教训。每一次挨打父亲都没 有手下留情过,有时甚至得让俊峰在家休息一两天才能去学校上学。父母的暴打让他随 时随地都感到紧张,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被父亲教训。在紧张、无所 适从的情况下,他干脆自暴自弃,故意制造一些祸端,然后报复性地等着父亲的拳脚、时间 一长,他的逆反心理越重,最终走入了歧途。
第66节:正确面对孩子的缺点
你是否从不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晓涛读初中时就爱上了画画,甚至还在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插画作品。可是面对高考的压 力,父母担心他的业余爱好耽误学业,竟连学校组织的一些绘画比赛都不让他参加。晓涛所 有关于绘画方面的书籍都被母亲送了人,还把他的一大本习作烧了。每当晓涛抗议, 妈妈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现在想要上大学是多么多么不容易,要把这些画画的时间都 利用起来,不要做那些和考试无关的事情了。晓涛非常苦闷,但是却只能听从妈妈的意见 , 把画画的时间也用于学习功课,但是他每一次翻开书本,就觉得很烦躁,反不如过去的学 习效果好。
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让孩子重复单调地学习,就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精神得不 到放松。
你是否总是嫌弃孩子
洪良的父母都是事业能不尽如人意的,所以父母希望洪良能够比自己有出息。对孩子的过高 期盼 演变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对孩子的不满:每一次只要洪良没有让父母满意,就会受到父母的冷 落和待慢。
嫌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精神一直处于低落状态,孩子会不自信甚至会 自暴自弃。
以上这些都是家长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其原因是家长自己不能放松下来看问题,也让孩子背 负沉重的负担。
正确面对孩子的缺点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的家长
关于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近 似 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 又明显 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 西 方艺术流派有很大影响。他对20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 艺 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 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 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 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4幅。
成长故事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 右 舍都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 来讲 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 远 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 根本 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 同学 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 看着 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 索 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 见 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 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尽管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 但 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 一 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 毕加 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但 是 ,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 话了 ,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 把画 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 索 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 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第67节: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1)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 ,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 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理论点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孩子也不例外,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 孩子喜欢安静,有的孩子却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很安静,有的却表现得很贪玩。其 实这些个性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家长和老师却习惯给那些好动、贪玩的孩子贴上坏孩子 的标签。
一旦孩子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时,他做的任何事情都被认定是错误的,于是常常被父母不问 青红皂白地责骂、批评。
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也有自 己的缺点,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差异性。父母应 该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加以引导,使孩 子的成长更加健康。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特点,才能正确地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 、冷嘲热讽对待孩子,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 以遗弃他,而父母却不能,只有父母能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发挥 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我们 做父 母的也应该尽可能地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他没 有毕加索那样的天赋,也至少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灵。
生活实例
阿成是很多人讨厌的坏孩子。他不喜欢学校,常常逃课混迹于街市,无论老师怎样劝说 他都无动于衷。
阿成的妈妈起初对孩子也很失望,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孩子并非和自己想的一样。 有一天妈妈带阿成去一个朋友家做客,阿成被朋友家一本关于文物的书籍吸引住了,整整一 天他都安静地在角落里看书,在妈妈从朋友家离去的时候还有些恋恋不舍。
妈妈注意到孩子对于文物知识十分感兴趣,也发现原来孩子不去上课时常常在古玩街里听商 贩们讲故事。妈妈决定从此处下手,她给阿成买来很多文物和历史方面的书籍 ,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渐渐的,孩子不再逃课去听文物商贩们讲故事了,因为他从书中学 到了更多。妈妈不失时机地教育阿成要好好学习,立志将来上大学发展自己的兴趣,阿成慢 慢地对学习也开始认真了,成绩不断上升,并不断向着自己北大历史系的目标迈进。
实例TIPS
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正视孩子的缺点
用心了解孩子。有些父母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才有出息。但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并不 出色又一味逼迫孩子学习也很难有大的改观。因此,父母平时应该多多观察 孩子,看看他对什么最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天赋,重视孩子学业之外的其他方面能力的培 养,对孩子的未来更有益处。
承认差别。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 的孩子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 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把孩子的特点变成特长。父母发现孩子的特点后,不要打击和压制它们,可以针对这些 特点,引导孩子不断地发挥与运用,鼓励孩子将自身的特点变成特长。
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聋人研究生周婷婷的父亲
关于周婷婷 》》》》
周婷婷,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从小失去 听力,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 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父亲与女儿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 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周婷婷5岁已认识2000个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 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10岁时,他与爸爸共同完成12万字的童话故 事《从哑女到神童》;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 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周婷婷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托福考试。为聋 人服务是周婷婷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她选择到全世界对聋人的心理世界研究最多、最新的美 国加劳德特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去学习,他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荐”自己,最 终接到校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第68节: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2)
成长故事
婷婷从出生起就不曾听过这世界的声音,三岁半时父母发现女儿已全聋全哑。然而,5 岁时他就认识2000多个汉字,8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上 小学,他不仅与正常孩子坐在一起读书,竟还连跳两级。10岁他又与父亲合写出版了12万字 的《从哑女到神童》一书。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被辽宁师范大学破格录取,成为 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最年轻的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7000人大会 上做了精彩发言,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18岁,他又在以自己和另一位残疾女孩为原型 改编的电影《不能没有你》中担任女主角……
婷